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间他紫膛色的脸色出现了明显的纠结——他怕赵明海受伤,可也怕两个儿子都受伤。
赵明湖直接拧过了脸,对赵明江说道:“大哥,你明天去港口,跟五哥说一声。”
“哦……嗯。”
“你!嗯!”赵士礼无可奈何的歪了歪头,心里浓烈的升起了一股儿大不由爷的感觉。
郑桂枝正炒着南瓜,可是夫妻同心,心有同感,也不禁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
“你留下来可不莽撞,听你兄弟的!”
“知道。”
“别咋咋呼呼的!”
……
既然无力控制,赵士礼终于妥协,一边吃着饭,一边交代着赵明湖,赵明湖心不在焉。
因为要看场,赵士礼匆匆吃了些饭,给小青骡子添了些青玉米秸秆,交代了郑桂枝一句“注意动静,看好骡子”然后去了。
而赵明海照例人前吃人后,把剩余的汤菜一扫而尽之后,又到了煎饼筐子跟前看了看,然后走出房门,对正在收拾碗筷得赵明兰说道:“姐,明天你早起些,把煎饼筐里的煎饼都馏了,再烧一大锅汤凉着。”
第51章 本质
跟着郑桂枝做饭,郑桂枝过日子又精细,烙了几块煎饼她都是有数的,嘴里念叨之时,赵明兰也会记下来。而每天的消耗也是固定的,赵明海十个,赵明江、赵明湖中午不在家里吃,早晚三个,其他人大约四个,再加上大黄一个,一天大约消耗三十三个煎饼。
而她明明记得刚才馏煎饼卷子时,郑桂枝说还能够吃一天半的,后天就得做饭。
但现在赵明海居然让他一早就把煎饼卷子全馏了!她还不知道赵明海每次在家吃饭都有所保留,特别是早上保留的最多,毕竟赵士礼一家早上,现在除了赵明江、赵明湖干活,吃两块煎饼,其他人只是喝稀的,点头点心。
“馏这么多干啥?”赵明兰收拾碗碟的手停了,弯着腰,抬着头,愕然道。
“吃。吃饱了好有劲!”赵明海简短的回道。
“哦……啊!”赵明兰的眼睛一下子睁大了。
但赵明海已转身向门外走去……才刚出门,赵明兰的声音就传了过来:“原来弟弟在家没有吃饱……”
……
打谷场里乱糟糟的,明亮的星光之下小孩子们正三五成伙的围着玉米堆转圈圈,捉迷藏,赵士礼则蹲在路口的石轱辘上紧盯着,认真的样子堪比刚才教训赵明湖的样子。
最后一锤子买卖了,又何必这么认真,赵明海忍不住劝道:“爹,你这么较真干嘛,瞧的眼疼。”
赵士礼吸了口烟袋,慢悠悠的说道:“就怕开了口子,都往家里搬,没拿的分的就少了。”
也有这个可能。闻言赵明海不再劝阻,“嗯”了一声,往牛圈的杂物房而去。
摸黑把草珊子与凉席抱了出来,在门口放好,刚坐在席边歇了一会,赵明豪、赵士公、赵明海就走了过来……
随后就谈论起了明天可能发生的情况,预测着多种可能,大致分配着对手,以及分析着可能获得的支持,如此直到近十点,几个人才各自去睡了。
其实赵明豪、赵士公过来,也是怕赵明铁搞突然袭击,或者说袭击他们,这个点,估计没事了,这才放心离去。
……
第二天一早,五点多钟,天色只是鱼肚白,赵士武、赵士公、李松蒲、赵士智、李松林、赵明金几个人就按照最晚的约定来到了大队部,然后在赵士武的吆喝下,众人合力把三张红漆桌子抬到了大队部前边的空地上。
而与此同时尚长平与驻村工作人员张志修、侯玉柱三人也骑着自行车匆匆往赵围子村赶来。
张志修、侯玉柱两人年轻,梳着时髦的中分头,圆脸,身上穿的则都是青色中山装,中山装上都插着一只钢笔,这其实是他们唯一的一套可以穿出门喝茶的衣裳。
尚长平则与他们完全不同,他年龄大些,三十五六岁,长尖脸,剃着小平头,穿着一身九成新的军装。
之所以穿军装,倒不是他有爱穿军装的爱好,而是他还兼着坝子乡武装部副部长的职位。
驻村工作点主任不是什么正式职务,乡政府往往会给驻村工作人员往往一个正式职位,这有利于开展工作。
身兼多职,往往哪头都要顾,但领导教育工作要学会弹钢琴!
