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条烟要一千多块钱,李老板,大家都是做生意不容易,你看能不能……”
承包商还没说完,李扬就打断他的话:“你以为我只会卖粉,但实话告诉你,我早就做了调查和计算,食堂一天三顿大概能卖出七八百份米粉,你能赚400左右。”
李扬算的很清楚:“这几天因为口味变了,吃粉的人不多,导致这一块的收入直接下降,我不卖货给你,可以从外卖那边补回来,但你一个月下来,至少得损失1万块的纯收入,你说你何必呢?”
承包商心中大惊,他没想到李扬竟然对这些细节这么清楚。
他名义上虽然承包了食堂,但背地里要分很多钱给其他人,实际上到手的钱只有一小部分。
但即便如此,收入也算很可观了。
不管按照什么比例分,1万块钱的纯收入至少能有几千块钱。
而且更麻烦的是,就怕对面再弄出什么风吹草动来,学校为了保险,弃车保帅,他更得不偿失。
最后食堂承包商一咬牙,说道:“好,四条就四条,你明天开始给我送货。”
李扬立刻露出笑容:“没问题。”
承包商当场又补了三条烟的价格给李扬,第二天李记的米粉就送到了食堂,学生们一开始本来不太想吃,但这一次承包商特意注明了是李记送来的,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还是有不少点了米粉的。
吃了第一口,学生们就舒服了。
就是这个味道。
当天晚上,李扬再一次约见徐处长,并带上两条中华烟,说这一切都是误会,希望以后能够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
徐处长很欣赏李扬的处事风格,还说以后食堂那边不管出了什么幺蛾子,直接打电话告诉他就行。
李扬知道,在学校很多事情都是这个徐处长经办的,因为一些领导不方便出面,就把他推到台面上来。
最起码食堂那一块他能说得上话,只要和他打好了关系,米粉的供应可以说特别稳定。
这是一笔长期且稳定的收入,多拿几条烟给他有什么关系。
当然李扬也没有太为难承包商,拿他几条烟也只是小小的惩罚一下,算是给他个警告。
毕竟还得靠着他走量,最重要的是能够保持长期的合作,这么不痛不痒的一折腾,估计对方也不敢再乱来了。
而徐处长本身的利益没有得到损害,又多次得到了李扬的好处,对方还承诺会给学校捐款,自然更加欢喜,毕竟上哪去找这么好的合作伙伴?
反正在这件事情中,谁也没损失什么。
时间一天天过去,很快就到了月底,马上就要放国庆长假,李扬得知有许多同学不回去,他便打算将外卖业务继续向桃花小区周边拓展。
那群白领可不比的学生,消费力还是很强的。
不管是店里还是食堂那边,都处于稳定的状态,不需要李扬亲自把关了。
所以说将外卖业务再一次的扩大范围,就显得很有必要。
不过到了月底,李扬又开始计算这个月的收入了。
(求票!)
第45章 论广告的重要性
李扬统计了一下9月份李记明厨的总收入。
店里的营业额不到7万块钱,平均下来每天都有两千两三百块钱左右。
外卖那边是单独统计的。
因为要给老邓提成,而且网站的推广和活动也要花钱。
7万块钱的利润约为四万二,减去员工的工资,还有房租水电这些固定开支,初步估计大概还能赚个三万四五千左右。
外卖那边的业务,大概有个2万块钱,因为做了各种各样的推广,李扬只按照40%的利润去计算,也赚了8000多。
9月份李记明厨的纯收入大约为四万四,这个数字看上去不太吉利,但又一次刷新店里的记录,李扬他们还是很开心的。
主要是学生群体多了,几所学校的加起来大概有上万人,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给李记贡献了不少的销售额。
李扬又算了一下,现在他手头上大概有11万多的流动资金,而且各方面的业务还属于发展中,没有达到预想中的那种巅峰。
按照正常情况来看,以后店里每个月的生意都差不多,年收入至少是四五十万。
别说是2008年了,哪怕是他重生前的时代,能赚这么多钱的都不多,也就是他后来开了连锁店,才有这个成绩。
他把9月份的收入存进银行,然后开始规划如何向白领群体推广网站。
本来之前家里的经济大权都是爸妈掌管,但现在不一样了,他经营小店后,一个月甚至能赚以前一年的钱。
而且各种事件能够看出他目光长远,所以经过商量,顺利的从爸妈手里接管了经济大权。
期间罗美珍还问过他工作的事,李扬已经证明了自己,所以很坦白的回答:“我们店里生意这么好,还去打工,能赚几个钱?季季红能够做到连锁,我们李记一样可以。”
李扬的话让夫妇两个很振奋,但他们回过头来想想,发现了一个很困惑的问题。
自己儿子寒窗苦读十几年,但到头来做的还是早餐,那么这十几年读书的意义在哪里?
