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1979! 第425节

  前世她为了演《秋瑾》就曾苦练剑法和书法。

  魏明又问:“那吴玉如先生家住哪里啊?”

  “虽然玉如先生和我一样祖籍茂林,但生于南京,久居天津。”

  “天津啊~”魏明顿时打了退堂鼓,自己和雪姐相处的时间本就不多了,还要跑天津,未婚男女,住也是一个问题。

  吴作人笑道:“虽然他建国后就一直住在天津,不过最近却住在他大儿子家里,他大儿子在燕京,而且你八成也认识。”

  “啊?我认识?”

  ~

  下午,魏明回到图书馆的库本室,放下自己的包后就来到了隔壁的古籍库。

  在这里的基本都是些头发花白的老学究,除了图书馆的人外,以中文系和历史系的人居多。

  吴小如教授既是中文系的,同时也在历史系授课,对文学史、古文献学、俗文学、戏曲学都有很深造诣。

  不过因为他教授的课程“中国戏曲史”“中国诗歌史”不是魏明感兴趣的,所以他和金开诚教授算是为数不多魏明没怎么光顾过的中文系教授。

  但因为吴小如教授是古籍库和库本室的常客,所以魏明跟他经常打照面,偶尔也会聊起文学史上的趣事。

  魏明是万万没想到,他竟然是吴玉如先生的长子,谁家父子这么取名的呀?大仲马小仲马咩?

  后来他想明白了,这两个名字其实都不是本名,吴小如教授给自己取这个名字大概是出于对父亲的崇拜吧。

  “吴教授,我这次从德国回来带了一些德国香肠,给您拿了两条,你尝尝啊。”魏明买了太多太多,送礼送了两天都没送完。

  “魏老师客气了,”正在看书的吴小如一愣,然后推辞道,“不过无功不受禄。”

  魏明:“实际上我是有事相求。”

  吴小如道:“那可以收,不过先说事,看我能不能办到。”

  吴教授学术成就很高,这种能沉下心搞学术的人都严谨,绝对不能先收礼再办事。

  魏明把自龚樰的事说了一下,虽然老魏那边也表示他跟启功也认识,不过估计也就是泛泛之交,而自己跟吴教授却是同事,所以还是选择了吴玉如。

  “我父亲现在年事已高,都八十多的人了,愿不愿意教人还不一定,我回去问问吧。”吴教授想着等自己得了准信儿再通知他。

  “也行,这香肠您拿着,出了这个门就得让图书馆那群同事瓜分了,我留不住的。”魏明塞给吴教授赶紧就跑了。

  晚上魏明就留在华侨公寓等吴小如的电话。

  约定明天下午五点在吴小如家见面,他家住北大中关村小区,也不远。

  魏明噔噔噔又出了门,许淑芬跟老魏嘀嘀咕咕:“估计是帮小雪的忙。”

  老魏则感慨:年轻真好啊~

  ~

  次日下午,魏明带着龚樰在某栋居民楼下见到了吴小如教授,吴教授看到龚樰着实有些意外,这可是当下最红的电影明星,他和夫人也被那部片子骗了好些眼泪。

  他和龚樰认识了一下,三人上楼。

  吴玉如先生今年已经八十有三,魏明不知道先生具体的生卒日期,不过他这个人看着虽然苍老,但不病态。

  老人喜欢笑,可能是在哏儿都生活太久导致的,说话还有点相声味儿。

  “昨儿吃了你们的香肠,确实美味,所以忙肯定要帮,能为了拍电影学习书法,这种态度就很好,不过我想先问问电影的背景和角色的身份。”玉如先生这是要针对性地施教啊。

  龚樰当即把《笔中情》的人物和故事简单讲了一下。

  “赵旭之?”听到男主角的名字吴玉如笑了笑,“莫非是取自赵孟睢⒄判窈屯豸酥俊�

  龚樰对剧本也有研究:“编剧应该是这个意图,不过男主角的经历主要还是取自王羲之,比如竹扇题字,东床快婿,还有喜欢大鹅这些。”

  “那你扮演的角色也就是郗璿了,女中仙笔,确实要写的一手好字这个角色才能立得住。”

  王羲之的妻子郗璿也是家学渊源的书法大家,传闻她的书法水平和家族中的男子相当,有“女中仙笔”之称。

  龚樰恭敬道:“正是。”

  吴玉如道:“你先写几个字看看基础,不会没基础吧?”

