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 第54节

  “……伱那首诗的意象太抽象了,作为诗人本人当然是能理解的。但读者全凭对文字的想象和审美来代入诗歌,我感觉这样不利于诗的传播。”

  面对女生的否定,杨练一直抽着烟,等这根烟抽完,他才缓缓开口。

  “我是觉得诗歌的意象或者是象征其实是在拓展它的边界,也是在拓展人类思维和感受的边界,这会大大提升我们在艺术欣赏时的审美空间。

  如果像你所说的,一味的为了迁就读者而做一些简单的处理,我觉得那样反而对诗歌的发展是不利的。

  我们写新诗,不仅是要传达一种新的创作理念,更是一种新的价值观念的确定。

  我们不再要过去的那种假大空的东西,要把人作为人来书写和歌颂。

  人不应该是像一颗草那样等待救赎,也不应该像螺丝钉那样受历史的驱使。

  诗歌就是诗歌,与过去相比,我们更追求它本身的意义和它能带给读者的美感,而不是附加在外面的那层东西。

  诗要像诗,要有诗意!”

  杨练的语气并不激昂,但却轻易的征服了女生的胜负欲,她看着杨练的眼神不自觉间带上了几分崇拜和仰视。

  这个时候她旁边的羊角辫女生说道:“诶,今天出的《燕京文艺》你们看了没有?”

  羊角辫女生突然提到《燕京文艺》,话题拐的不可谓不远,但杨练还是回道:“没看,怎么了?”

  “没什么。许灵均在上面新发表了一部小说,我就是想听听你对这部小说的看法。”

  杨练摇了摇头,没看过的东西,他自然不方便发表意见。

  羊角辫女生的话倒是让胡何平有了参与聊天的机会,“是那部《小鞋子》吗?”

  “对,你看了?”羊角辫女生问他。

  “没看完,才看一半。”胡何平如实回道。

  “你觉得怎么样?”

  面对女生的问题,胡何平沉吟了一会儿,才说道:“小说还没看完,所以我没办法给出最终评价,只能说说我看到目前为止的感受。”

  他给了个前提,见大家都没说话,就这样看着他,就又继续说下去。

  “从文字的角度来说,我觉得许灵均在这部小说里的表现比《牧马人》有了一些进步,在他的笔下,穷困潦倒的乡土生活似乎也多了几分诗意。

  而且我能很明显的感觉到他的笔触所塑造的那种积极、温暖的氛围,上一次我对乡土文学的内容如此有感触还是读沈丛文的作品。

  许灵均的故事吧,虽然大家都说《牧马人》是伤痕文学,但我有些不认同。

  他的个人风格非常鲜明,这次的《小鞋子》跟《牧马人》在某些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

  它们都有一种身处困境,却依然能够积极向上的不服输的劲头,让人很受鼓舞,读完小说总感觉到一股力量!”

  胡何平说完话,有些不自信的看着大家,“这都是我个人的浅见,也不知道说的对不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羊角辫女生不客气的问道:“那你觉不觉得他的东西有股说教和伪善的味道?”

  她这句话问出口,胡何平的脸色有些诧异。

  这女生难道是跟许灵均有什么过节?上来就扣了这么一大顶帽子。

  正在胡何平犹豫的时候,一旁的女生拉了拉羊角辫女生。

  “剑英,你注意点。”

  “没关系,讨论而已嘛!”

  查剑英看向胡何平,追问道:“你有这种感觉吗?”

  (本章完)

第77章 作品不等于人品

  通过胡何平的语气,周围的人都能听出来,他是很欣赏许灵均这位新近崛起的作家的。

  可偏偏查剑英却问出这样的问题,他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胡何平不知道查剑英对许灵均的作品是哪里来的这样大的怨气,但他还是斟酌着回答:

  “我大概能理解你的意思。中国文学需要鲁迅先生那样的人,可同样也需要冰心先生。不光是他们二位,每一位拥有自己独特风格和思想深度的作家都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可以批评一些作品的不足,但也不应该只看到它的不足,还要看到它的优点和长处。文学如果只有批评,恐怕才是说教。”

  胡何平回答查剑英问题的时候语气平和,但态度却寸土不让。

  碰了个软钉子,查剑英正想回嘴,却被一旁的王晓平拉住了。

  “好了,剑英,该回去讨论了。”

  王晓平拉着想要反驳的查剑英回了屋子,胡何平挠了挠头,问杨练:“这个同学对许灵均的意见好像有点大?”

  杨练笑道:“她是燕大的查剑英。上次振凯去燕大想跟许灵均约稿,许灵均没答应,据说是态度有些敷衍,她当时在场,可能是因为这个。”

  胡何平闻言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好,心里想到了一句话,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宁得罪小人,不得罪女人。

  女人,可真记仇啊!

  “你说振凯去燕大去和许灵均约稿?”胡何平突然问道。

  “你不知道?”

  “知道什么?”

  “许灵均就是燕大的,好像是图书馆的职工。”

  “啊!”听到这个信息,胡何平有些意外,“许灵均竟然是燕大的人?”

  “我也是听振凯说起来才知道的。”杨练解释了一句。

  这时有人喊着大家进屋继续讨论会,两人跟着众人进了屋。

  两個多小时的诗歌讨论会结束了,查剑英和王晓平骑着自行车从东四十条胡同出来。

  “剑英,你……”

  王晓平的语气欲言又止。

  “干嘛?”

