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第4节

  如果是在五五年之前,那江成一个月的工资等上百万,面额大的很。

  在没有推出票证的时候,有钱就能买到东西,但物价很难调控。那时候也没有什么定量粮,请客吃饭倒是省事。

  江成还真不知道请人家吃饭,人家还要给粮票这事,原主出国的时候国内还没正式解放呢。而从八十年后穿越过来的江成,他也不清楚这个年代的一些细节。

  李科长见江成一副受教的样子,笑了笑,就跟他讲解的更详细一点了。不光是同事和朋友之间被请客的要给粮票,就算是亲戚之间,甚至分家的父子之间去对方家里吃饭,都要给粮票。

  一个人一个月就三十来斤的口粮定量,女人还只有二十八斤左右,小孩就更少了。

  家里要是有一个正在长身体的小子或者姑娘,光是吃饭上面就能把人愁死。特别是这年头只要能生,一家都是好几个的。

  基本上谁家的粮食都不够吃,关键还是这个年代的人肚子里没有什么油水,肚子不抗饿,都能吃。

  所以在这个时代,分家了的父母和子女之间在一起吃饭给粮票都很正常。

  就刚才江成请李科长吃饭,菜是一点都没剩,盘子里的汤汁都被里科长吃的干干净净。李科长也不怕江成笑话,他就算是机械配件厂的一个干部,也比普通工人好不到哪里去。

  江成听到李科长的话,也认真思考起来这个问题。他还想代替原主去探望昌城的那些亲戚呢,然后请那些亲戚吃个饭什么的。

  现在想想,吃饭的钱倒是没什么,几块钱一桌能大鱼大肉了。关键还是粮票的问题,他就算有补助,也就比普通工人多一二十斤粮。

  真要请人吃一顿饭,能吃掉普通人一个月的定量。

  江成虽然有一百斤全国粮票,也是在四九城的时候,上级领导见他要去昌城,就是考虑到他在昌城有亲戚,可能会面临请客吃饭的事情,才给的一百斤粮票。

  但江成可不舍得拿全国粮票去请原主的那些亲戚吃饭,不过原主在昌城还有一个亲妹妹,倒是得照顾一下。

第8章 军用布票

  江成和李科长吃过饭,又直接去街道办那边了。街道办中午也有人值班的,而且中午带江成去大院那边,那边的住户基本上也都有人在,也可以互相认识一下。

  属于江家的大床和衣柜,谁借用的也要他们交出来。大院那边给江成空出来的正好有三间正屋外加墙角边搭建的一个小厨房。

  有三张大床和两个衣柜是要归还江成的,而正屋里本来就有一张大床和一个衣柜就是江家的。另外两张床和一个柜子要院子里的邻居归还,可以放在江成的另外两个房间里。

  这事情得街道办的人出面才能要的回来,这可是大件家具,一件家具要不少钱。

  这次再来街道办事情就简单了,该核对的上午已经核对完了,那边几间房子腾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整理好了的,卫生也是搞了一下的。

  街道办的人直接派了两人带江成他们去西胡同口大院那边,既然今天街道办这边会给江成看以前大院遗留下来的东西,自然前两天让住正屋腾房的那户走的时候,也就通知了院子里借用了床和衣柜的两户人。

  街道办派两人一起过去,就是去那边要求人家交出床和衣柜的,要是让江成去要的话,不是要他难做嘛。

  在街道办每天要处理无数芝麻烂皮的破事,好人恶人他们都当的了。能得过且过的事情,街道办的人一般都是调和。

  但这次归还床和衣柜的事情,是没有情面讲的。今天江成来了,也就是必须归还的日子。街道办的人要给江成留下好印象,不可能把麻烦留给他。

  一行人走了十多分钟的路程才达到大院,江成进入大院后,大院的场景跟原主以前的记忆对不太上了。

  以前江成的父母做生意,弄这前后院子,不光是居住用的。前面院子的房子是当仓库和存放杂物的,后来请了亲戚也帮忙,就让亲戚跟货物混住在一起。

  那时候前面院子也没几间房,前后院各打了一口井。

  现在江成刚进入前院,院子两旁加拐角都是房子。院子右边拐角口的水井也没了,也被建了房子。

  但院子中间有一排自来水池,院子里的居民洗碗洗菜洗衣服都在这水池里。然后每家每户门前也不太整洁,墙角边都摆放着各种杂物。

  有烧煤炉子堆煤球的,也有家里烧柴火门口堆了不少柴火的。除了这个,院子里还有不少竹竿架子用来晾晒衣服和被子。

  现在也就是一月份,天气寒冷。如果再过几个月,可能很多人门前还会晾晒一些萝卜咸菜什么的。

  就这样的院子,老人小孩都有,除去江成这一户,剩余的八户人家加一起都能超过五十人。

  江成也是看过年代电视剧的,这跟他想象的大院子完全不一样。电视剧里家家户户多整洁呀,房前房后都收拾的干干净净的。

  另外就是竹竿上晾晒的衣服,除了偶尔看见的工作服除外,基本上大部分的衣服都是打了补丁的。

  底层呀,这就是这个年代城市里生活的底层人民。

  江成看着眼前的场景,想到自己的身份。虚荣心作怪,不知道为什么有点暗爽的感觉,觉得大家知道他的身份后,以后肯定会对他特别恭敬。

  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没有夜生活。江成穿越到这个时代,让他保持生活上的朝气动力就是自认为的高人一等身份。

