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第779节

  其实建筑大队要想自己接建筑活还没那么简单,时间早着呢。

  市府安排各街道居委会去检查了改造工程,并将结果做了反馈。

  建筑大队这次大大的露脸,市府这边还想雇佣他们后面继续干另外两桩大活:

  盘活闲置破败房屋!

  改善特困家庭居住环境!

  这都是各街道居委会向上级单位提出的请求。

  第一桩大活是针对各条街道内都有一些长期无人居住、产权不明或已成危房的空置房屋。

  如果能对它们进行修缮加固,那对于当前随着大量知青回城造成的城市住房安置困难问题是个很好的缓解。

  第二桩大活是针对居住条件特困家庭进行工作,提升老百姓的生活幸福感。

  老市区里很多人家居住环境极其恶劣,几代人挤在十几平米小屋的情况比比皆是。

  所以居委会希望建筑大队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如建设隔间、搭建阁楼、内室重新分割利用等等。

  但建筑大队现在忙活不过来。

  他们是干完了对私人住户的住处改造工作,公共厨房和公共厕所的改造还早着呢。

  这些活才最是艰难。

  不过政府给建筑大队留下了两个项目,这是好事。

  韩兆新跟钱进说过了,这两个项目由政府财政和街道财政共同出资,建筑大队的工人到时候跟国营建筑工程队的工人一样拿完整工资。

  建筑大队终于看到了第一桶金……

  钱进开始筹划针对新工人的培训工作。

  现在培训学校已经用起来了,农村不少生产队的有志青年闻讯而来,来学习科学养殖和科学种植项目。

  种菜、种树,养鸡养鸭养猪养鱼,培训学校一口气开设了十几个班。

  这些班从四月份陆陆续续开始结业,后面钱进便停止了招收学生的工作。

  五月中下旬他们要设建筑工程学习班,开设的很多,一期就是二十个班!

  四月下旬开始,建筑大队针对一些公共场所的疑难杂重症进行专门公关。

  现在也有很多公共厨房和公共厕所已经完成了改造,但还有大量这种公共厕所有问题,改造起来很是麻烦。

  钱进亲自带着专家去攻坚。

  有些问题在建筑大队的技术组看来麻烦,但对于专家们来说很简单。

  比如有几栋老旧的筒子楼里,每栋楼有一个大厨房,几十户共用,拥挤不堪,油烟弥漫,线路老化,火灾隐患大。

  专家们征得住户同意后,进行了分隔改造。

  建筑大队用单砖墙将大厨房分隔成几个相对独立的小间,又对外进行了扩充,做到每三到五户共用一间厨房。

  然后这些厨房安装了独立的电表和煤气表,安装了通风扇还给搭配了煤气罐使用。

  这样住户们的厨房环境为之一变。

  另外距离人民食堂不远处有个公共厕所问题很大。

  这个公共厕所早年是给泰宏农贸市场使用的,用的人多、用的人也没什么素质,所以这个厕所成了个大问题,到了夏天行人经过必须掩鼻疾走,让附近居民苦不堪言。

  钱进把这个厕所的改造工作落实到了重点项目里,他得打造几个公共厕所改造标杆。

  另外这厕所隔着人民食堂也近,以后改造好了,人民食堂的顾客可以来这里上厕所,对人民食堂也有好处。

  于是四月中旬,伴随着一场淅沥沥的春雨,市场公共厕所被暂停使用,围了起来。

  工程车当天入场,推土机和挖掘机出击,迅速完成了对旧厕所的拆运工作。

  废墟清理干净后,只露出一个散发着恶臭味的长方形基坑。

  这里的建筑工人得戴着钱进特殊准备的防毒面具干活。

  得亏现在天气还冷,如果是夏季那压根没法干,味道挥发会更大,戴着面具也更热。

  专家给了方案,工人们反复用石灰水进行了除味和消杀工作。

  就这样,一场春雨后,空气中的恶臭味总算淡了许多,开始出现泥土该有的腥气。

  陈井底亲自监工,电子喉杵在咽喉处不断下命令。

  用了两个多月,他现在对电子喉的运用已经是如臂使指,声音还是机械音严重,但是说话已经可以整句整句的说了,不像以前几个字几个字的往外蹦:

  “王石匠,你带你的人去把基坑底夯实,铺碎石垫层!”

  “李瓦匠,基坑扩建,你们准备砌化粪池,扩大成顶级的9级三格化粪池!”

  “材料组呢?红砖水泥砂子今天必须到位!标号用325水泥,这是大项目!”

  “安全员注意基坑边坡,通讯员去通知第二安全小队过来,这里要支护加固!”

