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草莽纵横 第86节

第171章 重登(一)

  不过当看到黄建设这封信的时候,一时间她心头沉渣突然泛起,往事,特别是赵明海日日护送的场景在她脑海里一一而过,一时间她有些心神摇曳……

  但是她还是冷静了下来,因为从黄建设的惋惜中她敏锐的感觉到她与赵明海人生之路已经岔道了。

  “哎!他不该这样啊,他是这样的吗?”……

  合上信,黄文婷心里惋惜着,也疑惑着。相处了这么长时间,她对赵明海了解很深,感觉中赵明海不像是轻言放弃的人。但是另一方面她又知道赵明海实际上又是一个见识超乎寻常人的人,从当初她选择高中而不是小中专这一点,黄文婷就能看出来。

  此时要是赵明海又有了新的想法了呢!而且二十万,这绝对是一个极大的数字了!

  “等等看看吧!”

  思忖之间,黄文婷装上了信。然而心里却不由自主的拿她现在的追求者与赵明海比较着。

  ……

  如此转眼间就到了四月,春暖花开,农事也开始忙了起来,不过赵士礼、郑桂芝并没有打扰赵明海,当然在学习之余,赵明海还是会帮着干些农活的,拉水、挑水种红薯之类的。

  在四月初九,中午,正当饭时,大黄的“汪汪”声里,麻三出现在了门口,上身是袖口破了的红秋衣,下身脏兮兮的青裤子,圆脸上脏兮兮的像个要饭花子。

  而在赵明海上个月刚出来时,麻三就来过,说要跟赵明海混,赵明海自感自己没有着落,又感觉麻三好像脑袋缺根筋,好像有点混,以自己现在还没着落,管了他一顿饭,把他给我送走了。

  只是没想到他居然又回来了!

  “你,怎么……成这副样子了?”赵明海愕然的问道。

  “我没钱了,俺爸走了,只剩我一个人了……他们都不带我,办事处也不给我安排,老师,我还得跟你混,你以前跟我说过,出来后再讲的。”麻三眼睛瞪的溜圆,表情可怜兮兮的向赵明海说道。

  这句话在王楼监狱,麻三请求跟赵明海混时,赵明海确实是这样说过,本意是推辞,正常人都能听出来,只是没想到被这个脑袋缺根筋的家伙当成真了!

  “这个……”

  赵明海犹豫着,感觉麻三是个麻烦。同意了,以他的脑袋,可能只能做个酒囊饭袋;不同意,显得他言而无信,影响他的名声。

  而赵士礼、郑桂芝却是善良而又纯朴的人,受过穷的又最难体会到贫困的滋味。困时的艰难,乡亲间你送我一瓢面,我送你颗白菜的互相周济、同舟共济,也养成了他们助人为乐的品性。

  特别是郑桂芝,看到麻三可怜兮兮的样子,特别是听到麻三父亲去了之后,心一下子软了,就在赵明海犹豫之间,她已经开口道:“孩子,先洗洗吃饭吧!你来的匆忙,我们这里没有好吃的,你别嫌弃。”

  “谢谢婶子,不嫌弃、不嫌弃。这两天热乎的我都没吃上。”麻三匆忙的说道。

  说话之间跑到了井边,赵明兰却想到了麻三踹了赵明敏一脚,抢了钱盒子的事情,狠狠的瞪了麻三一眼,麻三浑然不觉。

  ……

  “你怎么不跟着万红卫了?你不是一直跟着他的吗?”

  麻三“稀里呼噜”的喝汤声中,赵明海问道。

  “早就不跟他混了,他不地道,我把他揍了一顿。”

  ……

  “你会干什么?”

  ……

  “我会干活。”

  “那回头你帮俺挑水点花生去。”赵明兰气呼呼的说道。

  麻三却郑重的点了点头。

  ……

  李围子村自古就有周济外乡人的习俗,会看风水、会中医的王学艺就是这么留下来的,麻三虽然对这些一窍不通,但干活却肯卖力,就这么留下来了。晚上睡在了赵明海的宅子里,算是赵明海家里添了一口人。

  不过到了四月下旬,张志安要去南方谈水泥生意,却专门来喊了麻三,与他一起去。

  ……

  麦收之前,麻三与张志安回来了,这个时候依然是需求远远大于供给的时代,只要有东西就不愁卖不出去,所以张志安的生意谈的很顺利。

  然后麻三就与赵明海一起收麦……

  转眼到了六月初三的时候,赵明海去了六亭县,然后报了名。世上重名者太多,一个学校都能找出五六个张建军、李建军的,教育局的办事员并不认识赵明海,而社会上的考生几乎与赵明海风马牛不相及,因此此行并没有引起别人什么注意。

