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第85节

  好在林连伟是本单位的人,否则哪儿有先上菜后付钱的待遇。

  高振东先去把钱付了,然后从挎包里拿出两瓶茅子往桌上一放坐下来。

  苏卫华也爱喝两口,这高振东记得,所以过来的时候把酒都备上了,至于林连伟,是个弱鸡,喝不了多少。

  三人把酒杯满上,还很有仪式感的说了一声:“祝重逢!”

  就这么边吃边喝,天南海北的聊,分别几个月,能聊的话题也挺多的。

  不过基本没聊工作,导研院,保密的,高振东三轧厂看起来不怎么保密但是高振东的项目好多都保密,而能来导研院出差的苏卫华,估计也差不离。

  在老同学面前,高振东也没隐瞒,到了替林连伟更新下信息,给他一点小小的震撼的时候了。

  富贵不归乡,如锦衣夜行。

  归乡是归不了了,不过和老同学分享一下,想来也不算是低级趣味。

  当听说高振东已经是副处长,7级工程师的时候,林连伟杯子掉了,苏卫华筷子落了。

  林连伟一边捡杯子,一边后悔:“唉,早知道就要你请全聚德或者东来顺了!亏了亏了。”

  苏卫华一边在筷筒里抽筷子,一边笑道:“恭喜恭喜啊,能有这个成绩,必定是工作非常出色了。”

  林连伟突然想起了什么,对着苏卫华笑道:“今天我们用来算数据的DJS-59,就是振东搞的。”

  这个事情是公开的,不是什么秘密,只是公开范围小而已,因此这个事情倒是能说的。

  苏卫华惊讶之中大为佩服,能做出这东西的,可真不得了,苏卫华和单位的老同志,以前是根本想不到,能随意的使用计算机进行设计方面的计算的,根本轮不到,计算机太少了。

  苏卫华笑着道:“振东,你这可真是了不起,你升这么快就一点儿都不奇怪了,哈哈。今天我们用你的计算机模拟我们的原理样机做了一个运算,完全符合要求啊,可惜就是体积大了点。”

  体积大了点?虽然DJS-59体积的确大,但在这个时候能对着DJS-59说出这句话的人可不多见,看来是有什么特殊应用。

  “想算什么?我能帮忙么?当然,违反纪律的就别说了。”

  苏卫华想了想,说道:“也没什么,通过雷达回波连续解算距离。”

  需要连续解算距离,DJS-59的体积嫌大,但是却没说“太大”而是“大一点”,来导研院出差,和自己一样都是自动化专业,而且这个年头正在仿制的导弹就那么几种。

  综合以上信息,高振东大概知道他是干什么的了。

  这货很可能是搞海上的大毛子反舰导弹仿制的,从导弹体积来看,正在仿制的导弹里,想把DJS-59装上去嫌大,又没大多少的,就这东西最符合。

  因为那个导弹的尺寸,大概属于是想把DJS-59放进去的话,长度还能强行加长,直径却是差那么一点点。

  而且高振东还知道这个导弹就算在7年后仿制完成,都有个毛病:膜盒式气压高度表误差很大,飞行时经常严重的掉高度,飞着飞着掉进水里也不是没发生过。

  结合他们想用雷达波解算距离,八九不离十就是它了。

  第二更

第153章 砍头战斗部(4k)

  应该是他们想用雷达高度计替代膜盒式气压计,原理搞通了,但是DJS-59体积太大,光为了一个高度问题弄这么大个东西进去得不偿失。

  不过还是老规矩啊,不能挑明啊。

  “噢~~~这样啊~~~”

  听见高振东这反应,林连伟眼睛一亮,又来了,又来了,和振东对话那熟悉的感觉又来了。

  果不其然,高振东下面说出来的话和以前如出一辙:“如果只是想通过电磁波获得距离的话,不一定需要DJS-59那么大个设备的。”

  这话听得旁边两人精神一振,特别是苏卫华,林连伟是导研院指派协助他的,他才是正主。

  他斟酌着语言,谨慎的开了口:“那个.振东,如果不涉及你们的秘密的话,能否”

  换成林连伟,肯定就淡定等着高振东开口了。

  高振东笑道:“就是个基础原理,没什么秘密可言的。”

