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戏腔都不会,你懂毛线京剧 第173节

  乐队的阵容,同样也十分豪华!

灵瓏小说群:八五六三二三六一三

  乐队中,对于向往观众们来说,已经算是老熟人的跛脚老琴师——冯老爷子冯正!

  而坐在冯正旁边的,正是被誉为夏国第一弦儿的京胡老艺术家,孔二弦!

  这两人手中颇为古朴的京胡,只是立在腿上,并没有拉动。

  此时乐队的主角,是一旁同样在梨园行鼎鼎大名的鼓师——苏鸣的司鼓。

  和两位也是打击乐大佬的手中的大小锣。

  组成了京剧武场的三D件!

  单皮鼓、大锣和小锣!

  单皮鼓其实并不显眼,看上去也就比人脸大一点。

  但鼓师手中两个鼓棒落在鼓面如飞,敲出了残影!

  这三件乐器,主要负责京剧武场。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夏国的传统乐器,铙钹、齐钹、撞钟、云锣、镲锅、梆子。

  武场,330主要用来衬托演员的舞蹈动作,特别是能烘托、渲染武打时的气氛。

  文场!

  除了三D件,则是京胡、月琴、弦子,还有笛子、笙、唢呐、海笛、二胡等。

  文场的乐器,则是以伴奏歌唱为主,但也有时用来衬托表演动作。

  这些传统乐器的演奏家,加起来有二十多人!

  解是一身灰色长袍,和古朴的传统乐器搭配,气韵非凡!

  终于!!!

  单皮鼓的鼓点渐渐慢了下来。

  随着几声大小锣!

  从戏台两侧,走出了两名身穿长靠的老将!

  戏台下的戏迷瞪大了眼睛。

  左边老将身着明黄色长靠!

  右边老将则身着白银色长靠!

  两人拎着靠甲的裙摆,一步一趋,随着鼓点!

  先是抬腿!

  一只脚站得稳稳当当,插在身后的四只靠旗纹丝不动!

  而后新鼓点落下之后,再迈足!

  走到戏台正中后。

  两位长靠大将,伴随着锣鼓的鼓点,或是抬臂,或是捋须,或是抬腿,动作干净利索,写意潇洒。

  这些动作,既像是戏剧中的肢体语言,又如同舞蹈中的夸张动作。

  更妙的是,两人的动作几乎完全一致,看上去很是整齐,极富美感!

  最后,随着一声锣响!

  两人一手捧胡须,一手环在胸前,就这样站定!

  这一次,许多喷子们没怎么发弹幕。

  也不知道是不是之前几次,脸被那些懂京剧的人给打疼了。

  不过还有一部分网友看得莫名其妙,发了弹幕。

  【不懂就问,这是在干嘛?】

  【为什么这两个人没有脸谱?】

  【一金一银两个铠甲,莫名感觉特别帅气!】

  【右边银色长靠我认识,不就是之前艺星说的那套么?这个人应该是老将赵云吧!左边的是谁,谁能给科普一下么?】

  【这是亮相么?我记得京剧开场之后都会亮相的!】

  【………………】

  没有让这些网友们失望。

  很快,又有人给出了解释。

  【这两人是生,具体点是赵云是长靠老生,马岱是长靠武生,老生是不用画脸谱的!】

  【穿明黄色长靠的是马岱,银色长靠的是赵云!】

  【这叫起霸,是武将上阵前所做的整盔、束甲等一套舞蹈动作。】

  【是的,不是亮相,是起霸,简单可以理解为武将收拾仪表,整理军装,起霸种类也很多,单霸、双霸、正霸、反霸、整霸、半霸,以及鸳鸯霸等】

  【起码看似简单,其实最考验戏曲演员的基本功了,最简单的剧场看工架的规范,横平竖直形体感觉,这些戏曲舞台的艺术,和舞蹈是相通的!】

  【别的不说,你们就看这两位身后的靠旗,单脚站立,身后靠旗一动不动,这就是几十年练出来的本事!】

  【手眼身法步,这些是京剧演员的必修基础,这段起霸可以说都给表现出来了!】

  【起霸,由由蹲裆式、踢腿、抬腿、片腿、跨腿、提甲、云手、山膀、正冠、紧甲等这些基本动作连贯而成!既是完成舞台形象的一种有特殊表现力的身段,又是京剧演员必练的一项基本功!】

