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草莽纵横 第54节

  第二天一早,还只是五点露头,清晨的薄雾里,孙玉娥、孟香兰、沈静就来了,笼着薄棉袄的鸡心领女士西装褂子上蒙着一层白霜。

  然后她们便一边做工,一边谈论起了昨天的事情,昨天的事情沈静知道个大概,但也不是全知,因此当听到赵明兰说赵明海已经把昨天的人抓到了两个,并送进了派出所之后,她们也是相当惊讶的。

  而这也让她们的心踏实了起来。其实看包子铺的生意这么红火,除了孙玉娥,孟香兰与沈静都有自己出去单干的想法,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是经历昨天一事,她俩自问她们以及家里人可能还没有这个本事。

  当然这次事件的影响还有其他的一方面,比如季四清。因为今年年底就退休,季四清两口子想搬到开河市与他儿子住去,想在开河市买处房子自住,这让他有了极为浓烈的把老宅子卖出去的想法。

  而恰巧赵明海的生意又异常红火,这样一来就升高了房子的价值,另一方面季四清也觉得能尽快脱手,因此这几天他正在四处打听想买房子的人。甚至已经找了几家,但因为价格太低,他放弃了。

  他没有想到赵明海,因为在他眼里,一时好并不代表永远好,赵明海不一定能在城里站稳脚跟,也就是说这包子铺不一定能开到什么时候,赵明海不一定会买。

  这其实也是他急于出手的另外的一个原因。不趁着红火的时候出手,等凉了的时候就无人问津了。

  当然他没想到赵明海,还有另外一个心理因素,那就是身为一个城里人对乡下人的优越感,一个乡下人租房做生意,在他眼里就是个穷人,不一定有那么多的钱。

  但是经此一事后,季四清的想法变了,他感觉赵明海像是过江猛龙,能在这六亭县城立稳脚跟。而立稳脚跟,自然需要一个落脚点,这,他正好可以提供!至于钱,他认为赵明海或许一时无法拿出来,但可以先给一小部分,剩下的慢慢还。

  ……

  第二天……

  六中和其他高中一样,两节课之后是课间操,全体学生都要到操场集合去做广播体操,宁梅也和以前一样,和同学们一起去了操场。

  只是今天的心境已经与以往完全不同了,不知觉的,宁梅在隔壁一班中寻找赵明海的身影,然后她就看到赵明海正对她微微而笑。

  其实昨晚因为羞涩,宁梅说完一句话就跑了,回去后这才想起忘了问赵明海对此的态度了,因此自从回去后,她就心生忐忑,但是现在看到赵明海的这双眼睛,她一下子放了心,泯然一笑,唇角不自觉的扬起。

  一切尽在不言之中。以后也是如此,相见之时,以眉目传意,宁梅这样的矜持、收敛,倒让赵明海对她有些敬意了。

  ……

  而后的时间先是季四清在星期天上了门,向赵明海说了想卖给他房子的想法。

  记忆中这片区域拆迁了,六中也搬走了,这里变成了繁茂的商业区,确实有买的价值。

  但是赵明海的志向从来不是一个小县城……当季四清说出房子的价格一千元时,赵明海更犹豫了,因为有这个钱,在此时到开河市差不多也能买一处老宅子了。

  同时赵明海也认为他以后还不知道要到哪里去,赚了钱,不如等以后大学毕业时落地生根用,因此赵明海委婉的拒绝了。

第107章 发力

  十一月初,六中期中考试。然后星期天放假。

  星期天的时候,张志安却过来了,也没什么事,主要就是过来看看赵明敏。当然也与赵明海谈了一些事情,比如赵士礼一家的地都种完了,现在正在给赵明河盖房子之类的,还有就是他又发现了一个商机,从黄丘水泥厂往港口运水泥之类的。

  当然赵明敏也与他说了前一阵子包子铺发生的事情。对于赵明海能解决这个事情,张志安并不感到稀奇,他就是认为赵明海有能力。

  只是赵明敏毕竟是他心头之人听了赵明敏被踹的事后,纵然认为赵明海有能力,他还是感觉把赵明敏放在赵明海这儿不保险,还是放自己家比较安全。这让他的紧迫感更加的强烈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就从黄丘水泥厂往港口运水泥的事,张志安寻求了一下赵明海的意见,其实运输本身是没什么问题的,黄丘水泥厂扩张,运力有些紧张,往港口运输,走南方,大马车都用上了。

  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张志安想买一辆东方红小四轮拖拉机。小四轮与大马车相比,自然是拉的多,速度快,但小四轮的成本却高达三、四千块钱!