  “你可以从运动物体向目标发射三角波调制的连续调频波,把接收到的反射波和从发射机耦合过来的发射波混频,两者输出的差频就与距离有关。”

  “用频率计数器测出差频,简单的换算就可以得到距离了,这个换算不需要用到计算机。这种方式是用连续波方式工作,要用 2个天线,一个发射一个接收。”

  “频率计数器可比DJS-59简单多了,呵呵,不过,这种方式也有缺陷,一来,精度不会太高,二来,要么保证电磁波主瓣对目标的指向性,要么目标有一块足够大的连续表面。”

  最后这句话,其实已经点得非常明白了,什么东西有足够大的连续表面,海面、大地。

  这其实就是调频无线电高度表,优点是结构简单技术难度低,缺点就是精度一般,但是对于这个时候,非掠海飞行高度的反舰导弹来说是足够了,搞得好一点的,掠海飞行也不是不可能。

  苏卫华一听,茅塞顿开,在自己脑袋上拍了一下:“这个办法好,体积重量都不大,原理简单,明确可行。我是拿到新技术,就把最基础的原理给扔一边去了。”

  为了技术而技术嘛,这情况高振东前世在网上看到的多了去了。

  “看来还是基础不够扎实,要多学啊。振东,我敬你一杯,伱这次不但帮我解决了大问题,而且还给我上了一课啊。”

  高振东也不谦虚,端杯子和他碰了一个,提前解决你一个几年后都没解决的问题,你敬一杯酒,不亏嘛。

  转头就看见林连伟在那儿抓耳挠腮,这同志是想起什么自己的问题了?

  犹豫了半天的林连伟,突然想起一个事情来,高振东不是我们院的技术顾问嘛,那没事儿了,可以问。

  苏卫华的项目他不能替人家把话说出来,自己的项目就问题不大了,而且自己是问问题,不是把东西传出去。

  林连伟顿时觉得天地都宽了,乐颠颠的道:“振东,我最近被调去支援我屁股后面的人了,有个小问题,你搞材料的,看看能不能出出主意。”

  这话一说,苏卫华去上厕所了,他的事情,林连伟是参与了的,能在旁边听,林连伟的事情,他可没参与,懂的都懂。

  “你屁股后面?连伟,看来是走在其他人前面了?哈哈。”

  林连伟笑道:“什么走在其他人前面。我原来是搞导引头的,自从你帮我们解决了导引头致冷问题后,我就被调去支援导引头屁股后面的战斗部了。”

  艹,原来是这么个屁股后面,高振东心里暗骂。

  “我就直说了吧,战斗部威力有点小,碎片有点少,杀伤力不太够。”

  “增加碎片大小吧,碎片就更少,增加碎片重量吧,战斗部的总重就超限了,用轻质材料吧,存能不行,总之就是螺丝壳里做道场,不是磕这儿就是碰着那儿。现在这个,用倒是也能用,但是对付大一点的飞机总感觉差那么点意思。你搞材料的,有没有什么想法?”

  高振东都不用想,答案现成的,前世逛军网的时候网友津津乐道的砍头战斗部:“你这个吧,其实不用找材料问题,你用结构问题解决。”

  “结构?就那么点空间,我怎么弄。”

  “来来来,我给你画一个。”高振东摸出纸笔,就给林连伟画了一个连续杆战斗部的示意图。

  连续杆战斗部是日后空空导弹大量使用的战斗部形式,简单说就是把很多长杆首尾相连成一个环型,再折叠成圆筒,放入战斗部外圆周。

  战斗部起效的时候,会把这个圆环炸开向四周呈圆环状扩散,如果在敌机头部炸开,甚至有可能直接把机头给切下来。

  林连伟一听,差点跳起来,倒不是他没见过世面,而是高振东这反应速度太快了,而且提出来的方案,简直就是为他的空空导弹量身定做的。

  向后面招呼了一声:“老苏,可以出来了。”

  然后顾不得自己的小酒量,端起杯子:“啥也不说了,老高,我敬你!”

