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他们就看到赵明海的书桌上摆着一小堆的黑乎乎、黄乎乎的干煎饼卷子!
“猪!”看赵明海吃饭的样子,黄文婷早就有这个念头,可是这一次却比以往浓烈了些。
第68章 当兵与时局
随后王亚东慢腾腾的走到了赵明海的身边,犹犹豫豫的问道:“赵明海,我能问你个事吗?”
“你问。”“咔嚓”咬了口煎饼卷子,赵明海直接说道。
“我想问你,你,你是怎么被评为市三好学生的?”王亚东犹犹豫豫的问道。
而随着他的话音,初三五班所有的同学几乎都看向了赵明海,特别是成绩好的同学。他们的心思很简单,不仅是羡慕嫉妒恨,还有就是赵明海能,为什么他们不能。
而还是那句话,在对这个案件的宣传中,不论是报纸,还是宣传车,赵明海三个人都不是重点,只是以一句“赵明海等人急智、勇敢的与犯罪分子做了斗争”一句轻轻带过,重点是对曹老三三人的处置。
因此赵明海的这些同学都不清楚这些事情,甚至因为这时宣传手段的落后而不知道这些事情。
赵明海明白这些同学的心理,也认为有必要说一下,不然反而让人觉得他得之无名,于是张口说道:“可以,事情是这样的,正月十五前的一天,俺小叔家遭了贼,家里的驴、羊、收录机,值钱的东西全被偷了,俺叔找俺帮忙,俺琢磨着……”
赵明海绘声绘色,又添油加醋的把事情的经过说的险象环生,同学们都未出茅庐,被唬得一愣一愣的,听完之后,深感赵明海实至名归。
同时有几个胆大的男同学,感觉好处都让赵明海一家子给占了,心里哀怨自己的小叔为何没有个录音机,反而是穷的叮当响,让自己的才华无法施展。当然小女生们与他们不同,听完赵明海的讲述,一个身穿军装,腰别双枪的英雄形象在她们心里冉冉升起。
总而言之,时代的风正气昂,让赵明海在他同学心里的形象完全的转变了,甚至包括黄文婷。
……
还是与以前一样,上完晚自习,再次回到家里时,已经是九点多了,这天却是个半弦月,天色灰白,与枯草上的轻霜同色,当赵明海来到他住宿的杂物房时,“小四。”赵明湖的声音从门口处传了过来。
“嗯……三哥,怎么了?”走到门口,看赵明湖脸色寡淡,似乎不悦,赵明海问道,说话间打开了门。
“小四,征兵的通知下来了,家里人不同意……”赵明湖说道,说话间在赵明海的破椅子上坐了下来。
还是那句话当兵是乡下青年的三条最正大光明的三大出路之一,以前赵明湖当兵被赵士武阻拦,现在赵士武下台了,阻拦搬走了,家里人居然不同意了!
考虑到赵士礼短浅的目光,人生的理想,赵明湖每天又能挣四五块钱,赵明海脱口说道:“咱爹的事?他光想着钱了,明早我说说他去。”
谁知赵明湖却摇了摇头,说道:“不是钱的事,咱爹、咱娘听说,南边打仗了,曹庄的曹家驹牺牲了,咱爹、咱娘不知道从哪听到的这个信,说什么都不让我去。咱奶也不让去,去找咱爹。”
赵王氏虽然偏心,但也只是偏心而已,绝没到忽视自己孙子生死的地步!
而赵明海闻言一下子想起了老三会战,各军轮战。这样算来,赵明湖这时参军确实是有危险的!
但是随即他就想到富贵险中搏,安全只是相对的,喝口凉水有时都会出事呢!但是这样的话他也不忍说出来,要是赵明湖去参军,真的出事了呢!
深深的思索了一下,赵明海才缓缓的说道:“三哥,这事我也不好给你拿主意,只能靠你自己。你想想你是一辈子图个安稳,老老实实出一辈子力呢,还是想混出个名堂来!”
这话在赵明湖听来有些深奥,他抬头看了赵明海一眼,但随即又低下了,脑门深深皱起。
俄而赵明湖捲着的手松开了,嘴里像是自语,又像是跟赵明海说话:“人就只有一辈子……”
说罢,赵明湖起身出去了。
……
可能是因为南边战事的缘故,赵明湖这次走兵异常顺利,半个月之后体检、政审,半个月之后坝子乡武装部就下了通知,锣鼓喧天声里跟着带兵的走了。
当然这中间也发生了一些事,比如赵明湖和赵士礼大吵了一架,说了些不想像赵士礼那样过一辈子之类的话,送走赵明湖后,郑桂枝哭了半宿。
这些事,因为上学,赵明海并没有亲历,都是赵明兰告诉他的。
……
而人生有聚有散,有悲有喜,赵明湖走后半个月,锣鼓喧天之中,赵明江把朱艳红娶进了门。
赵明海为此专门请了半天的假,但实际上他在这件事中作用不大,只是做了些跑腿、找桌椅板凳、放炮、端盘子之类的杂事。
当然这也是每个弟弟在兄长结婚时该做的事。
而这时赵明海才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大嫂朱艳红的模样,大约一米六的身材,苹果脸,脸上有着劳动妇女的腮红,身材充满着时代的瘦感,一身红褂子、红裤子,衬托的很是端静贤淑。
“这个大嫂还不错!”
