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守村人 第15节

  “我这顿就白挨了?”

  曹克行嘴角轻轻往上挑,伸手指了一下脑袋上缠著的绷带。

  平头哥先是正色盯著曹克行看了足足有十来秒钟,看到曹克行的脸色一点也没有变化,不光是没有变化,眼中望著自己的时候,戏谑的意味还更足了,便知道这事自己接的似乎有点仓促了。

  “谈不上,我只是个说客,成与不成还是你们之间谈,我这里就是提供一个勾通渠道”。

  混社会的人,到底是能屈能伸,看到曹克行一点也不板憷他,自己便洒然一笑,把原来对付别人的手段都收了起来。

  “我不缺钱!所以钱的事情就别提了,我就是想著让他进去关上几年,没别的要求。还有,我这人最不怕的就是有人不占理还给我吵啊闹啊的,至于吓唬,谁吓唬谁还不一定呢。就这样吧”。

  说罢,曹克行把自己的身体往床上一扔,双手拉住了毯子把自己给盖了起来。

  “不送!”

  毯子里嗡声嗡气传来曹克行送客的声音。

  “唉,那我走了,您好好养伤”。

  平头哥也不生气,站起来弯了下腰笑呵呵的冲着床上蒙著毯子的曹克行很有礼貌的客套了一句,退了两步这才转身走出房间,出了房间之后,还轻轻的带上门。

  听到咔嚓的关门声,曹克行把脑袋露出来:“什么屑小鼠辈现在都能当说客了”。

  陶海洋这时候也已经醒了:“人家那是来和你谈的么,明显是过来给你施压的,你要是普通的工人家庭,他们这些人能让你吃不了兜著走!

  行了,我看你也没什么大事,我回家去了”。

  说罢陶海洋从病床上翻了起来。

  “中午再喝一顿,走什么走啊,兄弟们好不容易凑一起”。

  曹克行不嫌事大,要留陶海洋中午下来,哥仨再喝一次酒。

  陶海洋道:“算了,再不回去,我们家那口子指不定真要炸毛了”。

  看到陶海洋要走,夏世民也道:“那我也回了”。

  “你又没什么事,在这里多陪陪他好了”陶海洋见夏世民也要走,于是随口来了一句。

  “家里还要收稻子,哪有时间在这里多呆”夏世民边说边把鞋给穿好。

  曹克行巴巴的望著两人:“你们都走啦?”

  “你怎么跟还没有断奶似的,喏,外面有小护士,要不要我叫她们过来给你喂喂奶?”陶海洋打趣说道。

  曹克行慵懒的又躺到病床上:“不行,我也不能在这里呆著了,没意思,我要出院”。

  陶海洋不想搭理他:“行,你慢慢出著吧,我回家了”。

  “等等我!”

  夏世民也不想再呆下去了,怎么说都是医院,里面的消毒水的味道夏世民真不太喜欢。

  就这么著,两人无视曹克行的挽留,有说有笑并肩下了楼。

  到了楼下,两人拉扯了几下,陶海洋是开车来的,听到夏世民没有开车于是要送夏世民回去,夏世民哪里会麻烦他,两家又不顺道,还是打车更省事一些。

  都是老友,客气这么两三回合就行了,再多没有必要,所以最后还是陶海洋开车回家,夏世民则是掏出手机打了一辆网约车回家。

  到家也没什么事情,夏世民收拾了一下,中午的时候带著儿子出去吃了一顿,算是交流一下子父子间的感情,交没交流到夏世民不知道,反正自家那小子吃饭的过程中,根本没有空搭理他这个老子,不是在吃饭就是在玩手机游戏。

  下午把儿子送去学校,回到家告诉李嫂让她下午接孩子后,夏世民收拾了一下行李,弄了个小背包往背上一背,打车到放自己车的停车场,开著他外牌的棕色福顺半改露营车返回老家。

