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娶秦淮茹,改剧情就变强 第66节

  随着一阵“叮叮当当”的声音落下,车间内的回应都还在,而黄有义的动作已经停了下来。

  “胜利,可听出来了?”

  “师父,是这个位置!”

  “不错!”

  随着黄有义和肖胜利师徒两个的声音传来,下方的一众工人顿时有乱糟糟起来,一个个面面相觑。

  “不是,刚才这些声音,有区别吗?”

  “反正我是没听出来,就听到一阵叮叮咣咣的声响,根本没听出来一点儿异常!”

  “我也是,我想我这个耳朵是废了,这辈子都甭想什么八级工了!”

  “易师傅,你也是六级钳工,你听出来了吗?”

  易中海站在人堆里,他的视线不仅在关注着红幔帐,还在关注着站在领导群里的黄建军,一双拳头紧握。

  听见有人问自己,易中海这才缓缓吐了一口气,随即摇了摇头,他是听出来了一些,但看不到红幔帐内的情况,根本不好评定。

  眉头紧皱,看着红幔帐,一股无能为力的感觉在他的心头蔓延:我当初为什么要听老太太的!赶走一个何大清有什么用!

  这边,黄建军把黄有义和肖胜利刚才的对话也翻译给了苏区来的几人。

  “他不会以为这样就能矫直大轴吧?以为是小朋友过家家吗?”

  这位回应黄建军的,是苏区的专家,唯一的那个女人,一头大波浪,语气中带着优越感,瞪着一双大眼睛,看着红幔帐直摇头。

  别人都没听懂她的话,只有黄建军和其他四个苏区的人听懂了,但他根本不懂车间这些事,解释都没得解释,也没把这这一句翻译给苏一夫、杨为民等人,因为他打心底也不认为就拿着小锤来来回回敲两遍就能把一个篮球架那么粗的大轴矫直。

  却见另一个苏区专家扭头看了那大波浪中年女人一眼:“亲爱的塔西娅!这是听声辩位!并不是矫直大轴,而是根据敲击后发出的声音来判断大轴弯曲的位置,这是这座神秘的古国人民的智慧,你不是机械设备修复的专家,请不要发表这样愚蠢的评论!”

  “西多罗夫,是我说的愚蠢吗?他只是一个人,人类知道吗?他可不是雷达或蝙蝠,人类是不可能通过微小的声音变化听出来大轴哪个地方弯曲的,甚至根本不可能听出来刚才那几道声音有任何的区别不是吗?我看这个古国的人就是喜欢装神弄鬼!”

  “亲爱的塔西娅,请你不要带着偏见的眼光来看这座神秘的古国,你不要以为你在国外留过学,就可以去定位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工人,这些老工人可是一座钢厂的宝藏,他们……”

  就在这两个苏区的专家争吵时,在下方众工人也议论纷纷时,就听“嗵”的一声金属交击的巨响从红幔帐内传出,打断了两人的争吵,也打断了所有人的声音,众人不由再次朝红幔帐看去。

  只见一道身影直立,手中一把大锤落在大轴上,身影被灯光投射在红幔帐上,显得异常高大,刚才的声响,正是大锤与大轴交击发出的声音。

  “胜利,看明白多少?自个儿回去再琢磨!不懂再问!”

  “是!师父!”

  肖胜利说着,这才很正色地又给黄有义磕了一个,然后被黄有义抬手扶了起来。

  “大轴已经矫直,还请各位苏区专家、各位领导同志查验!”

  随着黄有义话落,肖胜利快速打开了红幔帐,一如刚才红幔帐被支起来前的模样,好似刚才只是皮影戏,什么都没做一样。

  就连一旁的工具箱都已经合上,一把大锤仍然立在一侧。

  “不可能!这个国家的人就喜欢故弄玄虚,不讲究科学依据!”

  “亲爱的塔西娅,我们是要用数据说话的,你说话太不够严谨!”

  “西多罗夫,我不信,咱们走着瞧,我亲自来测量!”

  说完,塔西娅这个中年女人,拿着一个工具箱直接上了高台楼梯,也不管黄有义和肖胜利,掏出来测量工具对着大轴就开始各种测量起来。

  黄建军对身侧的几位领导耸了耸肩,他刚才甚至都还没翻译,这个苏区来的女人就带着怀疑的态度冲上去了。伊莲娜在旁对黄建军歉意地笑了笑,早就在进车间后她就停下了拍照,车间内可会不允许她乱拍。

  黄有义见此,带着肖胜利先下了楼梯,肖胜利手里还拎着那一套锤子工具箱。

  “胜利,这套工具箱和这把大锤,以后就交给你了!”

  “师父!”

  “成了,别一副小女儿姿态,咱们厂要扩大,需要更多的高级工!你已经六级工了,跟我也没差几岁,可以按照厂里给的收徒名额开始收徒了,但记住,人品为先!对了,过两天你去我那院儿吃饭去。”

  “是!师父!听您吩咐!”

