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干不过电报,不就是通讯差的原因嘛。语言对话肯定是比文字电报强的,否则后世电报也不会淘汰。
江成想着,改革以后其实也可以在通信行业发展一下。谭雅萱可是说要给他生五个小孩,产业不多怕子女打起来。
研发一下交换机技术,对于汽车厂来说好像不难,还可以给技术人员练手。不过研发交换机,江成打算在厂报弄出来之后,看看这个项目能不能吸引一些人才过来。
第210章 除四害计算机的出现
在这个年代,工厂开办厂报很容易。但是厂报也不是你想发表什么文章就能发表,依然需要出版机构审核。
而厂报大部分都是内部发行,因为厂报讲的很多事情都是厂内跟职工息息相关的事情。外厂的人很少会去订阅,基本上是光花钱没有进账的部门。
不过也有例外,如果是一个大行业里发行的企业报刊,发表的内容的确很不错。也会有一些部门订购的。
江成打算弄一份‘汽车厂报’,这虽然是厂报,也属于领域内的报纸。只要对汽车感兴趣的,可能花钱也愿意订阅。
而且可以跟一些工学院合作,免费送报纸给他们。现在很多人舍不得花钱买报纸看,有免费的报纸,不管什么内容,都会感兴趣的去看一看。
通过报纸报道一些技术,发布一些汽车领域对某些技术人才的需求。当然了,不能公开招聘,只要委婉的说缺少某方面人才,有这方面的人才看到了,就可能会主动联系汽车厂这边。
办报纸的事情,厂书记老康审批就可以了。因为书记就是负责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这厂报也属于灌输思想教育的一种形式。
不过就算是老康负责,在江成找过老康之后,还是走了一下形式,开了一个表决会议通过了办理厂报的事情。
而后续工作,老康交给了厂内的宣传部去负责了,要申请,要场地,要印刷设备。
对于办报纸的事情,江成也不急,吸引人才这事情得慢慢来。
这到了七月份,江成又把心思转移到生活当中。粮食要收割了,又要跟亲戚谈收购粮食的事情。
也就是在这七月份,本来就因为干旱,今年收成少。这水稻收上来要晾晒,却发现到处是麻雀来觅食稻谷。
除四害本来就在今年年初喊起了口号,现在到处是一群群的麻雀,有时候有些地方天空乌泱泱的麻雀。
这除四害运动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高潮,消灭老鼠,蚊子,苍蝇和麻雀。
这麻雀别看是飞的,其实弄些陷阱还是比较好抓的。难抓的是老鼠,为了响应除四害活动,有些地方还开始实行消灭老鼠有奖励活动。
一根老鼠尾巴能换两分钱,有些地方是一根老鼠尾巴能换一盒火柴,一些学校里也拿铅笔或者作业本来奖励抓到老鼠的学生。
汽车厂也响应了除四害的号召,也弄了一个一根老鼠尾巴换两分钱的活动。至于为什么老鼠尾巴就可以换,是因为大家抓到了老鼠,很多人都会把老鼠肉吃掉。
要是能抓到一只大老鼠,还舍不得换两分钱呢。除非是用药毒死的老鼠,才会用其他办法处理。
而抓麻雀虽然没有奖励,但是可以到食堂换米饭。大家抓到麻雀没有调料的情况下,也只能烤着吃,抓的到还不好处理。
食堂里舍得放油,可以炒着吃,也可以蒸着吃。正好厂里职工天天加班,麻雀肉也是肉呀,最多食堂里卖的便宜一点。
江成为了响应除四害,还专门调休了两天,开着边三轮,带着媳妇和孩子去了乡下。
今年的麻雀是真的多,可能是因为干旱的原因,有些地方麻雀找不到吃的。现在大家晒稻谷,麻雀真的到处都是。
江成都不用去找,就在晒稻谷的地方不停的开枪就是了。一岁零三月不到的江平,已经会走路了,就是走的不算很稳,但也能听命令去捡打死的麻雀。