  在八十年后的时代,江成学不会那些土豪装叉的姿态。但在这个时代,他根本不需要装就是大部分人要仰望的存在。

  街道办的办事员带着江成和李科长去了后院,腾出来的房子也是以前江成父母住的房间。

  后院也加盖了不少房间,场面跟前院也差不多。水井没了,院子中间是自来水池。

  江成拿着街道办给的挂锁钥匙打开了房间大门,除了中间正屋房间有一张床和衣柜。其他房间都是空荡荡的,房间内的卫生搞的很干净,门口也没什么杂物。

  院子里的住户看见街道办的人带人过来,猜测到带来的人就是后院的新住户了,并且这整个前后院都是人家的。

  前两天就有街道办的人来通知了,大院里的所有住户有可能面临搬迁的可能。后院的老陈一家直接是要求三天内搬离,下达通知的时候街道办就已经给老陈一家安排了新的居住地方。

  不管老陈家有什么意见,先搬离再说。有意见等搬离后可以向上面有关部门反映,而且街道办的人当天下午通知完,第二天早上老陈去单位上班,又被单位里的组织部成员喊去谈话了。

  当天下午,老陈的单位都派其他同事来帮他搬家了。

  第三天,街道办还专门派人来这边搞卫生,房子有什么破损要修补的地方,也是立刻喊人来修补。

  现在院子里很多人来后院看热闹,看到街道办人员身边站着的身穿中山装青年,胸前口袋挂着一支钢笔,手上还带着一块手表。这一看此人来头就不小,难怪街道办的人会把院子还给人家。

  江成站在自己房间门口,看着眼前来看热闹的邻居,对于他们的指指点点很是满意。唯一不足的就是觉得自己要是再带上一副没有度数的眼镜,装的沉稳一点,架势就更足了。

  “李科长,我今天下午就可以把东西搬过来嘛,我想晚上就这边。”江成对着李科长说道。

  “江工,这里就一张床和一个衣柜,其他什么东西都没有呀,这怎么住人。”李科长劝说道。

  昨天李科长听从厂长的安排,已经算是额外送了江成一床厚点的被子了。但江成来昌城这边,棉絮床单被子什么的是一样都没带。

  江成在四九城的时候,因为没有定下来去哪里工作,一直住的是用来接待领导或者外宾的宾馆,很多东西不需要购买。

  在四九城,人家领导也是想等落实了江成的工作,再给他安排各种生活用品。

  后来就算江成要求来昌城,四九城的领导还考虑到不想给机械配件厂这边单位太多压力,给了不少军用布票。

  江成到了昌城,买棉絮和被子什么的,是不用担心没有布票的。

  但现在江成只有一床被子,这样冷的天,李科长觉得他现在不适合立刻住到这边来。

  “没事,等会去买点东西就是了。李科长,问你个事,你知道这种布票怎么用的嘛,是要去部队里才能用的嘛。”江成从口袋里掏出一叠票证对着李科长说道。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李科长看到江成从口袋里掏出来的票证,感觉心都要从胸口里跳出来了。

  竟然是军用布票,这东西可不是一般人能弄到的。

  四九城那边的领导,竟然对江工这样看重,军用布票竟然都给了这样多。

  这军用布票跟全国粮票一样能全国通用,但军用布票的价值可比全国粮票价值高多了。

  因为你全国粮票最多是方便你到各地方购买粮食和吃饭用,但终究是粮票,除了买大米和面粉什么的,也没其他作用,全国粮票也不能当肉票来用呀。

  当然了,军用布票也只能买纺织品,可纺织品的范围就大了。在沪城和四九城有一些纺织品特产,在很多地方就买不到。

  甚至有些纺织类的产品不光是要布票,有些东西是需要指定的票证才能购买的。就像香烟,香烟票还分甲乙丙等级呢,不是香烟票就能购买各种香烟的。

  而军用布票不一样,这可是能在全国各地百货商店和国营商店购买纺织品的票证。

  这种票一般是发给部队官兵使用的,正常情况下大家都接触不到这种布票。

第9章 住进大院

  用军用布票去买被子床单之类的是不划算的,而且在五六年的时候,大家出远门并不需要介绍信。

  如果只是需要布票的话,拿军用布票能私下换更多。

  现在农村人还能进城务工找工作,男人去当矿工,去卖苦力,女人去给人洗衣服之类的。

  另外就是现在国内为了控制物价,除了发行各种票证外,还会打击一些做生意的人。但现在并没有完全不允许大家做买卖。

  在乡镇农村,老百姓都有自己的田地。目前除了交公粮外,农村人属于自给自足。菜地种的菜有多,是可以拿到城市里去卖的。

  还有就是山林也没集体化,猎户打的猎物也是归个人的,一样可以拿到城里去卖。而且还存在砍柴谋生的柴夫,砍了柴晒干后挑到城里去卖。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城里有人烧煤炉,也有人烧柴火的原因。