  这笔钱在这个时代绝对是一笔巨款!这个时代小额信用贷款才一百到三百元。这么多的钱让张志安心生犹豫,深怕一个考虑不周掉到沟里,因此才来询问一下赵明海的意见。

  闻言,赵明海知道张志安的开挂人生可能要开始了!因此直接说道:“三哥这肯定行,不过我觉得小四轮太小了,要搞就搞大的,不如买个大五零拖拉机。”

  这个时候一台五零拖拉机要一万多!这是因为一个普遍的原理,越是落后工业产品就越贵,一个小四轮已经让张志安心生不安了,现在赵明海却要他搞大五零!

  张志安膛目结舌,呆了一下,才说道:“兄弟,你的胆子真大,只怕我扑腾不出来那么多的钱!”

  这下赵明海也是无语了……

  ……

  十月初五,期中考试的成绩单发了下来。

  这是新生进入六中以后的第一次考试,这次考试成绩对于学生来讲具有重大的意义。

  首先它能展示学生对高中的适应力与学习能力,毕竟高中知识的难度比初中深了许多,学生初中成绩好,高中却不一定。

  其次它能预测你的未来,并为下一步的分科做准备。

  也就是说你是骡子还是马,现在就是亮相的时候了。

  赵明海全班第二名,全校第五名,全班第一名被原来初中毕业考试全县第一的魏立军牢牢占据着。

  但是这个成绩赵明海也是极为满意的,因为按照六中以往的经验,这个分数是肯定能考上重点一本的,这比他上一世可强的太多了!

  发完成绩单,正好是下午第三节课,这中间有一段十五分钟的休息时间,赵明海上完厕所回来,宁梅却在走廊迎了上来,笑着问道:“考了多少分?全校第几名?”

  这很正常,课间的时候很多同学喜欢在教学楼的走廊玩耍或远眺,活动一下身体,

  这是自从纸条事件之后,宁梅第一次主动与赵明海说话,也是两人第一次谈话,赵明海心跳竟有些加速,微微的深呼吸了一下,才回道:“五百二十八分!全校第五名。你呢?”

  这时的分制与后来不同,语数物化政各科一百分,生物七十分,英语一百分但要乘以百分之三十计入总分。

  也就是说赵明海这个分数是极高的了!宁梅听了刹那之间笑容满面,脱口而出道:“你真行!重本了!选理科还是文科?”

  但刚刚说完,她脸上的笑容就消失了,略带忧愁的说道:“我只怕是赶不上你了,我只考了四百七十八分,全校三十二名,我还想着以后能在一个学校呢?”

  毕竟学了两辈子第一次语文,宁梅这话倒是内在含义与中心思想,赵明海一瞬间就明白了,宁梅这是想以后与他比翼双飞!

  这就令人期待了!看着宁梅清朗飒爽的脸庞上的雾霾,赵明海脱口而出:“你再努力些,不行的话,咱两人报考到一个城市去。”

  努力不一定进步,但报考到一个城市却有可能,关键是赵明海话里所展示的心意,宁梅本就明亮的眼睛一下子变的更亮了……

  “你们在谈什么呢?”而在这时黄文婷一张笑意盈盈的脸庞在教室的后门蓦然出现。

  赵明海与宁梅两人都不禁吓了一跳,继而赵明海想到了黄文婷以前的告诫,急忙说道:“我们再说分科的事情。”

  “婷婷,你这次考了第几名?”宁梅紧接着说道。

  “班级第三名,在某人下面了!梅姐,你呢?”