这用气枪打麻雀,只要子弹多,麻雀能用麻袋装。打到的麻雀留一点自己吃,剩余的送去食堂。
玩了两天,江成意犹未尽的又回归到工作上面了。
“老师,老师~。”
“文仪,稳重点,你现在也是研发小组的组长了。怎么了,不会是电弧炉刚组装好没几天,你们就把硅提炼出来了吧。”
江成看黄文仪这样兴奋的样子,内心也是一喜。因为她在把汽车上的开关完成一体控制化后,就带着人员去研发硅材料提炼了。
小型的电弧炉制造和配套设施组装只需要花两三个月完成,而技术施工人员,被江成特殊关照了一下,施工进度提前完成了。
这要是硅提炼出来了,下一步就是工业提纯,工业硅才是制造芯片的材料。硅晶体制造出来,先不说要省多少进口的费用,光在材料使用上,完全可以不用珍惜了。
石英砂这种东西,要多少有多少。当然了,石英砂和催化材料是不要什么钱。但电弧炉这设备很耗电的,提炼一吨钢材得五百度电左右,所以电弧炉一般只提炼特殊金属。
而硅的提炼,温度需要达到一千八百度左右,用电量更是夸张。一吨硅的炼制得要一万五千度电左右,就算工厂用的是工业电,按照现在的电价,一次炼制也得一千三百块左右的费用。
但这也是值得的,只要炼制顺利,加上后续的提纯工艺,费用也能降到五六毛钱一斤,也就是现在一斤猪肉的价格。
进口价格从四百一斤降到成本只有六毛钱左右,这硅晶体研发还不是想怎么用就怎么用。集成电路复刻的时候,哪怕现在成功率不高,也不用担心浪费材料了。
“不是的,老师你看报纸上的这消息,我们国家制造出数字电子计算机了。”黄文仪回答到,硅的提炼还没有成功,实验一次就上千块的消耗,她和组员得计算好催化物才会实验一次。
“什么,造出计算机了?”江成接过黄文仪拿的报纸来翻阅着说道。
江成对很多历史发生的事情还有时间点都不清楚,后世的一个普通人,谁没事会去关心这个。
但是江成知道黄文仪的历史经历,也明白为什么她对国内造出计算机这样兴奋了。因为在历史上,就是她带领团队组装了我国的首台空间计算机。
现在离黄文仪弄出空间计算机的历史时间还早呢,但是因为江成的强行干涉,改变了她的历史轨迹。
按照历史轨迹,黄文仪现在应该还在进修,进修完后还教了几年学生,然后再制造出合适的半导体三极管,再进行计算机研发组装的。
可现在黄文仪在江成的教导下,已经直接掌握了三极管技术,并且展现了她集成电路的设计天赋。
天赋这东西真的是不讲道理的,她只是一个应届大学毕业生,但关于集成电路的设计,她的水平提升的很快,那些在海外留过学的硕士和博士生,在集成电路设计方面并不一定有她强。
江成仔细看了一下报道,报道上是说以苏联M-3计算机为参考,研制出来的计算机。计算机名字叫‘103机’,成功运行了四条短程序指令。
“文仪,你对计算机感兴趣?”江成询问道。
对于103机,江成有点不屑一顾。虽然计算机对于我国来说很重要,但是这个年代的计算机,体积实在是太大了。103机光主机就有四十平方米,江成可不愿意玩这样的大家伙。
“嗯,老师,要是我们汽车厂也有一台计算机,就可以减少很多计算方面的工作了。对于研发有很大的帮助。”黄文仪说道。
江成点了点头,对于黄文仪明白什么是计算机这倒是不奇怪,学电机专业的,就算没见过这东西,也听说过。
“你想要计算机还不简单,等你把硅材料提炼出来。我们就不担心集成电路的制造材料了,到时候我们去要计算机的制造图纸,给你安排一个团队,你用集成电路代替那些电子元件。那边造的计算机跟房子一样大,你造一个桌子大小的计算机。”江成说道。
“真的嘛,老师,我们也能造计算机。”黄文仪听到江成的说法,兴奋的回应道。