  魏明忙道:“龚樰同志的父亲是一名画师。”

  吴玉如稍微放心了一些,书画不分家,起码是经常接触笔墨的,如果连毛笔字都不会用,他宁愿再买两根肠补给人家。

  魏明当即就要从书包里把文房四宝拿出来,他自己带了家伙事儿的。

  不过吴小如打开一个房间,那里有书桌和笔墨纸砚,让龚樰在这里写即可。

  毕竟是大书法家的儿子,他也好这个,书房里挂着好些父子俩的作品,只不过两父子都不以“书法家”自称,写字,就图个喜欢。

  这点魏明也是如此,不指望成什么家,写写字自己赏心悦目,心情好就行。

  被两位大师盯着,龚樰稍微有些紧张,但实力还是发挥出来了,写了“笔中情”三个小楷字。

  写完后她乖巧站到一旁,目光恰好看到旁边一幅字,也是小楷,水平云泥之别,差着好几层境界。

  吴玉如先生倒是并没有说什么重话,他上上下下打量着龚樰的笔锋,问:“能学多久?”

  本来龚樰是想着一周后就回魔都,跟着剧组成员一起学习书法、礼仪这些东西。

  不过能遇到这样的大家名师,机会难得,她咬咬牙:“差不多下个月这个时候电影要开机,那时候我就必须要去魔都了。”

  “一个月,每天过来学一小时,回家练四五个小时,应该来得及。”

  龚樰道:“开机之后可能还需要一两个月才会拍书法部分。”

  她跟导演讨论过,等开机之后剧组仍会继续找老师教书法,先拍其他戏份,书法部分最后再拍,给几位主要演员充足的学习和提升时间。

  吴玉如笑道:“那来二十天即可,每天练三四个小时。”

  之后他又让儿子找几个贴出来。

  魏明忙跟上吴小如,小声问:“吴教授,我能不能跟着一起学啊。”

  “可以啊。”

  魏明又道:“那我是不是要准备一些束脩啊。”

  听吴作人讲,吴玉如先生不怎么卖字,日子过的还挺清苦的。

  吴小如摆摆手:“不必不必,我父亲并不缺吃短喝,退休工资好几十,有时候还能得到一些润笔,足矣。”

  魏明想说我刚赚了一百多万,可又有炫耀之嫌,见吴家这么多字帖,想必玉如先生也好这个,以后倒是可以寻摸寻摸这些东西送给老人家。

  过了一会儿吴小如夫人也买菜回来了,见到魏明和龚樰那叫一个激动,硬是要留他们在家里吃饭。

  这就是个几十平的两居室,格局跟平安叔家差不多,加上魏明两人,显得拥挤而热闹。

  老太太很爱看电影,现在特别迷南龚雪北朱琳,不住地打听龚樰新片的情况。

  她还问呢:“龚樰同志,你跟朱霖同志熟吗,前段时间《喜盈门》我也看了好几遍。”

  龚樰有些脸红,她撇了小魏一眼:“熟,我们是很好的朋友,昨天我还去她家里拜访了呢。”

  “我就说嘛,漂亮的人都爱跟漂亮的人玩。”老太太很热情,拉着龚樰说个不停,都忘了做饭,龚樰也跟她分享了朱霖最近的拍戏动态。

  于是魏明默默去厨房,熟练地系上围裙。

  “哎呀,小魏老师你住手,放着我来,你们两个抓紧学习,争取给我们贡献更多好电影。”

