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我们的科研重心也在芯片上,只是……这种技术一直被国外把控,我们……路还很长啊!”
“我明白!这一点上,我是帮不上什么忙了!不过……也许你们二叔能帮上……”
“二叔?”
黄天年神色微怔,没想到黄建军会提到黄建勋,在他看来,黄建勋虽然厉害,但也就是以退伍军人,并且现在只是南锣鼓巷一家小小早餐铺的老板而已。
“嗯!你们不会真以为你们二叔只是个早餐铺的小老板吧?哈哈!他身份一点儿不必你爹我的身份少!他曾在五几年就已经出过国!”
“爸,那芯片……”
“你二叔就算是拿到了一些资料,也不会交给你的,反倒是你们小姑和你们小方师叔会最先接触到!”
第543章 六十大寿
顿了顿,黄建军看向眼巴巴的黄天年两口子:“你俩也别这么看着我!他们可不会随便透露什么,并且他们研究的方向是用于国防的,跟你们用于通信是不一样的。”
“我跟你们讲这个,也没别的意思,就是想让你们自个儿加快研究芯片的速度,不行就国外挖人吧,总有愿意来的!”
“好了,这个话题我就不提了,我先回去了,十一月,我寿辰,你们知道时间的,在这边忙完再回四九城吧!没想到……我也要六十了,一个花甲啊!”
黄建军透过落地窗看了一眼楼下车来车往的街道,小渔村的变化之大,大到可以说是瞬息万变的程度,等到九二年老人再来画圈,小渔村的腾飞就将开启了。
“爸,那行,我们是要在这边再布置布置,海外挖人我们早就有安排,只是,怕是也要交给时间了,毕竟咱们国际地位有些科研人员还是看不上!”黄天年点头。
“嗯!你们心里有数就行!我就不掺和这些了,海外不仅有你二叔留下的东西,也有全无和你们姑奶奶各自的势力,有时候步子还是要大胆往前迈。”
黄建军交待完这些,一家子坐在一块儿没再就这个话题深聊,黄建军第二天就离开粤地,回了四九城。
回去后,黄建军整个人是彻底悠闲了下来,悠哉悠哉的在琉璃厂、潘家园等地方瞎转悠起来。
他原本是不懂古董古玩这些物件儿,但耐不住这么多年身侧都是五脉的人呐!虽然他不是这个行当的,但现在还是能看出来些东西的。
因此,他回来后这段时间,带着几女在民间还是淘到了不少好东西的。
临近九一年十一月,黄建军又去了一趟红星轧钢厂,毕竟他还在轧钢厂挂着副厂长的职,转转还是有必要的。
“董事长,秦董,轧钢厂到了!”
坐在车后排眯着眼睛的黄建军这才睁开双眼,跟身侧的秦淮茹对视,老两口先后下了车。
车子停在厂区办公楼下的停车场,有几道身影撂下电话,已经在快速下楼梯。
看着又翻新过的新办公楼,看着办公楼上的各种有关厂文化或政策的标语。
秦淮茹一双大眼睛内闪过的是回忆,她虽然只在轧钢厂上过一年班,但那一年对她的意义更有不同,因为那是她第一次参加工作。
“当家的,要不是你,我的人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虽然什刹海那个王瞎子不是什么好人,但他第一次给我卜卦的那几句话我一直在心里记着。”
“还记得第一次进城见你,当时看到你,我……”秦淮茹一笑,还带着一抹年轻时的娇羞,“我怕你看不上我,还文邹邹拽了几句话,其实是我故意的,我当时是打心里看上你了,主要是你长得真好看!”
看着秦淮茹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黄建军星目流转:“说起来,我还怕淮茹当时看不上我呢!因为你也是真好看,我当初真是一浑小子来着,当天给完你那些钱,我身上没剩俩子儿!”
“当家的,你对我真好!离开前你一直望着车屁股的身影我注意到了,我就知道,我找了一个好人家!”
老两口站在办公楼下停车场,讲述着他们从相识到相知到秦淮茹第一次进轧钢厂参与工作的点滴记忆。
“第一次参加工作,多亏有慧茹姐她们帮我,没想到当家的你后来收了慧茹姐儿子为徒。”
“哈哈,谁能想到那一年有那么多年轻的厨子非要挑战我一厂食堂大师傅呢!”
老两口说着话,就见郑庆平带着一队厂领导快速从楼梯口走了下来,老远就伸手并喊道:“两位老领导,欢迎莅临指导工作!”
“小郑,你现在嘴皮子可是比以前爽利了啊!”
“嘿嘿!老领导,工作需要嘛!”
“成!不错!锻炼出来了!”黄建军与郑庆平等人握了握手,继续道:“我和淮茹来咱们厂里转转,没别的意思,你们该忙忙你们的!小郑有时间的话就陪我们老两口走走吧!”