  几个小时的车程,夏世民开的并不太快,反正也没什么大事,晚上回到家就行了,所以路上的时候多歇了几次,于是下了高速沿著国道进入县城的时候,已经是华灯初上。

  县城本就不大,主街就是两条呈现十字交叉状,县里有点门脸的东西都在这两条街上。

  县城小,事情也少,没有繁华大城填的麻烦,大家几乎都相互认识,生活的心态也足够平和,所以相互间的矛盾自然也就少。

  小城的一天,从天亮到八点半,这两条街就是进城卖菜农户的地盘。

  过八点半,道路还给了上下班的人。这时候县城人流量就上来了,上班的上班,做生意的做生意各安其事。

  到了晚上五点半之后,大家都下班了,那么两条主街又交给了大排档,还有摆一些小游戏,像是套圈儿、打气球,卖烤红薯等等的小商小贩。

  这时候时候也是小县城烟火气最足的时候。到处都是喧闹的人群,顾客们不光是县城的居民,还有从乡下过来逛街玩耍的乡民。

  现在不像是以前了,以前来一趟县城,得骑著自行车走著泥泞的土路,是要遇到雨雪的天气,那叫一个愁人。

  现在路好了,县里所有的道路无论是县道还是乡道都是结实的柏油路,就算是下雨走过也不沾多少泥巴。

  还有就是,几乎每家都有四个轮子的车了,所以只要你想,带上一家人开个二十来分钟的车就可以到县城,逛逛超市,吃个大排档小烧烤,要不就去县城的文化中心,和一帮人跳跳舞,唱唱歌,都是挺好的娱乐休闲活动。

  夏世民的车子到了县城,慢慢的就’陷’住了,不光是因为街上的人流,还有路两边那忙活的大排档主,还有他们摊子上散发出来的香气。

  开了几个小时的车,虽然路上吃了一点东西,现在这时候又怎么可能不饿,所以看到街边的大排档,夏世民有点走不动道了。

  小心驶出县城中心,找了个空地,夏世民把车子停下来锁上车门,施施然开始逛起了夜市。

  从读书到现在,快二十年没有回来这里夜市了,上学时候的记忆似乎在一刻被唤醒了,离开家的时候,这两条街是这样的味道,十几年后回来,这两条老街依旧原来的味道。

  换的只不过是街边的建筑,还有各色各样的铺挑子。

  所谓的铺挑子,是夏世民老家的大排档招牌旗,有三角形的有四边形的,各种颜色都有,上面写著刘记啊,陈记啊,又或者下马乡之类的,总之各色各样。

  县里最著名的铺子以前有三家,一家叫做钱三熏烧,熏烧就是卤肉,他家做的最好的是鹅,卤鹅不腥不柴味道好,县里只要是爱卤鹅的几乎就只认这一家。

  一家叫西乡豆腐卷,就是把豆腐和小葱做馅,卷进面皮里,切成一个个小剂子,无需封口,直接上锅,或蒸或煎。

  还有一家是百香大饼,烙出来的饼子直径有七八十公分,饼子厚有大约四五公分,卖的时候切成一个个三角形的小丫,像是切披萨的那种切法。

  饼子松软可口还带著碱水味儿,外面的人可能一开始不太习惯这种味道,不过本地人可是非常迷恋这种大饼子,无论是早中晚,都可以拿它当主食。

  随著人群,夏世民依著记忆的方向往这几家摸去,结果地方没有换,很容易找到了地儿,只不过原本的小铺子,现在都成了馆子,每一家都是一个临街的独栋商铺,看起来比以前干净又上档次。

  要了个号,夏世民看看门中的队伍,想著还有一会儿叫到自己,于是便接著去下一家,好在地方不大,夏世民这边时间管理工作做的也还凑和,花了差不多半个小时,便把这三样家乡的美味给集齐了。

  一份约三两的百香大饼,一份六个的煎豆腐卷,还剁了四分之一的卤鹅,要了两个鹅四件,所有的这些都拎在手中,慢悠悠的在大街上,一边吃著一边,跟著人群的流向漫无目的晃悠著。

  边走边吃,同时回味著浓浓的乡味,这是刻的骨血里的味道,就算是岁月也无法抹去的乡恋。

第16章 乡味

  几样家乡小味今天这顿就算是完了?

  那肯定不是啊,按著老家的吃法,现在夏世民拎的不过是冷盘和主食。

  一顿饭怎么能没有热菜呢,没有热菜还能叫正经的一顿饭?

  那不是鬼扯么!

  夏世民接下来,就是沿著路走,一边走一边看路边的铺子摊子,看谁家的排档里坐的人多,通常这样的排档味道就好。

  至于食品安全问题,真的不需多担心,如果用的东西不好,在这条街上是开不下去的,都是熟人邻里的,你家里打理食材的时候用什么老母猪肉,用什么三无香肠,加了料的火腿,用不了几天全镇的人就知道了,谁还会在你家吃,不是砸自己家的招牌么。

  排档的人多就证明味道好,但是人太多了也不成,因为没有位子啊,不光是没有位子,如果外面还有等著的,那就要等了。

  夏世民可没什么兴趣继续排队,炒几个小菜嘛,没有必要。

  走著走著,夏世民抬头看到前面不远的人群中,有一个熟悉老头的身影。

  仔细一看,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四爷爷夏尚彬么,不由乐了起来。

  加快了脚步,来到老头的身后,伸出手在他的肩上拍了一下,左肩拍了一下,夏世民人却躲到了右边。

  夏尚彬扭过头来,看不到人下意识把身体一转,便很容易看到了矮著身体一脸乐呵呵的族孙。

  “你小子都多大的人了还这么玩”夏尚彬笑著冲着夏世民一边说,一边抬手欲打,不过终是没有打下去,落到侄孙的身上就成了拍灰一般的力道。

  夏世民直起了腰,冲着叔爷问道:“四爷爷,您这干嘛呢?”

