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东的回答,一下子把程总工给干沉默了。
主要是这个名字实在是唬人,巡飞倒还好说,对于程总工这种顶级应用技术人员来说,脑袋里面转一转,就能想出办法来。
但是“反辐射”三个字,的确是能让他们瞬间沉默。
如果说改装程控无人机,还和他们原本的专业工作沾边的话,那反辐射这个专业领域,和他们就是完全八竿子打不着。
“高总工,这是不是有点不合适?我们不是有畏难情绪啊,主要是这个专业和我们的能力之间相差实在是太远,我们怕耽误工作。”程总工看向防工委、空装局,以及高振东。
现在明眼人都知道,一些事情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中,在这个大背景下,个人工作得失尚在其次,但如果是为了个人荣耀甚至为了虚无的面子问题,耽误了任何一件工作,都是非常不好的。
防工委和空装局没有表态,这个事情,听高振东的准没错。
高振东笑着点点头:“嗯,很务实、很克制,很好的工作习惯。不过这个事情你们不用担心,这个反辐射巡飞无人机啊,你们是作为抓总体的,我知道你们最担心的是反辐射部分对吧。”
程总工点点头,可不就是这个?
高振东道:“这一部分,有其他同志负责完成,你们要做的是抓总体,把这个无人机造得符合技战术要求,至于反辐射导引头,它只是一个零部件,就好像你们往现在这个战-5靶上装的程序飞行控制仪一样,是个很重要的设备,但是不能凌驾于无人机之上。”
反辐射导引头是导研院的同志在用半主动雷达导引头进行改进,但是一个反辐射导引头不只用于一型导弹。
“振东同志,这个反辐射巡飞无人机和反辐射导弹有什么区别?”空装局的同志很感兴趣,上次高振东提出这个概念之后,他们就考虑过,但是还没完全考虑明白。
高振东道:“反辐射导弹,是伴随突击力量作战的反雷达武器。而反辐射巡飞无人机,则可以在高威胁空域长期存在,时刻保持对敌防空火力威胁的装备,这东西的核心,在巡飞二字上。大家可以想象成一架挂了一枚反辐射导弹的飞机,但是上面没人。不过这种巡飞无人机的价格,可比挂导弹的飞机便宜多了。”
在这里技术什么的不用多说,主要的区别还是应用上的,因为面对的对象是空装局的同志。
空装局的同志顺着高振东的话往下想,很快就明白了两者之间的异同,这东西好啊,上面没人,使用起来少了很多顾虑和顾忌,而能长时间在空中巡逻,则是保持了对敌防空火力的长时间压制和威胁。
“明白了,明白了。”
大修厂的同志们也明白了,如果是这样,把专业的技术部分剥离出来,那自己这边还真的能干!
虽然巡飞对程序飞行控制仪的要求肯定比靶机要高得多,但是这个难度已经下降到了他们能够吃的下去的程度,如果还是和原来一样的东西,那做起来也没什么意思。
“高总工,这个事情我们能做。”
高振东笑道:“不过不要高兴得太早啊,程总工,这个装备对你们的难度,在第二阶段上。”
第1215章 什么都别改,照抄(还有5k)
战-5做反辐射巡飞无人机,在高振东的想法之中只是第一阶段,当然这一阶段的目标也很明确,那就是应急用,同时获得经验。
对于部队来说,应急针对的是什么,自然不言而喻。
“两个阶段?”这话连空装局的同志都有些不解。
在他们看来,这东西核心子系统只差一个反辐射导引头,只要反辐射导引头一搞好,做一些针对性修改整合进去就行了,连这都要分成两个阶段?