  改造的核心,是将原来总是散发恶臭的半旱厕,完全改造升级为便于管理的水冲式厕所。

  这样首先动工的是地下部分,化粪池。

  这是水冲厕所的关键设施,其结构设计直接关系到排污效果和环境卫生。

  李瓦匠带着他的精干瓦工组,按照市场公厕专家组反复推敲后确定的图纸施工。

  挖掘机扩大基坑,力工上场修修补补,两天时间里扩大了基坑,然后对底部进行夯实。

  新的化粪池里铺上了一层约10厘米厚的碎石垫层,这可以用于渗水和分散压力。

  瓦工们开始用红砖和水泥砂浆砌筑化粪池的主体结构。

  “三格化粪池,这东西咱已经熟悉了,都给我好好干,别给我掉链子,钱总要来检查的。”李瓦匠一边熟练地抹着砂浆,一边给徒弟们下安排。

  三个化粪池将池子分成三个,第一格是‘沉淀池’,粪便进来,大的、重的沉底。

  第二格是‘厌氧发酵池’,细菌干活,分解有机物。

  第三格是‘澄清池’,相对干净的水流出去,这样的污水排到下水道,污染就小多了。

  随着工期进展,化粪池内部被砖墙分隔成三个大小不一的格子。

  李瓦匠亲自检查,化粪池对砌筑要求极高,因为涉及到后面抹防水砂浆,要是砌筑有问题,防水砂浆的寿命会缩短很多。

  墙体垂直度与平整度是重点。

  他用线坠吊垂直,用水平尺找平,确保每一层砖都砌得横平竖直。

  墙体厚度为240mm,采用“一顺一丁”的砌法,这样一层顺砖,一层丁砖交替,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建筑结构稳固。

  钱进过来的时候,化粪池开始上砂浆了。

  他看了一眼问道:“李师傅,砂浆的饱满度没问题吧?”

  李瓦匠哈哈笑:“钱总您就放心吧,我的徒弟这块没毛病,我对他们就一个要求,必须做到满刀灰!”

  满刀灰是泥瓦匠里的好手艺,要求瓦刀上的砂浆要足量,砖块放下去要挤压出浆,保证灰缝饱满密实,无空缝、瞎缝。

  这是防止渗漏的关键。

  钱进看看陈井底,陈井底明白他的意思,二话不说跳下去检查。

  检查完了他点点头。

  接着开始安装过粪管,同时刷防水砂浆。

  过粪管是两条,分别在第一格和第二格、第二格和第三格之间。

  它们从隔墙底部走,预埋的是直径150mm的陶瓷过粪管。

  这个安装工作需要师傅们亲自负责。

  因为过粪管的安装角度和高度必须精确,既要保证粪液顺畅流入下一格,又要防止沉淀物随水流走。

  管道下好,内壁抹灰与防水工作也接近尾声。

  寻常化粪池的防水砂浆是两公分的厚度,这边钱进要求加倍。

  根据他在海滨市城市志里看到的信息,泰宏农贸市场一直用到了21世纪。

  周边拆拆建建,该市场屹立如山。

  所以这个厕所必须得能经得住时间考验,这跟公共厨房是不一样的。

  钱进要求高,那么施工过程中各方面的规格都得高一些。

  抹灰就抹了两层,第一层打底糙,第二层压光。

  等到抹灰完成后,李瓦匠还让人在池内壁刷了一层沥青,作为额外的防水层,确保这个化粪池不会出现一丁点漏水问题。

  耗费了两天半时间,化粪池才算是主体完工。

  它的顶板是开工之前在空地上浇筑好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板,覆盖住化粪池后,板上预留了三个圆形的检查口,位置正对三个格池。

  而检查口则用铸铁盖板覆盖,方便日后清掏和检修。

  这样的设计干净又卫生,安全又可靠。

  钱进再来的时候,化粪池施工已经结束了,这个公共厕所开始地面工程了。

  他特意把李瓦匠过来询问一些细节。

  化粪池的施工是技术活,也是良心活。

  李瓦匠是个憨厚老实的老匠人,他带的徒弟干活最是一丝不苟,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所以这么重要的工程工会找他带队来负责化粪池的砌筑和抹灰。

  对于钱进的担心,李瓦匠拍着胸膛担保:“没事的,钱总,俺这些人都有数,俺都知道,这地下的堡垒是厕所卫生的根基,没有一点毛病。”

  钱进拍拍他肩膀,说道:“行,你给我这样一句话,我就放心了。”

  化粪池封顶后,地面建筑开始拔地而起。

  新的公共厕所不再是简陋的方盒子,而是融入了钱进和建筑专家精心设计的人性化考量。

  结构布局采用砖混结构,墙体厚240mm,更加坚固耐用。

  平面布局呈“工”字形,中间是管理室兼工具间,两侧分别是男厕和女厕,前后都有开口,出入口分开,因为这厕所靠着市场和人民食堂,以后流量会很大。

  男女厕面积根据预估使用人数做了合理分配。

  蹲位设计自然摒弃了传统旱厕的通槽式,改为独立的陶瓷蹲便坑。

  坑位上都贴了高滑度的陶瓷,粘附力很差,摩擦力很小,特别适合特殊环境。

  并且每个蹲位用单砖墙隔成独立小间,高度约一米八,确保隐私。

  这种情况下不会出现,有人在蹲坑,隔壁突然从上头探头过来问一句:“哥们,中午吃啥了,味道这么冲?”

  也不会出现有人在撒尿,隔壁的人探头一看嘿嘿笑:“兄弟你的没我的大。”

  再就是这间厕所的每个坑位都安装了简易的木门,门上装有插销。

  再就是为了解决厕所异味问题,设计上做了重点考虑:

  不管是男女厕后墙高处都各开了一排带百叶窗的通风口,这是建筑专家的提议,可以利用热压通风原理,灯室内空气热上升时可以从高处排出,促进空气流通。

  然后安装了大功率的工业排气扇,是工厂车间用的轴流风机。

首节 上一节 779/7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