  城里人现在一家也就基本只有一个有正式工作的,其他人都是到处找活干。清闲的时候去城外郊区捡柴砍柴也正常,所以现在江成家大院这边不少住户门口都堆放着柴火。

  再过两年多,下面的乡镇都改成公社了,农户的田地都集体化。公社地界内的山林河流都是属于集体的时候,猎户就不能随意去山里打猎了。而卖柴为生的人,很大部分地方这职业基本就没了。

  目前国内打击的是专门依靠挣差价为生的商户,因为他们不管卖什么价格都属于扰乱市场。

  卖高了属于抬高物价,卖低了是扰乱市场价格。跟国营商店卖一样的价格,你除非也收取票证,否则还是属于扰乱市场。

  但是目前还允许农村人进城卖一点自家种的菜和山货,在城里经常能看见有提着菜篮子蹲在街道口的农村人。

  城里人在乡下有亲戚的,也会在粮食丰收的时候,去乡下亲戚家收点粮,或者拿粗粮换些细粮吃。

  现在国内还没限制大家出远门,全国粮票和军用布票潜在的价值大于票证上面的数值。何况江成是七级工程师,以后少不了去外地学习交流。

  就厂里的张工,每年都会去其他城市进行技术交流。偶尔也会被下面县城的一些机械厂邀请去进行指导之类的。

  而且就算是在机械配件厂里,每年都会有两次下面县城和外地的技术员来学习。张工也是要对他们进行一定指导的。

  这九级工程师指导的是一些技术员,现在机械配件厂有江成这个七级工程师了。以后来机械配件厂学习的可能就不是技术员了,而是九级甚至八级工程师了。

  江成的军用布票没有使用出去,机械配件厂本来就发了他一点布票和棉花票。李科长也想巴结上江成这个工程师,既然江成想今天就住进大院,他把自己家里攒的布票借给江成就是了。

  院子里以前借用街道办床和衣柜的两户邻居见街道办来真格的了,也明白这床和衣柜以前是街道办的,现在是属于个人的要立刻归还,也没人敢跟街道办的人较真,都立刻归还了。

  如果江成是普通人,哪怕这院子和东西是他的,也可能会被人记恨上。但他这一身行头,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的出他来头不简单。

  东西归还后,江成也跟这些邻居简单的打了一下招呼,就去招待所拿行李了。

  今天在厂里领的劳保用品,李科长回厂里帮江成拿。并且回厂里后,又把昨天一起去接江成的办事员王阳喊了出来。

  江成需要的锅碗瓢盆,被子床单棉絮,都让王阳帮着拿。

  不过就算如此,江成目前也只能在大院里睡觉,要自己生火做饭还不行。厨房虽然有现成的灶台,但没有柴火。

  也没有买煤炉子,要买煤炭也要等街道办的户籍证明办好,领了三证才能去买煤炭。

  但是李科长回厂里的时候跟部门主任汇报了一下情况,倒是从厂里弄了一些木炭给江成。

  这天气寒冷,城里的普通人取暖是烧煤炭,木炭贵,烧不起。就算是这煤炭都不舍得随便烧,老人在白天穿的厚实点在屋外晒太阳,晚上所有人都早早上床了,靠身体取暖。

  而江成作为脑力工作者,避免不了在晚上可能要查阅的资料,看一些书籍什么的。单位里本来就要给他配一些木炭的,不光是他有,张工也有,还有厂里的一些领导。

  今天江成也算是搬家了,下午自然也不用去厂里上班。而且他现在也没正式开展工作,在厂里也没人管,可能只需要在办公室烤火。

  在下午四点多的时候,李科长和王阳也跟江成告别了。作为一个后勤部的科长,带领江成入职和找到了安稳的住处,他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江工,你这就搬进院子里了呀,动作是真快,这是要出门?”

  “对,打算去外面吃一碗面条对付一口。”

  “去外面吃呀,那~那你慢走,有空来我家里坐坐,有事的话可以招呼我帮忙。”

  “嗯,那我先走了。”

  江成客气的跟着邻居回应道,说话的时候身体站的笔直的,就跟一个领导一样。特别享受邻居那恭维的态度。

  在下午搬东西跟邻居介绍的时候,江成也没瞒着自己的身份,告诉大家自己是机械配件厂的工程师。

  而现在跟江成打招呼的是住在他右边的邻居老赵,是一个有编制的职工,工作单位也不错,是在发电厂上班。但岗位却差的很,是一个上煤工。

  现在的发电厂主要是靠火力发电,烧的是煤炭和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上煤工其实就是拿着铲锹给锅炉的传送带一直铲煤的,属于卖力气的活。

  能住进院子里的,其实每家都有最少一个在还不错的单位上班的人。因为给职工建设职工楼,安排居住问题,也是这两年提出来的。

首节 上一节 4/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