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中午吃饭的时候,林朝阳数了一下,今天已经借出去了三十二本书。
以每次取书五到六本为例,他大概取书六次,每次找书大概要花费六七分钟,也就是半个小时多点,剩下的时间全在摸鱼。
无人打扰的时候,他就随便在书架上找一本书来看,打发时间。
中午打菜时,林朝阳摸着兜里的毛票犹豫了一下,没有选择两毛钱一份的溜肉段,转而选择了一毛五的宫保鸡丁。
他嘴里嚼着鸡肉,心中有些焦虑。
这都几天了,《燕京文艺》编辑部一点动静都没有,他兜里的毛票可越来越不禁花了!
这效率也太低了!
林朝阳对《牧马人》的质量还算是有信心,大家看了都说好,没理由发不了,肯定是编辑部效率太低。
不过抱怨归抱怨,林朝阳也了解,这年头作者要在刊物上发表一篇作品,三个月不算短,半年不算长。
他本以为找个熟人能提高点效率,看来自己还是高估了七十年代人的工作效率。
小金库资金告急,他觉得自己必须开辟第二战场,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
而且这回他换了个思路,换个远点的杂志投稿试试。
国内文学期刊的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陷入了停滞状态,很多知名刊物自六十年代停刊,至今都没有复刊。
刨除一些地区文联或文协举办的刊物,这个时候林朝阳投稿的选择其实并不算多。
看来看去,他相中了沪上的《沪上文艺》。
《沪上文艺》创刊于1953年,首任主编是德高望重的巴金先生,最早叫《文艺月报》。六十年代停刊后,于77年复刊。
有意思的是,《沪上文艺》在1964年曾一度改名《收获》。
早在1957年,巴金、靳以创办《收获》并担任主编,后因各方面影响《收获》于1960年停刊,因此《沪上文艺》在文坛人称“小收获”。
眼下《收获》还未复刊,要是能上个小《收获》也是不错的。
而且这寓意也好,小收获,小富即安,非常符合林朝阳建设小金库的理念。
他这人没别的优点,就是脚踏实地。
要不然怎么能从东北的黑土地走到这偌大的燕京城来呢?
心里有了想法林朝阳便行动起来,在没有电脑和互联网的年代,写小说不仅是文艺创作,更是个体力活。
一般人手写八百字的作文肩膀就得酸好一会儿,林朝阳进入创作状态每天至少三千字,一天下来腰酸背疼,手指都快磨出茧子了。
图书馆六层只有他一个人,写作的时候根本不需要有任何顾忌。
只待了一天,林朝阳便爱上了这里。
这个图书管理员的岗位,真是给他量身打造的!
林朝阳的新作品依旧是短篇小说,毕竟篇幅短,真要写的顺利,个把星期就能投稿,碰上个鉴赏水平高的主编,说不定一个月就能刊发。
如此短、平、快的项目,对于目前囊中羞涩的林朝阳来说再合适不过了。
这天林朝阳正忙着写稿呢,升降机抵达的声音响起来,他还以为又来活了。
来到升降机处才发现,上来的是个小纸条。
“77级中文系陈健功约你下班到钟亭,有事商谈。”
林朝阳认出这应该是杜蓉的笔迹,陈健功找他,莫非是《燕京文艺》那边有动静了?
下了班,林朝阳心情愉快的溜达着来到未名湖西岸。下午的课刚上完,湖边有不少学生在散步、看书,往钟亭走的路上他听到一阵激烈的辩论声。
循声望去,见是几个男生聚在一起讨论国际大事。
“越南弹丸之地却狼子野心,频频骚扰我国边界,边境百姓居民深受其害,必须要给他们一个教训。”一个男生愤恨的说道。
“国之大事,在戎在祀。眼下国家刚刚走出低迷,最迫切需要的是改革。轻言刀兵,等于是好不容易从泥潭里拔出来的脚又陷入了另一个泥潭。
还是要以外交手段为主,利用联合国给他们施加压力,回到谈判桌上来解决问题。”
“说的轻巧。蛮夷畏威而不怀德,何况联合国是美西方国家主导的,他们巴不得越南给我们制造麻烦呢。”
……
国家急需人才,燕大这些名校的学子们未来必定要在国家的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这不仅是一些学生们的想法,也是学校、政府和整个社会的共识。
所以燕大的许多学生身上难免有点“挥斥方遒,粪土当年万户侯”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自我要求,这些人也把深入参与政治当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朝阳!”
