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周易的这首歌却完全跳脱出了中文语境写英文歌的困扰。无论是咬字习惯亦或者是英文单词的拼接、断句与表达,都实打实的是地道英文语境。
这在王非看来是很不可思议的。
更让她感到惊奇的是这首歌对于雷鬼元素的运用甚至于比罗大右1982年发布的《之乎者也》还要纯熟。
一句话评价:天才。
………………………………………
“绝对的天才。”
台湾,某节目现场。
当陪着周桦建一起做客节目的李综盛被问到了对周易这首英文单曲的评价时,直接给了自己从业生涯以来最高的评价,丝毫不吝啬赞美之词:“当华健跟我说周易有首歌在日本拿了周第一的时候,我本来还没太在意。
“可当我听了这首歌后,我第一时间就去找了罗大右,把这首歌放给了他听。
“我对他说,这孩子今年12月份才满20岁,但对雷鬼元素的运用就已经比伱还要驾轻就熟了。
“他本想反驳我,但在听了歌后反而感慨的说了一句后生可畏。
“你们可能不知道周易这首歌是个什么概念。
“这么说吧,单从这首歌来看,哪怕是放在流行乐行业极其发达的美国,我觉得周易的才华都可以说是超过了美国99%的音乐人。”
此言一出,全场顿时哗然!
要知道李综盛本人就在不久前针对国内乐坛发表过一篇评论,在那篇乐评文章里,被李综盛更为看好且用来举例的音乐人只有周易、周杰纶两个人——
“无论是杰伦的《娘子》、《双节棍》亦或者是周易的《花田错》、《Susan说》、《东风破》,这都是他们糅合了中西方音乐元素的代表作。”
这是他给这两人的评价。
而作为国内R&B代表的陶哲,李综盛给出的评价则是纯正的R&B。
纯正、地道。
说白了就是本土化元素不足,在中西结合这方面并不如周易与周杰纶这双周。
他在这篇乐评文章里的名言“像陶哲这样的在西雅图就能再找一千个出来”虽然本意上是在夸奖陶哲制作水平跟上了世界乐坛的步伐,但实际上也充分表明了他心底其实也很清楚华语乐坛与世界乐坛之间的差距——
即像陶哲这类国内的顶尖音乐人在美国也排不上号。
可现在,李综盛居然直言周易能够超过99%的美国音乐人?
这换算一下,岂不是说周易要远远超过陶哲?
本来陶哲的粉丝就对李综盛原来那篇文章很不满了,此话一出,李综盛更是遭到了不少陶哲粉丝的口诛笔伐——
可是,本以为要打公关战的滚石老段居然发现自己好像压根不用干什么,一些闹腾的陶哲粉丝直接就被周易粉丝给压的没声了——
“你什么销量?”
“你几座金曲奖?”
“你写的歌有没有走出过华语市场卖出去?”
贴脸开大,最为致命。
因为一些原因,日本对台湾的某些人来说其实更像是所谓的圣地。
可现在,他们眼中的圣地却被作为国人的周易在骑脸输出——那明晃晃的第一任谁看都得沉默不语。
倒也不是没人怀疑过这首歌是不是代写,但在疑惑发出的刹那就被多方一起给喷了个狗血淋头——
一是因为周易过往两专辑一EP全是自己写的;
二则是因为《The lazy song》这首歌的歌词风格其实很周易。
那种轻松写意的姿态与远比《讨厌红楼梦》这首歌更露骨、更风骚的歌词,一看就是出自周易本人手笔。
“除了周易以外,我觉得应该没有人能写出这种风骚的歌词,唱的还一本正经。”
“中文词在这方面确实限制他的发挥了,英文词属实沾了很多人听不懂反而更愿意听的光,我建议周易多来点!”
“一专有红楼梦这么骚气的歌,二专却没了。我有理由怀疑这首《The lazy song》的中文版原先大概率是周易一开始准备放在专辑里的歌,但被公司毙了后就改成很多人看不懂也听不懂的英文了……”
在这首英文单曲上找到了那个曾经骚气露骨的周易影子后,互联网早期乐子人们开始纷纷讨论起了能不能让周易写点更带劲的。
“……其实,《The lazy song》这首歌真没有中文版,这首歌也跟我那首《讨厌红楼梦》没什么一脉相承的关系。”
10月4日,当周易从央视大楼走出时,在外蹲守已久的记者纷纷围了上来,猝不及防间被挤到一旁角落里的撒钡柠站如喽啰哭笑不得,被照相机、摄像机忠实的记录下一切。
一身正气的周易笑着调侃道:“请各位记者朋友不要乱传言,不然小心我律师函警告啊,我学长就在这边,他可是法制节目主持人,我想你们应该也不想上《今日说法》成为素材吧?”
第200章 互联网公司排着队送钱
在这个年月,央视《今日说法》的名头多少还是有点唬人的。
哪怕是没看过的内地记者最起码也都听说过这个节目的名字,实打实的一个普法栏目。
也正式因为如此,当他们的视线随着周易的话语而落在了一旁的撒钡柠身上时,这才在有些看过节目的人嘴里确认了他的身份——
是真的,这俩还都是北大法学院的,搞不好真能把我们弄进去。
只一刹那,考虑这是在央视大楼门前,这群内地混杂着香港、台湾的记者们顿时规矩了几分。
狐假虎威的周易见状,脸上笑容愈发灿烂。
身边的撒钡柠虽然还从没有一次性面对过这么多的长枪短炮,但天生大心脏不怯场的利落口条则是让他笑眯眯接过话茬和周易唱起了双簧:“也不是不可以啊,有没有想成为《今日说法》案例的同志?来举起手让我看看。”
“……”
“……”
你俩真不愧是一个专业的。
这年头北大法学院学生都是这样的?
