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 第124节

  燕京市洗衣机厂供应洗衣机,看的就是“洗衣机号”,有号才有洗衣机。

  “你也说了,紧俏嘛。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好事,能花钱就解决的事,总好过我们求爷爷告奶奶。”

  林朝阳的想法是很典型的市场经济思维,能花钱解决的事才是最简单的。

  陶玉书听着他的话,心有所感,沉吟着点了点头,以他们现在的收入,丈夫的话其实很对。

  明明可以用收入的很小一部分钱来解决问题,何必要去耗费精力和人际关系去把事情复杂化呢?

  “那好,听你的。”

  次日上午,林朝阳请了个假,跑到了东大桥东北角的燕京市洗衣机厂。

  买洗衣机得有洗衣机号才行,洗衣机厂门市部门口的人很少,林朝阳打眼儿一看便发现一个与众不同的青年。

  小年轻不像一般的市民那样,一看就是跑到门市部跟售货员打听洗衣机的行情的,他就在门市部门口晃来晃去,看上去漫无目的。

  林朝阳没有先去跟小年轻搭话,而是先进了门市部询问售货员。

  “洗衣机怎么卖的?”

  门市部就一个售货员,是个看着三十多岁的中年妇女,听着林朝阳的问话,眼皮都没抬。

  “有号吗?”

  “没有。”林朝阳痛快的答道。

  女人嗤了一声,“没号买什么呀!”

  “有号就能买到吗?”

  女人不耐烦的说道:“有号能买,不过得排着,估计得等一个星期吧。”

  林朝阳也不在乎女人的态度,点了点头,出了门市部,朝隔着几米的小年轻招了招手。

  小年轻朝四周看了看,确认了林朝阳是在叫他,脸上有些不爽的走了过来。

  “嘛呀?”

  林朝阳也不废话,问道:“有号吗?”

  闻言,小年轻的态度立刻亲和了起来,“大哥要买洗衣机?”

  “嗯,有号吗?”

  “有,100块钱。”

  林朝阳斜撇了一眼小年轻,“你当我是棒槌?”

  小年轻嘿嘿笑了笑,辩解道:“大哥,我们这童叟无欺。”

  “五十。”

  小年轻一听,得,碰上懂行情的了,也不再漫天要价。

  他刚才喊一百,纯粹是抱着有枣没枣,先打三杆子的想法,万一遇上个棒槌呢?

  “听您的,五十就五十。”

  “我今天要拿走。”林朝阳又说道。

  小年轻皱着眉头说道:“这个您有点为难我了,厂子里一天就那么几十台洗衣机,都排到一个星期之后了。”

  “再给你加五块钱,帮我协调一下。”

  从西三环跑到东三环,一来一回就得半天时间,林朝阳不想把时间都浪费在路上,还不如多花几块钱解决问题。

  “大哥局气!”小年轻冲林朝阳竖了个拇指,然后喊了个价:“十块钱,我今天让您把洗衣机拿走。”

  “就五块钱,今天拿不走,那我就下个星期再来。”林朝阳笃定道。

  他很清楚,他今天提货或者是下周提货无非就是小年轻跟对接的人打个招呼。

  一句话赚五块钱,不少了。

  小年轻犹豫了一下,见林朝阳态度坚决,大有他不同意抬腿就走的架势。

  “行。”

  两人达成共识,林朝阳花了五十五块钱买号,然后按照小年轻的指示进了门市部找刚才的中年妇女付了一百二十八块钱。

  跟刚才进门时不同,这回小年轻领着林朝阳进来,中年妇女的态度热情多了。

  等她开好了票,小年轻跟林朝阳打了个招呼,“大哥,你在这等我一会儿。”

  说完,他便进了洗衣机厂。

  票都开完了,林朝阳也不怕小年轻跑了,坐在门市部门口等了约莫半个小时。

  就见小年轻用板车,拉着一台洗衣机出了厂。

  “大哥,你的洗衣机。”

  小年轻正打算把洗衣机从板车上卸下来,林朝阳却说道:“别卸了,正好给我送家去。”

  “大哥,我们可没有送货到家的服务。”

  “我给你加点钱。”

  “不是钱不钱的事,我这忙着呢。”

  林朝阳往门市部门口扫了一圈,又看了看小年轻。

  他摸了摸鼻子,“那什么,你家哪儿的?”

  “花园桥。”

  小年轻听着这话手脚麻利的将洗衣机从板车上卸下来。

  从东大桥到花园桥,横跨燕京城,来回接近三十公里,他得多爱财如命才接这买卖啊!

  “这活儿我真接不了,您另请高明吧。”

  年轻人,一点也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林朝阳心里吐槽了一句,退而求其次说道:“那帮我找家伙把洗衣机绑后座上成吧?”

