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总您好,我是裴毅”。两人急忙打招呼。
“进去谈,商业计划书带了吗?”
陈延森瞧出两人青涩,脸上还带着紧张局促的神情。
“陈总,我们带了。”康国栋赶忙回答,刚要把商业计划书递给陈延森,却发现忘在会议室了。
“进去说。”陈延森语气平淡。
裴毅偷偷打量陈延森,自己比对方大五六岁,成就却天差地别。
在徽安大学生群体里,陈延森的知名度绝对名列前茅。
18岁创办狐狸淘,19岁卖给阿狸,一年狂赚100多亿,是实打实的商业天才兼百亿富翁。
紧接着投身手机行业,橙子手机发布后,不到四个月,全网销量近700万台,一跃成为2011年最受欢迎的智能手机。
DST资本投资了13.5亿美币给橙子科技,估值高达90亿美币。
裴毅觉得,陈延森的商业履历堪称开挂级别,比小米的雷逸军还叼。
毕竟雷军在陈延森这个年纪,还窝在宿舍敲代码。
四人走进会议室,陈延森先坐下,高伟林跟着在他右手边落座。
康国栋和裴毅拉开椅子,坐在陈延森对面。
“陈总,这是我们的商业计划书,请您过目。”康国栋小心地递上文件。
陈延森应了一声,接过文件随手翻看,一秒一页,不到一分钟就翻到了最后一页。
康国栋和裴毅对视一眼,觉得陈延森态度敷衍,心里顿时凉了半截。
陈延森只是保持日常阅读习惯,甚至刻意放慢了速度。
他看向高伟林,心想:“难怪老高把他们从庐州带来,这份商业计划书做得很规范,筷跑虽然规模小,但商业模式已经成型。”
“想要多少钱?”
这是陈延森的第一个问题,也是对两人的考验。
康国栋本打算按原计划说50万美币,可瞥见裴毅拼命使眼色,立刻改口:“陈总,我想用筷跑10%的股权,换80万美币。”
裴毅盯着陈延森,见他浅笑,嘴角微微上扬,心下猜测:这是同意了?
“那就是500万多华元,你觉得筷跑能值5000万?沪城的饿了么,半年前的估值才3000万,业务量是你们的三倍以上。”
陈延森不置可否,反问回去。
50万美币对他来说,连买辆车都不够,这话也是对康国栋和裴毅的又一次考验。
见投资人时,别畏畏缩缩不敢提要求,只要理由充分,都有商量的余地。
连钱都不敢要,凭什么让人相信,可以把项目做起来?
“陈总,我认为筷跑值5000万,饿了么业务量是比筷跑多,但它只是起步早,不代表能走得远。筷跑最大的优势在于,我们自主研发了智能订单分配系统,能依据餐厅与收件人的距离、订单紧急程度等信息,做出最优匹配。”
裴毅接过话茬,自信满满地说道。
“高总,让行政拿台电脑过来。”
陈延森向来行事干脆,冲高伟林吩咐道。
“好,稍等。”高伟林起身出去,回来时,手里多了台笔记本电脑。
“陈总,这是筷跑的订单撮合后台,能把商家订单和送餐员服务范围做匹配,提高送餐效率。”
裴毅一边操作演示,一边解释。
陈延森笑了,这功能太简单了,说白了,就是把庐州大学城划分成一个个方格,把方格内商户订单分给固定的送餐员。
这算个屁的智能订单分配系统!
勉强比饿了么的派单系统强出一线,但价值有限!
陈延森看着裴毅,有点失望,暗自摇头:这小子真特么能吹。
“陈总,只要资金到账,我们还能通过获取送餐员的GPS数据,按实时位置匹配订单,还能整合百度和高德地图信息,给送餐员规划最佳路线。”
裴毅见陈延森一脸不屑,赶忙解释。
其实他有优化方案,只是苦于缺资金、缺人手搞研发罢了。
“给你这500万,你打算怎么花?”陈延森微微点头,继续问道。
“先招人,主要招运营、技术和配送人员,最好是团购网站的离职人员,预算100万。”
裴毅脱口而出,稍作停顿又说:“再拿150万资金,用在网站和手机应用程序的开发上,打好基本功。”
“150万用于拓展商家和补贴新客户,50万购置配送车辆和保温箱,剩下50万留作备用资金。”
“你们俩谁能做主?我可以给3000万,但我要80%的股权。”
陈延森听完,笑着问道。
对他而言,500万和3000万之间并没什么区别。
但投3000万,无疑是在向外界释放一个信号,他看好外卖赛道。
陈延森想借助自身的影响力,把外卖赛道往时代的浪潮前再推一把。
刚见面时,高伟林介绍两人,康国栋在前、裴毅在后,陈延森便知道康国栋是大股东。
可遇到不好回答的问题,都是裴毅出面应对。
显然,这两个技术出身的创业者,一个擅长研发,另一个更懂市场。
康国栋和裴毅面面相觑,陈延森的回答出乎他们意料。
一是投资金额从500万涨到3000万,二是对方索要80%股权,这远远超出了两人的底线。
只剩20%,那他俩不就跟打工的没啥两样了?
