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摄影系大导 第61节

  “给你们介绍介绍,徐静蕾,说来还是你们俩的师姐,吴宸你今晚的最佳青年导演奖,她可是有力竞争者啊,还入围了两部电影。”

  韩三评乐呵呵介绍起来。

  “哪里,我那两部电影还不及师弟的一部,感觉今晚是陪跑了。”徐静蕾言笑晏晏。

  她看了入围名单便知道,有吴宸在,自己大概率是拿不了了,况且还有个拿了金马奖的陆训。

  韩三评随即谈起了这些日子的事:“最近搞了不少新闻嘛,《活埋》的后期做好了?”

  “还要两周,赶得上柏林截片。”

  吴宸刚说完,徐静蕾便接话了,带着好奇:“师弟,那能进柏林嘛?”

  “这哪说的准,我和冯导不过是开个小赌。”

  “冯小钢啊,呵呵,忘恩负义的人.”

  对于吴宸提及冯小钢,徐静蕾冷笑一声,显然对于冯小钢十分不屑,话里有话。

  吴宸和宁浩正要竖起耳朵听八卦,不料韩三评冷哼一声,徐静蕾识趣地闭了嘴。

  “宁浩说本子又修订了一版,过两天上我那,咱们合计合计,没问题就直接定下来,年后抓紧时间开拍。”

  韩三评连忙扯出正题,吴宸两人闻言点头。

  韩三评连忙带着徐静蕾往其他处去,生怕其再多说点什么。

  颁奖典礼在八点准时开始,吴宸坐回自己位置,被安排在了第三排,吴宸扫了一眼,还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冯小钢。

  哥们,你咋混这么惨啊,堂堂亿元大导居然没坐上前两排。

  吴宸忍不住有点想笑。

  此时冯小钢也十分憋屈,第一排他就不说了,都是谢飞、吴天明这些前一两代的导演,年龄辈分都在那。

  但是特么第二排,姜闻、张扬、路学长、贾樟珂等人都坐在那。

  而随着颁奖典礼进行,吴宸总感觉有一双眼睛在盯着自己,瞅了好久才发现是同一排北电导演系出身的那块,陆训不时投来幽怨的眼神。

  “.”

  “最佳青年导演。”

  主持人站在台上,低头看了看手中的词条,脸上露出职业化的笑容:

  “这一届涌现出了不少新一代的优秀导演,他们用自己的才华和努力,为中国电影注入了新的活力。

  入围的有:《我和爸爸》及《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徐静蕾,《可可西里》的陆训,《黑暗面》的吴宸”

  台下掌声如潮,镜头扫过入围者的座位。

  徐静蕾微微一笑,气质从容;

  陆训端坐着,手指却不自觉地攥紧了裤腿;

  而吴宸只是轻轻点头,目光平静得像一汪深潭,似乎对结果毫不在意。

  主持人顿了顿,拆开信封,声音陡然提高:

  “获得首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最佳青年导演奖的是——吴宸,《黑暗面》!”

  全场轰动,掌声如雷贯耳。

  吴宸缓缓起身,整理了一下衣领,迈着不急不缓的步子走向舞台。

  灯光打在他身上,勾勒出他年轻却沉稳的轮廓。

  台下,陆训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手掌紧握成拳,眼底闪过一抹不甘的幽怨,目光死死盯着吴宸的背影。

  若不是吴宸突然间入协会搅局,这个奖百分百是他的。

  同一排的冯小钢倒是脸带笑意。

  嗯,给吴宸好啊。

  给的越多越好!

  毕竟两人还有赌约呢。

  张会军作为颁奖嘉宾走上台,手持奖杯,脸上挂着欣慰的笑容:“恭喜!”

  随即将沉甸甸的奖杯递过去,拍了拍吴宸的肩膀。

  “谢谢张院。”吴宸接过奖杯,转身面对话筒,声音低沉而清晰:

  “感谢导演协会,感谢学校,感谢家人,感谢我的老师穆德远,感谢剧组的每一个人。《黑暗面》是我导演路上的起点,这个奖对我意义非凡。

  我会继续努力,不辜负大家的期待。”

  简短的发言结束,吴宸微微鞠躬,台下再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坐在第二排的穆德远十分舒坦的靠在椅子上,享受着诸多注视的目光。

  姜闻、张扬和路学长等人则是双手环胸,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比自己小了一辈的吴宸。

  周讯、李彬彬眼眸里则是多了几分好奇。

  当晚媒体众多,不仅央视电影频道参与播报,新浪更是专程做了专题页面,消息很快便传了出去

  【陈凯哥颁奖礼上即席发言:默默注视的眼睛!】

  【田壮莊凭借《茶马古道:德拉姆》获最佳导演奖!】

  【吴宸凭借《黑暗面》获最佳青年导演奖!】

第82章 新剧本,加点人文关怀?