其实黄文仪这样询问,内心是觉得可行的,只不过需要江成给她信心。
如果现在让黄文仪去独立设计一台计算机,她肯定会认为江成是在开玩笑。但江成的说法只是用集成电路代替那些成百上千的电子元件。把那些电子元件缩小到一块集成电路板上,对于这方面,她是认为可行的。
“肯定没有问题的,出现问题了,还有我在。你现在要做的就是抓紧时间把硅晶体制造出来。”江成给黄文仪打包票说道。
要是汽车厂能制造计算机,好像也能吸引不少人才加入。如果能生产微型计算机,使用在高档汽车上,操控系统绝对能对外形成技术壁垒。
但是有一个问题,真要制造出微型计算机,上面可能不让卖。安装在汽车上,汽车卖出去,人家就算仿造不出计算机,但人家可以拆下来用在其他地方。
何况国内很多部门都缺计算机,就算江成设定防护程序,让人家拆卸来也使用不了。在国内还没有满足使用的情况下,这东西不一定会选择出口。
黄文仪听到江成保证,立刻像打了鸡血一样跟江成告辞了,她要带领队伍赶紧把硅材料提炼出来。
第211章 公社成立
五八年,国内是真的发生了很多大事情。
如果是两年前的江成,以他的性格会直接兴奋起来。
年初的大炼钢,农民进城打工。知道历史的江成,现在的他并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太冒进了。农民人进城打工,肯定要影响粮食生产的。要是收成好还没什么,一旦出现什么事情,抵御能力就降低了。
赣省今年是有旱情,但范围不大,有水库跟河流支撑,最多一些地区粮食减产。但是因为农民进城打工,双方面的影响,今年赣省粮食减产最少达到四分之一。
两年前的江成要是看见这样的情况,说不定还会幸灾乐祸。因为大家要是过的不好,就能体现他的优越感了。
甚至江成以前还巴不得旱灾早点来临,把大家的定量降下来。那时候别说大鱼大肉了,就算端一碗白米饭蹲在外面吃,都能让大家看着咽口水。
但是这两年多,江成孩子都有两个了,曾经还幻想着一觉醒来能回到自己时代,现在成了害怕。
害怕一觉醒来自己回到了后世,那他的媳妇和孩子怎么办。因为孩子的出生,江成有了后代,他也彻底融入了这个时代。
江成现在很难以局外者的身份来看待历史上发生的一切了,就像除四害活动,他自然知道麻雀不是四害,但是真的看不得大家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稻谷被到处都是麻雀吃。
主要是大家都吃不饱饭的情况下,粮食被成群的麻雀吃,江成是看不惯。这除四害也给了他一个出门打鸟玩,还响应了号召的机会。
在八月份,江成把亲戚那些晒干了的粮食收上来后。农村乡镇公社化终于来临了,其实七月初国内河南那边就有公社了。
八月份,是上面直接开始要求各地把公社的架子搭起来,公社集体化,集中力量发展农业生产。
作为市郊区附近的乡村,自然是比县城下面的乡镇更早的受到信息,开始公社化。
对于乡镇农村公社化,江成其实也是认可的。因为现在的农村粮食产量的确不高,缺少农用工具,而且开荒能力不行。
很简单的道理,以前不集体化,起码还有农忙农闲。但集体化后,大家农闲的时候很少。会去修农村的水利,会开荒,会组织队伍一起养殖。
规划性的发展,的确比个人强。只不过公社集体化后,农民的日子还不好过,那跟很多因素有关。最起码一点,国内的粮食产量在每年大量的增加是事实。
公社劳动集体化,其实江成是愿意看到的。但是随着公社的出现,直接配套了生活集体化,也就是大家一起搞生产一起吃饭。
集体食堂‘大锅饭’开始出现,要求公社的社员,也就是乡镇农村所有人。把家里的锅和锅铲什么的都上缴,也不是白要,会给废铁的价格补偿大家。