  【这套动作,名字也很美,分为「披戴铠甲」「跨抬拭甲」「勇舞验装」「虎步试靴」「挥臂抻甲」「理盔紧甲」「整装齐备」「候点待令……都是武生必学的身段!】

  【每个动作都有严苛的要求,想要把整套动作做好看了,这种练习时间是普通人想象不到的。】

  【看演员身段,就看这动作是不是做的干净、潇洒、利索!】

  【刚刚这段锣也有说法,是锣鼓经的一种,叫四击头,音响、节奏均强!由于大锣在小锣和钹的配合下共击四记而得名,整个动作得配合着这段锣经进行!也就是所谓的卡点。】

  【顺便说一句,和艺星一样,饰演赵云的尚老,今年已经72岁了。】

  【………………】

  果然。

  正如弹幕所言。

  此时鲨鱼塘村的戏台下。

  一千多的老戏迷,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台上的这两(ccde)位老将。

  到底是名角儿,整个起霸的动作行云流水。

  如果不是因为今天主角是向老板,估计这帮老爷子们早就要叫好了!

  起霸之后。

  随着一声锣响,台上的演员终于开口了!

  先是白甲白须的赵云。

  “二十年前~~挂铁衣!!!”

  而后,则是灰须的马岱。

  “文韬武略~~盖世奇!!!”

  说罢,两人归里,也就是背朝观众。

  很快,四击头的锣经又响!

宭 8㈨⒊jiu⑥肆饲陆零

  这次从戏台左边闪出的,则是一名红色靠甲的武生。

  同样是一套起霸动作!

  有了之前弹幕中的解释。

  这一次,哪怕许多不懂戏的网友们也看出了门道。

  就像「虎步试靴」起霸中的这个身段,便是拎着靠甲的裙摆,走得虎虎生风。

  好似在试试自己军靴是否合脚一般!

  锣声结束,红甲黑须大将用地道韵白朗声道。

  “一片丹心~~扶~社~稷!!!”

  说完,便也背转身去,走到戏台后侧。

  锣经又起!

  而这一次,看到上场的人物之后,戏台下响起了一些掌声!

  和之前上台的几位没有涂脸谱的生角武将不同。

  这次出场的人物,整张脸都用油彩绘成一副粗犷脸谱!

  这便是花脸,又叫净角!

  而且还是白色的脸谱!

  内行里有个顺口溜。

  【红忠紫孝,黑正粉老。

  水白奸邪,油白狂傲。

  黄狠灰贪,蓝勇绿暴。

  神佛精灵,金银普照】

  由此可以说明,这白色的脸谱,分两种!

  一种是水白色。

  这其中门道也很多。

  水白脸一般用白粉涂在脸上,加黑道勾成水白脸!

  以表示不以真面目示人的意思,多数都是贬义。

  水白脸的扮演者一般是在化妆的时候要勾尖眼,但也要因人而异,比如曹操就是一个大奸雄,所以眼窝勾得并不很尖,一方面显其秀气,另一方面更显得奸不外露。

  还有一种,则是油白脸!

  油白脸则多为刚愎自用的狂妄武夫!

  除此之外,也有是用于童颜鹤发的老英雄。

  戏台上,太监用白色脸表示其性情奸诈和肤色白皙,也有僧人,身体健壮,武艺高强,也用白色脸!

  由此可见,京剧里,并不是所谓的白脸,都是反派!

  当然,弹幕里有懂行的,也在为大家科普着。

首节 上一节 173/3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