想起上一世赵明江曲折又有些可怜的婚姻,赵明海心里给朱艳红做了个评价!
……
而热闹总是短暂的,平凡才是常态,赵明江婚后,大席菜散尽,赵士礼一家就恢复了常态,赵明江照例到港口干活,赵明河照例卖豆腐,赵明海照例上学。
只是时光已是不同了,春暖花开之下,赵士礼、郑桂枝开始忙活起来,收拾春地,准备种些花生、红薯、绿豆、芝麻之类的杂粮。
……
如此转眼间就到了四月初一,这天正好是星期六,放学后,赵明海回到了家里,而刚一进门,赵明兰就在磨盘边,一边用刷子往磨盘的粮道里刷着黄豆,一边转头对赵明海喊道:“弟弟,弟弟,你过来我跟你说个事。”
“姐,什么事?”瞧了瞧冒着热气的大锅,赵明海说道。
隐约间感到正在烧锅的郑桂枝神情似乎不悦。
“咱大嫂要跟咱分家!”赵明兰说道。说话间小脸上出现了愤然之色。
而在这时,站在猪圈门口的赵士礼好像不由自主的轻叹了一声。
第69章 分家
闻言刹那之间,赵明海明白了郑桂枝与赵士礼心情不悦的原因。
他们两人是有着他们的打算的,那就是集中财力,一口气把他们四兄弟的房子、婚事给办了。而分家分出了劳力与土地,显然无法聚集财力了。
一句话,为了整个大家庭着想,郑桂枝和赵士礼是反对分家的。
而赵明海估计她大嫂朱艳红也正是看中了这点,不愿被大家庭拖累,这才要分家的!
“这是个小家子气的精明女人!”
不知为何看着郑桂枝与赵士礼的样子,赵明海心情瞬间不好了,心里不由的默默给朱艳红改了评价。
但是分家在乡下其实是常态,赵士礼、郑桂枝根本没有反对的理由,他赵明海更不行,因此微微思索了一下,赵明海委婉的劝道:“分就分呗,人各有志,不可强求。”
“四,你大嫂想要一级地!”说话之间,赵士礼转过了身,饶有深意的看了赵明海一眼。
赵明海能体会到赵士礼这句话与这一眼的含义,还是那句话在赵士礼心里土地是本,是根子,一级地更是最好的本,最好的根子,因此赵明海认为赵士礼想的是即使分地,这一级地最好是他们四兄弟平分。
但朱艳红这个新妇提出来了,既是想过好日子的,那三亩多的一级地也不好分成四份,赵士礼也不好拒绝,因此,因为牵扯到他与赵明河、赵明湖三兄弟的利益,他只能征求他们三兄弟的意见。
而前世作为农业大学的毕业生,赵明海深知这种小农种植顶多能解决小康问题,灵魂来自后世,他怎会困在这一亩三分地里。
因此赵明海直接说道:“肉烂搁锅里,爹,她想要给她就是,我没意见。”
其实赵士礼也有“肉烂在锅里”的想法,一块好地,给哪个儿子都是给,这还能让他省些心,赵明海既然同意了,只要赵明河再同意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至于赵明湖,只要能活下来,这个时候大概率的会分配工作的,因此他可以不算数。
因此随即赵士礼,转身向赵明河问道:“二孩,你呢?”
豆腐尚温,干了一上午,赵明河正在锅屋的枣树下喝茶、休息,闻言,抬起的茶缸子在空中停滞了一下,但随即就说道:“给大哥就是,我也没意见。”
赵士礼与郑桂枝闻言脸上都不由的露出了欣慰之色。当然这份欣慰不仅仅是因为赵明河的大度、通情达理,更是因为赵明河还在!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俩心里明白,赵明湖参军走后,赵明江再分家,这个家在经济上的顶梁柱只剩下赵明河一人了。赵明河这样顾全大局,为一家人着想,他们岂能不安慰!
至于赵明海,他们认为他是一家子的靠山,给一家子定主意的,至于实际行动,他显然没有这个时间。
“再过两天选举了,你开章姥爷昨天找了我,让我帮忙选士公一下,明豪也早就给我说过,也找你小叔了,四,你看咱选谁?”
