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巨头从娶女儿国王开始 第209节

  特别是出口的还是摩托车这种工业产品。

  “是的,肯定可以出口创汇。”

  看着秦浩那充满期待的眼神,江辉非常肯定的给出了回答。

  “那就太好了,有什么需要部里面去协调的事情,你也大胆的跟我说,不需要客气。”

  秦浩围着宝马70转了几圈,越看越是喜欢。

  “暂时没有,后面有什么困难,我一定第一时间跟领导汇报。”

  ……

  秦浩来参观之后,没有过一周,郑海明这个新任的副部长也正式过来考察了。

  “小江,郑领导上任之后,你们朝阳摩托车制造厂可是第一家考察的对象呢。”

  秦浩跟江辉一左一右的陪着郑海明,在车间里头参观。

  为了郑海明能够更加清晰的感受到宝马70的生产,今天江辉专门让人把样机拆解了一辆,各个零件重新分配到车间去组装。

  这也算是给工人们更多练手的机会。

  “小江,我可是早就想过来看一看,之前还在首都汽车制造厂的时候,就听到了不少跟你们厂有关的消息。”

  “现在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啊。”

  郑海明作为曾经首都汽车制造厂的厂长,之前去过不少配套厂考察。

  但是那些厂的现场管理是什么样子,现在朝阳摩托车制造厂的现场又是什么样子,一对比……

  难怪郑海明那么感慨。

  虽然现场的干净和整洁程度不能直接跟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画等号,但是一家大型的国际性企业,他们的工厂的现场管理,一定是做的很好的。

  否则根本就没有办法支撑企业持续的扩大生产。

  “我们也是结合之前首都汽车制造厂工作的时候积累下来的各种经验,再加上上一次去美利坚考察的时候看到人家的现场管理,然后又跟首都内燃机总厂那边做了一些交流,最终结合宝马科技那边给的一些意见,才有了现在的情况。”

  江辉对朝阳摩托车制造厂现在的车间状态还是比较满意的。

  出了自动化设备少一些,整体的感觉至少已经有了几分后世现代化工厂的样子。

  这一点其实很难得。

  在汽车行业待过的人可能都有感受,早些年去到东瀛零部件厂家或者欧美零部件厂家的生产现场,跟去到民营零部件工厂的感觉,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有些差距大家虽然不知道如何去用文字形容出来,但是那些差距都是肉眼可以看到的。

  “你们工厂的工人的精神面貌,也是我看过的各个工厂里头最好的,看来这几个月你是下了不少功夫啊。”

  郑海明很是认真的参观了整条生产线,期间还找一些工人交流了几句。

  整体上给他的感觉非常的不错。

  “工人的前途和工厂的前途有机结合在一起,宝马70这款新产品大家都很看好,再加上相关的激励方案已经正式的公布出来,让每一个工人都能清楚的知道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跟工厂和个人的前途息息相关,整体上的状态慢慢的就有了比较大的改变。”

  其实只江辉看来,工人的精神面貌的变化,最关键的原因就是钱给到位没有。

  但是这种理由自然是上不得台面,所以只能扯一扯其他的观点了。

  反正郑海明当了那么多年的厂长,有些东西其实也是心知肚明,但是想要改变却是很困难。

  “你们好好努力,争取成为部里面今年改革的典型。”

  “只要你们做的好,部里面就可以更加大胆的推进一些改革措施。”

  郑海明显然也是很支持朝阳摩托车制造厂。

  这些发言也都被不少工人听到了,大家对于厂里面的前途充满信心。

  朝阳摩托车制造厂这家即将给整个华夏工业界带来巨大冲击的工厂,很快就要展翅待飞了。

第234章 给你机会,你们不中用啊,那我不客气了

  秦浩去朝阳摩托车制造厂视察的新闻是没有机会在一机部内部的报纸上面刊登的。

  但是周建和郑海明这些领导,情况就不一样了。

  特别是周建来考察的时候,一机部那边还专门安排了人员负责摄影相关的工作,最终周建和江辉共同站在宝马70面前的一张图片,跟着相关的报道一起刊登在了内部的报纸上面。

  这么一来,许多人自然都注意到了朝阳摩托车制造厂的动静。

  “小谭,朝阳摩托车制造厂已经把宝马70的样机给生产出来了,听说今年就要正式的量产。”

  “部里面的领导对这款产品的评价很高,到时候两相对比之下,我们厂的成绩就完全拿不出手了。”

  徐达长脸色很难看的把谭学强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首都摩托车制造厂生产的三轮摩托车,一度也是热销的产品。

  特别是一些乡下的公社,对于采购三轮摩托车很是积极。

  但是由于这款摩托车的设计实在是有点落后,还是属于那种几十年前的设计,完全没有竞争力。

  目前也就是执法单位还有在使用,几乎不会有个人购买了。

  特别是那油耗,一般的个人绝对是受不了的。

  “厂长,这个新闻我也看到了,对方能够有这个成绩,我觉得最关键的是跟港城那边的宝马科技合资了。”