振东同志是不是严谨得过头了?虽然知道高振东考虑事情都有自己的出发点的,但是空装局的同志还是有些不太理解。
高振东点点头:“对,两个阶段,同志们,你们想,如果把战-5靶改成反辐射巡飞弹,还有没有什么问题?同志们可以结合那个东西来看。”
高振东说完,伸手指了指旁边地上的那一堆火蜂无人侦察机残骸。
同志们不是傻子,一看高振东的手指向的那堆火蜂,还别说,虽然就一架,可是现在看起来真的可以用“堆”来形容。
看了这堆火蜂之后,同志们悟了。
“高总工你的意思是战-5太大太耗油?”
“我觉得是发射不便,这东西这个大小,找个运输机都能挂,起飞什么的可比战-5方便多了,而且还能利用运输机增加无人机的作战半径。”
“我觉得是回收容易,这个飞机小,想要回收的话,不一定需要机场跑道。”
“一次性的东西要怎么回收?”
“这不一定啊,这飞机是侦察机,侦察机肯定是要回收的,万一以后我们也要做侦察机呢?”
“……”
其实,只要把路指出来,剩下的同志们就很能脑补了。
高振东说两个阶段,还真就是这个意思。
“同志们说得啊,大方向上基本都对!战-5的使用要求,还是太高了,这毕竟是个战斗机的底子,有很多设计上的代价,都是为了战斗机付出的,很没有必要……”
战-5起飞需要机场,一次出击的油料成本,可能比专业的低价无人机还高,这东西出击需要的油料,是按吨计算的。
“而且啊,战斗机对速度和机动性有要求,但是无人机就不一定了,在去掉这些需求之后,战斗机为底子的战-5靶,从结构、翼型、操纵等各方面来说,性能都是溢出的,而且这些溢出毫无用处,根本用不到。所以我说的两个阶段,就是这么考虑的,第一阶段,在战-5靶的基础上改进出反辐射巡飞无人机,第二步,则是利用第一步的经验,设计出一架从各方面来说都更符合要求的无人机。”
高振东的话,带着同志们走向了更深的思考。
“高总工说得对,现在用战-5做无人机没有感受到成本上的压力,是因为这些飞机本来就是存在的,我们只是废物利用而已,所以不需要多少钱。但是一但打起仗来,无人机大量消耗的时候,需要新造无人机,那战-5靶的底子就不合适了。”
空装局的同志对同志们道。
高振东指着火蜂的残骸道:“同志们应该注意到了,这个专业无人机的空重,不过600多公斤,而我们的战-5是多少?接近4吨!如果说单看重量说明不了什么问题的话,那我再给大家一个数据,从这个飞机可能的投放点来看,花旗佬这个无人机的航程超过了1000公里!这里面能省出多少钱来,毋庸置疑。关键是,战-5为底子的无人机在技战术上,有很多不能满足要求的地方,这也是我们需要第二阶段的最大原因。”
他说得越多,空装局的同志越高兴。
“对,振东同志的话,非常有道理,我们不但要在战-5的基础上搞出更好的无人机,而且还要吸收战-5的经验和这架花旗无人机的技术,搞出我们自己的专业无人机来!”
空装局的同志说完,转头对高振东道:“振东同志,战-5靶的事情,我们先不说,这是个应急的东西,我觉得啊,你在无人机方面有什么新的想法,这才是最重要的。”
战-5改无人机无疑是权宜之计,算是一种极致的废物利用,但是空装局的同志在听了高振东的话之后,意识到一个事情,那就是当真正的战争发生的时候,这个东西不是那么的合适,主要是补充起来成本太高,底子就那样,那就意味着必须维持一条战-5生产线才行。
如此看来的话,那成本就难以接受,而且功能性能也不是最合适的。
这也是高振东前世看到的虽然我们有大量的退役飞机,但是用来做功能性无人机却不多的原因——还是专门研制的更香。
所以,原本对于战-5靶改装其他功能性无人机的爱,迅速消失。
如果不是因为高振东说了这种无人机是第一步的经验来源,而且考虑到这种飞机机体大,在去除了机炮、维生等系统之后,能够装很大的战斗部的话,他们甚至都想直接跨过战-5,直接搞最新的无人机。
主要是最新无人机搞起来需要时间,而现在从氛围来看,时间却是不多了。
部队的同志虽然一向是既要又要还要,但是他们还有另外一个特点,那就是不挑食,在没有的时候,有啥先用啥,先保证战斗力的生成。
所以战-5是要改的,但是他们最感兴趣的,还是正经无人机。
看看,现在战-5改的无人机在他们心里,已经不是正经无人机了。
高振东闻言,点点头道:“嗯,行。太远的我们先不说,现在的技术条件下,从技术角度出发,抛开功能不说,一共分为两类无人机,那就是遥控型和程控型,这两种的区别,我想大家应该都明白吧?”