“有时间,有时间,老领导,您请!”
郑庆平伸手,现在的他技术仍然过关,但言谈之间可不像跟黄建军第一次见面那时会拽一些专业词汇了,显然时间是能磨人棱角的。
“现在的办公更透明化了,我看公告栏张贴了不少东西,真不错!早知道今儿喊老李头那一帮子老家伙一块儿来转转了。”
黄建军和秦淮茹两人随着郑庆平看了看厂区办公楼的办公区,很多都已经发生了改变,比如民兵连早已经撤出等。
三人聊着厂内现在的情况,刚刚下楼,还没朝车间等地方走,就见一队车辆在从厂大门朝这边驶来。
黄建军扫了一眼车牌,脚步停住:“嘿!说曹操曹操到,老李头几个来了!”
郑庆平也停住了脚步,朝厂大门口方向的入厂道路看去,一行五辆车缓缓驶来,最后停在停车场。
当李怀德、杨为民、郑富强、郑秀玲等一众老领导下来,看得见的,相比于上一次的十一位老领导,又少了两个,只剩下九人,并且九人中还多了一个瓮慧茹。
“老黄啊!你们老两口过来怎么不吱声呢?我们这些老家伙是见一面少一面啊!我如今也退休了,要不是闲来无事向你徒弟打听你六十大寿的事儿,我都不知道你来咱轧钢厂了!”
李怀德说着,还搀扶着杨为民,显然杨为民的身子骨已经有些差了。
“我就是怕折腾你们,唉!没想到你们还是来了!”
秦淮茹也一一跟几人问了好,走到郑秀玲和瓮慧茹身侧,三女拉着手,眼帘低垂,不由再次倾诉起在厂内那段时间的过往。
“折腾什么,咱们这些老家伙比你要老,老王、老赵、老卢他们仨在这几年也走了!唉!走走走,不谈这个!我们走走转转,老李,你甭扯着我,我还没到走不动路的时候!”
杨为民说着,挥手,迟暮的双眸中带着一抹倔,这倔不是脾气倔,而是对年岁的不服。
“走,正巧我们要去食堂走走!”
一行人慢悠悠走着,一群老头老太太,走起路来想快也确实快不了,郑庆平还让厂里给安排了几辆轮椅,只不过李怀德、杨为民等人都没有要坐的意思。
一号食堂内。
刚刚走进去,就见后厨一道身影僵住,然后快速朝这边走来,对着黄建军就是躬身一礼:“太师公,太师奶!郑厂长,各位老领导好!”
“小焦啊!你成啊!现在接你师父的手负责食堂工作了?”
面前这人是马华的徒弟,马华是黄建军第三代徒孙,所以这位小焦自然就是第四代徒孙了,确实要喊他太师公。
“是!太师公,师父他现在仍负责后勤工作,但食堂这块儿由我在负责了!”
“不错!过几天我六十大寿,你跟你师父他们一块儿去吧!”
“是!太师公!”
出了厂食堂,并没有让小焦跟着,倒是刚收到消息的马华快速朝这边过来,陪在左右,一行人慢走着。
“老黄啊,你这些徒子徒孙真不错,全部深耕在厂食堂,每个徒弟收的徒弟都要在厂食堂考察三年,你的徒弟才会真正收下他们,你倒是把工人阶级一直放在首位,可……有些人怕是早就忘了!”
“哎呀!老杨,你真是犯糊涂了!什么话你都敢讲!”
“呵呵!老李,咱们可都是从那个岁月过来的,我是之前办了些错事,但绝对不会错的这么离谱!”
“行了,不提,不提这个话题!但我不得不服气,老黄走的步子之所以稳,是因为他一直走在对的路子上!”
“啧!老几位,就甭抬我了!我还想多活几年!”
“哈哈哈!不提了,不提了,走走走,进车间转转吧!”