至于来的那么早,是因为他们知道农村的生活习性,可不像机关上班似的早八晚五,而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当然另一方面的原因,在于作为机关工作人员,他们懂得分地这事的高度政治性,深知这与以往相比是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领导都会亲临现场,他们怎能不早起。
就在他们匆匆赶来之际,赵士礼、赵明海哥四个已经围在了院子中间的饭桌上,赵明兰把摞的像小山似的煎饼卷子放到饭桌边的木墩上时,赵士礼看了眼赵明海,眼里露出了些愧疚之色——他也没想到赵明海每天吃这么多,居然没吃饱!而作为一个父亲,让儿子挨饿,总是令人汗颜!
像是为了补救,赵士礼主动拿起一块煎饼卷子递给了赵明海。
而就在这时,赵明江突然说道:“爹,今天我也不去了,我也留在家里。”
赵明江的脾气跟赵士礼相似,老实巴交,与人相处总是谦让,在村里从没与人红过脸,更没跟人打过架,所以这事赵士礼一家子人从没想过他,但是现在……
略微一呆,赵士礼便皱了皱眉,带着明显的惊讶与烦恼问道:“你怎么也?”……
“我不放心……”赵明江瓮声瓮气的回道。
沉默了一下,又带着些气虚说道:“我觉得这次咱家要是把咱家窝住了,我跟红艳的婚事只怕也得吹!”
实际上在当前形势下,赵士礼一家人都没有考虑到这一层,毕竟现在自家已经有被架在火上烤的趋势,闻言都是再次微微的一愣。
但是随即他们就是明白了其中的人情世故:在知晓对方具体家庭情况的条件下,没有一个女人嫁到一个弱势、受气的家庭。
而朱绪英又怎会明睁大眼的把自己的侄女往这样的人家推。
一句话因希望而来折,也可能因失望而去。
而大学刚毕业就发生了穿越这档子事,赵明海对社会上一些事情的感触并没有那么细微与透彻,但是现在他心里却有了一番深沉的感触。一些事开弓没有回头箭,开了头就得分出胜负。与赵士武对着干可能就是这种事,不把赵士武干倒,他为逆天改命所做的努力与成果,可能会瞬间化为乌有!
“干了!赵明豪说的对,即使干不过也要干!看来人生需要一种不屈不挠的精气神!不然连媳妇都不好娶!”
想着,赵明海“咔嚓”咬了一口煎饼。
而赵士礼、郑桂枝等人则无言了!随后赵明湖也“咔嚓”咬了一口煎饼……
随即赵明海风卷残云,一口气吃了二十多个煎饼,赵士礼、赵明河、郑桂枝、赵明敏、赵明兰几人还是第一次看到赵明海放开量吃,一时间不由的目瞪口呆。
当赵明海拿起最后一块煎饼时,赵明兰终于忍不住说道:“弟弟,你真是一头小猪。”
“额……”
赵明海嘴里窝窝着,没答赵明兰的话,三口两口下肚,一口气把汤喝完,然后往外走去。
这时赵士礼、赵明江、赵明河、赵明湖在门口已经等了一阵子了。
……
而与此同时尚长平、张志修、侯玉柱也来到了李围子村的大队部门口,赵长武看到他们过来,立刻满脸笑容的迎了上去。
互相热情的打了个招呼之后,尚长平便一边询问着赵士武事情准备的情况,一边往会场走去。
此时李围子村大人、小孩已经来了近一半,把会议桌前面围的满满的,但会议桌后面以及左右近处却是空地。
赵明金到来的几个人正站在会议桌右侧的空地上,个个体壮如牛,大马金刀,穿着耀眼的蓝色工装服。
第52章 借势
形态这样迥异于社员,尚长平三人分开人群,到了空地时,立刻注意到了这几个人。
“他们是?”尚长平疑惑的、小声向赵士武问道。
赵士武早已想好说辞,也小声的回道:“村里有不平乎的,光想要好地,正好明铁来了几个朋友,我让他们震震场子。”
赵士武这是倒打一耙!但尚长平对此并没有在意。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尚长平的工作经验。
一直工作在最基层,尚长平是再清楚不过,有些政策的执行往往是需要村干部强力推行的,有时甚至需要他们来强力推行。
同时他也清楚,在乡下不乏刺头、硬头三、不讲道理、说不通的,对于这些敬酒不吃的人,他的经验是他喊他们三声大爷,不如照腚给他一脚。
也因此明白了赵士武的震慑之意后,尚长平只是随意看了那几个人一眼,对着赵明金点了点头,走向了简陋的主席台。
当然他也没法在意,外乡人站在一边他能怎么得,只要他与他们拉开距离就行了。这点分寸他还是有的。
来到三张旧红漆桌子前,尚长平就看到了桌边的红纸糊的箱子,以及旁边一堆的柳树撅子。见赵士武准备的如此完备,尚长平轻轻的笑了。
“昨晚就砍好了。你们能来真是太好了,尚兄弟,回头你讲两句。”见尚长平满意,赵士武趁机说道。
这话的意思尚长平能听得出来,有尊敬、有邀功,但结合目前的情况来看,最主要的还是想让他撑腰。
这其实也是很正常的,农村工作就是这样,需要驻村干部与村干部的互相配合,互相支持。而且为了工作的推进,有时甚至需要在工作中培养感情。
但是尚长平明白,现在这个层面的工作主要应该由村干部来主持、推动,他若出头讲几句,讲少了,显得不重视,讲多了不免喧宾夺主,与他们的身份不符。
因此只是微微一思索,尚长平便微笑道:“我就不讲了,还是你来讲,我在一边听着就行了。”
其实赵士武要的就是尚长平站在一边,好给赵明海、赵明豪等一帮子人威慑,讲不讲的无所谓,因此也微笑道:“也行。你们吃饭了吗?”