  学完书法吃了饭,魏明和龚樰回了北池子四合院,很多笔墨纸砚都放在这边了,今晚在这边住一宿,明天运一些去团结湖,然后还要去琉璃厂买点宣纸。

  每天几小时的练习,这玩意儿消耗量肯定不小,以前魏明每天顶多也就写半个小时。

  龚樰先是练了一会儿字,觉得手腕发酸了,这才坐下写信。

  “我给剧组写封信,说一下这边的情况,请求晚些去魔都。”

  去了魔都也是跟上影厂找的老师学习,现阶段上影厂不可能找得到比吴玉如更权威的魏晋书法老师。

  要不是老先生年岁太大,魏明都想建议上影厂把他请到魔都授课了。

  除了龚樰,两个男主角白龙马和唐僧也都有大量写书法的戏份。

  魏明从后面搂住雪姐:“万一开拍的时候你书法练的比男主角还强可就尴尬了。”

  龚樰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后来明白了:“你别这么说,人家肯定也在努力练习,再不济还可以切特写镜头,用手替。”

  接下来几天魏明和龚樰每天下午去吴小如教授家上课,魏明平时还要上班,日常练习的时间倒是不多,但也觉得非常受用。

  到了第五天,魏明让龚樰自己去学习,并帮自己请个假。

  因为云云要生了!

  这天魏明一家,梅文化一家齐聚妇产科,魏明是叫上小红一起来的,他们到的时候大家都到了,梅文化在外面急的团团转,这都推进去好几个小时了。

  过了一会儿就连彪子都闻讯赶来了,梅文化赶紧问他这个过来人。

  “燕子当时生了多久啊?”

  “进去没半小时就出来了,医生还说我闺女个子大,要不然更快。”

  魏明赶紧咳嗽。

  小梅听了就觉有些眩晕,云云都进去两个多钟头了。

  还是梅文化大嫂说话好使:“虽然我没生过,但我在我们医院见多了,推进去四五个小时都没生出来的都不稀奇。”

  魏明也道:“对,燕子是习武之人,体质特殊,生孩子头一个月还能上蹿下跳呢,咱不跟她比。”

  随后他又问许淑芬:“给大舅他们打电话了吗?”

  “没呢,急匆匆的早忘了。”

  魏明:“那我去邮电局打个长途说一声,让大舅、大姨他们如果可以就都来看看。”

  “明哥你等一下,我儿子的名字呢。”小梅拉住魏明,还真的准备了一个鼓鼓的红包,起码得好几百。

  魏明当即也拿出一个红包:“里面有名字,孩子生了再拆。”

  “好,好。”

  大概过了一个多钟头,魏明回来了,产房外面已经没人了,这是生啦?

  好不容易找到了病房,彪子小红他们几个在外面呢。

  看见魏明回来了,梅文化大嫂忙道:“舅舅来了,快让舅舅看看咱家梅长苏。”

  魏明进去后瞅了瞅文文静静的小梅长苏,但不敢抱,小孩子太软了,彪子家小凤凰他也是等满月后才敢抱的。

  梅大哥,梅大嫂还有梅妈妈对魏明起得这个名字都非常满意,魏明的铁杆书迷梅大嫂表示:“侄子的名字这么好听,将来我儿子可该怎么办啊?”

  魏明笑道:“嫂子,我都提前帮你想好了。”

  梅大嫂惊喜不已:“叫啥?”

  魏明:“梅长苏的弟弟,叫梅长海怎么样。”

  梅大嫂想了一下:“所以苏是江苏的苏,海是魔都的海?好名字啊!”

  魏明摇摇头:“想象力再放飞一下。”

  梅文化大哥梅胜利想了一下:“莫非是苏联的苏,中南……那个海!”

  见魏明微笑点头,两口子更喜欢这个名字了,恨不得现在就造个人出来把“梅长海”安他头上。

  只有梅和平(梅爸爸)嘀嘀咕咕,“长海儿,怎么听着这么像我们老家的二傻子啊~”

首节 上一节 425/4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