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中国环太党需要全盘接受苏俄在工业建设、市政建设、研发技术、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标准。
试想,中国的学生学习用的苏俄课本,技术人员使用的是苏俄标准,工业建设、市政建设需要苏俄专家指导,看苏俄电影、小说等。
假以时日,中国人内心亲苏的力量会越来越大,中国人亲苏和受苏俄控制就是一个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不过此时的苏俄,还没有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其标准体系非常不完善,相当一部分采用的美国标准,偏偏此时的欧美对外转让技术又非常大方,所以钢铁同志研究了很久,最后给出了一份八十多个企业清单,可以说相当大方。
当然,这也跟环太党地盘的现状有很大的关系,此时苏俄专家已经做了一轮普查,认为中国的战略稀有金属矿产非常丰富。
只要加大开采,三年内提供钨精矿3万吨、锡4.5万吨、钼精矿1.5万吨、锑2万吨以上,甚至更多,同时还可以提供大批的猪鬃、羊毛、黄麻、桐油等等。
这些战略资源现在价格越来越高,大概价值两亿美元,苏俄可以按照两亿美元提供大约八十个项目,这些项目大部分国外可以提供,关键是是苏俄不给,德国人也肯定会给……
重庆、昆明两个钢铁联合体,包括采矿、选矿、炼铁、炼钢、轧钢等分厂,生产能力为年各产钢50万吨以上,铁矿石来源为大红山铁矿和綦江铁矿、桃花铁矿等,品味相对较高,其中大红山磁铁矿高达60%以上。
处在西南和西北的若干个有色冶金企业和煤炭矿井,一个煤炭联合厂,两个洗煤厂,一个炼油厂,年处理原油预计为五十万吨(根据玉门油田的产量决定)
多个个机器制造厂,包括能够生产冶金、矿山、石油设备、金属切削机床等加起来约四万吨,一个技术含量相对有限的轴承厂,包括飞机厂在内的军工化学企业;若干个动力机器和电力机器制造厂,若干个化肥厂,十个火力电站,几个中小水电厂……
根据苏俄方面的估计,这些项目可以在三年内落地,中国环太党的生产能力将有非常大的提升,足以有效的抗衡日本人,也可以满足绝大部分轻工行业的制造需求和大部分军工需求,而剩下的那些苏俄不太愿意传授,欧美更不可能传授了……
廖德华同志每天谈判的内容,都会第一时间报告谷雨,谷雨默默得盘算一番,苏俄很可能算错了那些战略物资的价格,当然这也不奇怪,谁也想不到未来的战争规模会那么巨大,消耗量会那么大。
他要求廖德华尽快实现战略矿产的生产规模提升,这一块双方都有急迫的需求,可以立刻达成协议,让苏俄用飞机把技术人员派过来,让他们尽快出设计图,然后立刻从苏俄国内进行设备生产,要以战时的速度提升战略矿产的产量。
两亿美元?两年之后,苏俄用五亿美元的设备都未必买到那些矿产,到时候我倒要看看他们怎么办,不给新东西恐怕解决不了问题呀,到那个时候,不仅仅量要增加,质也要增加,要不然咱就给德国人……
同时谷雨准备和德国人好好谈一谈,首先是合成氨设备制造技术,能拿到多少就多少,他的顾问佛采尔此时已经回到了德国,他将承担重大的游说任务。
为了配合佛采尔的游说,谷雨需要让德国人知道环太党的力量完全不一样了,于是乎,罗卓英兵团就惨了。
怎么防空袭?中央军并无多少经验,中央军以前只是炸红军,这一回终于有了经验。环太党夜袭打掉了中央军的空军后,几十架教练机不断轰炸,每次就算只有三百公斤的炸弹,中央军也吃不消呀……
还有火箭弹一波波的轰炸,每一次攻击,爆炸区内人仰马翻,死尸遍地,到处是残肢剩体,只用了两天,罗卓英兵团就已经崩了,中央军连武器都不是对手,谁都不知道仗该怎么打了,湘军先崩溃,紧接着是土木系,他们也强不了多少.
见到覆灭命运已定,得到了陈诚授意,罗卓英以放弃重武器作为交换,携带一批土木系核心军官,逃到了湘江东岸……
1935年12月10日,罗卓英兵团主力被消灭于湘江西岸,常凯申被吓得魂飞魄散,一个强大兵团竟然如此迅速被拿下,他哪里还有底气打下去,被迫再次求和!
1935年12月11日,环太党进抵长沙周边,同日占领萍乡煤矿,株萍铁路被截断,中国最大的重工企业汉冶萍断了煤炭供应,处在破产的边缘。
1935年12月12日,环太党占领湘西战略要地常德,湘军28军退守岳阳,同日环太党沿着萍乡,追击汤恩伯兵团,向宜春、南昌进发,同日美国代表向环太党提出恢复和平谈判要求……
1935年12月13日,环太党正式向国民党和民主人士代表提出政协会议权力及联合政府组成若干条提议,要求只能在这些条件基础上谈判。
同时环太党威胁,若常凯申不答应,环太党中原方面军五十万大军,将沿着陇海和津浦线南下,咱们一决雌雄。
1935年12月16日,常凯申迫于内外压力,不得不宣布接受环太党的谈判,而利用这最后三天,环太党东南方面军一路杀到了长江边,控制了洞庭湖平原广大地区,获得了一个极其重要的粮食基地。
而就在同一天,佛采尔将军见到了希特勒,并向希特勒陈述了他的中国见闻,对两党介绍了一番,认为环太党必胜,中国必将统一,未来潜力巨大。
佛采尔介绍他回国前,见到环太党研发的火箭炮的情况,这是一款非常有东方特色的武器,对德军同样有用,改良之后可以作为步兵团压制武器大规模装备。
佛采尔说德国的战略一向很明确,必须进攻,万一对方在德国的占领区,用这种简陋的火箭弹骚扰,对德国将是巨大的威胁……
环太党能够根据自身的特点,研发出攻打据点和坦克等移动目标的火箭筒,还有这款可拆分的火箭炮,表明他们不仅可以引进生产,也可以进行一些研发创造,这是南京国民政府远远比不上的。
佛采尔告诉希特勒,中日之间即将开始的战争,日本人并没有足够的优势,压制住中国人,即便能够压制中国,日本人在中国环太党的牵制下,绝不可能有实力,进攻苏俄远东和西伯利亚,无法让苏俄两面受敌。
虽然中国环太党也是共产主义政党,但他们和苏俄是两码事,他们的领导层十分担心苏俄在领土上的贪婪和对环太党内部事务的干预,他们的领袖谷甚至直接当面点出了这一点。
所以他们并不愿意完全依靠苏俄,他们和德国进行技术交流的决心也很大,他们也可以拿出很好的价码,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呢?我们都可以和苏俄合作,还在乎一个更加弱小的中国?
