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 第121节

  柳荫满不在乎道:“这都什么年代了,你这个属于封建迷信。”

  同事们说说笑笑,到了下班时间,大家收拾了东西各自离去。

  柳荫骑着自行车回到家,丈夫阎刚也才回到家,他们夫妻俩都是编辑,阎刚是在《文艺报》任职,同时他还有个身份是评论家。

  他们家住的是筒子楼,两间房,一间孩子住,一间夫妻俩住,夫妻俩的房间既是卧室,也是书房,为了省地方,餐桌就是书桌。

  吃完了饭,阎刚在餐桌上铺开纸笔。

  柳荫问道:“又要给谁写东西?”

  “《赖子的夏天》。”阎纲回了一句。

  《赖子的夏天》就发表在《当代》上,而柳荫又是《当代》的编辑,她一听丈夫的话,立刻来了兴趣。

  “又给林朝阳写评论啊,你可真喜欢他。”

  早在去年,阎刚就为《牧马人》写过评论文章。

  在那个时候,《牧马人》尚没有现在这么大的影响力,林朝阳也没有现在这么大的名气。

  平时夫妻俩在家会聊小说,但很少会沟通各自审阅和评论的作品,主要是怕互相干扰。

  “瞧你这话说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在外面乱搞男女关系。”阎刚玩笑着说道。

  他掸了掸稿纸,又说道:“前一阵工作忙,今天总算是看完了他的新小说,特别想写点东西。诶,对了,审稿的时候你也看了他这部小说吧?”

  柳荫点点头,“看了。那回林朝阳来我们编辑部,说是花了半个多月写完的。我们当时一听都惊了,半个多月写一部二十万字的长篇,这小说……”

  柳荫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那意思是说小说的水平肯定一言难尽。

  “半个多月写的?”

  阎刚闻言满脸诧异,他有些不敢相信的追问道:“他半个月写了一部二十万字的小说?还这么好?”

  “我们当时的反应跟你现在差不多。不过他说的应该是真话,去年冬天那阵他正写《天下第一楼》的剧本。

  转回头不到两个月就掏出了《赖子的夏天》,算算时间,就算是夸张了点,但也绝对不会超过一个半月。”

  柳荫说完之后,阎刚惊叹的说道:“他这个效率,有点吓人啊!”

  “半个多月二十万字,平均一天一万字,速度其实还好,最主要是小说的质量。

  伱知道,国内一直没有什么好的意识流小说。我们作为编辑其实看的也不算多,我就看过伍尔夫、福克纳的作品。

  细说起来,大家都差不多,总体来说我们国内的文学界对于意识流文学的关注还是比较少。

  当时看《赖子的夏天》真给我们惊着了!

  你从字里行间就能看出来,林朝阳他不像现在的很多年轻作家,几乎是照着外国名家的作家来描摹,他绝对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有自己的独特思考和创作心得的。

  我甚至觉得,在意识流文学这个领域,国内无出其右者”

  (本章完)

第146章 换个卷法

  “我甚至觉得,在意识流文学这个领域,国内无出其右者。”

  柳荫聊着她最早看《赖子的夏天》时的心理感受,语气变得有些亢奋,言语之间对于这部小说和它的作者林朝阳的赞许更是溢于言表。

  她是人文社的编辑,从业多年,专业素养过硬,如果不是真心认可,是绝对不会轻易给一部作品和作家如此高的评价的。

  她的想法也是《当代》编辑部同事们的共识,如果不是集体看好《赖子的夏天》这部小说,编辑部也不会给它“头条”和“一期发表”的待遇,这样的待遇,一般的长篇小说发表是拿不到的。

  “意识流文学这个流派在国内的发展确实很缓慢,也就是近两年西风东渐,才逐渐有了一些爱好者。

  而且我们国内的大众读者受古典主义和演义话本耳濡目染,对于文学作品的故事性格外看重,对于意识流文学的接受度是不高的。

  《赖子的夏天》对比一般的意识流文学作品在故事性和可看性上要强了很多,我相信这是林朝阳在创作上的让步,也是一种创新。

  我之前看他的《牧马人》《小鞋子》《高山下的花环》,能感受到一件事。他是有读者思维的,这一点在我们的作家当中非常难得。”