考虑周易过去那彪炳的战绩,一些本还想仗着身份跳一跳的香港、台湾记者顿时熄了心思。
周易有事那是真上啊。
万一呢,万一真就上了法制节目……
“你这威慑力可以啊,这群人居然突然就变得这么乖了。”
简单糊弄了两句,捎带重点宣传了一番《中韩歌会》后,上了车的撒钡柠借着绑安全带的功夫扭头看向了车窗外,笑着调侃道:“我还以为像你这种大明星是走到哪儿都是要被人追着拍的,王非当年倒夜壶都被人拍下来了。”
“能蹲在央视大门前的多少还要点脸而已。”
开着新车的周易笑着转动了方向盘:“换做其他地方,我就是在医院ICU他们恐怕都得找机会进来拍个照,如果可以我估计甚至还想让我对着录音笔说一下临终遗言。”
内地真正不要脸的狗仔成风那还得等到被誉为“内地狗仔之王”的卓伟神功大成,以一己之力带动内地狗仔圈跑步进入新时代以后才行。
“说吧,找我什么事情,伱小子没事请我吃饭,一定没憋什么好屁。”
“这么想我是吧?那我真得好好考虑考虑要不要请你吃了。”
“滚蛋,有屁快放。”
“帮我找几个精通相关法律的顶级律师做几份合同,程好帮我开了家公司,公司里现在一些相对应的合同我需要几个模版。”
“你不去找你同学?”
“废话,他们读研的读研、刚进律所的刚进律所,没那个经验来制定合同。为这点事找老师多少有点显得我不是很有眼力劲。”
周易笑骂了一句:“你比我大好几届呢,相关人脉肯定比我多,你别告诉我当年你那些同学现在没一个还在法律行业里面混的。”
“我说呢,那法律顾问呢?要我一起帮忙找吗?”
“那倒不用,这个我找老师了,老师给我介绍了几个。”
未来但凡是涉及到需要动用法律顾问的问题,那肯定是大问题了。周易的第一选择肯定回学校找老师介绍靠谱的大牛,毕竟投资界的弯弯绕绕那可太多了。
还好他是北大出身的,已经成长为顶级大佬的校友不在少数,其中更是有不少就是他老师知根知底的同学。
“你小子玩这么大?”
听到法律顾问都出来的撒钡柠神情顿时严肃了起来:“我知道你最近两年赚了很多钱,但你别乱来啊,有没有调查过投资相关的事情?”
“放心吧,我就是学这个的,很清楚红线在哪里。”
知道撒钡柠这是在关心自己的周易笑着以双手食指点了点方向盘,很快,一间名为玉林食府的私家菜馆便映入了他的眼帘——
停车后,走私密通道步入包厢的周易朝着正在包厢里安静看着菜单的女人抬手道:“程好,你也认识,我就不多介绍了,之后合同上的一些事情你可以直接跟她沟通。”
“小撒哥,好久不见。”
穿着简单的程好起身朝撒钡柠招呼了一声。
98年的时候周易就和程好玩的很好了,这一点撒钡柠是知道的,只不过他没想到的是现在这俩居然要一起开公司了。
“年少有为啊程好,啊不对,应该叫陈总了,陈总。”
熟人局,撒钡柠倒也没有什么放不开的,习惯性的活跃了下气氛后好奇开口道:“我听周易说你不是去演了什么《粉红女郎》吗?什么时候播出?”
“还有的等,这部剧是分台版和大陆版两个版本的剧情,我只是个配角,把自己的剧情提前拍完了就回来了,因为要考人艺,这是当初进组的时候导演答应过我的。”
言及自己人生中第一部电视剧的程好也没太放在心上:“然后还得算上后期制作的时间、送审的时间,最起码得到03年才能上映吧。”
03年,黄花菜都凉了。
程好身旁,喝着茶的周易抿嘴,笑而不语。
03年的万人迷那可是一炮而红,完全不存在凉不凉的问题,名气上更是堪称内地女星领头羊。
而就在三人聊着一些家常八卦的时候,周易也接到了自家经纪人打过来的电话——
“阿易,还记得我之前跟你说过的三大门户网站吗?在你日本那边登顶后,搜狐和新浪两家打电话过来联系我了,搜狐报价一千万外加资源渠道倾泻,新浪现在没搜狐那么强,所以报价一千两百万。
“网易最近日子不太好过,退出了竞争。
“你看你选哪个?”
兴奋的钱江一上来就带给了周易一个堪称重量级的消息,两大互联网巨头直接刷新了周易目前所拿过的代言费最高点。
“报那么多?有什么限制条件吗?”
周易讶异地挑了挑眉。
“有,你之后肯定是要去日本的,他们要求你一旦签约,那到时候就必须给一些独家的料放在他们新闻网站上,从这一点上来看我是更推荐搜狐的,他们渠道比较强。”
钱江建议着。
虽然搜狐的钱少一点,但最起码他目前还是国内门户网站的带头大哥,资源很重要。
第201章 歌曲照进现实?
面对着钱江的建议,周易这一次倒是没立刻做出决定。
从给的多这个层面来看,新浪目前无疑是领先的,新浪高管显然也很清楚自己的劣势。但从资源层面来看,现如今的搜狐才是他的最优选,这部分价值很难用量化的钱财去衡量。
在周易挂断了电话回到包房当中后,对他甚为熟悉的程好第一时间察觉到了他脸上细微神色的变化,但她却抑制住了想要开口询问的心——
撒钡柠还在呢。
直到一顿饭吃完,从撒钡柠这里得到了一个堪称加强班的国内律师豪华团联系方式后,站在窗边目送着前者离开的她这才扭头看向了还在饭桌上随意扒拉的男人:“你没事吧?我看你接了个电话后好像有什么心事。”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