  只是在后来,教育局的工作人员整理报考人员资料与档案时,才赫然发现原来杀人大案的主角居然报名参加高考了!只是此时也该拿准考证了。

  不过赵明海参加高考的事情还是在六亭县慢慢的传开了……

  七月六号赵明海带着麻三去了六亭县的宅子,打开了尘封已久的房门……

  还是和以往一样,考了三天,考完后,赵明海与麻三回到了李围子。

  而由于麻三的作用以及教育局办事员的作用,赵明海参加高考的事情,此时在六亭县已经是广为人知了。

  因为以前贷款消息的引导,听到这个消息后,这些人心里多少都有些惊诧,特别是黄建设与韩萍两口子,他们没料到赵明海的选择居然是既要发财又要上学……

  不过对于赵明海这次高考的结果,大多数人都是不怎么看好,原因很简单,不论怎样,在监狱里岁月蹉跎了两年,学习又犹如逆水行舟;内行的人又知道,八三年高中由二年变成了三年,知识深奥了许多……

  也因此,基于以上的原因,即使黄建设与韩萍也都是这么认为,认为赵明海很难达到最初的巅峰,顶多考个二本或者专科之类的,甚至考不上。

  他们并不会知道,赵明海的灵魂来自于后世,高中所学的知识比现在的还要难一些。

  当然宁梅与黄文婷却不知道,她们两个都没有回来。她们两个不回来的原因有区别,宁梅是不想回家。黄文婷则因为是学生会副主席,要组织学校的夏令营活动。

  不过在黄文婷打电话问候黄建设与韩萍时,黄建设还是把赵明海参加高考的事情告诉了黄文婷。

  “我就知道他不会气馁!”听了黄建设的话,黄文婷却是脱口而出,语气中甚至有一些小小的得意。

  这种情绪自然的流露,让黄建设瞬间意识到了什么,他定了定神,然后才说道:“不过我觉得他很难再考上交大了,他毕竟在里面关了那么长的时间……”

  黄建设这话意在提醒赵明海与黄文婷之间,或已有差距,但电话那头却传来了黄文婷急促的声音:“他的三个志愿都报了什么,爸爸,你知道吗?”

  声音似乎蠢蠢欲动。

第172章 重登(二)

  “不知道!”黄建设立刻实事求是的回道。

  “哎,爸!”电话的另一端传来了黄文婷不满的声音。

  “爸,你注意一点,看他考哪里去了?”

  ……

  放下电话,黄文婷从电话亭边离开了,但是她的心却不平静了起来。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黄文婷是理智的,在爱情上也是如此,纵然有许多的追求者,但阅尽千山,她蓦然发现最好的可能还是最初的那个……

  ……

  对于赵明海的参加高考,宁彦一与石小慧也是很快就听说了这个消息。而对于这个消息,宁彦一与石小慧采取了和以前一样的策略,没有对宁梅说。

  同时,在他们心里,对赵明海的预期与与黄建设等人也很是不同,黄建设等人认为赵明海达不到以前的高峰,他俩心里却是巴望着赵明海功亏一篑,前程尽毁。

  ……

  当然其他人,比如刘军、田三、章鱼、甚至是马立军也在默默关注着。

  而这些人当中对赵明海期许最大的却是赵明兰与麻三。赵明兰期许最大的原因是因为她想跟着赵明海出去,见见广阔世界。

  麻三的原因其实与赵明兰大差不差,但他的底层逻辑是赵明海混好了,他这个跟着混的小弟自然也好了。

  ……

  如此蝉鸣声中,时间一晃到了七月二十六。这个时间点正是各院校发放录取通知书的时间点。

  上午,如同以往一样,六亭县邮局的分拣员,穿着深绿色的军装式的工作服,分拣着邮件。俄而,一张交大的录取通知书落入了分拣员的眼帘。

  交大毕竟是重本,这立刻引起了分拣员的注意,他拿起来一看,只见收件人地址上写着:开河市、六亭县、坝子乡、赵明海(收)。

  看到“赵明海”三个字,那个分拣员眼睛微微一敛,随即不由自主的叹道:“好小子,终于还是考上了,厉害厉害!”