  肖胜利正色应下,拎着工具箱就没有放下来的意思,神色激动,其他四个师弟也纷纷上前恭喜,随后一起看向高台处三个在测量中的苏区专家。

  苏一夫和另外一位领导,加上厂内的杨为民等人,此刻正在着急地询问着黄建军刚才是什么情况。

  黄建军快速把塔西娅和西多罗夫两人的大概对话讲了一遍,这才继续说道:“各位领导,我对这方面不熟悉,也不知道该对他们怎么解释,所以我刚才并没有回应。”

  “解释什么!不用解释!我相信黄工的技术!”苏一夫大手一挥,语调带着川湘地区独特的口音,身上都带着煞气。

  黄建军也没再说话,跟着大家伙儿一起朝高台处三位苏区专家的位置看去。

  大约过了十分钟,苏区三位专家终于停住了测量。

  “不可能!这根本不可能!人力怎么可能能通过听声辩位矫直大轴?这根本不可能!”

  塔西娅这个中年女人念念叨叨的,手上的动作没停,对着大轴拿着测量工具再次测量起来。

  从头到尾,从上到下,塔西娅仔细地测量着,并且已经注意到大轴上她曾做过的标记,这根大轴就是她带来的,所以她现在根本不相信大轴被人力矫直了。

  “这根本不可能!这怎么可能,误差竟然在10缪以内!这根本不可能!就算是精密矫正机床,也不可能矫正到这个程度!不可能!”

  塔西娅这位带着苏区独有风情的中年女人,撩拨了一下自己的金发大波浪,一遍又一遍地念叨着,手中的测量工具该换了好几个姿势测量。

  最终,这个有着偏见的苏区女专家有些颓废地放下了她手里的测量工具,一双碧眼更是直勾勾盯着下方人群中的黄有义。

  黄有义也丝毫不惧地与之对视着,有几分风轻云淡,只是心头暗道:这段时间以来,我的力量似乎见长了,运起大锤竟然更得心应手,要在以前,这一锤下去还真不一定能完全矫直!

  难道是花儿这段时间做的饭菜太香我吃多了的缘故?

  还真别说,花儿这段时间做的饭菜是真好吃,也不知道那小子做出来的菜到底如何?

  黄有义站在那儿看着神色没有变化,但心理活动可不少,眼神还有意无意地用余光一直瞥着在给那群领导翻译的黄建军,又嘀咕了一句:这小子!

  三位专家已经从高台处走了下来,塔西娅一直盯着黄有义,在走下最后一个台阶后,说道:

  “果然是神秘的古国!我突然有些相信这座神秘古国古代的那些传说了!他怎么做到的?他怎么可能做到?仅仅一锤下去而已……”

  黄建军把塔西娅念念叨叨的这番话都翻译给了苏一夫等人,还故意加大了几分音量让黄有义等车间的工人们也听见。

  黄有义倒是表情不多,但也在这时候松了一口气,而其他工人可就欢呼起来了,一个个脸上带着笑容,好似做这件事的是他们一样,就是与有荣焉的模样。

  高台上,塔西娅带着歉意看向身侧的西多罗夫:“亲爱的西多罗夫,我承认我之前见识浅显带了偏见!这个国家的人,真是神奇!竟然真能用锤子矫直咱们带来的大轴,几乎完美!怪不得你不愿意回国陪我!”

  “亲爱的塔西娅,你终于相信这座神秘古国人民的智慧了吧?你是第一次来这座神秘的古国,以后越接触,你就会越明白我为什么更愿意留在这里了!”

  “亲爱的西多罗夫,我等会儿一定要请教请教这位‘黄’先生!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人力怎么可能会堪比机械矫直呢!”

第119章 手锉螺纹,持续震惊

  黄建军把三位苏区专家的这些对话都翻译了过来,并且是朗声说给车间内所有人听的。

  听黄建军说完,车间内所有人都再次露出了笑容。

  “算这个老毛子的女人识趣儿!刚才我还以为她真是来找事儿的!”

  “她应该就是来找事儿的,只不过被黄工接下了这一招!”

  “那是,黄工的八级工可是一点儿不掺水分的!”

  车间内工人的议论声也让苏一夫和他旁边那人都露出了笑容,两人用川湘那边的家乡话也聊了一番,语气比刚才可轻松多了。

  “黄主任,你们家还真是一门双将啊!自上次一别,我可是很惦记你做的菜啊!”

  “苏秘书您捧杀我了,我爸算是一个将,我可不是,我就是一浑小子!”

  “哈哈哈!浑小子好!我和老曲啊,当初上战场之前也是浑小子!谁不是从浑小子过来的?是不是,老曲?”

  苏一夫喊的“老曲”,就是他身侧的人,名叫曲国栋,重工部副部长,两人曾经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所以根本没有官场上那一套。

  “老苏说得对,黄师傅还真是多才!来之前老苏可没少念叨你!”

