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特么哪里是种地,这就是跑乡下渡假来了。
真实的种地,一年就没有休息的时候,农民要是休息了,庄稼可不会休息,今天你少放了一天的水,或者田里的水多存了一天,庄稼泡烂了根,或者被太阳暴晒伤了叶又没有水份补充,指不定你一年的辛苦就打了水漂。
所以真实的种地就是一年大部分的时间你就得躬著腰在田里伺候庄稼,别说休息了,就算你病了,也得拖著身体去伺候好庄稼,只要不死,你就得干活。
但今儿,夏世民到是在这种视频下停留了,他想起了前面赵繁修和自己说的话,想要种村里的这些荒地,最好就是检测一下土壤,看看缺什么微量元素,科学的调整一下,别浪费了这几年的抛荒期。
为什么还有点犹豫呢,夏世民是不知道该不该搞。
在夏世民看来,让老人们有些地玩玩闹闹就行了,费这么大劲干什么,不过农村孩子怎么说对于土地还有点小感情,于是这才有点犹豫看著视频愣了一会儿。
回过神来,夏世民笑了笑:“我也真是闲的,没事纠结这个干什么。没事琢磨一下鸡蛋人那边的黄金不好么”。
嘀咕了几句,夏世民准备滑走,不过在临滑走之前,手贱了一下,在人家视频底下留言:我老家的地几年抛荒,我想捡起来重新种,有人建议我重新检测一下土壤,不知道该怎么搞。
留下了这一句,夏世民就滑到了下面去,下面是什么呢,很对夏世民胃口的,一个漂亮的小姑娘跳舞。
老夏心情就像是所有看这个视频的爷们一样,嘴角都挂著笑。
视频还没有看完,发现自己屏幕下有个红点点,有人回了自己消息。
夏世民这人刷视频几乎不留言,不论是看什么都没有留言的习惯,甚至没有点赞的习惯,纯观看,一点力气也不想出。
所以,他几乎也收不到人家什么留言,于是别人一留言,他自然好奇点了过去。
留言是省农科院的,人家只说了一句:你留个地址,我们这两天有时间派人过去看一看。
夏世民也没有多想,按著夏世民在社会上混的经验来说,一般机关机构,除非是骗你钱的,只要它是个正式的地儿,说有时间去看看,那几乎就等于我们没有空,你自己看著办吧。
但是,夏世民还是把自己村子的地址留了一下,这是抱著有枣没枣都打三竿子的经验,社会混,心中知道是一回事,但是你有没有准备那就另一回事。
这事儿,老夏东西门清,挨过社会的打,自然事事都抱著两手准备的态度,也存了一个念头:万一呢?
剩下的时间,一半用来看漂亮姑娘,另外一半用来看修蹄子,还有翻新老车老船等等乱七八糟的东西。
“世民,吃饭了!”
随著二大娘的一声招呼,夏世民下午的娱乐活动就算是正式结束了。
放下手机,应了一声。
“哎,我马上过去”夏世民趿拉上拖鞋,拽著竹躺椅回屋,直接扔在了大门过道里,带上门,慢悠悠的往二大爷家去。
今天是二大爷家作东,他家收庄稼自然也就该他家请客,乡下的事情有些是很规矩的。
夏世民到了,赵繁修这些人没多久也到了,大家洗洗手什么的,便围在大桌子旁边吃饭。
一桌子菜似旧是夏尚彬等人的手艺,只不过吃饭的地方从一家换到了另外一家罢了。
在这边习惯了,赵繁修这些人也都不客气,一点也没有前面的矜持,有些人吃的时候还点上菜了。
乡下人别的没有,热情那是真热情,客人点了,夏尚彬便乐呵呵的应了下来,答应给大家明天做。
“我问个问题啊”。
赵繁修一边吃一边说道:“以后咱们能不能就定在一个地方吃,大家也方便一些,这些东西搬来搬去的,其实也麻烦不是?”
夏尚彬等人听之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其实他们也隐约有这个想法,只不过大家都没提过,在他们看来,各家换著也不是什么问题,乡下人还怕麻烦?
