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延森抬手,在她脑袋上来了一下:“你请客,连地址都不说,当我会算命呢?”
“啊!?我没说吗?”宋允澄尴尬赔笑。
“以后别说我是你师父,我可没你这么笨的徒弟。”陈延森摇了摇头道。
“市区,风波庄。”宋允澄傻笑着,报出目的地。
陈延森发动车子,朝市中心开去。
“拼呗的招商难度,比狐狸淘难了十几倍,雅诗兰黛、阿玛尼、娇韵诗这些品牌方,一听拼呗名字,连个沟通的机会都不给。”
宋允澄不自觉说起工作,语气有些气馁。
“电商和线下专柜、商超比,量级、利润率差距大,这些国际大牌看不上正常,他们连桃宝都没入驻,等线上销售超过线下时,他们就该求着入驻了。”
陈延森轻嗤一声,缓缓解释。
强如阿狸,也是在2014年后,才跟雅诗兰黛、娇韵诗这类品牌建立合作。
“懂了。”宋允澄点头。
凭借狐狸淘项目经验,她很清楚,平台不能只卖5.9元的脐橙,得有高客单价的美妆、服装品牌,才能提升用户价值。
车窗外夜色如墨,远处几盏霓虹灯闪烁。
宋允澄靠在座椅上,不再言语,静静看着车窗外不断掠过的街景。
十几分钟后,宋允澄察觉不对,确认方向错了,转头问道:“去风波庄,不用走这条路呀。”
“我换了家更贵的。”陈延森嘿嘿一笑,理所当然地说。
“……”宋允澄张了张嘴,最终挤出个笑容。
车子又开了十分钟,驶入一家富丽堂皇的餐厅。
徽派旧式宅院风格,青砖黛瓦,碧水小桥,门口停的车全是奔驰、宝马、奥迪,一看人均消费就不低。
“之前电信的赵茂林请我来过,环境一般般,味道还不错。”
陈延森下车,对宋允澄说。
一般般?
宋允澄打量着眼前似宫殿般的餐厅,翻了个白眼。
“陈先生,包厢给您留好了,请跟我来。”
两人刚进大厅,一位身着凤尾罗裙的漂亮女人,便笑着迎上来。
陈延森微微点头,没说话。
宋允澄四处打量,发现院子里服务员都穿古装,像在搞大型Cospaly,不少客人也换上了长衫、罗裙。
“想体验下吗?”陈延森自己没兴趣,不过看宋允澄盯着别人的长裙,便笑着问。
“算了。”宋允澄摇头。
“带她去挑一件。”陈延森冲前方领路的女人吩咐道。
“好,我先带两位去包间。”女人笑着应下。
宋允澄见状,也没再推辞。
两人走进古色古香的包厢,里面家具全是红木的,椅子上垫着软垫。
坐下后,透过琉璃窗缝隙,能看到不远处舞台上,几个身着长裙的表演者正翩翩起舞。
在2011年,能在三四线城市把餐饮行业玩到这种程度,老板也是个高手。
宋允澄跟着餐厅的工作人员,向着更衣间走去。
陈延森拎起茶壶,在杯子里倒上热茶。
“嗡嗡嗡——!”
兜里手机突然震动起来。
“陈延森,你下班了吗?给你发消息都不回。”萌洁站在科技园一楼,委屈问道。
“是啊!跟电信这边有点应酬,刚没看手机。”陈延森随口编了个理由。
心里却想:赵茂林推荐的这家‘明礼’餐厅确实不错,明天带萌洁也来尝尝。
“噢,那我下班回学校了,拜拜。”萌洁一听陈延森在应酬,便乖乖挂了电话。
陈延森笑笑,刚想放下手机,高伟林的电话打了过来:“老板,我刚和亰东方的负责人谈过,对方并没有出售股权的打算,看来通过大宗交易或协议转让的路子走不通,只能从股市慢慢买了。”
三天前,陈延森派高伟林去庐州,想趁亰东方股价不高时,买入5%-10%的股权,好在未来国内第一的屏幕供应商中占据一席之地。
“安排人手从二级市场的散户手里买,5%就成。”
陈延森语气平淡,入股亰东方只是为了加强供应链,用什么形式都无所谓。
显然,亰东方背后的燕京和庐州资本,对其非常看好,连区区5%的股权都不肯出让。
“好的,老板。还有件事汇报,庐州大学城有个叫筷跑的外卖项目,创始人想见您,寻求融资。”
高伟林说道。
筷跑?
