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第78节

  随后的会议上,各方领导高度赞扬了第三轧钢厂和京城钢铁厂组成的尿素钢攻关团队,他们用辛勤的工作,扎实的功底,无私的奉献,彻夜的鏖战,以最快的速度,解决了国产尿素钢的研制和批产问题,为尿素的工业化大生产,搬走了一块最大的绊脚石。

  各方代表轮流上前,表达着自己的喜悦。

  在场的同志手都拍红了,脸上兴奋之色从未消退。

  最终,十七机部领导在会上,大声宣布:“我宣布,尿素工业用钢研制项目,圆满成功,首批十吨尿素工业钢板,交付使用。”

  现场掌声雷动,欢呼震天。

  像是想起了什么,领导又补充道:“啊对了,还有AOD工艺的研究,也圆满成功。”

  知道这个AOD工艺研究项目来历的众人,哈哈大笑。

  NF材料试制车间顶上的行吊,将十吨尿素钢板吊上两台解放卡车,化学研究所以向总为首的四人,登上卡车,在另外两辆卡车的护送下,踏上了归途。

  十七机部、应化部、农口的几位领导,组团找到高振东,十七机部领导笑着对高振东道:“振东同志,干得好!对了,现在应该叫高副处长了,哈哈。”心情极好的领导还开了个玩笑。

  高振东以不变应万变:“应该的,应该的。”

  应化部的领导笑道:“我们化工和材料密切相关啊,以后可能还要经常麻烦高处长了。”

  高振东微笑:“我多向化工行业的同志学习。”

  农口的领导也笑说:“高处长,什么时候,也和我们负责农机的同志多沟通沟通,支持一下工作哈。”

  高振东心想,谁说没有,草原拖拉机厂那帮同志,我熟悉着呢。

  不过很明显,拖拉机和拖拉机之间,差别还是挺大的。

  “谢谢领导关心,一定向农业口的同志多多请教。”

  见事情都忙得差不多了,十七机部领导笑着对高振东说:“振东,这个事情忙完了,你也好好休息一下,今天下午,我做主,给你放个假。”

  说完转头对杨厂长:“老杨,今天下午,振东的假,我批了。”

  杨厂长心说,你说了算,笑着连连点头。

  京城钢铁厂的谭厂长也笑着道:“高处长,尿素钢和AOD剩下的杂事,就交给组里的其他同志吧,你好好休息一下。剩下的一点手续我让组里的同志全部整理好,去三轧厂找你签字就行。”

  二更

第144章 我绝不是为了打游戏!(4k)

  高振东真就给自己放了假,他坐在客厅里,开着电视,桌上放着小零食,把门开着。

  院子里没上学的小孩在他家里围了一堆,叽叽喳喳的看着电视,电视没有太多节目,不过能吃着小零食,看着电视里小人动来动去,孩子们就已经很开心。

  第二天是周二,还是那家全国发行的大型日报,头版。

  一篇《我国尿素钢制造获得突破》的报道,跃然纸上。

  报道中,盛赞了我国钢铁工业的同志们,默默奉献,艰苦奋斗,在接到化工研究单位求援的请求后,迅速组织人力安排资源,奋战XX天,成功试制出我国第一批尿素工业用钢,为尿素工业化生产铺平道路,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建设添砖加瓦云云。

  此次尿素钢的试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代表着等等。

  文中特别说明,此次尿素钢的试制,是多家钢铁企业众志成城,齐心合力的成果,体现了我们社会大家庭的优越性。

  配图里,黑白的照片虽然看不出颜色,可是尿素钢材顶上那朵大红花仿佛在熠熠生辉。

  不过,还是和上次DJS-59的报道一样,没有具体提到任何一个科研团队人员的名字。

  既然带头人都不能提,那其他的也就不用提了。

  而此时,负责对北边交流的那位同志,接到了北边的跨国电话。

  虽然两者关系之中有乌云,但是阵营却是明确的,奋斗的方向是一致的,国际关系,永远都不是简简单单的小孩过家家,哼,我不和你玩儿了。

  和上次591高温合金一样,得知北边想向这边购买一批晶体管计算机,这位同志是喜悦中带着谨慎。

  “达瓦里氏,你的要求,我需要核实后才能回答你。伱知道,你的这个要求,涉及的方向导致我需要确认更多信息。”

  “好的,我的同志,我等待你的好消息。”

  挂断电话,负责对北的同志马上将电话打到了十二机部,询问晶体管计算机的情况。

  当了解到的确我们有一种新型计算机,的确如北方同志要求所说时,对北的同志有些激动,对于他来说,一般都是他在对北面提要求,难得有几次能碰到这种情况。

  迅速派人取得DJS-59的可公开资料之后,他带着材料去找了分管的领导。

  看着我们又有一种可以出口的高技术产品,分管领导很是高兴,虽然现在还不知道到底能不能出口,可是这件事情本身,就代表了一种意义。

  要是高振东知道这个,也许会想,如果北面早一点习惯从这边进口一点高科技产品,能早点拉得下脸来,日后也许就不会那么艰难。

  面子害人啊,早点习惯,也许是好事。

  很多事情,没开过口子,就总会端着,一旦有么那么几次,后面也就慢慢习惯了。

  不过这个事情,分管的领导也要找人商量,计算机这个东西的敏感程度,是大大超过作用单一的合金材料的。

  也许是还不习惯向外出口高科技产品,所以高科技产品出口管制清单一类的东西,现在还不存在,都是一事一议。

  这个事情看来要让北边的达瓦里氏多等等了。

  而高振东自己,好不容易回到了第三轧钢厂,肯定是要先去师父那儿报到的。

  见到他,老陈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硬纸壳壳:“喏,这是你的新工作证,换换。”