不过两人都没有明说,只是觉得,世事变化无常,根本难以琢磨。
以前的李扬非常讨厌做早餐,但现在家里的小店完全是他一个人撑起来的。
李扬这段时间一直在摸排周边的高档小区和写字楼、公寓这些场所,发现还是有不少业务可以做的。
主要是现在的外卖概念还不成熟,许多人订餐也是通过电话的方式,餐馆做的也是老顾客的生意。
如果外卖网站能在这个群体中兴起,实际效果会比在学生群体当中好得多。
学生之间的传播速度很快,但由于时代限制,这个群体的转化率不高,消费能力因此比较弱
但白领就不一样了,他们已经在工作赚钱,消费能力比学生高。
2008年虽然也有金融危机,但市场经济完全没有重生前那么低迷。
所以铺天盖地的进行宣传,然后又注重服务,同时物美价廉,李扬觉得把网站做起来的概率很高。
别说不赚钱,那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而且将品牌形象树立后,赚钱的地方多的很。
所以李扬还是打算用老办法,用发传单和贴广告的方式进行无孔不入的推广。
同时他还印了很多小卡片,每卖出一份外卖,就会放一张卡片进去,上面不是吃了吗网站的广告,还印有网址,电话和qq。
宣传语倒是简单粗暴:“吃了吗?没吃就上吃了吗”。
至于活动的内容,还是和以前一样,通过网站下单满2元送茶叶蛋,满10元的话送绿豆汤。
订单累计到一定次数,或者十张小卡片,也可以兑换奖品。
李扬给熊飞打了个电话,对方国庆假期并没有回家,那他刚好可以联系学生发传单。
“发传单?学校不是都知道你的外卖网站了吗?还发传单干嘛?”熊飞很好奇,再说现在学校放假,发传单也没用啊。
“谁说的要发到学校,我打算向附近的写字楼,公司宣传一下网站,你看一下目前能叫多少学生出来。”
听见李扬说要向附近的写字楼和公司推广外卖网站,熊飞就知道李扬野心很大:“我也不知道,等我先统计一下。”
“好,等你统计出来后再告诉我。”
李扬做事非常果断,他既然要扩大外卖经营的范围,那自然要把效果做到最大化。
假设熊飞能够叫100个学生出来,他也会让这些人全部去发传单。
广告这事李扬认为本质上很简单,他认定的一个观点那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个产品,说的夸张一些,只要有人的地方,那就一定有外卖宣传单。
娃哈哈的营养快线之所以现在卖的这么火爆,也跟它的广告推广有很大关系。
有一款饮料和营养快线定位很相同,但由于对方推出来的早,很快就抢占了市场。
哇哈哈老总眼见处于劣势,用了一个特简单粗暴的方式,那就是让推销员去每一个商店,不要求对方能够卖出多少货,只要把营养快线摆在最明显的货架上,那么到月底就可以领取佣金。
对于各个商店的老板而言,两款饮料的利润都差不多,既然营养快线摆上去就有钱拿,那为什么不卖赚钱更多的?
顾客只要一进入商店,就能够看到货架上摆着营养快线,在无声无息当中,这款风味饮料的知名度就这么打开了。
所以营养快线刚推出不久,就用线下大量铺货加电视台广告轰炸的决策,迅速抢占市场,年销量破亿瓶。
除此之外,一些国产手机的线下店布局,也是体现了广告这事很重要。
OV两家手机厂商能给经销商多少利润,这件事暂且不谈,但国内每个小镇几乎都能够看到它们的品牌店,在销售员大力的推广下,再结合机海战术,销量稳稳占据国内前3。
李扬倒不是说要和这些巨头公司去比,但觉得前期只在桃花小区附近重点宣传一下外卖网站,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晚上熊飞就打电话过来,国庆假期没回家且打算出来兼职的,只有30多人。
第46章 地沟油事件的后续报道
反正这事也不急着一两天能够做成,听到熊飞说只有30多个发传单的学生,李扬告诉他让学生们10月1号早上在学校门口等着。
“本来我想喊一下陈默的,但没联系上,估计他回家了。”熊飞说道。
李扬也没在意,陈默作为技术大神,发传单这种活儿说实话不需要他来干。
只要能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就行。
“没事,反正发传单这事儿谁干都可以。”
其实熊飞想说的不是这个,他听说陈默家里好像挺困难,想的是如果陈默这次假期没回去,也可以来发传单多赚钱。
但这事儿,他也不好和李扬明说。
“好吧,我知道了,我明天会让同学们在校门口等你。”熊飞不再提陈默的事。
“你和同学们说,让他们明天别吃早餐,我会带过去的。”李扬叮嘱了一句,约好具体时间后挂断了电话。
毕竟要放7天长假,那些打工人可能有一部分也要休息几天,第一天目前30个人也够了。
因为店里请了好几个员工,之前学校食堂又每天要送好几百份米粉过去,所以李扬便让员工休息时帮忙煮米粉,额外算点工钱给他们。
煮米粉这活只要注意几个细节就行,总不可能店里每天要卖上千份米粉,全让李扬他们做出来,说实话也吃不消。
交给员工去做这些准备工作,他只要把酱料配好就行。
这才是重中之重。
晚上李扬正在守店,学生都放假了,生意不怎么忙。
这时电视里面又在播都市现场。
这个栏目每天放的新闻都是洪城大大小小的一些事情,差不多全部和民生有关。
老一辈的人看得津津有味,李扬对一些鸡毛蒜皮的家长里短不感兴趣,于是就在一边上网。
前世网络上的很多东西他都没尝试过,比如他只喜欢玩贴吧等论坛,像博客这些东西就很少去看。
除了贴吧外,天涯论坛也是他经常喜欢逛的社区。
后来论坛关闭,对中文互联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视频方面如今优酷和土豆最火,这时候两家还没合并,很多早期的网红也是从这个平台火起来的,有点于类似后来的抖音。
像快播这种就不说了,李扬还欠它一个会员……
优酷和土豆这两家网站的用户很多,前期那些网红能够火起来,说明他们的流量很高。
李扬知道随着移动时代的到来,视频在用户生活中占比越来越高。
他打算创建一个账号,好好的运营一下李记明厨,提前开始搞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