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萍顿了顿,语气更加沉重:“最让她们难堪和提心吊胆的是上厕所和洗澡。公共厕所离得远,晚上黑灯瞎火,一个人根本不敢去。”
“庐山路街道前年就发生过流氓半夜藏在公厕下面偷窥的事件,黄山路发生过半夜有女同志被流氓强暴的恶性案件——就是前年的这个时候吧?我记得是腊月里。”
恰好黄山路居委会的主任在这里,低声说:“是在农历十一月就发生了,但在腊月初八那天流氓才落网,起初几个女同志受害后怕丢人,没敢报案……”
刘萍说:“反正事发之后,附近几个街道的女同志被吓得不轻,后来都是家里男人陪着才敢去上厕所。”
“还有洗澡!”
“男同志们夏天约着去公共厕所冲个凉不是问题,女同志可没法这么办,你说女同志们能赤果果的在厕所里冲洗身体吗?”
“然后不管男女同志到了冬天就都遇到了麻烦,想在家里洗个热水澡?那是做梦。除了咱们这些领导干部分配的住房条件好,普通群众哪有这条件?他们只能去厂里的公共澡堂,或者街上的澡堂子。”
“普通的人民群众在澡堂里洗澡没事,可我们得考虑一些比较特殊的群众,男同志的情况我有了解但不清楚,现在我说说一些女同志上公共澡堂遇到的问题。”
“我们不止一次接到反映,有的女同志因为在澡堂里身材或者身体某些部位和别人不一样,就成了工友吵架时攻击的靶子,什么‘光板板’、‘茅草窝’、‘倒三角’——还有更难听的我都对着你们男同志说不出口!”
“这些污言秽语,能把人活活羞死!”
“去年中秋那会,二机械的精加工车间发生过一件事,那是一位男同志王某,他就是身体某部分跟常人不一样,平时都在家里偷偷洗澡,结果有一次在公共澡堂洗澡被发现了,后面传出很多风言风语,他是什么结果?”
有人低声说:“这个王某在车间上吊了!”
刘萍沉重的点头:“各位领导,你们能想象这种精神上的折磨吗?这难道不是一种对人格尊严的践踏?”
“改善居住环境,特别是解决厨房厕所问题,给女同志、男同志们一个能关起门来不被打扰的空间,这难道不是最基本的民生需求?这难道不比一些挂在嘴上的口号更实际、更迫切?”
武夷山路街道办主任孙大年,跟着重重地叹了口气:“刘主任说的都是实情啊,我们街道工作在第一线,这些事天天看在眼里,愁在心上。”
“我不说厕所的事,我说我了解的这个公共厨房来说吧,十几户甚至几十户挤在一个小空间里,锅碗瓢盆都摆不开。为了抢个灶眼做饭,邻居之间吵嘴打架那是家常便饭。”
“矛盾积累深了,一点火星就能着。这表面看是邻里纠纷,根子上就是居住条件太恶劣逼出来的。”
“还有那些孤寡老人、残疾人,生活自理能力本来就差,上个厕所都像翻山越岭,冬天摔一跤可不得了。”
“钱总队他们大队想干这个事,说实话,我们街道举双手欢迎!”
“具体困难可以想办法克服,产权问题、材料问题、安全责任问题,咱们可以坐下来一条条研究,定个章程出来。总不能因为怕麻烦,就看着老百姓天天在这种环境里熬日子吧?”
嵩山路街道的负责人也连连点头:“是啊!我们那边有个烈属张大娘,老伴儿走得早,儿子在部队牺牲了,就她一个人住在老平房里。”
“钱进大队的第九中队,甄大郎他们,上次给她修房子时,实在不忍心,就在她院墙角落,用废砖头、旧木板搭了个极简陋的小棚子,里面砌了个小灶台,挖了个渗井当茅坑。”
“就这么个再简单不过的东西,大娘抱着小甄他们就哭啊,说‘我老婆子活了一辈子,从没想过能在自己院里做饭,不用闻着公共厨房的油烟味咳嗽;能在自己家里关上门上厕所,不用大冬天哆哆嗦嗦跑老远了……’唉!”
