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谁小鲜肉,我是天王 第334节

  这家让整部电影充满割裂…

  《毒战》也一样…

  不过,他的电影确实有一套东西,很会用光,造型和站位很出色。

  至于他拉不到投资…

  很正常,公开说一些有的没的。

  就算没有下发文件禁止拍摄,估计也不敢用他了!

  另外,说个事,上面有要求封杀的就那么五六个,很多大家觉得已经被封杀了的,其实根本不在封杀的名单内,只不过,各大平台达成共识的风险规避…

  所以,现阶段的艺人最惨的就是上了‘风险’名单…

  一旦上了风险名单,大部分项目都不会用你!

  尤其是大制作…

  徐争就是典型,《第二十条》最开始定的男主就是他,男主角的设定带着徐争式的中年男人困境——有老婆,有初恋…

  但因为一堆负面新闻,出品方出于稳妥考虑,最终换成了雷佳音!

  沈言跟饶小志聊了一会,后者告辞离开…

  他则处理了一些文件,然后也离开了公司。

  ……

  东大街4.0文化产业园其实挺小的,不过,地段不错,距离BJ核心区域最近的老厂区产业园,也算是BJ工业时代的缩影。

  沈言下了楼,准备去边上的大悦城吃点东西…

  他没戴帽子、口罩,就戴了个墨镜…

  按照余华的说法:‘BJ这个城市,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这个城市谁也不把谁当回事,别以为你很了不起,没人认为你了不起。’

  挺对的!

  毕竟皇城脚下长起来的,别说明星了,朝代变换都不影响他们吃饭!

  有几次,沈言早晨起得早,溜达着碰到了几个大爷…

  好家伙,聊的都是海里的事

  还聊了观海的治国方针,包括他的趣闻轶事…

  话题包罗万象,五花八门,到点了,就站起身来,互相道个别,说着下次再聊,好咧,拎着鸟笼子,晃晃悠悠地打道回府了。

  当然,也有很多大爷大妈看不上外地人——臭外地的,来我们这要饭了!

  正常,汪小菲他妈妈采访时候就说了‘我们家是贵族,爱新觉罗的后代,骨子里就是那个血!’

  傲慢与偏见,是人的本性嘛!

  所以,我们要学习,知识才是打破这些东西的正确途径。

  随便找了家面馆,沈言注意到广告牌被《致青春》的硬广塞满了!

  啧啧,赵燕子这把发力了。

  对了,原时空,很多人质疑《致青春》…

  说它是关锦朋执导的,赵燕子只是挂个名!

  这就扯淡了!

  关锦朋在观众眼里,早不是啥大神了,前两部戏各种差还不如《致青春》呢。

  《致青春》偏猛烈不够细腻不是他的风格…

  最主要,《致青春》里面演员的表演很明显跟赵燕子一脉相承…

  各种歇斯底里。

  哦,《致青春》开创了国产青春片的几大要素:出轨、堕胎、三角恋还有出国…

  恋爱,互相伤害;

  失恋,伤害自己。

  “烈爱伤痕”和“残酷青春”。

  再后来,直接成了定律,按照《大腕》的说法:

  “一定得选最畅销的青春小说,雇年轻导演,还得是演而优则导的励志导演。

  剧情直接狗血,主角最少也得四个以上,什么早恋呀,混混呀,劈腿怀孕呀能给他插的全给他插进去。

  学校风景美如画,年代物品拉回忆,梦中情人也就是男主角,直接白衬衣,特阳光的那种,女主一出现,甭管有事儿没事儿,都得跟男主大闹一顿,喊“我跟你没完!”不管是BJ腔东北腔还是台北腔,都倍儿有代入感!

  同学里得有一个一定不是开宝马就是开奔驰,要不设置一个富二代,你都不好意思说涵盖所有学生群体!

  你说这样的电影,演的一定很感人吧?是不是觉得都得找演技派?

  可拉倒吧,就找小鲜肉!

  您别嫌脸长得油腻,你得研究消费者的心理,愿意看这种电影的群体,根本不在乎演技好不好,什么叫小鲜肉你知道吗?小鲜肉就是只出一张脸不做表情不做动作俩小时,他的粉丝都得把票买了还称赞神演技!