  首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奖的颁奖典礼落幕后,其影响力如同燎原之火,迅速席卷整个电影圈。

  次日,央视电影频道重播了典礼盛况,镜头缓缓扫过获奖者的面庞,尤其是吴宸手握最佳青年导演奖杯的身影,成为无数观众瞩目的焦点。

  在佛山,吴阳明和袁晓琴坐在家中电视机前,看着这一幕,笑得合不拢嘴。

  这场盛事同样在业内掀起波澜。

  东城区和平里东街,光线传媒的办公室内,董事长王常田凝视着新闻画面,双手环抱胸前,倚靠在办公椅上,陷入沉思。

  办公桌上摆着一份数据报表,上面清晰列出2002至2005年间国内主流院线和银幕数量的增长速度——短短几年,竟翻了一倍有余。

  光线传媒凭借《音乐风云榜》、《娱乐人物周刊》、《影视风云榜》等十余档综艺节目,如今稳坐中国最大电视节目制作与发行商的宝座,风头无两。

  然而,总局传来的“两台合并”政策风声却让他警觉。

  因为政策一旦落地,光线的利润空间必将大幅缩水,战略转型已迫在眉睫。

  转向影视行业是大势所趋,但光线传媒长期深耕媒体领域,缺乏电影行业的根基。

  在这次导演协会奖上,近两百位导演中,与光线有交集的屈指可数,更别提什么话语权。

  “敲门砖”

  王常田眯起眼睛,低声喃喃。

  贸然闯入陌生领域,没有敲门砖,只怕会碰得头破血流。

  靠摸爬打滚,怕是要撞的头破血流。

  敲门砖这东西,讲究颇多:要么找对人,要么砸钱开路。

  若能两者兼得,则事半功倍。

  颁奖典礼两天后,吴宸与宁浩再次走进中影大厦,手里攥着一叠厚实的剧本。

  相比初次拜访时的拘谨,宁浩这次明显轻松不少。

  吴宸礼数周到地和高成升打了招呼,才步入韩三评的办公室。

  两人刚落座,韩三评便笑着接过宁浩递来的剧本:“打磨得怎么样了?”

  “我看了,细节润色了不少,比第一版强了很多。”

  吴宸轻笑回应。

  这剧本比他记忆中上一世的版本完善许多,经费不再捉襟见肘,让宁浩等人得以在剧情打磨上更加用心,冲突更饱满,笑点也更密集,读来令人忍俊不禁。

  “哦?”韩三评眼中闪过一丝好奇,翻开剧本细看。

  片刻后,韩三评满意地点点头:

  “冲突更强了,笑点也密集了不少。年后开机,抓紧时间。”

  吴宸趁热打铁:“韩总,师兄,剧本没问题,但我有个小建议。

  片名《大钻石》感觉有点俗,不如咱们改一个,就叫《疯狂的石头》,更贴剧情,也更有喜剧味儿,你们觉得如何?”

  韩三评和宁浩皆一愣,低头琢磨。

  “疯狂的石头”

  两人反复咀嚼,越想越觉得这个名字别有韵味。

  宁浩猛然抬头,拍了一下大腿:“我看成!”

  “有味道!”

  韩三评徐徐点头。

  三人意见一致,《大钻石》正式更名为《疯狂的石头》。

  临走前,吴宸特意回头:

  “韩总,报道上,记得让撰文的工作人员把我那‘星宸影业’多提两遍,露个脸,这是我这小公司第一部参与制作的电影”

  韩三评哑然失笑,摆摆手:“行了!”

  几天后,中影集团发布官方新闻稿:

  “中影集团携手星宸影业打造,由宁浩执导的喜剧片《疯狂的石头》即将开机。

  这是星宸影业成立后的首部作品,也是宁浩继《香火》、《绿草地》(未上映)后的又一力作。

  影片预计于今年上映,敬请期待!”

  消息传出,大众反应平平。

  中影一年发布十余次项目新闻,导演又籍籍无名,未能掀起波澜。

  但业内人士却嗅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

  有人特意查了星宸影业——公司法人:吴宸。

  单凭这一条,就足以引人注目。

  “吴宸和中影联合制作?”

  华谊的王中君眉目紧皱,吴宸和中影扯上关系,华艺想挖人怕是难上加难。

  同日,保利华亿宣传总监杨劲松正与顾长未商讨下月柏林电影节事宜,得知消息,乐呵呵道:

  “顾导,你那摄影系的师弟不声不响就弄出个公司,还搭上中影,走上制作这路子,看来野心不小啊。”

  顾长未微微一笑:“年轻人嘛,爱折腾。”

首节 上一节 61/10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