他这个问题,同志们纷纷点头,这还真明白的。
咱家的语言就是这点好,除了像是“鲁棒性”这种生艹翻译之外,我们能做到哪怕是翻译外来词,也能让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一看就懂,更别说高振东说的还不是外来词。
“以大修厂的现状和一定时间之内的发展可能来看,他们适合做的,是程控型无人机……”
这让大修厂的同志们有些讪然,还是本事不够啊,只能做程控型,遥控型做不了。
在这个时候,遥控型看起来无疑比程控型要更加高级,只是同志们并不知道日后还会有一种叫“自主型”的东西,那个东西可就高级咯。
当然,自主型这玩意,没进入21世纪,都不用想太多,要求太高。
高振东大概看出了他们的想法,笑道:“同志们是觉得程控型比较低级?”
程总工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但是没好说啥。要是说多了把空装局的同志惹毛了,连这个程控类的可能都没了。当时搞战-5靶可就是争取过来的,可不能把这个新的东西给搅黄了。
高振东笑了起来:“我理解你们想要承担更加艰巨任务的心情,不过这东西吧,其实没有高低之分,关键是看用途。程控类的无人机,至少能做巡飞弹药,而且还有一个现成的应用方向,这可是空军那边急需的。”
同志们看了看还在地上的那堆无人机,一下反应过来,这还真是!
侦察机这类辅助飞机虽然在普通军迷眼里好像没什么亮眼的地方,但是这玩意实际上是应用场景和应用时间最多的飞机。
毕竟平时战斗机也不能随便击落敌机,轰炸机攻击机也不能说是随便就往地上扔炸弹,但是侦察机可是随时都能做自己本职工作的。
而且越往上同志越清楚,战场情报这东西,很多时候甚至比武器性能来得要重要得多。
阵风:对!
10爷:拉瘠薄倒吧,就算咱俩单甩,你也不行。
总之这对于大修厂的同志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好消息,他们的心情马上就更好起来。
“高总工,您说得对,装备没有高低之分。你觉得我们下一步应该做什么?仿制花旗佬这个无人机?”
高振东点点头:“对!你们作为对飞机有一定了解的单位,仿制这个无人机对你们来说是合适的,其他厂所实在是忙不过来,所以正经的无人机的大幕,还真得靠你们来揭开了!”
不论是东北、西南、西北、瓷都,都各自有各自的任务,而且是非常紧要的那种,这个仿制的任务,落到大修厂头上就正合适。主要是这年头的装备还没那么难,要是到了几十年后,情况可能就反过来了——仿制比自研要困难得多!
至少像现在一样捡个响尾蛇的壳壳就能仿制出K-13和雷电-1这种好事,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高振东的话,让大修厂的同志很是激动,开幕啊!
程总工高兴之余,倒也没有忘记客观条件:“各位专家领导,飞机我们还好说,但是这个发动机……”
心脏病问题,由来已久,不但几十年后的军迷知道,60年代搞技术的同志也知道。
火蜂上有一台小型涡喷发动机,对于
防工委总工听见他的担心,笑了起来:“放心,这个事情,就好像反辐射导弹的导引头一样,不用你们担心,东北航发所那边来完成。”
现在的发动机结构,远远没有几十年后那么复杂,仿制起来还是比较有信心的,特别是防工委总工知道,最困难的材料问题,在这方面高振东早就把基础给打好了。
高振东闻言,心里一动:“等等,老总,我记得三线那边,应该有个航发厂吧?”