  “别那么小肚鸡肠。”

  查剑英听着这话立刻炸毛,“我怎么小肚鸡肠了?”

  王晓平有些无语的看着她,“林朝阳的小说怎么着也算不上说教和伪善吧?”

  上次赵振凯去燕大约稿被林朝阳拒绝的事,让查剑英很气愤,她倒不是气愤林朝阳的拒绝,而是认为林朝阳的态度有问题,似乎很不待见赵振凯。

  虽然林朝阳和陶玉书这对在燕大校园里颇具传奇色彩的CP她也很嗑,但这种欣赏完全无法与赵振凯这个偶像相提并论。

  她私下里不止一次跟王晓平说起这个话题,所以王晓平比谁都清楚她的真实想法。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怎么了?”

  王晓平说道:“早上你看《小鞋子》的时候我叫你都叫不动……”

  “作品不等于人品!”

  查剑英话虽强硬,可语气里却透着心虚。

  王晓平听着她的话差点没乐出声,好一个作品不等于人品!

  还是你们读书人会说话。

  《燕京文艺》虽然挂着燕京的名字,但影响力却是全国性质的。尤其是过去这半年时间李轻泉上任后,他大刀阔斧的录用稿件,为了能够让很多好作品发表,不惜承担风险,对刊物的发展起到了奇效。

  这几个月以来,《燕京文艺》在全国的读者群体当中口碑极速攀升,多部高质量的作品都受到了读者们的广泛认可,连带着刊物本身的影响力也在短时间内快速扩大。

  对于刊物来说,刊载作品的质量和影响力也决定了刊物本身的影响力。

  去年十月,《牧马人》横空出世,迅速成为国内伤痕文学的扛鼎之作。

  如今时隔半年,许灵均携《小鞋子》再度来袭,这立刻引发了《燕京文艺》数以十万计读者的关注。

  但因为这个年代的讯息传播速度,这种关注和所引发的效应是有很长的滞后性的。

  在《燕京文艺》出刊的第二天傍晚,陶玉墨回到家跟林朝阳炫耀她为了支持姐夫所购买的《燕京文艺》。

  这丫头平时习惯了蹭姐姐陶玉书的书和杂志,难得花钱买杂志,可以理解为拍姐夫的马屁。

  “马上就高考了,杂志不着急看,把精力都放到学习上。”

  陶玉墨娇声道:“这不是支持你嘛,姐夫伱可真扫兴!”

  听着二人的对话,陶母眉头微蹙。

  “你姐夫说的没错,还有一个多月就高考了。这是你人生的紧要时刻,看这些小说能帮你提升成绩吗?只会耽误你的学习进度!”

  被母亲训斥了两句,陶玉墨把这事怪到了林朝阳的头上,杏眼瞪了他一眼。

  翌日,林朝阳正在上班,楼下的杜蓉突然跑到楼上来,要跟林朝阳交流交流看完《小鞋子》的心得体会。

  林朝阳听完她的要求哭笑不得,这会儿升降机上上下下忙个不停,他哪有空跟杜蓉聊这些事。

  “等会中午吃饭的吧。”

  “好。老涂和胡姐也想跟你聊聊呢!”

  得,还是组团来的。

  作家这种身份,对于大众来说多少都是有些滤镜的。哪怕是在后世,有人介绍自己是作家,别人也会高看一眼,更何况是文学蓬勃发展的现在。

  图书馆的同事们别管性格如何,但文化程度都是不低的,而且绝大多数都喜欢读书。

  现在大家知道了林朝阳就是许灵均,又赶上他的新作品发表,大家都想听他聊聊小说。

  中午吃完饭,林朝阳跟几个同事站在图书馆门口聊天,这些人里不仅有借书处的同事,也有馆里几个喜欢文学的年轻同事,大家最好奇的都是他是如何写小说的。

  面对着众人充满求知欲的眼睛,林朝阳只能闭着眼睛夏季把吹。

  反正小说是他写的,咋说都有理!

  收获了一堆同事崇拜的眼神,林朝阳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

  杜蓉说道:“朝阳,我看《小鞋子》别的都挺好,就是觉得小狗子妈妈这个角色有点弱,感觉笔墨花的少了。”

  《小鞋子》中小狗子的母亲是个身患慢性病的家庭妇女,出场戏份并不多,人物也确实不够出彩,杜蓉的感觉并没有错。

  林朝阳点了点头,“小狗子母亲这个人物我是有意淡化了对她的处理。《小鞋子》这部小说的眼实际上是在小狗子和妹妹的身上,过分强调母亲这个人物,如果她的人物太过饱满,很容易造成小说头重脚轻的毛病。

  而且你写母亲、写母爱,很容易落入煽情的境地。《小鞋子》的风格虽然是温暖的、积极的,但我不想刻意煽情。

  有给父亲治病那一段就足够了,我想要给读者传达的情绪和信息已经足够,再多就是水满则溢,适得其反。”

  听完了林朝阳的说明,杜蓉由衷的点了点头。

  当作家的考虑的果然比他们这些读者要周全多了,她试想了一下林朝阳所描述的情况,以她现在看到的《小鞋子》的风格来说,这么处理确实是个非常好的选择。

  周围几个同事也是一脸佩服。

  就在此时,一个女声回荡在图书馆门口,斩钉截铁。

  “我不同意!”

  众人均是一愣,循着声音望去。

  只见一位样貌姣好,衣着朴素,戴着眼镜的女学生抱着书站在离几人不远的地方,一脸不忿。

首节 上一节 54/3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