原本只是黄建军老两口,现在一行老领导在郑庆平等几位厂领导的陪同下,一同在第三钢厂慢走着,闲聊着。
转眼来到了十一月二十号这天。
这天正是黄建军的生辰,也是他六十大寿的日子,在这天之前,有些该布置的自然早就布置好了。
老黄家的宅院虽大,但到底是容纳不了太多的人,所以寿宴布置在了京八大楼,一些邀请函等也被黄天年、何雨柱等人早早送了出去,其上写明了宴会地点在京八大楼。
远在香江的黄天辰、黄天澈包括成行以及蔡全无另外几个年纪大的儿子都早早来了四九城。
这一天大清早,就有许多四九城人注意到有不少豪车从四面八方驶出,尤其是政商军等几界,不少名流高管的车子出动,朝新源里的方向驶去。
同时,也有普通民众着装的人从四九城的四面八方或蹬自行车、或坐电车或走路,手中都提着一个篮子,用红绸盖着,也朝京八大楼汇聚。
更有从昌平、十渡、桃园村等地而来包下的大客,载着不少人进了四九城,飘动的红绸下有红彤彤的苹果,金黄的玉米穗,被红绸裹着的麦穗,车内是欢快的交谈声。
京八大楼,琉璃瓦映着红绸金绣,飘香的寿桃,铺设的红毯,大红的鞭炮,无一不再显示着喜庆的氛围。
从四面八方而来的贺寿人群,有一部分关注的有心人发现,能进入京八大楼的,并不完全是商贾、名流或高管等,甚至有很大一部分因为没有邀请函被挡在了门外。
而更多进入的是一些挎着篮子,提着玉米麦穗的工人、农民等,并且这些基本都拿着邀请函走进其中的。
这一幕让很多人不解,但也没人给他们回答。
京八大楼内,黄天年、黄天成和何雨柱、许大茂等几位晚辈就站在前台位置,与来人纷纷含笑问好。
在前台周围已经摆放了许多寿礼,有翡翠寿桃,有刻着百业兴隆的乌木算盘,有种着万年长青的青花瓷瓶,也有粒粒饱满的玉米棒子,金黄的麦穗,活蹦乱跳的野山鸡,黑毛的野山猪腿……
宴会厅内,有带着前进帽的老工人,正在高谈阔论:“当年我跟黄厂长一同进的娄氏轧钢厂,你们不知道,黄厂长厨艺那叫一个……”
也有老农民打扮的脸上带着憨笑:“我们秦家屯,要是没有黄姑爷,可没有现在,我们来之前在村口以及所有大棚都挂上了寿灯……”
更有身着中山装的老干部在其中,拄着拐杖,含笑:“当初黄会长可是以一己之力力压……”
还有一撮海外洋人坐在一块儿,含笑不语,也不知道有没有听懂周围的嘈杂。
午时三刻,黄建军身着玄色万字纹唐装现身在一楼中央原本戏曲表演的舞台上,拱手对四方一礼,寿宴流程正式开始。
随着寿宴层层推进,黄建军也简单讲了几句话,之后宴会正式开席,梅派弟子先唱罢《麻姑献寿》,盖叫天亲传弟子又登台开嗓《百寿图》,将黄建军六十大寿的寿宴推向了高潮。
寿宴结束,黄建军与相熟的宾客笑谈着,黄天年、何雨柱等徒弟送走了一位位宾客,这场寿宴持续到傍晚才算真正结束,当然这还是黄建军没想大办的缘故,要是大办,来的只会更多。
送走众宾客,黄建军回到了顶层套房,坐在沙发上,不由有些发怔,想想他过来的这四十年,好似也是昨天一晃的事儿,宛若须臾。
“爷爷,您想什么呢?”
“哎呦!乖孙儿,你自个儿怎么找过来了?你爸妈他们呢?”
看到黄鹤祥抱着一个小寿桃在啃,黄建军抬手抱起黄鹤祥拥入怀中,这小家伙都已经上小学二年级了。
“爸,爸!我二哥抢我东西!”
“爸!爸!我没有!”
“爸爸!爸爸!我二哥和三哥又吵架了,还有我四弟、五弟也吵架了,六弟、七妹还在姨妈她们怀里哭呢!”
听到叽叽喳喳传来的三道声音,黄建军只感觉脑袋都要炸了,来的分别是老二黄天行、老三黄天辰、老四也是大闺女黄天慧,在黄天慧后还有三个,只不过这三个还不会跑。
这儿孙是膝下绕了,但怎么……这么吵?嘿!
“天行、天辰,你们两个又吵!赶明儿把你们俩送军营找你们二叔去!”
“爸爸,我也去军营好不好?别看我是一女孩儿,我不输我哥哥他们!”
“好啊!”
黄建军揉了揉黄天慧的后脑勺,别说,黄天慧跟秦淮茹很像,说话也是柔声肉气的,但一双大眼睛却带着英气,倒是像他。
第544章 黄老太太、张翠花去世
转眼过了四年,到了九五年腊月二十九。
酝酿了一天的寒风,在下午三点开始飘起了小雪花,临近傍晚,雪并没要停的意思,并且雪花在逐渐变大,犹如鹅毛,很快为四九城遮上了一层雪白。
老黄家的大门屋檐下早就挂起了八盏大红灯笼,红与白在擦黑天色下相映,院内飘着炸丸子的焦香随着雪花朝着院外扩散,黄建军等人在小厨房内如同寻常人家为过年忙碌着。
一百二十岁的黄老太太手握着狼毫笔,在洒金红纸上写着“天增岁月人增寿”,毛笔在褶皱的虎口微微发颤。
“妈,您真是老当益壮!”
“妈!您终于又写上春联了!上一次我记得都得是四五十年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