  “周大哥,你说谁呢,考上了什么?”听着分拣员好像如释重任的话语,前面柜台的刘媛转过身好奇的问道。

  “那个赵明海,又考上交大了!这小子真行,当时我还挺替他惋惜的。虽然晚了三年,但还不算晚。”

  ……

  毕竟是重本,加上赵明海过往的经历,又是一年一度的高考通知书达到的时节,谈论高考成绩几乎是所有高中家长茶前饭后的必备项目,只是一上午的时间,赵明海重新考上交大的消息已经在六亭县城里开始流传了。

  ……

  傍晚,六点钟左右,太阳已经开始西落,此时正是村民干农活回家的时候。

  当然熟悉农村作息习惯的邮递员也是趁着这个时候送信,不这样他们很难找到收信的人,平常的邮件倒也罢了,可以寄存在大队部,或邻居那里,但需要亲自签收的信件却不能这样。

  而在这时坝子乡邮局的邮递员张志同骑着一辆绿色的邮政自行车来到了坝子村。他并不知道赵明海的家,到了村中心,他下了车,向正在闲谈的赵士齐问道:“大爷,赵明海家在哪里?”

  作为街中的常客,无钱有闲的五保户,这个问题,赵士齐已经被问过很多遍了。但是这一次他依然感觉到有些奇怪,原因无它,因为问他的是一个邮递员。

  “在村东头,你是?”赵士齐站起来,顺手向西北角一指,同时带着些好奇与犹豫问道。

  “他考上大学了,交大,重本,这可不多见,他们祖坟上现在冒青烟了!他真是个人物!”说出心里许久的感慨,张志同一推自行车,一溜烟的去了。

  而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赵明海家里客来客往,赵明海贷款二十万与张志安一起去做生意的事也在李围子村传的沸沸扬扬,总而言之,赵明海现在李围子村民眼里是风声水起。

  不过这些和考大学却没有半毛钱的关系,甚至正因为这些表象,让赵围子的人忘记了赵明海还能考大学这回事!也因此这个消息对赵士齐等不知内情的人来讲,极具有猝发性。

  “啊!士德,你听见了吗,士礼家的小四考上大学了!”张志同刚走,赵士齐就脱口而出道。

  “听到了。小四本来就不是寻常人,有什么惊诧的!”

  “他现在算是真正的起来喽!以后吃公粮了。”

  ……

  如同一股旋风,这个消息刹那间在李围子村刮了起来……

  当张志同来到赵明海的家时,最先迎接他的却是大黄,“汪汪”声里,张志同在门口喊道:“赵明海,赵明海在家吗?”

  院子里李小翠正磨着豆浆,赵明兰正抱着赵亚洲,逗弄着。闻言,李小翠一边放下了舀豆子的勺子,向大门边走了过去,一边说道:“谁呀?找小四什么事?小四下地干活去了。”

  说话间李小翠已经到了门口,看到眼前一身浓绿的邮递员,她不禁微微的愣了一下。

  而这时张志安已经抬头笑道:“恭喜、恭喜,赵明海考上交大了,你们喊一下,需要他亲自签收。”

  “啊!!!”

  张志安刚说完,赵明兰就大叫了一声,三步两步走到李小翠身边,把赵亚洲往李小翠怀里一塞,大声道:“我去喊,你稍等。”

  ……

  七月是锄地的季节,傍晚是回家的时刻,因为从地里归来的人多,寻常没有几个人的地边的小路突然之间人多了起来。

  赵明海、麻三、赵士礼、郑桂芝也在晚归的人群中,四个人个个汗流浃背,汗水已把汗搭子浸湿。

  不过一日终了,四人脸上的神色都很是轻松,即使是麻三也是如此。麻三脸上甚至有愉快的神色,至于其原因,也很简单,跟着张志安回来后,赵明海给了他一百块钱的零花钱,这实际上是他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见这么大的钱,比上一次抢赵明敏的钱盒子后所得的钱还大!

  而另一方面,他这个人虽然脑袋不怎么灵光,但做事实在,干活肯出力,极得赵士礼与郑桂芝的喜欢,对他照顾的不错。

  而他对未来的要求又不高,甚至没想过什么未来,只想到过一个“混”字,也因此麻三在这里过的轻松愉快。

  “四哥,咱先去洗澡去吧!吃完饭再洗一个。”走到半途,麻三向赵明海建议道。

  “四哥”这个称呼,是赵明海不允许麻三称呼他为老师后,麻三改的口,虽然他年龄比赵明海还大些,但他还是这么叫了。

  事情就是这样,有时拳头可以改变年龄,赵明海也坦然接受了。

  “弟弟,弟弟……”

首节 上一节 86/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