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戏腔都不会,你懂毛线京剧 第182节

  “生旦净丑,我为何不能都唱得?”

  而后,更让他佩服的,是向小园的韧性和隐忍。

linglong:八五六三二三六一三

  明明已经可以有问鼎梨园行的本事,偏偏还是继续学习其他戏曲精髓。

  终于……

  也就是在大概一个月前,向老板终于“出科”。

  别人的“出科”,是一门行当学得大差不差,能上台唱戏了。

  而向老板的“出科”,是京剧里所有的本事都学得炉火纯青,才上台的!

  也就是那个时候,他便跟随向小园待在了帝京京戏院。

  成为了他的专属琴师。

  所谓十年笛子百年萧,小小京胡拉断腰。

  戏台上的京胡,和其他夏国的民族乐器更不一样。

  伴弦儿伴弦儿。

  一个好的琴师,最重要的是要为台上的角儿托腔保调!

  更有四字真诀,迎、让、包、送!

  这种伴奏方法总结为“迎”(迎而不碰)、“让”(不喧宾夺主)、“包”(与唱腔融合)、“送”(弥补唱腔不足)!

  好的琴师和角儿,是互相成全的关系。

  这也是为何在电视上看到有的京剧唱段,会单独给琴师一个特写……

  …………

  当然。

  有这种体会的,文场的另外一个琴师,体会更深。

  没错。

  戏台的乐师区域,还有一个琴师,那就是之前出现在向往直播中的跛脚老琴师。

  其实对于琴师和角儿这种感情,他当然会更深刻。

  若非如此的话,他也不会一直耿耿于怀,曾经那位“抛弃”自己和戏台的老班主。

  说真的……

  这出戏一开始,他的心里,就比台下的那些戏迷更要激动!

  一方面,当年,他也是向老板的戏迷。

  和这些老戏迷不同,自己这几天都有和向老板接触。

  向老板的回归,他自然也要更加的惊喜和激动!

  还有一点。

  今天这出戏唱得是《失空斩》!

  这出戏,也是当年他和那位老老板,合作最多的一出戏。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戏台上的马谡,不是旁人。

  是那位老班主的后人。

  如果说,没有那个叫程尤故人之子出现,带来了当年自己那杆摔碎而又被重新粘好的京胡。

  程尤也没有告诉自己,当年的老班主离开戏台,解散戏班,其实是生活所迫的话。

  或许对于他来说,今天这出戏,更多的还是遗憾。

  毕竟望着戏台上的诸葛亮,他总是会不自觉的响起那位老班主。

  但现在。

  他虽然已然知道老班主亡故的消息。

  但那些恨意早就放下了。

  老班主留了个儿子,现在还在戏台上唱戏。

  过去这么多年,自己不仅能为故人之子伴弦儿,还能为向老板伴弦儿!

  更让他心中五味杂陈的是。

  角儿纵使换了,可戏台上唱戏的还是诸葛亮。

  物是人非事事休。

  知音不再少,段弦也不再无人听!!!

  ………………

  于是!

  夏国第一琴师孔二弦,民间老琴师冯正!

  戏台右侧,他们一般跷着二郎腿,一般腿上垫着块布,一般的将小小的京胡向左倾斜着!

  而后这两位俱已年迈的顶尖老琴师,互相对视一眼。

  枯瘦左手如老树盘根,紧紧嵌在琴弦。

  右手则如抽刀侠客,出鞘如龙!

  小小的京胡炸响,爆发出和它体积相反的声音!

  于此同时!

  在两把京胡的带领下,身后月琴、弦子、司鼓、单皮鼓跟着一起响起。

  “楞哽里梗楞哽楞哽楞哽楞哽楞哽楞~~~~…………”

  京剧声腔的基本板式之一——西皮原板!

  起!!!

  与此同时。

  台下老戏迷,叫好声炸响!

  “好弦儿!!!!”

  戏台右侧,听惯了叫好声的孔二弦,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京胡中。

  而一旁,时隔将近二十年,再次听到台下这种叫好声的跛脚老琴师。

  泪流满面而不自知……

  戏台上!

  向小园……应该说的汉大丞相的诸葛亮。

  神色冷峻,气质如仙。

  右手羽扇轻点前方。

  开腔便是苍劲醇厚、从容舒展,穿透力不属于京胡的饱满酣畅马派的唱腔!

  “两国交锋~龙虎斗,

  各为其主~统貔貅。

  管带三军~要宽厚,

  赏罚中~公平~莫要~自由。

  此一番~领兵~去镇守,

  靠山~近水~把营收~~~~~~”

  台下一片寂静。

  整个鲨鱼塘村,似有余音袅袅,不绝于耳!

  经过短暂的寂静后。

  台下再次爆发出震天的叫好声和掌声!

... .... .......

  “好!!!”

  “好角儿!!”

  老戏迷王康裕,已经开始后悔,事先为何没有带瓶水。

  自己的嗓子,似乎已经喊得有些哑了。

  而戏台之上。

  那身穿绿色靠甲的花脸马谡,从凳子上站起来。

  瓮声瓮气道,“丞相!!!”

  锣鼓经!

  闪锤!

  而后,弦儿又响!

  这次,换了摇板的节奏!

  马谡唱道!

  “丞相不必~叮咛就,

  马谡自有~巧计谋

  此番领兵~街亭走~~……”

  和向小园的老生唱腔比起来,程尤的唱腔要粗犷和雄壮许多!

  唱着,他大步走到诸葛亮的身前,从诸葛亮手中接过统兵的军令!

  接着唱道。

  “好似顺水~~去行舟~!”

  唱罢,便离开了兵帐,下台去了。

  此时!

  伴随着锣鼓声,诸葛亮却走下主座。

  西皮摇板又起!

  诸葛亮的声音,多了几分沉重与忧思。

首节 上一节 182/3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