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草莽纵横 第83节

  早起已经成了习惯,第二天四五点钟,赵明海就醒了,按照习惯他开了门,打算先去跑一圈,然后练练擒敌拳。这也是马立军的嘱咐,要他不可停,像他那样,练一辈子。

  ……

  而就在他走到地头,开始跑步的那一刻,赵明铜扛着一口袋小麦来到了赵士礼的家门口,大黄的汪汪声里,赵明铜大声喊道:“三叔、三叔……”

  如同以往一样,赵士礼一家子,烧锅的烧锅、做饭的做饭,喂猪的喂猪,打扫磨盘的打扫磨盘,正各自忙碌着。

  而赵明铜早已成为他心里的一块疙瘩,他正犹豫着与不与赵明海说,说了怕赵明海的脾气上来,再出事……

  总而言之,现在他听到赵明铜的声音都感觉不舒服!只是转头间看到赵明铜扛着的一袋子小麦,他不禁有些茫然了。

  “明铜,你要换这么多豆腐?”随即赵士礼试探性的问道。

  村里人经常拿黄豆换豆腐,但也不过三五斤,这几年以来,他还没见过谁扛一袋子黄豆来换的。

  自家生意所致,他本能的认为赵明铜扛着的是黄豆。

  赵明铜把麦子往墙根一放,“呼哧”了两声,然后才尴尬一笑道:“三叔,是这样的,刚才我去三级地看了看,却发现占了你一犁子地,这事闹的,哎,回头我改过来,这袋子麦算我补偿你的。”

  说完,想着自己连割加收,赵士礼却捡了个现成的!他不禁又“哎”了一声。

  还是那句话,这一犁子地早就成了赵士礼与郑桂芝的心病,现在赵明铜居然主动上门认错,而且要主动改正,刹那之间,赵士礼与郑桂芝都愣在了原地。

  而农村就是这样,讲究的是得饶人处且饶人,寻常两姓之间争地边子的事改过来就行,没有谁要补偿的。更何况怎么着都是一个祖宗的,那就更讲究些了。

  因此愣了一下之后,赵士礼立即欢快的说道:“明铜,你这是干什么?地边子该过来就行了,咱爷们谁跟谁,还抗东西来,传出去人家不笑话咱,快抗回去。”

  心里的疙瘩解了,赵士礼说话居然流畅了,郑桂芝也是这样,一边从锅里舀着煮熟的红薯,一边笑道:“明铜,你快扛回去,谁没有个看错的时候,改了就行了。”

  赵士礼、郑桂芝这么说也就是谅解了,赵明铜心头大事顿去,而他毕竟又是贪小便宜的,立刻觉的这个时候不如听人劝,吃饱饭,于是“嘿嘿”的尴尬笑了两声,然后说道:“那,那三叔,三婶,我回去了。嘿嘿。”

  说着,赵明铜扛起了布袋。

  “明铜你慢些!”

  ……

  “娘怎么回事?”赵明铜刚走,赵明兰就好奇的向郑桂芝问道。探头之际,从炉膛冒出来的火光差点燎了她的头发。

  “去年,咱的三级地被他耕了一犁子,这个人就这样贪人家便宜,这次真是难得。”说话之间,郑桂芝的语气心满意足。

  “什么难得,这是看俺弟弟回来了。”

  ……

  “买豆腐喽,豆腐腐腐……”

  与此同时,坝子乡坝子村,赵明河正在拉着长腔吆喝着。

  “老二,老二,过来一下。”

  一道声音蓦然在街南响起,赵明河转身一看,立即吓了一跳,因为向他招手的是张志松,已经欠了他近两年的豆腐钱了。

  而就在他犹豫之际,张志松已经紧走了过来,笑道:“老二,来,咱把这两年的豆腐钱算一算,嘿嘿,一直忙,没时间。”

  张志松欲盖弥彰的解释着,赵明河微微一愣,但他聪明,瞬间明白了什么。

  ……

  三月,麦子已经开始抽穗,早上麦叶上的露水依然晶莹,整个天地都充满着生命的张力与清新的味道。

  跑了一阵子步,热了身子,赵明海像以前在王楼监狱里一样,踢腿、拔筋、擒敌拳……

第166章 不动自威(四)