  持枪证是单独的,不用换。

  高振东美滋滋的接过来,其他都基本一致,就是职务职称那一块比较复杂。

  职务:技术处研究室主任(副处级)

  保卫处作训科副科长

  职称:工程师(七级)

  专业:冶金、自动化

  专业上,冶金甚至在自动化之前,这事儿闹得。

  密密麻麻的字,把本就不大的职务一栏空间挤得满满当当,幸亏这年代的工作证,具体内容都是手工填写,人事处的同志,估计也是费了点劲才填进去。

  收回高振东的旧工作证,老陈看着高振东,突然开口道:“缓缓吧,缓缓,你做得够多了,休息一下。”

  老陈是真心疼,这徒弟自从进厂以来,就马不停蹄,连轴连转,一直没有停下过脚步。

  老陈不知道是有什么东西驱赶着这位年轻人,让他如此的急迫,一刻也没停留。

  也许是对这个历经苦难,在废墟上重生的国度的热爱,老陈如是想。

  如果高振东能知道老陈的想法,肯定会想,师父,你想对了一半,可另外一半,我不能说,也没法说。

  高振东点点头:“好嘞,我调整下节奏。”

  嘴上虽然这么说,其实主要是他手上的事情,能看到的,还真都是不能马上就出成果的。

  不过,缓缓就缓缓,但是一点都不妨碍我继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看着自己存储库中的几本聘任证书和专家证书,高振东美滋滋的想。

  老陈看着他的样子,笑了:“你肯定有自己的想法,哈哈,也对,年轻人嘛,有冲劲是好事。接下来有什么想法?”

  这就叫口不对心,刚才还缓缓呢,转头又问上工作安排了。

  高振东想了想:“一个是完善计算机方面的事情,这个东西非常重要。二来,把几本已经答应了人家的书写完。现在看得见的,就这两个事情。”

  老陈闻言,差点笑出声来,这才想起自己徒弟的本专业,其实是自动化来着。

  “嗯,这样也不错,没什么急迫的事情,可以让你好好调整一下,弦老是绷太紧,会绷断的。研究室的日常事务,我先帮你管着,你的时间,可以安排得自在一点。”

  高振东愕然:“师父,这不好吧,还要你帮着我做事,是不是徒弟当得有点不合格啊。”

  老陈哈哈大笑:“哈哈,你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我该做的,可是我做不到。那你帮我把事情做了,我替你做点事是不是也应该?”

  这话倒是没错,高振东每一项成果,都是老陈这个位置该做的,可是都是高振东做的。

  这么一想,那没事儿了,师慈徒孝了属于是。

  该说的话说完,高振东辞别老陈,走了出来。

  刚出老陈办公室,就碰见了技术处的新人吴副处长和赵副处长,职务是新的,人是老的。

  这让高振东想起前世看到的一个笑话,一对新人物,两个旧东西。

  看见两人,高振东以为他们是来找老陈的:“两位处长要见陈总?他现在正好有空。”

  两个副处长却摇摇头:“不是不是,高处长,我们是专程来等你的。”

  “有事?”

  “没事,就是技术处不是升格了嘛,当时你也不在,我们两就寻思,等你出征归来,一定要请你一起聚聚,这不,听见你回来,我们就来了。”

  对于两位副处长的想法,高振东大概能想得到,也没推辞,人可以清高,但不可孤傲。

  “行,那就中午?”

  赵副处长摇头道:“中午不好,不能喝点,不尽兴,要不晚上吧?”

  吴副处长点头:“对对,下午吧。”

  高振东一想,也对:“嗯,那行,那我们下午见。”

  差不多该打的招呼打过了,该见的人也见过了,高振东一头就扑进了计算机房。

  在京钢厂这段时间,他已经积累了太多操作系统的源代码了,都是没有调试的。

  虽说后世的操作系统非常庞大,可是实际上那是带GUI(图形用户界面)、要维持多代兼容性、保持不可胜数的硬件外设的驱动兼容性的结果。

  而剥离这一切,只是一个命令行界面下的单道批处理操作系统,实际上就简单多了,甚至进程调度,都可以采用极简的方式处理。

  很多在分时操作系统中需要处理和考虑的问题,在这个系统中都可以留下接口,但是暂时不做任何处理。

  现在高振东完成的部分,是硬件驱动部分。

  之所以这么快,和硬件的简单是分不开的。

  键盘驱动,原来就写好了,甚至都不需要太多的改写。只是把原有代码从汇编转为C,并且封装好就可以。

  这里的封装,和面向对象的封装是两个概念,C语言本身不是面向对象的,C是面向过程的,C++才是面向对象。

  而现在这个硬件环境下,用面向对象无疑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某种程度上说,当硬件能力有限的时候,Linus的那句话一点儿都没错。

  技术从来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一个好技术脱离了环境,也无从谈起它的好来。

  以高振东当前所拥有的计算机条件,他需要的是简洁、灵活、直接面对底层硬件、程序员对流程和数据最大程度的直接控制。

  而不是把宝贵的计算机资源浪费在面向对象带来的繁琐冗长臃肿上。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高振东甚至牺牲一定的安全性和程序严谨性也无所谓。

  这个区别,从日后的程序员极少使用到的一条语句就可以看出一点。

  C语言中的goto语句,无条件直接跳转语句。

  诞生于早期的高级计算机语言中,往往都有类似语句存在,虽然为了程序可读性,并不提倡使用。

  不过这条语句在搞C语言编程的时候,尤其是嵌入式编程的时候并不少见,因为直接面对底层的时候,有时候这玩意真的挺好用。

  可是在后来的java、python等语言中,甚至是默认情况下根本没有这条语句。

  话说回来,高振东的键盘驱动只需要封装,或者说包装好就行。

首节 上一节 78/6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