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戏腔都不会,你懂毛线京剧 第172节

  …………

  不过,这出《失空斩》的闹场,并没有用到唢呐。

  而是使用了一小段开场锣鼓。

  并没有让大家等太久。

  伴随着锣鼓,戏台上,浅青色的幕布终于被缓缓拉开。

  终于,幕布被完全拉开后。

  无论是戏台下,还是直播间的观众,也得以看到整个戏台的全貌!

  此时戏台和之前的装饰又完全不同了!

  最扎眼的,便是戏台后面灰色帷幕背景上的一副木雕画!

  镜头很快也给到了这幅画的特写!

  那是一匹骏马,拉着一辆木制四轮车轮椅!

  顶部撑一杆华盖,四轮车的人则因为是木刻,看不清容貌。

  【哈哈,麻辣轮椅么?】

  【这就是京剧的文化?】

  【来来来,大手子们,告诉我们这些只懂戏腔的,这马拉了个轮椅是什么意思?】

  【…………】

  或许是因为还没有唱戏的缘故。

  包括李梦坤和他经纪公司请的水军,以及那些戏腔圈的网友们,又开始了吐槽!

  很快,弹幕里又给出了解释。

  【很明显,三国里做这种车出征的,除了诸葛亮还有谁?】

  【今天这出戏,就是说的诸葛亮,这一幕也是在军师诸葛亮的大帐中,上面的人就是诸葛亮啊!】

  【这是诸葛亮的四轮车,但凡读过《三国》,就知道诸葛亮每次征战,在战场上,乘坐着木制四轮车轮椅,右手拿着扇子在那里督战。】

  【史册中记载,木制四轮车是“素々~车”!

  《左传》说过:“素车”就是“葬车”。

  这一说法等同于棺椁。

  诸葛亮这么大的学识,能不知道这点?】

  【我一,“素车临阵”就是抬棺出征的意思。

  你们没读过《三国》,还没学过《出师表》么?

  诸葛亮“抬棺出征”说白了,就是告诉自己的将士!

  他死也要死在战场!很明显这是在表决心,鼓士气!】

  【诸葛亮出征坐木制四轮车轮椅,现在还有许多学者在研究,这是诸葛亮的世界观、军事观和个性化问题!】

  【这是京剧的美术、人文、历史文化,懂了么?!】

  【不懂就别尬黑了,只能显得你们无知?】

  【劳烦请问,戏腔里有这样的文化么?】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知道为什么有老戏迷听诸葛亮的戏会落泪,因为他们比你们懂历史!】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再和你们科普一下,戏里空城计的时期,是诸葛亮北伐,而且距离成功很接近的一次!】

  【………………】

  正如弹幕中许多人所说。

  当看到戏台正中的这幅画之后,台下许多熟悉这出空城计的老戏迷,神色凝重了许多。

  这出戏,说起来算是一出悲情戏!

  为何?

  三国历史中!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丞相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统一中原,从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后兵出汉中,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

  也就是历史中的五次北伐!

  而那篇让后世感慨不已的《出师表》,正是写在北伐之前!

  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诸葛亮设疑兵于斜谷,自己率大军攻祁山。张郃大破马谡于街亭,诸葛亮拔西县千余家返回汉中!

  建兴六年(228年)年冬,诸葛亮为响应东吴而进行第二次北伐。诸葛亮出散关,包围陈仓,攻打二十多天未破,汉军粮尽退军。魏将王双率兵追击,被蜀军击败,蜀军斩杀王双。

  建兴七年(229年),诸葛亮第三次北伐,诸葛亮派遣陈式攻占武都、阴平。魏将郭淮带兵援救,诸葛亮亲自率军至建威,郭淮撤退,蜀汉成功得到二郡。

  建兴九年(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汉军包围祁山,司马懿和张郃带兵援救。李严运粮不继,汉军粮尽退军。张郃追击蜀军至木门,被蜀军射杀。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诸葛亮出武功五丈原。因未能成功抢占北原而与魏军僵持达百余日。

  秋,诸葛亮逝世…………

  诸葛亮戎马一生,为了汉室基业操劳一生,仅仅只活了54岁就病死在北伐的路上。

  汉军退回汉中,至此诸葛北伐结束……

  而历史中,《失空斩》发生在第一次北伐,也是距离成功极为接近的一次!

  有多少真正喜欢京剧的听戏,会觉得自己是在传承文化?

  他们看戏,听戏!

  就像看小说、电视剧、电影一样。

  看得是故事,看得是戏里的人物!

  感动他们的,让他们共情的,也是戏里的诸葛亮!

  他们痴迷空城计这出戏,也是因为有角儿把诸葛亮给演活了!

  有人说京剧是以前上层圈子才听的……

  但凡看看历史,就不会说出这样的话!

  昆曲才是!

  最早的时候,比起昆曲,刚有雏形的京剧,恰恰是市井百姓所爱!

  三尺戏台,教化世人。

  老百姓不识字,(好得赵)历史里的事情,都靠说书先生和这戏台上下九流的戏子去演绎!

  而如何去演活戏里的人,就是角儿的本事!

  得让台下人觉得,戏台上的不是演员,而是戏里的人活了!

  但很显然,那些打着戏曲旗号鼓吹戏腔的饭圈,还有拼命用戏腔收割流量金钱的人,并不知道。

  或者知道了,也只能假装不知道……

  …………

  锣鼓点继续响着。

  直播的镜头,也从戏台最中间的木刻画,逐渐拉远。

  戏台中中间,摆了一张桌子,桌子后放置一张椅子。

  而这桌椅的摆放,和数量。

  在京剧中,又有大讲究……

  弹幕继续在科普。

  【正中央摆了一张桌子,桌子后面有一把椅子,称为大座!】

  【根据桌上不同的摆设,可以代表书房、公堂、也可以表示人在睡眠。

  如果椅子放在桌子前面,称为小座,表示人物闲来无事,或者等候消息。吉】

  【这出戏,这一桌一椅就代表了诸葛亮的军帐!】

  【除了这些摆法,还有二桌二椅、二桌四椅、三桌五椅、三桌六椅、三桌七椅等等代表着不同意义的摆法。】

  【…………】

  这就是京剧的舞台文化和艺术?

  不懂京剧的网友们,人都看麻了…….

148 红白黄绿,蜀四将起霸!(2更求全订)

  这才过了一分钟!

  而且这一分钟,戏台一个角色还没出现,一声京剧还没唱,就这么多道道??!!

  其实外行哪里知道。

内 部 群 5191⒉4⒉⒋⒊

  程式,其实就是戏曲舞台艺术最大的特点!

  颜色、脸谱、道具、演员的动作、曲牌名等等。

  都有其对应的象征意义!

  当然,这也是为何戏曲的创新,远非大家所想的那么简单。

  尤其对于外行来说,戏曲最大的艺术特点,都搞不明白,就在那吵着创新。

  就像戏腔圈的这帮人。

  戏腔是戏曲的创新?

  是戏曲的宣传?

  就说这些艺术,哪点和戏腔歌曲有关系了?

  甚至毫不客气的说,京剧最精华的地方,戏腔歌是一点没学。

  反而是京剧“国粹”这个称号,被这些戏腔歌玩得明明白白,要么也不会叫“戏腔”了……

  …………

  镜头慢慢拉远。

  象征军帐的两旁,是两个兵器架。

  而后,就是戏台最右侧,已经靠近角落的乐队了。

首节 上一节 172/3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