  黄建军跟苏一夫、曲国栋聊了一会儿后,又跟着伊万诺夫这位苏区的领队简单聊了一会儿,塔西娅这个女人也主动上前跟他聊起来,但黄建军可听不懂她说的一些专业术语。

  摇了摇头:“尊敬的塔西娅女士,我只是一个翻译,我建议您留在我们轧钢厂更长的时间,也许慢慢接触后,才能解答您的这些问题。”

  黄建军话落,塔西娅看着黄建军,又看看一旁的黄有义,眉头紧锁,撩了一下她的大波浪,回头跟伊万诺夫这位苏区领队又聊了起来。

  不消一会儿,伊万诺夫跟塔西娅的交流停住了,他又跟其它两位专家交流了一番。

  随即朗声开口道:“黄先生,麻烦你翻译一下,这一关,我们的三位专家说,完美!”

  黄建军对伊万诺夫点点头,然后朗声开口:“……完美!”

  车间内,原本有些凝滞的氛围,随着他的话落,顿时再次热闹起来,还有欢呼声响起,盖过了机械的声音。

  “黄先生,请翻译,接下来,请锉螺纹的师傅登场吧!我们要求锉一个15的螺纹,误差要在15缪内。”

  随着伊万诺夫这位领队话落,黄建军还没回应,却听一旁伊莲娜率先开口了。

  “不!亲爱的爸爸,尊敬的塔西娅,你们来之前可不是这么讲的!你们不是说螺纹的误差要在30缪内吗?怎么缩减了一半!”

  塔西娅这个中年女人却不看伊莲娜,把头撇到了一边去,任伊莲娜和西多罗夫说什么都不改口。

  “西多罗夫,大设备可以交给这座轧钢厂,但是你必须跟我回去!”

  “不!亲爱的塔西娅,你对这个国家的人太不了解了!我相信,他们一定有人能锉出来误差在15缪内的螺纹,到时候你必须答应陪我留下来!”

  “那就等着瞧吧!”塔西娅深深地看着西多罗夫,深吸了一口气,转头看向黄建军继续道:“误差在15缪内,不可能更改!请翻译!”

  黄建军看着苏区这几人,点头笑了笑,先转头对苏一夫和曲国栋几人解释了一番。

  “黄主任,你的意思是说,若是咱们完成了这三个难题,这位塔西娅也将留下来?”

  “还不确定!她没有回答西多罗夫,但有六成可能!”

  “好好好!若是真能留下来,必须给黄工记一功!”曲国栋这位重工部副部长一锤定音。

  黄建军笑了,这才扭头看向黄有义站的位置,略去塔西娅和西多罗夫的争吵,黄建军朗声把锉螺纹的要求用中文重复了一遍。

  “……要求,误差在15缪内!”

  在机械尺寸计量中,一毫米被划分为一百份,一份就是一丝,而一丝是10缪,缪跟微米是同一个意思。

  大部分七级工锉出来的误差基本在2丝到4丝范围内,精确度在0.02~0.04波动,并且不稳定,而要精确到20缪也就是0.02以下,很难,但传说中的九级工,也就是八级工中的八级工,可以精确到0.01以下,并且相对稳定!

  塔西娅提出来的要求,15缪,也就是要精确到0.015以下,这个要求几近传说中的九级工,足见其难度。

  等黄建军翻译完,只听车间内所有人脸色都变了,好些都倒吸了一口凉气,也都再次看向了黄有义,因为要锉螺纹的,自然也是黄有义。

  “这就有些为难人了吧?误差15缪,这怎么锉出来?”

  “要不你不是黄工、不是八级工呢!”

  “哼!你们这些新来的太小看黄工了,黄工可是曾经锉出来过一次误差在10缪以内的螺纹,不过就一次,大部分时候还是在13到18之间徘徊……”

  黄建军听着周围这些人的议论,也大概知道了难度,不由也看向黄有义,暗道:我这老爹,这么厉害吗?真手锉啊?

  伊万诺夫等苏区的几人虽然没有听懂周围工人的谈话,但他们也是懂得察言观色,尤其是塔西娅这个中年女人,深深地盯着黄有义。

  黄建军在这时候用俄语对苏区来的五人解释了一番。

  “尊敬的伊万诺夫先生和三位专家同志,锉螺纹也将由这位黄师傅来做,请您几位在旁观看,注意安全!”

  “咝!”

  那三位专家不由互相对视了一眼,都倒吸了一口凉气,在确定还是黄有义出手后,他们没有再说话,哪怕是塔西娅这个带着偏见的中年女人、这个来自苏区的专家,也一收刚才高傲的态度,没有再开口,足见刚才人力矫直大轴给她带来了不小的震撼。

  一旁的苏一夫、曲国栋等领导也在互相对视用眼神交流着,朱常顺还着重为几个领导人再次介绍了有关黄有义的情况,再次提到了“黄一锉”的名头。

  “爸,您可听清楚了?误差在15缪以内。”多余的黄建军没讲,生怕给黄有义带去心理负担。

首节 上一节 66/3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