“陈总,我们最多出让20%股权。”过了好一会儿,裴毅开口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没办法了。”陈延森笑笑,起身准备离开。
以筷跑现在的规模,只需花个几百万成本,就能达到同样的效果,无非要在招聘和研发上浪费几个月时间而已。
裴毅见陈延森态度坚决,顿时慌了,本来谈得好好的,突然就谈崩了,让他有些接受不了。
“陈总,能给我们一天时间考虑吗?明天答复您。”康国栋一直没说话,见谈判要破裂,赶忙起身说道。
“没问题,高总,替我好好招待康总和裴总。”
陈延森笑着嘱咐,随后离开会议室,朝电梯间走去。
高伟林带着康国栋、裴毅在橙子科技参观了一番。
中午,又带他们去虚院东门的餐厅吃饭,之后回到科技园。
康国栋和裴毅则回了酒店,两人眉头紧皱,不知如何是好。
融资的事有了眉目,可陈延森要的股权太多。
一旦接受森联资本的投资,他们就会失去公司控股权。
“老裴,你咋想的?”康国栋坐在沙发上,问裴毅。
“栋哥,你是大股东,我就占三成股份,这事听你的。”
裴毅思索片刻后说道。
“其实我本来想答应的,就是觉得陈延森要的股权太多,才故意拖一天。”
康国栋慢悠悠地解释。
“不是吧!栋哥,你就不想自己当老板?”裴毅愣住,有些无奈。
“咱们现在看着还行,一年能赚几十万,分一分,再干两年在庐州也能买房。但你之前也说过,要是饿了么开始扩张,咱们没钱没人,多半得倒闭。既然这样,不如找个实力强的靠山。”
康国栋说出心里话。
“行,那明天一早,我们就去找高总。”裴毅见他主意已定,便不再劝。
在他看来,跟着陈延森干,筷跑才能高速发展。
万一筷跑在他手里,做成狐狸淘那样的百亿企业,他跟康国栋,岂不是都是亿万富翁了。
第二天,两人找到高伟林,痛痛快快签了股权转让协议。
高伟林很高兴,这是他掌管森联资本后完成的第二个投资项目。
“下周,我安排两名财务进驻筷跑,你们赶紧把办公场地落实,公司架构也得搭建起来。”
高伟林不放心,特意叮嘱道。
说白了,筷跑当前还是个草台班子。
既然拿了森联资本的钱,就得加快扩张速度,公司也得走向正规化,尤其财务一块。
康国栋和裴毅点头表示明白,最后心满意足踏上返程。
两天后,森联资本对外透露,投资了名为“筷跑”的外卖项目,金额达3000万,但具体的股权比例暂未公布。
业内都知道陈延森名下有风投公司,此前除收购云速快递外,这是首次投资新平台,立刻引起风投行业关注!
第168章 拼呗亰东 VS 阿狸巴巴,橙子F1售罄!
“筷跑?拿了森联资本3000万天使轮投资?”
PT区的一间办公室里,章旭豪点开一篇搜狐新闻,眉头瞬间紧皱,满心懊悔。
他没料到陈延森的投资风格如此果断。
察觉到自己的小动作后,根本没给讨价还价的机会,先是否认森联资本有投资饿了么的意向,接着转头投了一家竞品网站。
这明显是在表明,他陈延森并非不看好外卖模式,只是不看好饿了么罢了。
章旭豪回想起给金沙创投朱啸虎打电话的情景,对方再次拒绝追加投资饿了么,这让他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了。
“不行!得赶紧找到融资,一旦筷跑扩张,饿了么就危险了。”
章旭豪沉吟片刻,下定了决心。
就在他积极联络风投机构时,红杉资本、金沙江创投和高瓴资本的投资人,开始研究起了筷跑这家公司。
毕竟能被陈延森看中,想必是有点潜力在的。
刚回到庐州的康国栋和裴毅,陆续接到几家风投的电话。
可他俩如今只剩20%股权,又有了3000万资金,不再为钱发愁,便通通拒绝了。
“老裴,这感觉太爽了!”
康国栋看着对面的裴毅,咧嘴笑道。
“等咱们把筷跑做上市,再狠狠打这些人的脸。”裴毅同样心情畅快。
之前两人求爹爹告奶奶似的,只求投资人给个机会,哪怕耽误一个小时,听听他俩的商业计划,但却无人理睬。
拿到森联资本融资后,风投机构立马变了态度,对他们热情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