  “外方提供了技术、资金和设备支持,所以朝阳摩托车制造厂才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做出这个成绩出来。”

  “我们前段时间也跟国际上的一些摩托车企业接触了,但是对方提出来的条件都比较苛刻,我们没有办法同意。”

  “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做的事情很有限的。”

  谭学强苦着脸解释了一顿。

  类似的话题,去年徐达长就找他谈过了,奈何厂里面给的支持很有限。

  搞合资,厂里面担心这个担心那个,不敢轻易的动作。

  搞自主开发,那就更是开玩笑,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实力。

  “你说的情况我都懂,但是不能放任这个局面不管不顾。”

  “有没有可能买一辆进口的摩托车,然后我们进行拆解,对着零件一个一个的生产出来?”

  徐达长想到了一个这个年代许多华夏工厂都在做的事情。

  反正国内的专利法就算是上个月已经颁布了,大家也没有这方面的概念。

  只是哪怕如此,谭学强也是心中没谱。

  “对着人家拆解下来的零件开发,一方面也还是需要各个配套厂同步配合,得有专门的项目资金才行。”

  “另外一方面,有一些零件的加工设备我们没有,想要生产出一样尺寸的零件出来是很困难的。”

  “并且没有原始的图纸,我们并不确定对方使用的材料是什么牌号的,到时候我们自己生产出来的零件的各种性能,可能会有很大的差距。”

  “最终别说是摩托车达到人家的水平,就是能不能顺利的跑起来,都是一个问题。”

  谭学强这话直接就把徐达长给干沉默了。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难不成首都摩托车制造厂就眼睁睁的看着原本的小弟站起来当老大?

  他徐达长以后去一机部开会,还要不要面子?

  ……

  同样的情况,在嘉陵厂那边也在进行。

  “水野部长,您的中文说的很不错,这个报纸上面的内容,想必您也已经看到了。”

  “华夏的市场虽然很广阔,我们嘉陵厂之前已经走在前面。”

  “但是国内也有朝阳摩托车制造厂等其他的工厂在生产摩托车,并且看起来推进的还很不错。”

  “我们双方有必要各自做一些让步,尽快的让嘉陵本田的摩托车出现在华夏市场上面。”

  代表嘉陵厂跟本田谈判的袁志伟,跟本田方面的代表水野宗盛在会议室里头进行着新一轮的交涉。

  双方距离签署最后的合作协议,就差一步之遥。

  他们两个算是为各自的老大面对面的签署合作协议,做最后的整合。

  “这个宝马70,看起来跟我们本田70的外观造型非常的相似,至于宝马科技,更是从来没有听说过。”

  “你们有没有办法搞到对方的样车,我们对比研究一下?”

  虽然水野宗盛不觉得朝阳摩托车制造厂的宝马70能够给自家的产品带来什么威胁,但是终归是出现了计划外的一些东西。

  他确认清楚一下,也是应该的。

  “短时间内想要获得对方的样机,肯定是很困难的。”

  “但是看他们的样子,估计很快就要上市了,到时候我们可以买一辆回来拆解研究一下。”

  袁志伟可不敢随便许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嘉陵厂是属于五机部的工厂,朝阳摩托车制造厂是属于一机部的工厂。

  大家不是一个系统的,想要对方的样机,哪里有那么容易。

  就算是一个系统的,人家也不会轻易给你。

  “你们昨天提出来的那些问题,我可以代表本田做出让步。”

  “但是第一批从东瀛进口的零件组装出来的摩托车,要尽快的生产出来。”

  略微思索了一下,水野宗盛给出了自己的答复。

  他也不想再拖下去了。

  虽然华夏的摩托车市场现在还很小,可是潜力无限。

  本田要是能占据先机,未来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没问题,按照之前商讨的计划,今年生产第一批2500辆摩托车,全部都使用进口的零件进行组装。”

  “正好这样子也比较方便我们打响名气,让大家知道嘉陵本田的摩托车是高质量的代名词。”

  袁志伟也知道现阶段让嘉陵自己的配套厂去生产本田70的零部件,也是不现实的。

  不说一些配套厂不具备相关的设备和技术,单单是时间上就来不及。

  所以为了尽快的让厂里面能够生产出摩托车出来,初期选择从东瀛进口零件就是最合适的选择。

  至于会浪费一部分的外汇,以嘉陵厂的实力,自然是可以协调到这部分的资金。

  等到明年开始,各部分的零件陆陆续续的进行国产,消耗外汇的速度就可以大幅度的下降。

  最终通过几年的时间,让嘉陵本田70这辆摩托车能够完全实现国产化,成为厂里面的王牌产品。

  客观地说,他们的规划本身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历史上人家也确实是凭借着嘉陵本田70,连续十几年坐稳了华夏摩托车销量第一的宝座。

  但是他们也跟其他很多华夏工厂一样,犯了一个同样的问题。

首节 上一节 209/44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