  “过来喝点小酒,正好,你陪著我喝上一盅”夏尚彬说道。

  “我开车呢”

  “开车怎么了,喝酒没事,大不了你把车扔在这边,明天早上再过来拿就是了,谁会偷你的车不成”。

  “那好吧”。

  听到叔爷这么说,夏世民也不再多话直接应了下来。

  “哪儿吃?”

  夏世民打开自己手上的塑胶袋,冲着叔爷示意了一下,老头也不和侄孙客气,伸手就拿了一件鹅掌慢慢的啃了起来。

  “那边”老头用拿著鹅掌的手微微一指,指向了一个稍微有点偏的排档。

  夏世民眈了一眼:”那我去买酒去”。

  “鼓花大曲。散的就行了,别的喝起来不是个味儿”。

  夏尚彬提醒了一下侄孙。

  鼓花大曲,一听名字就知道这是本地酒,别说是外面了,就算是出了县城都没什么名气,酒厂就在县城,也不大,每年的产量也不多,几乎就供应整个县。

  虽然名气不大厂子也不大,所谓的酿酒技术也不先进,但最重要的一点却是实打实的质量,就是纯正的粮食酒,多少年都没有变过,没有任何狠活和工业。

  酒厂有自己的门市,卖的只有自己产的白酒,门市营业时间也比较宽松,不下雨一直开到晚上八九点钟,几乎大排档这边开始没人了,酒厂的门市才跟著下班。

  夏世民把手中的东西交到了族爷的手中,自己则是带著小跑向了酒厂的门市奔去。

  到了门市发现买酒的人也不少,于是安安静静的排在队伍后面。

  闲著无聊,夏世民观察著门市这边的队伍,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著那种自然纯朴的笑容,轮到的时候一张口就是亲切的乡音,让夏世民觉得特别踏实。

  “小伙子,小伙子!”

  感觉有人推了自己一下,扭头看到后面的人笑著伸手示意自己往前看,扭过脸这才发现不知不觉已经排到自己了,那边的营业员正冲着自己招呼呢。

  “一斤!”

  “带瓶子了没有?没带,这边有瓶子,三毛、五毛两种,你要哪一种”营业员问了一句,看到夏世民手中空空,也不等他回答便给了一句。

  “三毛的吧”夏世民回道。

  夏世民的话还没有说完,营业员就已经拿起了打酒的酒量子,伸进身后的大酒缸里,舀了满满一量子的酒出来,一只手打酒,另外一只手没有闲著,麻利的拿了一个玻璃瓶子,顺手把漏斗卡进了瓶口。

  酒量子从缸里上来,紧接著便凑到了漏斗旁,在夏世民还没有怎么反应过来,一瓶酒已经打好了。

  “四十五”营业员把瓶子放到夏世民面前的台子上。

  掏出手机付了钱,夏世民拎著瓶子往回走,回到了刚才叔爷指的排挡口,老头已经摆好了架式,甚至已经上了一个小菜。

  夏世民坐到叔爷的对面,把酒瓶子放到桌上,拿起桌上的一次性杯子,先摆一个到叔爷的面前,接著摆一个到自已的面前。

  打开了酒瓶子,先给叔爷倒了一杯,给自己也倒了一杯。

  “您点的什么菜?”夏世民看到摊主上了一盘花生米,便问叔爷。

  “老爷子是老三样,炒合子菜、花生米,拌皮蛋!”

  五十来岁的摊主,正用围裙擦著手,笑呵呵的接了夏世民一句。

  “这样,来个小炒牛肉,牛肉要汪集的,有鱼没有?”

  合子菜是几样蔬菜一起炒,标准的做法是包菜、小白菜、豆芽还有一点粉条子,其中粉条子很少,原因很简单,粉条子也最贵,这样一盘子搁这边的夜市也就是四块钱,很是合精打细算的老一辈食客心意。

  全都是素菜,既然喝小酒,怎么能没有热荤菜,于是夏世民张口便点了两个荤菜。

  汪集牛肉是本地的牛肉,牛的品种是本地黄牛,这种黄牛很小,成年后大的也就六百斤左右,产的肉自然也就少。

  虽然牛小肉少,但是味道却是奇好,无论是火锅还是小炒,都是一等一的,这里的人们只要是吃牛肉,首先必然是汪集散养的牛肉。

首节 上一节 15/1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