  所以,我们做电影的口号就是,不求好口碑,就要最赚钱!

  嗯,青春片+小鲜肉,国产电影迎来了一段荒腔走板的时间段!

  ……

  北影节之后,沈言又隐身了…

  倒也没啥事…

  专辑做完了,他悠闲了一个礼拜,每天跑跑步,在家看看《纸牌屋》,偶尔跟几个人聚聚餐…

  陆洋的《绣春刀》想让他去客串个角色…

  沈言对加钱哥挺感兴趣,但人家周亦围混了几十年,就这一个出圈的角色,还是算了。

  “我客串一把崇祯皇帝吧…还没演过皇帝呢!”

  “…也行。”

  陆洋点头,然后聊起了《盲证》的票房…

  《特种部队2》上映后,《盲证》的单日票房冠军宝座就没了…

  没办法,人家是好莱坞A级大制作。

  而且,总局已经协调了的上映时间——从4月12号推到了4月15号,首个周末让给了《盲证》、《分手合约》。

  周一上映,首日票房3192万…

  4月20号,《疯狂原始人》上映…

  截止4月22号,《盲证》的票房是3.16亿。

  陆洋就觉得挺憋屈的——首周1.7亿,次周1.4亿,第三周估计不到1个亿!

  总票房有很大概率到不了五亿!

  关键《特种部队2》真不是啥好电影。

第466章 助阵(34)

  《特种部队》这个系列就是为了卖玩具的!

  大兵玩具嘛!

  为了能多卖几套玩具找人来编了个动画…

  《特种部队》的动画,最早其实是“孩之宝”玩具公司为了推动玩具销售而诞生的,这也是早年间美国公司先出玩具再配套推广的一贯做法。

  整个“特种部队”系列产品推出的顺序依次是:玩具—漫画—动画—电影—继续卖玩具。

  其实动画编来编去也没什么特别完整的世界观,一切都是为了玩具服务…

  但是,第一部《特种部队:眼镜蛇的崛起》上映后,玩具卖了很多套!

  所以,第一部成本1.75亿美元,全球票房3.02亿美元,还拿了金酸莓奖最差电影提名,依然不妨碍第二部《特种部队:全面反击》的立项,不过,制作成本削减了一些,只有1.3亿美元…

  第二部,全球票房.375亿美元,勉强打平了营收!

  为什么不做第三部?

  孩之宝跟派拉蒙好像闹弄得不愉快…

  单说第二部的剧情,只能说很平庸!

  三分钟一小打,五分钟一大打,整体节奏很快,打着打着电影就结束了…

  跟《超级战舰》一个水准…

  陆洋不爽的点就在这:一部毫无逻辑,甚至没有剧情的纯打斗片,居然引发了观影热潮!

  ——首周票房2.19亿!

  沈言笑了笑:“你应该这样想,如果好莱坞大片都是《特种部队2》的水准,你觉得观众还会支持下去吗?”

  “…你的意思是?”

  “好莱坞大片这个标签,现在很好卖的…但越是《特种部队2》这种平庸的好莱坞大片热卖,越能消耗观众对好莱坞大片的激情…”

  “去年的《超级战舰》…”

  “观众的审美进需要一定的时间…”

  陆洋点头,认可这种观点,然后有点遗憾:“《盲证》的票房恐怕到不了五亿了。”

  “没事,已经很卖座了…”

  3000万成本,加上宣发也就5000万…

  如果扣除广告植入,宣发的资源整合,成本不到2000万。

  能卖到4.6亿(预测票房),还想怎么样?

  “《火星救援》啥时候启动拍摄?”

  “下个月月初,我明天…明天先去趟杭州,后天就去象山…”

  “你去杭州?”

  “…《喜剧总动员》第一期录制,我去捧个场!”

  陆洋惊讶:“你去捧场?”

  “我去做助演嘉宾…”

  ……

  《喜剧总动员》接替《看见你的声音第二季》…

  《看见你的声音第二季》收视率…还行。

  肯定比不上第一季,第一季称得上热播,第二季嘛,只能算勉强勉强任务——跟《天天向上》的收视率差不多…

首节 上一节 334/3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