夏世民这时候到是点了点头,嗯了一声后说道:“我觉得这个提议好,四爷,各位长辈,咱们以后干脆就大锅饭得了,各家做各家的也麻烦,你们一顿也吃不了多少,各家的人口也少,干脆大家在一起,还热闹一些”。
二大爷听后笑著点了一下夏世民:“你小子干脆说你不想做饭好了”。
夏世民嘿嘿一乐:“二大爷,你别让人误会,你这么说别人还以为我天天做饭呢,我哪一天不是在四爷家混的,一天混三顿,对我来说没区别”。
“其实也是好事”。
六叔觉得这主意不错,每家现在最多的也就两口人,更多是一个人,一两个人每天做饭,能做多少?
做少了吧做不起来,一碗米粥你让人怎么做?做多了吧,天气热又放了不了多久,一顿不吃就有味了。
现在大家一起吃大食堂,一是好做,二是菜品也能做的多一些。
“的确是个好主意”。
众人纷纷点头。
“那地方摆在哪里?”
立刻有人提出了新问题。
“以前公社的老院子吧,哪里房子大正合适”六叔提议到。
公社的老院子,不提夏世民都快忘了,院子在村口,以前是省会下来的扶贫干部呆的地方,再往远还真是公社的大食堂,砖瓦房,只不过是青砖,并不像是大家现在住的两三层砖石混合的小楼,那玩意就是砖砌的建筑。
一个一层的小院,只有正房和东厢,别的都是围墙,正房有三开间,打通的,差不多有三百来个平方,东厢就是正儿八经的厨房,一间,约一百来个平方,有四口老社。
“那房子太破了,都荒了多少年了”。
“拾掇一下就行了,能有多破”二大爷张口说道。
“吃完饭去看看,要是不行的话,地方就订在以前的六根老宅子”四爷说道。
“也行”。
大家一听表示同意。
六根,是夏世民的族伯,辈份小,年纪大,去的时候已经九十多了。
他家的房子为什么能用,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六根家没人了,难听一点就是绝户了,如果是以前各家门下孩子多,从同宗里过继一个过来也行,但现在很多都是独苗,甚至还是个姑娘,怎么过继?
于是六根死了之后,这宅就空了下来。
搁以往吧,肯定是有侄子们抢的,毕竟一座宅子,但现在谁还抢老宅,年青人都纷纷搬外面去了,不是去外地就是搬去县城。
不搬也不行啊,不搬的话孩子怎么读书?乡下学校都裁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也谈不上教学质量,孩子也就是能认识俩字,老师甚至自己都读不下一篇全文章,这样的学校有几个家长想把孩子送过去的。
所以啊,此刻的夏家村就是无数村庄的缩影,个个几乎都是缺少年青人还有生命活力的空心村。
饭桌上把这事定了下来,吃完饭,夏世民撂下筷子,便和长辈们一起去看刚才商量好的地方。
到了老公社的院子,发现这地方不行,很多砖都粉了,手一搓都能搓出粉来,不光是不能当饭堂用了,有时间有功夫最好还是拆了。
最后到了六根伯的院子,石头的院子,问题并不是很大,当然了,依旧和年仅失修这几个字沾边,只不过料子用的好,石头也抗造,所以除了一些小毛病,大老病没有,不像是公社房简直就是危房。
地方定了一下,大家就开始收拾,一帮老爷子老太太忙活起来。
这时候夏世民肯定是要被赶开的,老长辈看这小子干活就生气,撵开后眼睛也跟著清爽一些。
于是,夏世民只得回家继续刷刷手机,到了点儿上床睡自己的大头觉。
第45章 农科院
一睡觉到自然醒,已经是老夏的基本操作,正应了老朱那句感慨的话:不如江南富家翁,日上三竿犹盖被。
按步就班,起床刷牙,带著锅灰慢悠悠的往四爷家去吃饭。
老规矩,揭开了锅,伸头往里一看,发现今儿这锅里有点不对,往常肯定是有点东西的,但今儿空空如也,啥也没有。
老夏下意识揉了一下眼睛,发现锅里依旧啥也没有,伸手在锅里试了一下发现锅里一点温度也没有。
挠了一下头,夏世民盖上锅盖,然后又猛的揭开,依旧是什么也没有看到。
把锅盖盖回去,夏世民一脸迷惑的往门口走。
锅里没有东西,那就回去吃点吧,反正家里方便面什么的也都有。
刚出了门,十米还没有走到便看到四爷爷回来了。
“刚醒?”
