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03年5月6日以6:1的大比分开启了本赛季英超第一战后,这支球队便在功勋主帅阿尔塞纳·温格的带领下一路不败——直到现在都12月份了,马上就要赛程过半了,阿森纳仍旧保持英超联赛不败。
联赛至今打到如火如荼,愣就是一场没输。
基本上现在阿森纳球迷每看一场比赛都要用自己改编出来的歌曲为球队加油,生怕一口气断了就开始连败。而恰好的,周易作为阿森纳大使,除了每年配合拍摄的广告以外,他的那些歌曲也很适合改编在球场激励用。
这就被球迷乃至于阿森纳官方宣传利用起来了。
可以说,靠着阿森纳一路走来的不败以及折腾出来的大战新闻,周易的歌曲以及人气在英国不能说家喻户晓吧,最起码也不至于无人问津——很大一部分社区球迷群体听着歌听着歌就成为了周易的歌迷。
在欧洲领域,球迷才是基数最大的一个群体,而且这群人都相当的有购买力。
“英国销量13万张,简直是出乎预料。”
钱江算着总销量,语气愈发激动:“阿易,你这张专辑依托于全球基础的话,极有可能打破《吻别》单张中文专辑四百万张出头的销量记录。”
虽然说年代不同不能够强行比,但架不住现在是环境更恶劣的一个时代。
而且,最最重要的是周易这张《归藏》里销量还有占比极大的外国部分。
日本乐坛这个都已经成为周易俘虏的自留地那就不必谈了,两周时间轻松冲上第一,凭借着极高的人气狂砍45万张销量;韩国市场差许多,但也有18万张。
英国13万张、法7、德8、意大利9、西班牙7。
仔细算算,光是中日韩+美英法德西意两周销量总销量就超过了365万张。
其他像什么塞尔维亚、冰岛、挪威、瑞典、乌克兰、俄罗斯等等,整个欧洲世界这里几百几千张那边上万张的,东拼西凑凑,怎么都凑了个八万多张。
虽然都不太多,但架不住量大啊。
还有东南亚的华人区,什么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华语专辑市场再怎么拉两周还是能一地爆出三五万的。
经过各部门的数据汇总,刚刚好过了400万张的门槛。
但凡再多卖两天,毫无疑问就将打破《吻别》创造的单张中文专辑销售记录。
在邓莉君年代久远销量无法查证不参与排名的情况下,周易的《归藏》凭借着其的全球人气登顶华语唱片销量王是板上钉钉!
张雪友的《吻别》发行于1993年,而周易的《归藏》发行于2003年。
都说华语乐坛十年一个时代,而从《吻别》到《归藏》,恰好是十年……
恰好是,一个时代!
2003年12月7日,当华纳正式公布了周易四专《归藏》总销量突破410万张,还一并给出了全球各地区销量图时,没想到周易在国外市场居然还真的能凭借量来取胜的国内媒体顿时炸锅!
此前还不忿周易的一些内地媒体人在流量风口的威逼下不得不提笔写下了违心的夸赞。
尤其是南方报业旗下的——
《旧时代的落幕,新时代的开启!》
《一个时代的终结》
《这个时代叫周易》
难受啊!
为什么这个逼都这样了还能够一路顺风顺水?!
老天爷你到底还有没有眼睛!
回到内地后不仅被南方报业内部冷处理,还真接到了法院传票准备开庭的许庆亮瞪大了双眼,直呼没天理。
甚至连带回了袁利正在调查取证的新华社都破天荒的发了篇文章阐述《青花瓷》等中文歌曲在国外创下的中文流行歌曲销量记录——
《青花瓷:中华文化的海外吸引力》
“近日,由我国青年歌手周易创作并演唱的流行歌曲《青花瓷》接连在海外收获了相当之高的讨论度,让更多外国人士注意到了中华传统瓷器文化……”
文章并不算长,但代表的意义却已截然不同。
当这个破记录的成绩出来的那一刻,大多数人的不满与不忿终究还是自己咽回了肚子里。
中文专都卖国外去了,这个暂时真喷不了。
他行他真上了。
“卧槽!周易牛逼!”
“我日你大爷!国外销量差不多也接近一半了,这就是周易的恐怖之处吗?”
“国内销量不够、东亚销量不够、东南亚销量不够,周易还有欧美销量来补充……”
“歌神被超的真不冤枉,这怎么打?拿头去打!”
“真就十年一个轮回,十年一个时代啊。周易引领并开启下一个乐坛十年盛世,没毛病。”
“还盛世呢?除了周易这个断层的、另外几个顶尖的,乐坛都衰弱得不像样了。”
“这真不能怪周易嚣张,我要有他这实力我比他还嚣张,我走路都横着走!”