  农村人早晚都喜欢到田间地头转一圈,特别是中老年人,以及到地头摘菜的妇女。农村总有些人喜欢在地头种点葱、姜、蒜苗、菠菜之类的。

  赵明银的媳妇就是其中之一,当然田间地头还有其他人,或挎着粪箕子,或随便瞎溜达。

  很快他们就注意到了在田埂处纵横腾挪的赵明海……

  ……

  “老三,你这是……他没要?”

  回去的路上,赵明银媳妇恰好遇到了扛着麦子的赵明铜,随口问了句。昨晚赵士武爷几个商议事时,他也在场,知道赵明铜要给赵士礼赔偿的事情。

  “嗯……”纵然是重压之下,赵明铜还是喜滋滋的应了一声。

  “老三,多亏你去了。你知道我看到什么了吗?”

  “看到什么了?”

  “我看到小四在打拳,忽高忽低的。他力气那么大,这又会拳了,还有人过的吗!”

  “啊!”赵明铜突然心悸。

  ……

  当赵明海回到家时,一大盆白菜已经炖好了,里面有昨天剩下的肉片,给赵明海的照例是一大盆的汤,一摞煎饼,不过煎饼的颜色变了,由原来的黑红色,变成了浅灰色,这表明里面的杂粮减少了。

  “弟弟刚才赵明铜来了……”

  赵明兰的叽叽喳喳声里,赵明海吃完了饭,然后骑了自行车往坝子村而去。昨晚他与张志安相约一起去张家铺监狱去看孙金龙。出来了,一些人情总要还的。

  临行前他忍不住捏了捏赵东亚的小脸,赵东亚的小脸肥嘟嘟的,他总是忍不住想捏一捏。

  与张志安汇合后,两人买了些东西,先去了涧河东村,找了孙金龙的媳妇王小慧……

  交通不便上午十二点左右才到了张家铺监狱……此情此景,见到孙金龙,赵明海也没什么好说的,只是询问了一下他在里面的情况,然后把孙金龙原来嘱咐他的话又送给了孙金龙,要他好好改造。

  而见到赵明海,孙金龙却是很吃惊,询问了一下赵明海,问他怎么这么快就出来了,赵明海简单的做了回答。

  ……

  傍晚时分,赵明海、张志安、王小慧一行人才回来,到了坝子乡,张志安留饭,王小慧却记挂家里,匆匆而去。

  赵明海倒是留了下来,在张志安家吃了饭,饮酒中,赵明敏问了赵明海以后的打算。她有感觉,纵然赵明海进过班房,但小小的李围子村还是装不下赵明海。

  赵明海没有隐瞒把打算继续考的事向赵明敏、张志安说了一下。赵明敏与张志安都知道赵明海心气儿很高,因此对赵明海这个打算并不感到奇怪,只是有些担心赵明海还行不行,毕竟已经过了两年多了,按照他们的认知与经历,许多知识赵明海应该已经生疏了。

  然后张志安又谈了贷款的事情,说出了与赵明海合伙的意思。

  这与复习、上学并不冲突,因为一直以来,赵明海都没有插手车辆运输上的事,他知道张志安是有这个能力的。

  而纵然人生有了目标,赵明海也不想自己贫穷,因此与张志安商议了一下,打算一起去找郑桂堂试一试。

  ……

  喝完酒,已是九点多……到了赵士礼那里,放了自行车,提了暖水瓶,赵明海刚想回去,“四,四……”隔壁传来了赵明江的声音。

  ……

  当赵明海来到赵明江家里时,赵明江的方桌上已经放着四沓钱。而当赵明海坐下后,赵明江开口道:“这两年赚了四万五千多块钱,给你盖屋,我给了咱爹两千块钱,现在工、料都贵了。你拿去吧。今年生意不好,拉铁矿石不如拉水泥赚钱。”

  五零拖拉机一直是赵明江给他经营着,赵明江居然把这两年所赚的钱全部拿出来……

  “或许这就是一母同胞的缘故吧!”