  阎刚接着妻子的话聊了几句,他提到林朝阳的“读者思维”,柳荫一下子兴奋起来。

  “对对对,你这个提法很好。

  文学创作本来是很个人的事,意识流文学就更是如此了,有一些作品读起来甚至就是作家個人的胡思乱想和呓语,想要深入进去探究其实是挺难的一件事。

  但林朝阳这个人的想法似乎跟很多作家都不一样,他好像在寻找一种求同存异的途径,让读者能够最大化的接受意识流文学的概念,接受他这部小说。”

  阎刚受到柳荫的启发,又接着她的话说道:

  “是的。读《赖子的夏天》确实跟很多外国的意识流文学作品有很大的不同,我一开始觉得这可能是因为不存在原文翻译成中文的问题,毕竟我们看的那么多小说实际上都是二手创作。

  但经你这么一说,我有点想法了。

  他是有意将意识流手法与特定地域的文化、语言特色相结合,形成了具有强烈民族文化色彩的意识流文学,这是一次勇敢的尝试。

  就比如卡夫卡的《变形记》,在展现人物内心异化的同时,还融入了布拉格的都市景观和犹太文化的隐喻。

  他是在西方意识流文学的传统基础上,融入了东方文学传统,让小说在具有显著的意识流文学特征的同时,又具备了相当强的可看性和对读者的吸引力。”

  阎刚越说越兴奋,忍不住拿起了笔,“我有想法了,有想法了。起个什么标题呢?让我想想……有了!”

  他边说着,边提笔在稿纸首行写下了一行文字。

  见丈夫说着话就沉浸到了创作之中,柳荫也不再打扰他。

  又过了几天,林朝阳接到了战士出版社寄来的稿费单和责编梁俊书写给他的信,梁俊书在信里向林朝阳介绍了一下《高山下的花环》单行本发行三个多月后的成绩。

  《高山》单行本首印三十万册,刚上市不到一个月就卖光了,紧接着便是加印、再加印。

  截至梁俊书给他写信之际,《高山下的花环》单行本的总印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一百二十万册。

  刨除掉战士出版社最早付给林朝阳的三十万册的印数稿酬之外,这次他们将九十万册的印数稿酬悉数支付给了林朝阳。

  看完了梁俊书的信,林朝阳又拿起了稿费单,上面那明晃晃的数字闪的人眼花。

  2178块。

  这是林朝阳从事写作迄今为止收到的最大一笔稿费,甚至比《赖子的夏天》这部二十万字的长篇小说的稿费还要多。

  小说销量高就是好啊!

  这还只是以基础稿酬来计算的印数稿酬,要是换算成版税,得多少钱啊?

  林朝阳想着想着突然有点心痛,少赚了好多钱!

  今天是周六,林朝阳和陶玉书约好了晚上回娘家吃饭。

  他下了班骑上自行车往朗润湖公寓的方向去,到了公寓楼下,便看到吴祖缃一个人在楼下抽烟,身影略显萧瑟。

  看到他,老同志的眼神有点幽怨。

  林朝阳搬走,他的烟粮算断了,日子愈发艰难。

  林朝阳上前给老头续了一根烟,“你这眼神好像我干了什么坏事!”

  吴祖缃嘬了一口烟,用眼神示意了一下,林朝阳识趣的将剩下的半盒烟揣进了老头儿的口袋。

  “这么大岁数了,少抽点烟!”

  “这么大岁数了,抽一根少一根。”

  林朝阳摇了摇头,这帮上了年纪的老头儿总是一肚子歪理邪说。

  在陶家吃完了饭,林朝阳夫妻俩骑着车回到华侨公寓,他将白天收到的那张稿费单掏了出来。

  这一年多来,陶玉书已经收了不知道多少次稿费,表现也从最初的万分惊喜逐渐转为平淡。

  她倒不是不高兴了,只是慢慢习惯了。

  但看到今天的稿费单,她还是忍不住喜上眉梢。

  因为算上这一笔钱,他们夫妻俩手里的钱已经足够支付买房剩余的房款了。

  “真没想到,这才几个月的功夫,房款我们都已经攒齐了!”

