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娶秦淮茹,改剧情就变强 第111节

  贾东旭眉眼一转,突然停住了,脸色搭拉了下来,眼底带着警惕,看着对面的黄建军:“你怎么知道这事儿?”

  “我怎么不知道?你还真跟你儿子一样……不对!你还真是为你儿子做了个很好的榜样!你儿子以后干小偷小摸的事儿,都是你丫的教的吧?”

  黄建军这么一说,让贾东旭脸色再次变了变,笑容一点儿都没了不说,还担忧的瞟了一眼身侧的易高氏,暗道:黄建军这小子怎么知道我干了偷……去他丫的!这是故意套我话吧?我可没干!

  “什么小偷小摸?黄建军,你甭坏我名声,是我干爹给我的钱让我买的三轮……”

  “哦?你还偷了易师傅的钱?”

  “姥姥!爷们儿没偷,我都说了,是我干爹给我钱,让我买辆三轮蹬三轮……”

  “谁管你哪儿来的钱蹬不蹬三轮的,你这说的哪儿跟哪儿?我哪儿知道这些,我说的是你偷摸从张婶儿那儿抄夫妻识字去青年报社投稿的事儿!咝,我才发觉,你怎么……答非所问呢?”

  “难道你还真偷了易师傅钱?啧啧啧!”黄建军一边“啧啧”,一边看着贾东旭直摇头,然后看向易高氏:“高婶儿,你看看!这还没咋地呢!都偷上喽!”

  易高氏虽然脸色变化不大,但她双手不自觉地开始揪着她的衣摆乱扯,这也是她一紧张就有的小动作,因为她想到了黄建军昨天让她去借种的那番话

  她现在确实也跟张翠花一样,越跟贾东旭相处就越感觉贾东旭这人的人品不行,以前贾东旭天天上班,她也没多大感觉,现在贾东旭这么一闲下来,她就感觉贾东旭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黄建军看着贾东旭快速黑下来的一张脸,看着易高氏的小动作,眉头一挑:嘿!这里边还真有事儿!贾东旭难道真偷了易中海?

  快速在脑海中过了一遍,黄建军想到昨天一院子人都去了南锣鼓巷扫盲班,而单单只有贾东旭没去,此刻看着贾东旭的眼神就更加古怪起来

  嘿!棒梗那小子怪不得被称为盗圣!合着这是遗传了贾东旭的优良基因了?

  “黄建军,你这么看着我干什么?我没偷就是没偷!干妈,那我就先走了啊!我明儿过来接你们回院儿!”

  贾东旭快速对易高氏说完,越过黄建军,低着脑袋快步从走廊离开,蹬着一辆破三轮快速消失在擦黑的天色下。

  “高婶儿,你看看,你还是想想吧!”

  “建军,甭说了,你再说婶儿就真生气了,婶儿自打跟了你易叔,就从没想过别的,这俗话说的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只毛驴满山走,婶儿这辈子就这样了!”

  “嗐!高婶儿,您说啥呢?我说你还是想想怎么防着点儿贾东旭你这个干儿子,他能偷一次,他就有可能偷第二次,你们两口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不是?”

  易高氏神色一怔,搓动衣摆的手都停住了,还微微松了一口气。

  看着易高氏这副表情和神态,黄建军知道这是心动了,但易高氏的内心深处,依然不是那么愿意接受他提出的建议。

  “高婶儿,啥也甭说了,我和我媳妇儿是来看聋老太太和易师傅的!”

  “高婶儿”,秦淮茹也对易高氏笑了笑,娇嗔地看了一眼黄建军,她可是憋着笑呢!

  易高氏看看黄建军,又看看秦淮茹,点点头,领着两人来到了走廊尽头,进了一间病房内。

  病房内,只见聋老太太半躺在病床上,脸色已经有些许红润,但还在打着吊水,易中海也是半躺着,在跟聋老太太聊着。

  当聋老太太和易中海看到易高氏领着黄建军和秦淮茹进来,这两人的话头已经停住了,两人都在审视的看着黄建军,老太太随即一声冷哼撇过了脑袋,易中海则是紧皱着眉头看着黄建军,不明白黄建军的来意。

  “呦呵,聋老太太,您这是什么态度啊?易师傅,你也甭皱着一张脸,我和我媳妇儿可是带着真心实意代表院儿里人来看你们两位的!”

  秦淮茹快速撇过了脑袋,根本不敢直视身侧的黄建军,她是生怕在眼下这个场合笑出声来。

  “黄小子,用不着你来看老太太!”