  三个人说说笑笑吃完饭,高振东把剩下大半瓶酒留给了林连伟。

  两人送走高振东,顾不得满身的酒气,两人对视一眼,直奔办公室。

  早就按捺不住了,可是刚才就扔下高振东跑办公室的话,好像有点新人进了房媒人扔上墙,忒不地道了。

  两人冲进办公室,苏卫华的带队人齐工和陆工还在商量雷达高度计的方案。

  看见两人,陆工皱皱眉:“小林,你们不是去和高主任老同学聚会了嘛,喝了酒就回家休息。”

  林连伟意气风发:“休息不得休息不得,陆工,你猜刚才我们在高振东那儿又掏到啥好东西了?”

  陆工马上一脸喜色:“噢?有什么好消息?”

  这场景,就好像日后的业务员上班迟到,浑身酒气,业务经理责怪他,他却开口就是“昨晚和甲方X总喝到凌晨3点,你猜我签了多大个单”一样。

  既然林连伟敢这么理直气壮的说在高振东那儿掏到了好东西,以高振东的能力和风格,那就肯定错不了。

  林连伟和苏卫华向两位领导汇报了高振东的解决方案,两人大喜,陆工笑道:“果然是高主任的风格,简单、方便、成本低、靠最基本的原理直指问题核心,妙!”

  齐工也笑着道:“不炫技,朴实无华,大巧不工,这位高主任厉害!”

  陆工闻言,对齐工笑道:“他要是炫起技来,那又是另外一个场面了。”

  说完在对方好奇的眼神中,抬抬下巴,指着DJS-59:“这东西,也是他一个人研究的,这技术炫得怎么样?”

  齐工顿时惊为天人:“一个人?不敢想象,不敢想象啊。”

  赞叹良久,齐工想起一个担心:“可是会不会有保密程序上的问题。”

  陆工摇摇头:“不用担心,我估计他们两根本没说自己具体做的是什么东西。”

  事实证明,姜还是老的辣,不在现场都能猜到他们是怎么沟通的。

  林、苏二人把三人之间沟通的原话大概说了一遍,齐工放下心来,还真没说什么。

  陆工笑道:“其实不用太担心,这位高主任是我们单位的特聘技术顾问,有连伟在,程序上也说得过去。而且我估计,他的保密级别,应该比我们两还高。”

  齐工就是一愣:“不是他们两同学吗?行政级别这么高?”

  “行政级别不高,副科吧,可是保密级别应该不低。”

  林连伟闻言,插了一句:“副处了,7级工程师。”

  陆工:“嗯?!”这回行政级别也不比自己低了。

  转念一想,好像也正常,没有继续说这个,招呼大家:“我们就按照这个方案搞起来,总不能高主任把答案都给我们了,我们连频率计这些都还要请人家搞。”

  所有人热情响应,奔赴自己的工作岗位。

  只有林连伟,转头就要出办公室。

  陆工叫住他:“你干什么去?”

  林连伟转过头:“陆工,我现在不是在战斗部那边嘛,刚才在老高那儿,也弄到了一点东西,我得赶紧过去。”

  陆工:“连这他也懂?去吧去吧。”

  齐工听见这话,若有所思。

  战斗部这边的人,一听林连伟转述的高振东的想法,都感觉有戏,还愣着干什么,上试验啊!

  就半个晚上,他们就弄了一个试验性质的战斗部。

  金属条院里是不缺的,首尾相连的问题,用电工胶布绑一绑就好了,不过没用太多,反正是试验性的,验证原理就好,去掉原战斗部的预制破片套,套上连续杆套就行。

  把试验战斗部装在试验台上,四周隔一定距离围上靶布。

  导研院红外空空格斗弹项目的人,只要在院里的,都来了,真的猛人,就是要直面雷火,俗称看热闹。

  随着一声令下,试验战斗部炸开。

  硝烟散尽,大家围了上去。

  “诶,真的不错呢,虽然连续杆套的处理很简陋,但是能看出来大致是按照预想的方式飞行的。”

  “嗯,这就是把有限的破片集中到战斗部周围的一个圆面上。”

  “这样一来,打击区域基本可以预计了。”

  “有点儿机械版的聚能战斗部意思了啊,哈哈。”

  “我看,所有的空空导弹都能用这东西嘛。”

  “这个要是起效时机掌握得好,可以直接砍头了。”

  “.”

首节 上一节 85/6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