随后,赵士礼挠了挠头皮说道。同时脸上露出了苦恼与自豪交织的神色。
这样的大事跟前,他被人重视,他活了快一辈子还是头一遭!但这两人与赵明海关系都极好,以他老实的性子,也确实让他有些为难。
选举这事,赵明海曾经跟两人说过,两不相帮,他年龄不够,又没有选举权,赵明江、赵明河在村里既没那个威望,也没有那个心思,因此对于选举这事,赵明海一直都没在意过。
而现在听了赵士礼的话之后,赵明海立刻明白这是赵士公和赵明豪剑走偏锋,变相的寻求他的支持,毕竟不论是赵士礼还是赵士智投了赵士公还是赵明豪,旁人看了,一定会以为是他的主意,大概率的会随之。
但现在两人的偏锋在赵士礼身上碰到了一块!
微微想了想,赵明海说道:“爹,你两个都选。”
“啊……哦!”
赵士礼抬头看了赵士礼一眼,随即说道:“行,回头我跟你小叔说说。”
正说话间脚步声响起,大黄摇着尾巴,热忱的迎了上去。赵明海转头一眼,只见他大嫂朱艳红正跨过门槛,一身的青色衣服,显得极为朴素。
……
“大孩,俺和你两个兄弟商议过了,那块一级地归你了,你看家里还有什么是你们需要的吗,该拿拿。”
晚上赵明江回家,吃饭的时候,赵士礼说道。
虽然分家的事朱艳红已经跟赵明江说过,赵明江并没有吐口同意,因为他也是知道赵士礼的心思的,因此只是说要看赵士礼的意思,也因此赵士礼突然说出来,并且同意,有些出乎赵明江的意外。
他一下子抬起头,愣了一下,然后才犹犹豫豫的说道:“这个、这个,我不合适,我不能占俺兄弟的便宜。”
“怎么能说是占便宜呢,咱就只要一块地,才三亩多点,咱两人得分四亩呢!再说了,家里骡子、小猪、鸡鸭鹅狗的咱又都不要。”
声音轻柔温婉,说话间轻轻的瞅了赵明江一眼。赵明江立刻不吭声了!
这话落在赵明海眼里,感觉朱艳红说的好像既在理又不在理,不过这等家包子事他懒得琢磨其中的对与错、得与失,只是感觉发现了赵明江的另一面——这个人怕婆子。
而赵士礼闻言,缓缓的说道:“事情就这样吧!老大媳妇,你看有什么需要的,以后可以来拿。”
“行,爹。”朱艳红回道。声音甜美而清脆。
……
“弟弟,你看了吗,咱大哥怕婆子!”吃完晚饭,赵明江与朱艳红走后,赵明兰对赵明海说道。
“有点!”赵明海点了点头。
“你这个死妮子,到外边可别胡扯,你大嫂听到了,能喜你才怪呢!”郑桂枝在一旁训斥道。
“我让她喜做什么!”
“你这丫头,一点事不懂!恶了她,以后回娘家都没人理你!”
“咦,她不理就没人理了!”
……
如此又过了三天,李围子村选举结束,赵明豪居然当选了村主任,赵士公当了副主任兼村委委员。赵明海得知这个消息已是第二天早上了。
而到了第二天晌午,早自习之后,刘月芳发下了油印的卷子纸,卷子纸油臭与墨香奇怪的混合着,这是本学期中间的一场摸底考试,因为五月份就要开始小中专考试、毕业考试、特高与普高的考试,因此这次考试成绩在学校的排名,基本确定考生的入围资格。
第70章 猝不及防
明白这场考试的重要性,考试时赵明海认真了些。当然其他同学更是如此,特别是学习成绩好的。
考试考了两天半,中间各种复习,到星期六上午各科正好考完,这其实是学校计算好的。
考完之后,各位同学心里琢磨着各自的成绩回了家。赵明海自我感觉这次他考的不错,再加上天气也好,春暖花W,黄芽嫩芽,晴空之上,布谷鸟,斑鸠、野雀之类的鸟声不断,他的心情挺舒畅的。
而在放下书包,到了家门口时,大黄也轻摇着尾巴,迎了上来。
“弟弟,你知道吗,今晚咱村放电影。”刚一进院子,赵明兰便在锅台前转过了头,一边拉着风箱,一边兴奋的向赵明海说道,说话时眼里好像充满了小星星。
看电影在乡下一直是个稀缺事儿,即使现在到了八十年代初期也是如此。这事一般都是由县文化局放映队主持,一个村子顶多能轮个两到三次。
但是这时的电影在赵明海眼里绝对是老电影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他根本提不起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