寄了,熬穿了。
想了想还是把今天的更新写出来吧……
昨天还说熬穿了就不睡硬熬,结果还是没熬住下午三点睡了。
今天必须扛住了。
今天一天不睡觉,就硬扛,这样晚上就能正常睡了
第582章 来自央视的奖励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秋刀鱼的滋味,猫跟你都想了解~”
“为你写诗,为你静止,为你做不可能的事~”
“我遇见谁,会有怎样的对白~”
“从前从前有个人爱你很久~”
“……”
听着隔壁商店、音像店、发廊上公放的歌曲,嗅着黑网吧内香烟、脚臭混杂的气味,将耳机挂在脖子上的王伟伦顺来隔壁座好友的打火机,啪嗒啪嗒两下给自己点了一根烟——
美美地啜上了一口后,右腿屈膝踩在了座位上,捎带手把打火机揣进了兜里。
“他妈的,这群狗日的嘴是真的硬,周易专辑都卖四百多万张了还不能够堵他们的嘴。”
“这话说的,你还能沿着网线过去抽他们嘴?”
嘴里叼着烟的王伟伦一甩那几乎快要遮住右眼的八神式发型,对于这种网络骂战不屑一顾——
他已经是个18岁的成年人了,背井离乡在社会上摸爬滚打3年,对于这种无意义的骂战完全没有心思搭理。
有那个功夫还不如多打两把红警。
“也是。算了,先不管那些了,时间快到了,我都请你上网了,赶紧帮我去签名,杰纶能不能上春晚就看这一次了。”
“行行行,学生就是幼稚,周杰纶能不能上春晚关你屁事,真的是。”
王伟伦不耐烦地甩着鼠标,瞄了一眼时间后也没再开游戏,而是点开了网吧的千千静听,点了个随机播放:“都姓周,人周易想上春晚就没这么麻烦,还要搞请愿这种东西。”
当2003年的12月来临,春晚这个每年华夏大地上最受关注的晚会节目自然也开始敲锣打鼓的筛选登台艺人。
与往年不同的是,在年轻人群体中人气只输周易,稳居乐坛二哥地位的周杰纶这一届终于不再是无缘春晚了。
今年的春晚导演袁得旺力争年轻化,为了求新求变,收拢更多的人气与收视率,在央视官方网站上专门为乐坛“二哥”周杰纶开辟了一个网络请愿,也算是走群众路线了。
只要最后的请愿签名人数达标,周杰纶就能一扫过去三年没能登上春晚的遗憾。
“那能比吗,周易毕竟是华纳皇帝啊,央视亲儿子,周杰纶连个干儿子都混不上,不然前几年也不会连春晚都没得上。孙燕兹萧雅轩王立宏都上了,就他没份。”
“那是他菜,就卖一百万多,跟周易一样卖的多不早就上了?”
“……”
拌嘴的时间里,到时间的王伟伦打开了央视官网,找到了周杰纶请愿页面后,进去就留下了自己的留言与电子签名——鼠标甩到飞起,秀起了自己那自认为好看实际上是狗爬的艺术字。
或许是瞬时流量太大的缘故,央视网站都开始变得卡卡的,差点让他觉得是不是网吧里有狗日的在下片。
“他妈的。”
王伟伦嘴里骂骂咧咧地正准备叉掉网页重启浏览器,右下角却晃晃悠悠地卡出了一个关于周易的搜狐新闻弹窗——
《重磅消息!周易新一届春晚或将有大变动!》
?
“你说什么?”
香港,华纳训练班内。
应周建辉要求过来逛一圈,好给这些签约音乐人打打鸡血的周易接到了钱江的电话,有些诧异。
“真的,我不骗你阿易,袁导亲自打电话过来询问的。”
人在办公室内的钱江语气里满是兴奋:“我觉得这应该是上面给你不低头的奖励了,独唱两首歌,简直不敢想,这可是春晚,十多年都没有再出现过的场面了。”
“本届春晚一个人独唱两首歌?没合唱凑数?”
周易也惊了。
这待遇多少有点破格了。
自从1989年之后,至今央视春晚的舞台上都没有出现过能够在一届里独唱两首歌的流行歌手。
毕竟在大势已成的情况下,春晚早已经成为了万人空巷级别的存在,每一分每一秒都无比的珍贵。
而现在,这条已经执行了十三年的“铁律”,将在第十四年被他打破。
“对,据说还是这位袁导向央视领导提出来的,本来上面还没想好,在他提出这个建议后,稍加讨论就同意了。”
钱江乐呵呵:“费祥知道吧?1987年的春晚独唱《故乡的云》和《冬天里的一把火》两首歌,这位袁得旺导演就是当年那届春晚的导演组成员。
“今年他当总导演,就想到了用这种方式给你超规格待遇。”
“……”
那可太知道了。
周易瞬间明了。
原来是让费祥一战成名的那届春晚导演组成员啊,难怪能琢磨出这件事,有路径依赖了属于是。
“《青花瓷》是袁导委婉建议你唱的,我觉得这应该是上面的意思了。在春晚舞台上为你撑腰,让那些挑剔你歌词毛病的人全部闭嘴,这首歌你必须要唱。”
春晚的舞台那可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国级,《青花瓷》能上,且还不需要改动歌词,播出后就足以终结那些鸡飞狗跳的谣言。
“至于另外一首歌,我的建议是选你新专辑里的《燕归巢》,游子思乡的立意很适合春晚。”
钱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春晚也不是说想唱什么那就能唱什么的,流行歌手里也就周易等少数几人能够唱自己的歌曲。这种情况下自然是得多往老少皆宜不出错的立意歌曲去唱。
《燕归巢》在他看来就很合适。
“本届春晚的主题是什么?”
周易没拒绝,只是先问了问春晚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