“还没来的及!”
“正好,我也没吃,开完会一块到我家去吃。”
“行。”
……
在村干部家吃点饭在这个时代是常事,毕竟这个时代交通工具差、路况差,工作中早点、午饭得回家吃,不现实。
而尚长平话音刚落,不知怎的他突然感觉场面一静,心里正感觉异常,然后他就看到正中间的人往两边分了过去,一群人走了出来,为首的却是一个青少年,长方脸,剑眉虎目,鼻子高挺,身上却是补丁摞着补丁的青灰色中山装,脚下刷的酱白的黄胶鞋。
青与黄颜色极度不协调,极度不搭配,但不知怎的,在那青少年在石轱辘旁边一站的那一刻,清晨明亮的阳光里,尚长平竟然明显的感觉到了一股青春峥嵘之气。
而他身后的几个人个个似乎也是气势汹汹。
感觉有些不对劲,“他们是谁?”尚长平疑惑的问道。
“他们就是想捣蛋,想好事的,为首的那个小子叫赵明海,都是他带的头,不过我已经准备好了。”赵士武低声道。
年纪轻轻的居然要带头闹事,尚长平不禁诧异的看了赵明海一眼,但随即就想到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本就有一股子锐气。
“二哥,你考虑的倒是周到!尽量不要闹起来。”
想到右侧的那几个人,尚长平不禁赞了赵士武一句。而心里对赵明海几个人他并不以为意,毕竟赵士武一家子人不少,这又请了几个,看样子就是身强力壮的。总而言之他认为场面是可控的。
而纵然控制不了,他也不在意。他认为他可能不能控制事情的发生,但一定可以控制住事情的结束。工作点有人,可以把这些人请去学习;派出所他也请的动。
“嘿嘿……”
一切按预想的计划进行,赵士武得意的笑了两声。紧接着抬腕看了眼手表,对尚长平说道:“人差不多到齐了,现在开始吧?!”
赵士武之所以这么急,是因为他想赶在黄建设来之前把这事完成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赵士武已经了解黄建设工作认真,作风正派,当他的分配方案公布出来,赵明海、赵明豪等人要是闹出来,黄建设是站在他这一边,护着他这个下属,还是站在老百姓一边,他心里有些不确定。
而要是在出事后,黄建设站在老百姓那一边,他估计他可能就完了。
而对此尚长平并没有感觉异常,毕竟他是知道农村的作息规律的,又知道现在是农忙,不仅要抢收,还要抢种。
“开始吧!时候不早了!”尚长平说道。说完后尚长平往主席台左侧走去,把中间位置让给了赵士武。
赵士武也没有客气,在尚长平离开主席台之后,他往三张旧桌子中间的那一张中间一站,随即扯着嗓子喊道:“时候不早了,人也该到齐了,现在咱们开始开会。大家伙都知道今天开会是关于分地的事,这分地的事是国家的一件大事,上级领导高度重视,乡里特地派了武装部尚主任来指导,大家欢迎……”
说罢,赵士武带头鼓起掌来,这时老百姓热情、质朴,刹那间现场里“哗啦啦”的声音一片。
赵士武这么讲在尚长平看来并没有不妥之处,不提他反而是不正常了,因为不提他就是无组织、无领导、无纪律。因此掌声里,尚长平站起身来,向众社员挥了挥手。
赵明海没有鼓掌!听话听音,听到赵士武讲完这段话,赵明海已经完全明白了,赵士武这是拿政府人员来压他。
也就是说赵士武为了拿捏住他,让他低头,给他准备了一套完整的套餐。
而在这时,赵明豪在他耳边小声说道:“这老东西,想借这些人压咱,小四,你看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