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香江:大枭雄 第17节

  与其养虎为患,不如斩草除根!

  李崇九若无其事地把银枪收好,重新插在腰间,然后取出手帕一边擦拭手上血渍,一边扭头看向鱼丸达,苦力强等人:“不好意思,戏演完,边个想要留下食饭?”

  看着李崇九杀了人还若无其事模样,众人心里不由得涌起一股寒意,眼神看着李崇九,像看怪物一样。

  就连李崇九母亲秦玉凤,此刻也一脸惊愕,难以置信望着儿子。

  妹妹李婷婷更是露出害怕模样看着哥哥。

  以前的李崇九虽然喜欢打架,喜欢惹是生非,却不像刚才那么心狠手辣。

  唯有虎头虎脑的陈泰,此刻双眼充满崇拜光芒,浑身兴奋的发抖。

  这辈子他没佩服过任何人,就算武馆的师傅他也从未服气过,可刚才他彻底被李崇九的狠辣折服。

  脑海中忍不出浮起教书先生讲过的那句话:“大丈夫当如是也!”

  ……

  众邻居慢慢散去。

  刚才一幕对他们冲击太大。

  尤其那些抱着孩子妇女,刚才吓得更是捂着眼睛。

  男人们还好一些,此刻只觉浑身燥热,不知道是激动还是害怕。

  鱼丸达临走的时候心情复杂。

  他回头看李崇九一眼,李崇九穿着白色西装,与之前土鳖打扮相比显得格外英气逼人,俊朗不凡。

  鱼丸达有点后悔之前说出的话,不让自己女儿招娣和李崇九好,看样子李崇九混的还不错,都配上枪了。

  不过马上鱼丸达就又笃定了念头,配上枪又怎样?得罪福建帮洪千绝死路一条,刚刚又把洪千绝手下刀疤雄捅了一刀,搞不好明天就要曝尸街头。

  “我女儿可不能还未嫁过去就做寡妇!他姓李的也没那个好命。”鱼丸达喃喃自语,打定主意以后给女儿招娣找个比李崇九更好人家。

  李崇九见众人散去,这才提了放在地上烧鹅腿和菠萝包,没等他起身,老妈秦玉凤就一把揪住他耳朵:“衰仔!你知不知道刚才做了什么?”

  “啊呀,疼!快松开!”李崇九大叫。

  “现在你知道疼了?刚才那么凶?”秦玉凤揪着李崇九耳朵往屋里走,扭头看一眼陈泰:“我们吃饭,要不要一起?”

  陈泰看着李崇九手里提着的烧鹅腿和菠萝包,早就双眼发光,口水直流,闻言忙点头:“嗳!”

第21章 福大命大

  “老妈,松手啊松手!耳朵快掉了!”李崇九求饶。

  秦玉凤这才松手,叉腰道:“你杀了那个叫什么暴牙龙的还不够,刚才又捅了那个刀疤雄,这下完蛋,福建帮的人一定杀来!”

  “话不能这样讲,我不捅他难道让他捅我?”李崇九招呼小妹和陈泰把食物收拾一下,装进盘子。

  “再说,我既然敢做,就有办法解决,你只管放心!”

  “放心个鬼呀!”秦玉凤苦恼道,“我看我们还是收拾家伙跑路吧!我床底下还藏有八十三块钱,厨房还有五个鸡蛋,一条咸鱼,全都带上!哎,这帮邻居也靠不住,刚才没一个帮忙的!”

  李崇九从口袋摸出香烟,刚叼到嘴上点燃,秦玉凤就一把夺过去:“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抽烟?还抽这么贵的!”

  秦玉凤看看香烟牌子,万宝路,本来打算丢掉,舍不得扔,直接塞自己嘴里抽起来,“你老妈我平时也只抽一毛八分钱的好彩!”