“钱主任,你们是没看见大娘那个眼神,那真是……比给她发钱还高兴!”
说着,这位街道干部的声音有些哽咽。
其他的街道干部也开始打开了话匣子。
他们都是拿例子来说话。
而活生生的例子,可比什么报告什么发言更有感染力。
几位相关部门的主官领导没话说了。
有的抠鼻子有的擦眼睛有的叹气。
王卫几次想说明他们在物质上的困难,结果都被居委会主任们的接连发言给挡了回去。
最终郑国栋开始抬起手腕看手表。
这是个信号。
想发言的干部们闭上了嘴巴,纷纷看向他。
郑国栋面色沉静,先看了眼韩兆新,韩兆新冲他点点头,然后他的目光锐利地扫过全场,最后落在了钱进脸上。
第364章 城市居住环境改善专项工作组
“刚才各位同志讲的情况,我听了,心里很沉重,也很不是滋味。”
郑国栋开始发话。
所有人正襟危坐,等待大佬拍板。
“刘萍同志、孙大年同志、嵩山路的同志讲的这些事,是事实,是老百姓每天都在经历的尴尬、不便,甚至是痛苦和屈辱。”
“这些事,发生在我们社会主义的新城市里,发生在我们这些人民公仆的眼皮子底下,这正常吗?这合理吗?我们对得起‘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吗?”
这番话说的很慢。
这就是领导讲话的艺术,让每一个字都敲在与会者的心上:
“钱进同志和他们建筑大队的队员们,觉悟很高。他们看到了问题,并且主动请缨,愿意放下个人利益,义务为老百姓解决这些痛点、难点。”
“这是什么精神?这是最朴素、最真诚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工人阶级主人翁精神的体现,他们用实际行动,给我们上了一课!”
郑国栋的目光转向韩兆新,语气带着征询:“兆新同志,我认为,钱进同志提的这个方案,方向是完全正确的。”
“是真正抓住了当前城市民生改善的一个关键环节,是雪中送炭的行为。”
“我想老百姓需要的,就是这种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改变。”
“这种‘贴地气’的工程它意义重大,它解决的不仅仅是做饭和上厕所的物理空间问题,更是老百姓的尊严问题、安全感问题、幸福感问题!”
韩兆新沉默的点头。
此时郑国栋端起了茶杯。
他的发言结束了,给自己的搭档留了点空间来发挥。
韩兆新接过话头说:“没错,从‘有地方住’,到‘住得方便’、‘住得有尊严’,这就是从‘安居’向‘乐居’迈出的关键一步。”
“这项工作,我们必须全力支持!”
各部门负责人没什么好说的了,只能开始收拾笔记本准备支持工作。
结果韩兆新的话锋陡然一转:“但是!”
这个“但是”,又让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
咋回事?
还峰回路转上了?
“工钱的事,我不同意!”韩兆新摆摆手。
“建筑工人同志们觉悟高,想无私奉献,这很好,但政府不能让朴实的劳动者白白流汗,这是我们的原则,也是底线。”
“我年轻时候是做过建筑工的,知道这份工作不容易,风里来雨里去、爬高上低,干的是最苦最累的活,挣的是实实在在的血汗钱。”
“他们也有父母要赡养,有妻儿要抚养,让他们义务劳动不像话,或者说一次两次可以,长期坚持那不现实也不公平!这不符合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
他试探的看向郑国栋:“国栋同志,我建议所有参与此项‘安居升级’民生工程的建筑大队队员,市财政必须保障他们的基本收入。”
“考虑到当前财政压力和工程的特殊性,工资标准可以适当调整,按正常国企单位建筑工人日工资的五成发放,也就是半薪。”
“这不是市场化的报酬,这是对他们付出劳动的基本尊重和必要保障!这钱咱们市里再困难,也要挤出来。”
“材料费由市府牵头,城建、房管、财政几家协调,统一规划、统一采购、统一调配。专款专用,账目公开,接受监督。”
钱进凝重的点头。
市府现在是真没钱,这点他很清楚。
之前修缮老破旧危房所用的工资,是市府财政办用救灾预算支付的。
这次给旧居升级可用不着救灾预算了,所以钱进一开始才没打算要钱。
这样也不给市府和自己留压力,这个工程能行就行,不行拉倒。