  想着,突然之间,赵明海心热了,而就在抬眼之际,却发现朱艳红目光灼灼……

  微微想了一下,赵明海说道:“大哥这两年全亏了你,不过我以后还得用钱,这钱我拿一半,以后就这样,赚钱咱哥俩平分吧!”

  “啊,这怎么行?这车还是你的……”

  赵明海摆了摆手,拿起了两捆子钱,起身径直去了。

  ……

  而赵明海走后,赵明江愣了一阵子,才瞪了朱艳红一眼,说道:“就你想的多,小四还能亏着我,这可怎么办,拿这么多,传出去人家不笑话咱!”

  朱艳红一声不吭,许久才说道:“什么多少的,你们不是亲兄弟吗!以后长着呢,他结婚时咱多给几个磕头礼不就行了。”

  “那,还有老三呢,给他多了,给老三少了,老三能没有意见……”

  想了想赵明江突然笑了,然后拿起了一捆子钱,说道:“我把钱给咱娘,不就行了吗!”

  “你个傻子!”

  “咱不能拿那么多,小四找谁不能开车,对咱够照顾的了!”

  “找别人!找别人能有你尽心!一天到晚的!”

  ……

  而就在朱艳红与赵明江算着一笔糊涂账的时候,赵明海推开了家门,从里面抽出了五百块钱,然后全部交给了郑桂芝。

  简单的说了一下钱的来源之后,赵明海再次回到了他的屋子,然后拿出了高中的课本,翻开了以往的练习册……

  ……

  第二天早上八点左右,赵明海与张志安一起来到了坝子乡信用社。信用社还没开门,但门前已经围了十来个存钱、取钱的人。

  赵明海虽然没有与他们打招呼,但本乡本土的,里面有认识赵明海的,看到赵明海之后,立刻小声议论了起来。

  “那个就是李围子的赵四。”

  “额……杀了两个人的那个?!”

  “嗯。”

  “不是说判了五年吗,这么快就出来了?!”

  “谁知道呢?”

  “出来干什么,这种人出来多吓人!他来信用社干什么,他家不是很有钱吗!”

  因为家里有大五零,在乡人眼里,赵士礼一家的形象已经悄然改变,变成了家藏巨万的有钱户。

  “来存钱的呗!你觉得他像咱们一样。”

  “嗯……这赵四也是真有胆,有本事,听说买大五零就是他提议的。”

  ……

  八点半左右,信用社开了门……不过赵明海与张志安没有去柜台,而是直接进了大院,去了郑桂堂的办公室。

  如同以往一样,郑桂堂刚刚开了办公室的门,正在小心翼翼的打扫着卫生,生怕泥土沾在他那仅有的两套之一的喝茶的藏青色中山装上。

  “表叔。我来,我来。”

  见此张志安笑嘻嘻的喊了一句,说话之际,弯身就去夺郑桂堂的扫把。

第167章 不动自威(五)

  “这就扫完了。”

  郑桂堂说着直起了腰。却发现门口除了张志安之外,还站着一个年轻人,估计个子一米八九,锃亮的头皮,粗布夹克露出壮硕的肌肉,很给人威猛的感觉,但是挺拔的鼻梁,眼里温润的笑意,又让人感觉到很儒雅。

  “这小子是谁?好人才!”

  因为上学,以前又没直接插手贷款业务的缘故,郑桂堂以前与赵明海并没有什么交集,见此,他心里不由的暗暗思忖着。

  而这时赵明海已经喊道:“二舅。”

  “你是?”这个称呼令郑桂堂有些迷惑了,他不由的抬起头问道。

  “我李围子的赵明海,我娘是郑桂芝。”赵明海解释道。

  郑桂堂虽然没与赵明海有过交集,但是对于赵明海的大名却已是如雷贯耳,而且与赵明海还是正儿八经的亲戚,毕竟赵明海的母亲就是他的堂姐。

首节 上一节 83/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