  陶玉书的语气里有感概,也有惊叹。买华侨公寓的花了一万零五百块,对于这个年代的工薪阶层来说这是一笔天文数字。

  当时夫妻俩掏钱的时候也是压力巨大,陶玉书相信她们夫妻俩是可以付得起房款的,但不敢保证一年之内能够付清尾款,所以她早就做好了向父母开口申请支援的准备。

  跟父母借点钱,花个两三年时间还清,完全可以接受。

  毕竟买房子是人生大事,他们夫妻俩享受的也是如今燕京绝大部分市民享受不到的优越住房条件。

  可她怎么也没有料到,房子买完才不到四个月的时间,手里的钱足够支付买房子的尾款了。

  她摸着林朝阳的脸,“朝阳,辛苦你了!”

  林朝阳搂着她,“也不算多辛苦。”

  陶玉书动情的说道:“怎么不算辛苦呢?学习、上班、写作……你这几个月每天都是连轴转,都瘦了。”

  听着媳妇的话,林朝阳下意识的摸了摸脸颊,肥肉好像确实比以前少了一点。

  “也还好。上半年都快过完了,写了一部长篇、一部剧本,忙碌而充实。”

  陶玉书有些心疼的说道:“房款我们不用担心了,剧本的稿费不是还没给吗?就相当于是我们的积蓄了,这段时间你好好歇一歇。”

  她这个卷王突然良心发现,林朝阳颇感意外,但还是点了点头,“嗯,好。”

  能摸鱼当然还是要摸摸鱼的!

  这时陶玉书又说道:“写作是个不断向外界吸取营养再反馈的过程,你总是闷头写,不提高自己也是不行的。有时间了你就多看看书,多与人沟通,多出门观察生活,这样才能保持灵感和写作状态。”

  我说怎么转性了,敢情在这等着我呢?

  卷王到什么时候也改不了本性,哪怕是休养生息也要有休养生息的卷法。

  转眼已是六月中旬,《天下第一楼》在首都剧场演出了29天时间。

  按照话剧演出的惯例,公演话剧少有连演超过15天的。

  因为话剧演出对于演员来说工作量的强度是非常高的,演出时间一长,第一个是演员的嗓子受不了,第二个是演员的体力跟不上,会直接影响表演效果。

  《天下第一楼》自5月15日首演以来,受到了燕京文艺界和广大民众的热烈欢迎,除了绝佳的口碑之外,它影响力还体现在了观剧人次和售票上。

  演出这段期间,首都剧场一直维持着场场爆满的场面,剧场门口的售票亭硬生生被挤垮了两次。

  这个时候没有网上售票,观众想要看话剧,只能来排队买票。

  赶上《天下第一楼》又这么受欢迎,为了能够抢到票,很多人不得不提前到首都剧场门口排队。

  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首都剧场门口排队的观众来的越来越早,队伍却越排越长。

  大家都想看话剧,想要买到票,那伱就得比别人来得早、熬得住。

  你看,这就是内卷的恶性循环。

  自五月中旬以来,首都剧场门口每天从早到晚大排长龙,有些人甚至半夜就跑来排队,只为了买两张《天下第一楼》的门票,这样的场景也成了近段时间以来王府井大街上的一景。

  本来按照演出计划,《天下第一楼》的演出时间只有半个月。

  但后来演了几天,效果实在是太好,在燕京话剧迷群体当中掀起一股热潮。

  排队买票的观众多,但买不到票、看不到话剧的观众更多。

  有些不满的观众便堵在首都剧场门口,打算跟人艺反应这个情况,有一天正好把于是知这个副院长给堵住了。

  《天下第一楼》从首演之日便异常火爆,于是知也知道观众们对于这部话剧的喜爱,本来人艺看到这种情况也在讨论要不要加演几场。

首节 上一节 121/3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