结果韩兆新对劳动光荣这个由他亲自起名的队伍,还是相当关心的,在目前财政艰苦的条件下,还是给他们争取了半薪的待遇。
有这个半薪,建筑大队就能运转起来。
这样他想说几句话来表明自己的态度,但韩兆新抬手止住了他的开课。
他目光转向刚才提出疑虑的几位局长,说:“你们刚才提到的规划、产权、安全、责任、财政负担等等问题,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好问题,不能回避,必须解决。”
“我的意见是,由我亲自挂帅,成立一个‘城市居住环境改善专项工作组’,城建、房管、民政、财政、各街道办、工会、妇联,还有钱进同志他们的劳动突击总队,全部纳入进来。”
“工作组第一件事,就是首先在年前拿出一份详尽的施工方案。”
他思索了一下,又说:“暂时命名为《海滨市城区居民基本生活设施改造实施方案》吧。”
“具体施工工作不着急,还有十来天过年了,先让同志们休息吧,咱们不是资本家,不能压榨建筑工人同志。”
“另外寒冬腊月的也不适合工地开工,前面修缮危房那是不得已的工作,但凡可以的话,这大冷天还是让建筑工人休息一下。”
“再说了,马上过年了,把市区里的老旧社区挖的坑坑洼洼不合适,老百姓也不愿意年根动土,这方面咱们还是要考虑齐全的。”
“所以我提议,年前主要搞文字工作、规划工作,年后开春了再正式开工!”
众人点头说好。
会议开到这里结束。
第二天是礼拜天,韩兆新自己加班,其他人自然得跟着加班,然后城市居住环境改善专项工作组就紧急成立了。
后面几天经过几次开会,韩兆新提出的《海滨市城区居民基本生活设施(厨卫)改造实施方案》得到了完善。
这次改造工程的对象首先确定下来,以居住条件极其困难、确实无能力自行解决的住户为主。
其中特别强调了优先保障序列:烈属、军属、伤残军人家庭、市级以上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家庭、光荣之家、孤寡老人、重度残疾人家庭。
这方面钱进不了解,可民政机关的资源派上用场。
韩兆新要求必须制定出一个清晰、透明并且可操作的困难等级评估和优先排序标准,避免‘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情况出现,更要防止当官的优亲厚友。
当然,这事需要提前进行宣传引导。
年前旧城改造项目就会通过报纸进行通报,到时候肯定很多人家都想对自家进行改造。
于是韩兆新便安排居委会、妇联和宣传部门进行配合,早早开展宣传工作。
旧城改造是大工程,这项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盯着的人多,到时候来闹事的也多。
所以前期的宣传工作极度重要,需要讲清楚政策,特别是为什么优先保障这些群体,要引导群众理解支持,避免市民们因为‘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心理引发新的矛盾。
在这方面,建筑大队会沾光。
因为韩兆新要求各单位优先宣传建筑大队队员们的奉献精神,利用榜样的力量让老百姓看到希望,也感受到公平。
另外对于这些优先保障家庭,尤其是居住在一楼有庭院或空地可利用家庭,还有住在顶楼有条件在楼顶安全区域进行改造的住户。
这些家庭的施工优先级更高,韩兆新要求建筑大队应尽量创造条件,进行户内或院内独立厨房、厕所的新建或改造工作。
除去这些家庭之外,其他居民就不做针对家庭的厨卫功能间的新建或者改造工作,而是进行公共设施提升。
毕竟建筑大队总共五百来号人,说起来不少,但对于全市居民家庭来说还是不够看。
于是对于普通住户集中的区域,不进行大规模入户改造工作,而是把重点放在现有公共厨房、公共厕所的标准化改造升级上。
为了应对市民可能的质疑,工作组开会讨论,明确了改造的最低标准:
公共厨房要解决通风、防火、增加固定灶位和水龙头这些基本问题。
公共厕所要解决照明、防滑、定时冲洗、隐私保护,然后钱进提议加一个无障碍设施。
后一点在国内还没有人提及,哪怕是北上广这些大城市也还没有展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