  李崇九只好又摸出一支香烟,想要点燃,却发现刚才是最后一根火柴,无奈对老妈说:“借个火。”

  秦玉凤就把刚抽几口的烟又递回去。

  李崇九接过,烟头对烟头,把烟点着,这才道:“不用逃,我说有办法就有办法。”

  “你能有什么办法?靠你那把枪?对了,我不是听说你被警队革职了吗,怎么还有枪?难道你没上交,偷的?还有这洋装,难道也是偷的?”秦玉凤把眼睛瞪大,望着儿子:“捅人也就算了,你还偷东西?”

  李崇九翻白眼:“我偷个鬼!衣服是我买的,枪是上面配的,你儿子我现在扎职了,是弥敦道探长!”

  “咳!”正在抽烟的秦玉凤差点呛死,眼睛瞪得溜圆,死死盯着李崇九:“你说什么?”

  正在收拾餐桌的李婷婷也一脸惊愕。

  陈泰更是惊掉下巴:“九哥,你发达了?”

  李崇九勾个小马扎坐下,抽着烟,把皮鞋脱下换了拖鞋道:“你们不要那么大惊小怪!区区一个探长就让你们如此模样,如果以后我扎职督察,警司,以及港督,你们还不吓死?”

  “咳咳!”这次秦玉凤真的要被呛死,一巴掌拍在李崇九脑门上,“扑街!不要讲大话,你这样也能当港督?港督都是文曲星下凡,你这样会折寿的!”

  李崇九摸着头:“港督是文曲星?边个讲的?就算有,第一个也姓董!”

  秦玉凤刚要训斥,李崇九指指餐桌:“食饭先,等会儿再骂。”

  ……

  李崇九的家和很多石峡尾穷人一样,极其简陋。

  房间逼仄,甚至连像样的家具都没有。

  两张床中间用布帘隔开,李崇九的床是一张木板,卷起铺盖就是餐桌。

  此刻餐桌上摆放着烧鹅腿和菠萝包,还有秦玉凤做的稀粥,馒头,以及五颗鸡蛋炒成的“韭菜炒鸡蛋”。

  李崇九买烧鹅腿的时候只买了三支,就把自己那支给了陈泰。

  陈泰本来还有点不好意思,不过等看到递过来的烧鹅腿,那点不好意思就全没了。

  “凤姐,九哥,我开动了咯!”陈泰接过烧鹅腿,吞口唾沫,就大口啃起来。

  很快,烧鹅腿就只剩下骨头。

  陈泰意犹未尽,拿着骨头舔来舔去,把骨头缝里的肉丝用舌头勾出,舔舐干净,又把沾了肉沫的指头吮吸一遍。

  “没吃好?”李婷婷问道。

  陈泰挠挠头,一脸憨笑。

  秦玉凤感激陈泰之前救命,就把自己那支烧鹅腿也给了陈泰。

  陈泰死活不依。

  李婷婷一个眼神过来,陈泰立马接过。

  “阿泰,没想到你功夫挺不错。”李崇九看着陈泰道。

  陈泰啃着烧鹅腿含糊不清:“我以前在武馆跟人学打拳……不过没钱交学费就不学了。”

  李崇九:“那你想不想学?”

  “想。”

  “我资助你,如何?”

  “呃?”陈泰抬头望着李崇九,嘴里肉都忘记咽,瞪大眼:“九哥,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五十年代,香港武馆遍地开花,进入武馆学武需要先行拜师礼,然后每个月交学费。

  如果你在武馆学的好,很有可能会被某个大社团看中,到时候加盟社团,当了红棍,就一飞冲天。

  陈泰从小就不喜欢读书识字,偏爱舞枪弄棒,并且很有天赋,奈何家里穷,想要送他去拳馆,却掏不起学费。

  “我当然没讲笑,你要是愿意,以后学费我帮你出。”

  李崇九清楚地知道眼前这个“傻佬泰”,上一世可是大名鼎鼎的“湾仔皇帝”,是个可以单挑雷洛的猛人。

  陈泰高兴道:“谢谢九哥!你要是真的帮我,以后你就是我亲大哥!你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秦玉凤见李崇九资助陈泰打拳,不禁皱眉,她实在不愿意看到男仔打打杀杀。

  可现在整个香港就是这种状况,男仔想要出人头地就两条出路,当差,还有入社团。

  “衰仔,你有很多钱吗,还资助陈泰打拳?”秦玉凤嘴上说着狠话,筷子却夹起最大的一块韭菜炒鸡蛋放到李崇九碗里。

  李崇九从怀里掏出一千拍在桌子上:“给你!”