最后佛采尔认为,即便不与中国环太党有密切的军事交流,德国最好的选择是在中日之间中立,然后获取实利,为什么要和日本结盟,以至于失去了中国这样一个可以提供大量战争资源的国家呢?
听完了佛采尔的描述后,希特勒沉默了一会,如果可以选择,他并不愿意增强任何一个共产主义政权的力量,这是他的阶级属性决定的。
但与此同时,现实也告诉希特勒,德国的战争准备还不够,也没有足够的黄金,他需要的各种战争物资,也许只能从中国大量获得,最起码中国不仅不需要钱,还可以购买德国的工业品,这是其他国家都办不到的……
而现在中国传来的种种也已经验证了这一切,看来确实该下决心了,他需要拿回莱茵区,他需要整合所有的德意志民族,他必须战争,而战争就一定需要资源,苏俄可以提供,中国人同样可以提供!
第319章 承诺
就在阿道夫下定决心的时候,他梦想中的好基友日本人同样也处在躁动中,东京事变已经一年了,日本已经开始了大规模扩军备战,陆军扩军,关东军多达六十万人;海军同样扩军,已经退出了华盛顿体系。
不听话的日本政府此时也变成了军部的玩具,此时可以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但日本军部此时却犹豫无比,接下来真得要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吗?即便是号称日本第一流战略家的石原也是犹豫无比。
此前的战事中,日本人已经缴获了环太党的火箭弹,研究一番之后,日本人也是头大无比,这个世上竟然有这么恶心的游击武器,怪不得给帝国造成了这么大的麻烦。
这玩意确实是一个好东西,很符合日本陆军在亚洲战场的需要,当然这也不奇怪,中日两国的战场环境完全一样,所以日本人也准备进行仿制。
不过注意力一向只放在进攻的日本人觉得可以把口径搞得更大一些,这样火箭弹的威力自然就更大,射程更远一些,而且也不是很重,进攻时相当于一门重炮,还可以有效地压制中国人的骚扰。
但是日本人也有麻烦,他们的双基发射药不怎么样,那么他们能够制造的火箭弹火光冲天,和环太党搞出来的半斤八两……
这款武器射程很一般,苏俄从来没有展示过这种武器,很明显这是环太党的土创造,应该和他们那款火箭筒是同一思路,就是为了游击骚扰东北,特别研发的。
而环太党的设计也确实达成了目的,过去的夏天日军在东三省遭到了不小的损失,种种迹象表明,满洲治安战还有得打,什么时候能结束,谁也不知道。
只要一想起这些,石原就有些无奈,他现在已经十分后悔发动九一八,九一八前一群参谋千算万算,就是没有算到会被中国环太党钻了空子,乘机招揽东北抗争民众,一举崛起,几年之间就席卷了半个中国,现在的中国比四年前不仅更接近统一,而且更难对付了。
中国环太党已经控制了中国近两亿人口,还不断发展各种军事工业,装备越来越强,石原很清楚征服中国的希望已经十分渺茫,甚至可以说已经没有了,这是一个让人绝望的结果……
经营了几十年的东三省尚且被骚扰成这样,等到入关进入到中国腹地,到底会发生什么?他再也不敢赌博了!
有一条他是知道的,在环太党的蛊惑下,中国人的抵抗肯定会更加的强烈,帝国到底需要多少军队才能保证对占领区的控制,谁也不知道。
真得能够一波流打到太原吗?就算打下了,真得能保证长期控制,为帝国扩张输血吗?万一啃不动怎么办?或者中国人守不住,把这些工业设备炸掉了怎么办?中国环太党不是张学良,他们什么事情都敢做!
就算打到了太原又如何?环太党还有陕西,四川,这些地方都是什么样的地形?大山一个接着一个,环太党躲在大山上,日本到底应该派出多少军队,才能打那么远,日本的财政又怎么可能吃得消!
在中国只能打常凯申,石原过去同样反对,他认为那只会让中国环太党从中获利,就算常凯申表现很垃圾,但有这个垃圾牵制,中国就不会团结,即便是搞什么联合政府也无济于事。
石原再一次想到了南下,环太党在缅甸的战果已经证明大英帝国的极端脆弱,英属马来半岛的橡胶,荷属印支群岛的石油,还有控制东方航线的马六甲,帝国只要伸出手,就能触摸到。
问题是美国人同意吗?环太党折腾英印殖民地,是为王前驱,美国人当然支持,而且中国环太党也没有能力在缅甸站住脚,这一点谁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