  “行吧。”

  洗衣机重量不算多沉,但体积大,林朝阳骑着自行车速度不敢太快,一只手还得扶着洗衣机,一路折腾了快两个小时才算回到了家。

  他们家两个厕所,夹在两个北卧中间,林朝阳把洗衣机放在了靠东侧的那间里,这间平时充作淋浴间,放在这里刚刚好。

  等陶玉书回来,发现家里多了台洗衣机,她一脸惊喜:“你这也太快了吧?昨天说完,今天就搬回来了?”

  “花了钱,当然快了。”

  “多少钱啊?”她问。

  “洗衣机128块,洗衣机号50块,我插了个队,要不然得等一个星期,还得再跑一趟,又花了5块钱。”

  陶玉书咋舌,为了买洗衣机格外掏的钱都快买半台洗衣机了。

  “把衣服换了,正好我试试好不好使。”陶玉书说道。

  夫妻俩换了身衣服,把脱下来的衣服扔进洗衣机。

  这个时候的洗衣机都是单缸的,而且是半自动,只能洗,不能脱水。

  陶玉书看了一会儿说明书,加好了水,又往缸里里面放了点洗衣粉,然后扭动旋钮。

  “嗡嗡嗡……”

  沉闷的机械声音响了起来,陶玉书看着泡在水里的衣服被波轮搅动着,雀跃的鼓起了掌,笑容明媚灿烂。

  “呀!真转起来啦!”

  (本章完)

第149章 章光年的大饼

  家里添了台洗衣机,陶玉书当然是高兴的。

  虽然是半自动的洗衣机,而且连上水功能都没有,得自己往缸里面加水,可好歹不用自己手搓衣服了,一个星期至少能省出两三个小时的时间来。

  这些时间用来学习、看书,它不香吗?

  除了陶玉书这个女主人高兴之外,陶玉墨也很高兴,这回她又多了个来华侨公寓的理由了。

  周末回家吃饭的时候,听说他们家添了台洗衣机,陶玉成兴致勃勃的拽着赵丽来观摩了一番。

  “这玩意儿可真不错,咱们家也该添台洗衣机了!”大舅哥如此说道。

  赵丽没搭他的话,洗衣机她也想买,可也得有钱才行啊!

  就陶玉成一個月给家里那仨瓜俩枣,还得要回去点,两人到现在也没攒下多少钱。

  转眼已是七月初,燕京各大高校又到了考试季。

  这天林朝阳正在书库摸鱼,就听着楼梯处传来噔噔噔的脚步声。

  只见杜蓉满脸亢奋的上来,手里还挥舞着一张报纸。

  “朝阳,这回你可真是火了!”

  林朝阳不明其意,杜蓉把手中的报纸拍在桌上展开,“你瞧!”

  他定睛细看,发现了杜蓉激动的原由。

  报纸是《解放军报》,上面有一块豆腐块大小的短讯。

  新闻之中的短讯报道内容较为简单,篇幅也通常很短,文字精简,力求以最快的速度把事实报道出去。

  “豆腐块”的内容只有两百多个字,内容正是之前林朝阳和梁俊书通话时所提到的内容——胡总自费买了三千册《高山下的花环》单行本送给了前线将士们。

  官媒的习惯向来是字越少,事越大。

  胡总买书送将士这事对于国家来说当然算不上大事,但对林朝阳本人和出版社、报社、杂志社来说确实是大事。

  之前各地报纸、杂志一窝蜂的找到林朝阳要转载《高山下的花环》,不就是因为听说了这个小道消息吗?

  如今小道消息被证实了,大家自然兴高采烈。

  军报的权威性是毋庸置疑的,《高山下的花环》的影响力必然会随着这条消息的传播进一步扩大,而且是广泛性的、全国性的扩大。

  他们的转载有了读者,出版社印的书也有人买了,林朝阳这个作者还能收到稿费,因着大领导对《高山下的花环》的厚爱,大家都跟着沾了光。

  “啧啧啧!你这可是入了大领导的眼啊!”杜蓉语气夸张的调侃道。

  林朝阳笑了笑,“哪有你说的那么夸张,人家领导是觉得小说可以用来鼓舞士气而已,跟谁写的没关系。”

  “不错不错,这就学会虚怀若谷了。”

  开了两句玩笑,杜蓉下了楼。

  《解放军报》的消息传的很快,没到一天的功夫,林朝阳周围的人都知道了。

  家里人听说这个消息自然是感到骄傲的,同事和朋友们也是充满了羡慕。

  这些都是消息对于林朝阳身边人的影响力,军报的消息最大的影响还是在《高山下的花环》这部小说本身。

  本来《高山下的花环》单行本已经出版了四个多月,销量已经经历了最开始两个月的爆发期,逐渐趋于平稳。

首节 上一节 124/3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