  ……

  随后三人说了些不咸不淡的话,直到上课铃声响起……

  ……

  自习课的时候,甘抗走了过来,对赵明海、魏立军、黄文婷分别鼓励了一番,要他们好好学习,拿到学校的奖学金。

  为了鼓励学生学习,六中也有奖学金制度,也分了等级,全校级部第一名五十元,从第二名到第五名三十元,第六名到第十名二十元。

  五十元现在看起来虽少,但若是省吃俭用,几乎够一个学期的生活费了。

  ……

  其后的时间恢复了正常,又过了半个月,派出所王副所长派联防队员把木匣子送了回来,并告知赵明海,万红卫、麻三被判了三年,其他的三个人被判了一年半。

  听到这里赵明不由的淡淡的笑了,而六亭县的大小混混们对赵明海的恐惧却更深了!包子铺简直成了他们眼里的凶地。

  剩下的时光静谧而过,一晃就到了十二月初七,因为赵明河结婚的日子被看命先生定在了阴历十一月初六,阳历十二月初八,初八也恰好是星期天,所以当天的下午,包子铺就关了门……

  到了李围子,赵士礼家的所有房子,包括赵士智家的已经处处张灯结彩,大席的棚子已经支好,喇叭匠子“呜哩哇啦”得吹着凤求凰。

  赵明河的新房里更是贴着“青龙至、彩凤来”“佳偶天成”“喜结连理”之类的对联。

  借东西、喊人、买没想到的菜……赵明海一回来就被支使的忙成了狗,其中繁琐不必细表,第二天上午时分迎亲的队伍从村西头到村东头,又从村东头绕了一个圈回到了村西头,没从原路返回,板车上也多了李小翠、大立柜、五斗米橱,自行车、缝纫机之类的嫁妆。

  炮竹声中,拜天地,拜父母、夫妻对拜,礼成,然后赵明豪作为大执事就招呼众亲友入席,赵明海、赵明岭、赵明峰、赵明江四个人端盘子、上菜。

第108章 邀请

  上完菜之后,赵明海、赵明岭四个人才有了空闲,正与赵明岭说着话,主要是赵明岭向赵明海打探六中的情况,毕竟六中是他心目中的圣地。

  只是才谈了两句,张志安就从大席棚里探出了头,向赵明海喊道:“明海,明海,过来一下。”

  ……

  大席棚的东南角,孙金龙、张志安、赵明豪、赵士公、赵士智以及李围子村的几个长辈围在了一张桌子的周围。

  赵明海到来后,张志安立刻挤出了一个空,然后从旁边拿了一个四角的高凳。

  怕有什么事,这时赵明海自感还不是自己大吃大喝的时候,于是摆了摆手,说道:“三哥,有什么事你说,我等会再吃,或许还会有事?”

  张志安闻言笑道:“找你就是商议事的,你坐下吧,人够用的。”

  闻言,赵明海只好坐了下来。

  而赵明海刚刚坐下,张志安便向孙金龙笑道:“五哥,我说的你不信,不信你问问四兄弟。”

  “明海,你真的觉得买四轮拖拉机行?”随即孙金龙看着赵明海说道。

  赵明海不知道为什么这事张志安会找上孙金龙,但是这事他认为是一定可行的,即使没有拉水泥的活,赵明海都觉得可行,后世的交通运输业多发达啊!

  因此赵明海很果断的点了点头,说道:“五哥,这事肯定行。你怎么问这个?”

  “五哥,怎么样?我不骗你吧!你总是不信我。”听了赵明海的话,张志安立刻说道。

  孙金龙倒是没想到赵明海会回答的这么肯定、这么果断,他不禁微微愣了一下。

  “信你,你才上几天学!整天瞎碰而已!”