林朝阳正胡思乱想的时候,远远传来一声呼喊,他连忙朝钟亭走去。
(本章完)
第25章 《未名湖》顾问
让林朝阳意外的是,钟亭里除了陈健功,还有个生面孔。
“来来来,朝阳,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们学校七七级哲学系的邹仕方。”
“这位就是林朝阳,我们燕大图书馆的管理员,小说写的极好。”
陈健功热情的给两人互相介绍了一番,寒暄了两句,便对林朝阳说明了今天找他的原因。
后天,也就是9月23日,是燕大五四文学社恢复成立大会的日子,停办十余年后再度恢复,这次五四文学社的恢复成立大会规模很大,出席的嘉宾汇集了文化界众多重量级人物。
燕大出席的领导有副书记马世江、副校长稷羡临、教授朱光遣、王瑶,文学界的代表有诗歌评论家谢勉、诗人张志敏、《燕京文艺》小说组组长周燕如,新闻界代表有《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的四位记者出席。
陈健功介绍着大会的筹备情况时滔滔不绝,脸色亢奋,身为五四文学社恢复创办的参与者之一,他的内心不仅有期待,更有骄傲。
未来五四文学社恢复成立之后,他和邹仕方都将成为副社长。
说到最后,他脸色略带遗憾,“可惜茅盾先生有要事在身,没办法前来出席。”
听陈健功说了半天,林朝阳也没闹明白他今天找自己来的目的,最后是邹仕方看不下去了,提醒道:“健功,说正事,说正事。”
“哦,对了对了。不好意思啊,朝阳,兴奋过头了。”陈健功道了声抱歉,才说起了正事。
“五四文学社恢复创办之后,我们的第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创办属于自己的社刊,希望请你来给我们的社刊当顾问。”
“当顾问?”林朝阳十分意外,他就是个图书管理员,五四文学社的社刊虽说不是什么公开发行的知名刊物,但应该也轮不到他来当这个顾问吧?
再者说了,既然是社刊,肯定是以参加文学社的学生们为主,他一個学校职工掺和进去算怎么回事?
林朝阳委婉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陈健功却笑了起来。
“朝阳,你就别自谦了。你的那篇《牧马人》我可是看过的,我自问在小说创作上也有那么一点心得,可跟你比却差了不少。
文学社恢复创办,包括《未名湖》创刊,有不少前辈愿意给我们当顾问。但这些老前辈各有各的工作,平时也很忙碌,也不好总麻烦他们。
所以我才跟大家商量了一下,想劳烦你来帮我们把把关。
你放心,顾问没什么活,只是偶尔我们拿不定方向或者有重点作品的时候才会来请你给提供一些意见。”
陈健功的话让林朝阳忍不住腹诽:不好意思麻烦那帮老头儿,伱就好意思麻烦我?
《未名湖》是五四文学社社刊,既然是社刊,当顾问自然是没有一分钱的,妥妥的打白工,林朝阳干不出这种无私奉献的事来。
再说了,给《未名湖》当顾问,那他的名字岂不是要出现在刊物上?他老丈人可就在学校呢,而且以燕大的影响力,《未名湖》这份社刊未来必然会在燕京各大高校流传,陶玉书看到的概率很大。
林朝阳一个图书管理员的名字出现在《未名湖》的顾问栏,稍微一打听,他写小说这事不就暴露了吗?
想到此处,林朝阳心里一惊。
大意了!
他连忙把陈健功拉到一边,“我写小说这事,你都跟谁说了?”
陈健功不明所以,但还是答道:“就我们几个负责筹备的同学。”
林朝阳面色严肃,叮嘱道:“这事你们可别往外传。”
“啊……”陈健功本想问一句为什么,但他怎么说也年近三十,还算有些城府,林朝阳叮嘱别外传,肯定是有他自己的原因,既然没说,那就是不想让他问。
想到这里,他答应道:“好,回去我跟他们说一声。”
林朝阳点了点头。
“朝阳,那你是不想当这个顾问?”陈健功问道。
既然林朝阳不想让别人知道他写小说的事,那给《未名湖》当顾问想必他也是不愿意干的了。
林朝阳朝陈健功露出抱歉的笑容,“健功,真是不好意思,给你们社刊当顾问这事我就不参与了。不过如果你们有需要的话,我很乐意帮忙。”
陈健功明白了,林朝阳是不想名字暴露在刊物上。
他眼睛一转,便有了点子,“可以起个笔名嘛,我们保证不泄露你的身份。”
“这……”
林朝阳迟疑,陈健功之前好歹帮过他的忙,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再拒绝就有点不够意思了。
片刻后,林朝阳下定了决定,“好!”
见他答应了这份差事,陈健功与邹仕方高兴不已,要拉着他去见见五四文学社创社的其他几位元老。
“不用不用。”林朝阳拽住陈健功,“你们文学社的活动我就不参与了,也不用见那么多人,以后要是有稿子找我,健功你就到馆里给我留个纸条。”
好嘛,赶上地下党接头了。
陈健功和邹仕方对视了一眼,人家也答应帮忙了,不露面就不露面吧,无非是陈健功跑跑腿而已。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
临走,林朝阳还不忘叮嘱了一句,“小说那事,告诉大家别往外传。”
“放心吧。”
下班耽误了些时间,回到家中时已经快六点半了,陶玉书还没回来,陶母正在往饭桌上端菜。
“诶!”陶玉墨叫了林朝阳一声。
等他看过来,她语气生硬,“有你的信。”
林朝阳不动声色,将桌上的信拿走。
小姨子在家里可从来不跟他主动说话,上回那半份红烧肉还是有点作用的。
吃人嘴软,小姨子也算个讲究人。
吃完晚饭,林朝阳和陶玉书一起看家里的来信。
内容很平常,都是林二春夫妻俩对林朝阳小两口工作和生活上的关切,林朝阳执笔回信,第二天把回信给老家寄了过去。
又过了一天,早上刚上班,林朝阳便被叫着前往会议室。
今天五四文学社成立,要在图书馆会议室召开恢复成立大会,馆里叫来了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帮忙布置一下会场。
(本章完)
第26章 平平无奇林朝阳
上午九点,燕京大学五四文学社恢复成立大会在燕图会议室里正式举行,会议室的南窗挂了一条横幅——燕京大学“五四”文学社恢复成立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