“嗯”夏世民点了点头。
“吃了没有?”夏尚彬问道。
夏世民道:“没呢,您也没有给我留啊”。
夏尚彬听后笑道:“不是昨儿说了么,以后大家吃大锅饭,今天早上开始便在六根老宅子那边做了”。
“啊,这么快么?”夏世民觉得这行动力也太超然了,一点缓冲的余地都没有给自己。
夏尚彬道:“去吧,那边给你留著呢”。
“好咧,哦,四爷,您这是准备干什么去?”夏世民瞅著四爷回屋,这个点儿有点不寻常。
夏尚彬说道:“我学那东西太慢了,算了吧,以后我还是给大家做饭”。
学了一些日子,夏尚彬真是有点学不下去了,到不是老头不用功,而是和别人一比,总感觉像是拉别的后腿,所以老头想了一下,觉得他还是别凑这份热闹了。
为什么老爷子想通了,还是因为昨天的事,既然大家都吃起了大锅饭,那么以后就算是种地那肯定也是有分工的,有人专门种地,自然就得有人专门做饭,他就想自己种地开机器不行,这做饭肯定是自己的活,于是便决定自己还是老实点干自己老本行算了。
“也行,反正啊,这村里的大厨房可缺不了您,要是少了您,味道都不对了”夏世民笑道。
看到四爷爷说这事的时候并没什么伤心的表情,老头笑呵呵的那显然是想明白了,只要不影响老爷子的心情,夏世民才不管这么多呢。
“那我先吃饭去了,哦,对了,您这是……”夏世民又问道。
夏尚彬说道:“我去县城一趟,大家伙想吃百香大饼,我去买上几个,中午的时候随意炒点菜就行了”。
“赵繁修这些人吃的惯么?”夏世民多问了一句。
夏尚彬乐著回道:“有什么吃不惯的,你去海都那几天,他们可没有少吃,放心吧,这点我比你懂”。
听到四爷爷这么说,夏世民老实去吃自己早晌午饭。
到了六根伯家的老宅子,夏世民发现这打扫之后,果然看起来不一样了,至少是有点人气了。
从大门口进去,看到二大娘还有几个老太太坐在院子里择著菜,一边择菜一边聊天,活干的慢悠悠的。
整个步调透著一股悠闲。
“世民,醒了啊,锅里给你留的饭,要不要热一下,怕现在都凉透了”。
见到夏世民进来,二大娘几个纷纷说道。
夏世民连忙道:“不用,不用,现在凉的好下肚”。
来到厨房,发现锅已经换成了一口新锅,也不知道是谁家的锅拿来使了,揭开来看到里面是一碗面,手工拜擀的面条,下完之后过了一下水,这样的话就能保持面包不僵不坨,在面条之外,还有一碗西红柿的浇头。
除了浇头之外,还有一块成年人巴掌大的红肉,肥瘦相间明晃晃油亮亮的。
“好家伙,大早上的就吃这么好”。
夏世民喜滋滋的把面端出来,先急扣上西红柿浇头,用筷子搅了一下,接著一手托著面碗一手拿著红肉碗坐到了厨房门口的门栏子上。
“怎么样?”
“您做的?”夏世民愣了一下。
“我哪有这本事,你四爷做的”。
“还是那个味儿”夏世民笑著回道。
一口一口肉,夏世民吃的美滋滋的,只不过吃肉的时候,好吃的肉皮带著肥瘦相间的部分入了夏世民的肚,太肥,还有太瘦柴的部分,则是归了锅灰。
夏世民吃饱了,锅灰的小肚皮也跟著鼓了起来。
一人一狗在村子的大食堂混了个肚儿圆,吃饱洗好碗筷,归置到地方,夏世民带著锅灰出了门。
站在门口,向著村口一瞅,看到田间小课堂正上的热火朝天的,往西边一看,啥也看不到,只看到一条蜿蜒的石板路,经年走过油亮异常,还有路边两侧的大树、老宅。
树如荫,宅子古色古香,让人有一种深邃的时空错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