陈延森听都没听过
与饿了么同期,市面上有不少外卖平台,只是大多没挺过发展初期,还没摸索到盈利模式就倒闭了。
估计这个筷跑,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以高伟林的性子,这项目估计有点潜力,不然他不会提。
“那就见一面吧。”陈延森不在意地说。
高伟林心里明白,上次虽说被饿了么摆了一道,但自家老板想投资外卖赛道的想法,还是暴露了出来。
高伟林本不想理会,可一听是外卖赛道,便起了考察的念头。
“行,我来安排。”高伟林应道。
两人聊完工作,就挂了电话。
这时,宋允澄穿着一袭牡丹刺绣诃子裙,明艳动人地缓缓走来,头上配饰轻晃,发出清脆的银铃声。
“喜欢吗?”宋允澄见陈延森盯着自己,笑吟吟问道,心里有些窃喜。
“这衣服能买下来吗?”陈延森不答,反问。
宋允澄这话,让他心里一暖。
一般女生会问“好看吗”,她却问“喜欢吗”,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很低,一心只想让他开心。
“我忘了问,嘻嘻。”宋允澄答道。
她是鹅蛋脸,配上俏丽大气的妆容,头一回让陈延森有了惊艳的感觉。
两人在明礼待到八点半,随后开车前往空中花园。
离开时,宋允澄仍穿着那身诃子裙。
一进酒店房间,她正打算换上自己的衣服,却听陈延森说:“别换!我要的就是这种感觉。”
第二天上午。
陈延森先送宋允澄回寝室,随后掉头回教师公寓,换了身干净衣服,才开车前往科技园。
此刻,8号楼的会客厅里,康国栋正满心忐忑地等待着。
第167章万哪里够?我给你3000万!
“栋哥,你说陈延森能看上咱们的商业计划书吗?”
会议室内,裴毅看向康国栋,忍不住小声问道。
他俩都是庐州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
无意间发现,由于翡翠湖大学城面积大、学生数量又多,许多人都有点外卖的习惯。
可大家下单主要依靠名片和电话沟通,特别不方便。
康国栋就想凭自己的专业知识,把大学城周边的餐厅、奶茶店、面包店信息整合到线上,做个类似“Hao123”的美食导购网站。
可同寝室来自沪城的裴毅说,沪城早就有大众点评这样的产品了,不如做个订单系统,招些学生兼职,帮商家把餐食送到学校,直接赚运费差价。
两人一拍即合,筷跑就此诞生!
但让裴毅没想到的是,他提出这个想法时,沪城交大的一名研究生,早在两年前就想到了类似的点子。
只是饿了么当时体量小,既没风投关注,也无媒体报道,所以他俩根本不知道。
年初,饿了么拿到金沙创投100万美币的天使投资,上了新闻后,康国栋和裴毅这才发现,原以为自己的商业模式很有创意,别人却已经做了两三年。
不过那时,筷跑在大学城已小有名气,有2000多注册用户,日订单量在600-1000单之间波动,还有三十多名兼职大学生。
靠运费差价和服务费,刨除服务器与兼职人员开支,每天能赚2000多元,两人的大学生活也因此过得很滋润。
之前两人没想过把筷跑做大做强,了解饿了么的发展历程后,立刻有了扩大规模、让筷跑打入白领市场的想法。
毕竟写字楼上班族点外卖的频率,至少是大学生的3到5倍。
可购买设备、服务器,升级网站,招聘送餐员,都需要大量资金。
他们手头那十几万,连打广告都不够,总不能再招几十名大学生,在庐州街头四处发传单吧?
这效率太低了。
“应该行,我研究过饿了么,订单量也就比咱们多一点,金沙创投愿意给它100万美币,我们找森联资本要个50万美币不算过分吧?”
康国栋满怀信心地说。
但康国栋忽略了一点,饿了么已有一年没拿到风投,同样面临资金短缺的难题。
“笃笃笃——!”
门外响起敲门声。
“康先生,裴先生,我们老板到了。”高伟林推开门,笑着提醒。
“啊,好的。”康国栋和裴毅赶忙起身,原本还算平静的心情,一下子紧张起来。
两人跟着高伟林出门,好奇地向外张望。
一辆阿斯顿马丁Rapide从园区大门缓缓驶来。
裴毅满眼羡慕,他认得这款车,落地近400多万,自己心仪许久却买不起。
除非卖掉家里两套房子,才勉强够。
但他要是真这么干,他爸说不定得跟他断绝父子关系。
陈延森下车,看到门口的高伟林和两个陌生青年。
“老板,这两位是筷跑的创始人,康国栋和裴毅。”高伟林介绍道。
“陈总!我是康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