  随即他先是讽刺了张志安一下,然后才转头对赵明海说道:“四兄弟是这样的,志安让我给他扑腾钱,还邀我入伙,这一下子三四千块钱,他整天胡窜乱碰的,我心里没谱,所以我才问问你。”

  “谁叫你和郑桂堂是仁兄弟,不找你找谁,五哥,现在怎么样,跟我一块干吧!”张志安笑道。

  郑桂堂是坝子乡农村信用社的主任,李围子相邻的郑家坡人,说起来还与赵明海有点远亲,他和赵明海的母亲郑桂芝是除了五服的姐妹。他已经四十多了,但男人至死是少年,和二十来岁的孙金龙拜了把子。

  听到这里,赵明海已经理清了事情的脉络,张志安买车没钱,找孙金龙帮忙,孙金龙信不过他,于是张志安把他给搬了出来。

  但是还是那句话,赵明海觉得这事绝对可行,且他这两人与他的关系没得说,都是特别看中他,因此他也推心置腹的向孙金龙说道:“五哥,别犹豫,这事能弄来钱就干!一块干既能赚到钱,也好有个照应。”

  孙金龙是相信赵明海的,这不仅仅是与赵明海交往时,赵明海所展现出的力量与人品,更是因为赵明海的好成绩,以及由此所展示出的光明前途。

  也因此在赵明海第一次说可以时,他心里就已经认同这个事了。

  但是作为老江湖,这一带人事上的民间话事人,孙金龙明白世上的事情往往是这样,事情本身好办,但羁绊、麻烦往往是在事情之外,这就需要有能力的人镇场子!而且越是大事越需要,这样的人也越多越好!

  另外他还是对张志安有些不放心,因此微微一思索之后,孙金龙说道:“明海,要不咱们一起干吧!咱弟仨一起干!”

  没想到孙金龙居然会邀请他一起加入……

  实际上对于以后如何中流击楫,赵明海想走的是上层路线,这样能获得大的成功,而且相对容易且保险。

  不过若是像张志安与孙金龙一样自下而上的去闯,赵明海也是不排斥的,因为这不仅能让他积累些社会经验,而且还能积累些原始资金,在一定程度上获得金钱的自由。

  更何况在赵明海心里张志安与孙金龙后来都是在地方商界成功的大佬,跟着他们攀龙附凤,应该没什么风险。

  只是现实情况却不允许,毕竟他还要上学。

  因此赵明海微微的愣了一下,就笑道:“五哥,我倒是也想跟着你们干,可我没这个时间啊!也没这么多钱。”

  为了保险起见,孙金龙是一心要拉赵明海入伙的,因此闻言随即笑道:“钱的事包给我,这事我也得贷款,一个牛是放,一群牛也是放,不差你一个。至于时间,咱只是倒腾,平时又有我和志安看着,你找个能开的,给些工资就是。我看明江大哥就行。”

  孙金龙这么说也不是不可以,而且中秋时赵明海也曾经答应过赵士礼他们,有机会拉赵明江一把。其实即使没有以前的承诺,此时此刻,在开拖拉机的人选上,赵明海第一个想的也是赵明江。

  因此赵明海说道:“五哥爽快,要是能弄来钱,我自然要干!只是麻烦五哥了。”

  孙金龙摆了摆手笑道:“这都是小事,你就等着我的信就行了。明豪哥,你们要买吗?”

  说着孙金龙扫了赵明豪与赵士公一眼。他这句话有客气的成分,其实也有真诚的成分,这是因为考虑到这时的路况,路况太差,说不定就陷进坑里出不来,这时候要是多辆车帮忙拉,自然要好的多。这其实也是孙金龙力邀赵明海加入的另外一层原因。

  而还是那句话,这是时代力争万元户才仅仅是提出的口号,是追求。这三千块钱对一个人、一个家庭来说绝对是庞大的数目,是一个甚至是多个人的家底子。

  赵明海、孙金龙、张志安,谈论之际,赵明豪、赵士公、赵士智几个见他们三个居然敢拿这么多钱,去做感觉可以的事情,赌博式的把家底子轻一抛,无不感觉心惊肉跳,心中直呼这三个狗胆包天!

  而赵明豪在胆色上比孙金龙、张志安还是稍逊,更何况他现在老婆孩子热枕头,又当了李围子村的一把手,又怎肯拿自家的家底子去做这事!

首节 上一节 54/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