现在厂所还没分开,有航发厂就意味着有研究所。
总工一听,拍了拍脑门儿:“对对对!是有一个,在黔山鞍顺地区,现在已经差不多能够开展工作了。”
这个厂子没有东北航发出名,但实际上承担的任务和做出的贡献并不低,最出名的就是发财1、战-35的发动机,都在这里研究和生产。
当然现在还在草创期,它的建设,主要是为了附近的另一个飞机厂做配套的。
高振东的想法很简单,这个小型涡喷,就交给他们去做!
这个小型涡喷的技术难度相对比较低,对这个新生的三线发动机单位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练手的机会。
这个航发厂大概率会接手LYP-6改的生产,因为东北厂慢慢会转向米格-21的改进型发动机的生产,而LYP-6改,是当前战-7多用途战斗机、攻-5攻击机等作战机型的主力发动机,需求很大,必定不可能就此停下。
但仅仅是生产,肯定不能满足这个厂对自身能力锻炼的需求,同时东北所在改进米格-21发动机这件事情上,任务已经很满,抽不出精力来仿制这个小型涡喷。
而小型涡喷这类小型发动机的需求,在未来其实并不比中推、大推要小,甚至单从数量上来说,可能还要比他们更多,毕竟便宜嘛。
就算这个小型涡喷严格说来并不够小,但是这一点都不妨碍它作为我们小型喷气发动机的开山鼻祖。
防工委总工听了高振东的话,想了一想,连连点头:“嗯,你这个想法很合理,这样减轻东北所的负担,能让他们把精力都放在中大型发动机上,同时也能很好的锻炼鞍顺航发厂的科研能力,一举两得,很好!”
说完,他转头看向大修厂的同志:“像这样的话,你们就不用担心发动机问题了,集中精力把这个花旗无人机的总体仿制好就行。”
对此,高振东也是非常满意,火蜂这玩意按照日后的标准来说算不上是长航时无人机,但是作为专业无人机,在现在这个技术环境下的滞空时间还是比较可以的,至少有一个多两个小时,而且速度相对比较快,其改进方向多,改进潜力大。
至于长航时无人机,高振东另有安排,因为这东西想要用得好,那就涉及到另外一种无人机类型了。
大修厂的程总工眼看事情尘埃落定,很是激动,连连表示一定把这个无人机仿制好。
高振东听了他的话,把话头接了过来:“程总工,你们在仿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载荷舱的模块化设计,载荷舱和整个机体之间的解耦,一定要做好,两者之间要做到除了必要的电气、固定等接口之外,没有其他的联系。”
空装局的同志看向高振东:“振东同志,你的想法是?”
高振东道:“除了靶机、侦察、反辐射,这个飞机也能用于别的嘛,比如日后可以用于电子干扰等任务,既然可能的任务有这么多,那不妨一开始就把条件创造好。”
说完,他对程总工叮嘱道:“刚才我们已经看过这个BQM-147的情况了,总体来说,保存得比较完整,这也得益于空军的同志在击落的时候,用的是机炮而不是威力更大的导弹。所以仿制的样本,还是相对齐全的,仿制的条件很好。你们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完整的仿制这架飞机,在仿制成功之前,除了必要的、或者是顺手为之的改进之外,不要对这架飞机进行任何改动。我们要的,就是一架能用得起来的小型战术无人机,明白了吧?”
他一开始的话,也就是他想要看到这架被击落的敌机样本的原因,他要评估这个样本对于仿制的加成有多大,只要足够大,那就不用考虑别的,依葫芦画瓢就行。
而实际看下来,这个无人机保存相当完好,甚至连回收降落伞都几乎完整无缺,静静的被包在伞舱里。
别小看降落伞,仅仅是一个降落伞面积,就是个很重要的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