都吃集体食堂了,大家还要什么锅,不如把锅支援‘大炼钢’,搞工业建设。
农村人自己以后也不用家里存粮了,公社包了。不但让大家吃饱,还要吃好。
换成以前的江成,可能会兴奋的想着这时代终于来了。赣省可能要好一些,北方城市那真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出现了,太棒了。
以前江成会希望大家早点生活水平下降,就像后世看短剧,大家的生活都贬值了,而他没有,就算有也影响不大。
还有末世短剧,别人都过的惨,就自己依然日子过的美滋滋。自己的生活品质无法提升的时候,别人下降,也的确会通过对比获得愉悦感。
下阳乡在八月初变成了下阳公社,公社成立没多久,就立刻建立了公社食堂。
江成的姑姑和叔叔他们,都认为好日子来了。这干不动活的老人和孩子到点去吃饭就可以了。大家干活,也不用担心收成好坏,最多就是挣的工分有多有少。到时候工分换成钱,可以买生活用品。
而农村的懒汉是最开心的,他们磨磨洋工,少挣点工分无所谓。
现在农村的日子是过的好了,但因为农村集体化,什么东西都属于集体的。在城市离郊区近的地方,看不到进城卖菜卖山货的人了。
以前农民有自己的菜地,吃不完的会弄一个菜篮子装点菜到城里来卖。现在国内只是禁止专门做生意,靠差价挣钱的人。
这自己种的菜,还有山里砍的柴是允许到城里卖的。江成捞的鱼其实都可以卖给单位,只要证明他的鱼不是低价从别人哪里买来的就可以。
但现在因为公社的成立,没有农村人进城卖菜了不说,这卖柴火的也没有了。城市里的人,得进入煤炉时代了。
之前江成住的院子那边,那些邻居都是买柴火烧水做饭的。现在不行了,除非自己有时间跑到郊区外去捡柴回来少,买柴是买不到了。
不过江成不用为这事情烦,他在自己干部房的院子里找人搭建了一个灶台厨房,也有煤炉子。
江成不担心没柴烧,因为他认识木材厂的厂长。老周还在厂里的时候,木材厂想买运输拖拉机,汽车厂本来跟木材厂就一直有合作关系,昌江轻卡国内版的后车厢依然在用木板制造。
当然了,带升降自卸装置的昌江轻卡是用钢板制造的。这不是为了成本,单纯的就是节约钢材资源。
看在合作关系上,江成那时候批了几辆运输拖拉机给木材厂当运输车。现在余开宏担任厂长了,私下批车辆的事情已经不太好办理,但是人家厂长记江成的人情。
木材厂有大量的废木屑小木棍树皮之类的,别人可能还要花钱当柴火买去,江成需要的话,自己开车子过去拉一趟,能烧半年到一年。
干部房有独立的卫生间,可以上厕所,也可以用桶装着水在里面洗澡。就算江成不缺浴票,谭雅萱带着孩子还有黄文仪也都想在家里洗澡。
天气热,基本上天天要洗澡,哪怕简单冲个凉把身上的汗冲掉也是好的。
八月十号,夜晚。
江成洗完澡躺在床上跟两个儿子玩,天气热,也不用担心小孩着凉。快三个月的儿子江安虽然不会说话不会爬,但是肚皮嫩呼呼的,好摸的很。
而一岁多的江平,已经能走能爬了。晚上能在江成身上爬来爬去,每天晚上不折腾一会不会那么乖巧的睡觉。
谭雅萱从楼下洗完澡上楼进入房间后,看见自己的男人在跟两个儿子玩,这样的画面对于她来说很满足。
“老江,燕子的公公婆婆都回乡里了,她家里又没有烧饭的人了,中午还要回家弄饭。”谭雅萱开口说道。
“那也什么办法,现在不叫乡里了,叫公社。公社食堂的饭菜免费吃,她公婆的户籍在公社,能免费吃饭,肯定回去了。”江成看着刚洗完澡,穿的很单薄的谭雅萱回答道。
今天晚上江成想吃肉了,但是江平有点碍事,得把他哄睡。至于老二江安,当他面也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