  秦玉凤瞪大眼,第一反应:“你偷的?”

  李崇九差点无语,“你儿子我就那么像贼?”

  “不是的话,这么多钱哪来的?”秦玉凤难以置信。

  她平时在酒楼帮人端盘子洗碗,按照工时计算,一小时三毛五。

  另外她还在塑花厂帮人顶班。

  人家在塑花厂属于正式工,一个月薪水八十,她帮忙顶班一个月拿三十,五十给对方,就这,还有很多人抢着干。

  一千对于她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这些钱都很干净,你尽管花!”李崇九夹起那块炒鸡蛋塞进嘴里,“当然,如果你不要也没关系,可以还我!”

  “还个鬼!”秦玉凤忙把钱揣起来,“你以为我养你这么大容易?吃喝拉撒什么的都要钱!这钱我帮你存着先,存够给你娶老婆。”

  李崇九莞尔:“好,你怎么说都行。总之不要担心,你儿子我福大命大死不了,还会让你抱孙子……”

  “抱个鬼!明天怎么办?搞不好我不但孙子抱不上,还要给你送终。”秦玉凤抹眼泪道。

  李崇九:“放心,我当然不会那么傻一个人去见洪千绝---”

  秦玉凤紧张起来,“那你准备跟谁去?”

  李崇九吃口炒蛋:“一个傻佬!”

  正在啃烧鹅的陈泰,一抬头:“你在说我?”

第22章 东瀛文化普及者

  “阿嚏!”

  下午三点,探长刘和从红色名爵小跑车上下来,忍不住打个喷嚏。

  他揉揉鼻子,抬头看看头顶太阳,“谁他妈在背后说我?”掏出撒了古龙香水的手帕,捏着鼻子擦了擦,这才关好车门朝着不远处的书店走去。

  这条街是湾仔最有的书店一条街,往往是文艺青年,还有文学爱好者的圣地。

  刘和穿着花格格衬衣,打扮流里流气,和这里环境格格不入。

  他来到熟悉的书店门口,看一眼店名“真善美书屋”,抓抓瘙痒难耐的裤裆,这才朝地上啐口痰,大摇大摆走进去。

  五十年代,随着武侠小说盛行,香港遍地开花涌出很多书店。

  这些书店除了卖书,还经营租书,租得最好的是连码头工人都看得懂的连环图,也就是公仔书,小人书。

  真善美书屋地方不算太大,一共有三个书架,第一个书架上摆放的都是世界名著,什么《红与黑》,《简爱》,《安娜卡列尼娜》等。

  第二个架子上全都是武侠小说,金庸《书剑恩仇录》,梁羽生《狂侠天骄魔女》,以及卧龙生的《飞燕惊龙》等。

  第三个书架则全都是一些香艳刺激,血腥恐怖的小人书,像什么《鬼打鬼》,《无头僵尸》,《荒岛艳魂》等,这些也是书店卖或租最好的。

  书店老板梳着中分头,穿着长袍,戴着眼镜,一副知识分子模样,看到刘和来到,急忙出门迎接,“你好啊,刘探长,今天什么风把你吹来?”

  刘和抓着裤裆,扫视一眼书店内摆放着的各种书籍,最后目光落到那些公仔书上面:“听说你们这里新进了一批好东西?”

  “是啊,刘探长你消息可真灵通。”书店老板让刘和在店内椅子上坐下,又亲自泡茶端上道:“不久前我们这边进了一批好书,都是刘探长你感兴趣的!”

  刘和微微一笑:“我感兴趣的,说来听听?”

  书店老板就凑上前:“稍等,我拿出来让您欣赏先!”

首节 上一节 17/1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