  “唉!聋老太太,你怎么能这么说呢?”黄建军视线转向聋老太太,笑容满面的:“老太太,我代表我奶奶过来看看你总可以吧?”

  “你说,你和我奶奶住在后院这么长时间了,我奶奶本来就厉害,你又不是不知道,怎么还有看不开的?还能气的住进医院!你说说,不就是上了个报纸嘛!”

  “对了!你还不知道吧?我今儿在我们厂里听说,咱们东城区区委打算给我奶奶颁一扫盲模范的奖状呢!”

  “这可都是喜事儿!您说您老生什么气啊!”

  “滚!滚出去!”聋老太太伸手一捞旁边的拐杖,朝着黄建军甩了过来,却被黄建军伸手接住了。

  “啧!易师傅,你看,聋老太太这口恶气就出来了,这气儿以后保证顺畅,你看这次都没晕过去!明儿指定能出院了!”

  听着黄建军这个歪理,病房内的几人都呆住了,聋老太太原本恼怒的神色在这时候都是一僵,好似在说:这个黄小子他到底知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但易中海的神色相对冷静多了,一双倒翻眼深深地看着黄建军,坐在床上,原本紧皱的眉头在这时候都舒展开了,一脸淡然状。

  黄建军说着,把手中拐杖往易中海床头一放,不等聋老太太再开口,对着易中海说道:“易师傅,你说说你,你还真能认死贾东旭这个干儿子了?啧啧,他都干小偷小摸的事儿了,你难道还认为你能拿捏他?”

  “你不会是想凭借这一点拿捏贾东旭吧?哎呦,那你可就太糊涂了!”

  “依我看啊,你培养这么一个东西,你干什么不乐意认下刘师傅的三儿子当干儿子?从小培养跟现在培养已经定型的贾东旭比起来,哪个划算你算不出来吗?”

  “还每月给那么多钱,完全够培养刘师傅三儿子了,何必呢?非揪着贾东旭一个不放干什么?”

  聋老太太不说话了,因为她现在感觉黄建军这段话说的在理!但她并不希望易中海认刘海中的三儿子,还是希望易中海认下何雨柱当干儿子。

  “建军,我要怎么样,就不用你管了!回吧!”

  易中海狐疑地看了一眼易高氏,他以为是易高氏把贾东旭偷钱这件事告诉黄建军的,倒翻眼看向易高氏时,眼底的怀疑很浓。

  这个怀疑的眼神,让易高氏的脸色变了变,想要开口解释,却不等她开口,就听黄建军继续说道:“易师傅,偷这事儿,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有第二次,就有无数次!”

  “我啊!跟我媳妇儿可真是带着真心实意来看你们两位的!你们可得好好想想!”

  随着黄建军话落,一旁的易高氏注意到易中海还在用怀疑的眼神看自己,心头有些不好受:那个外室……当家的当初就这么看过我,我……

  易高氏嘴唇动了动,正准备再次开口解释,却听黄建军又继续说道:“聋老太太,你也甭总盯着柱子!你要不也劝劝让易师傅收下刘师傅的三儿子?”

  “刘光福这小子才三岁多点,四岁不到,还不记事,好培养!”

  “你们啊!真是当局者迷,我这个旁观者,这么苦口婆心地劝你们,你们怎么就听不进去呢!”

  “得了!你们不愿意,我也不愿意讲了,我可是真心实意在为你们考虑啊!媳妇儿,咱们走,我带你去鲜鱼口的会仙居吃炒肝儿,那就是一绝!”

  黄建军和秦淮茹两人走后,病房内聋老太太、易中海和易高氏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安静了好一会儿。

  最终还是聋老太太率先开口:“中海啊!黄家小子有些话虽然不好听,但他有一点算是说对了,这个贾东旭不行!我看你还是尽早跟他解除关系算了!他当个徒弟还行,怎么能认他当干儿子?你啊你!”

  “我啊!还是认定了柱子,虽然柱子现在跟我说不上两句话,但柱子踏实,手上还有一把子力气,也听话,你看看柱子他多听黄家小子的?”

  “你当初要是听我的,先一步认柱子,哪儿还有这些事儿?早就有柱子帮我们解决黄家小子了!这下好,柱子现在都不愿意多跟我讲话了。”

  易中海显然没有听聋老太太的意思,他现在不说是跟聋老太太唱反调,但聋老太太的很多话他已经不愿意听,心中暗道:我那么多钱都花出去了,你让我跟他断了关系我就断?那我钱岂不是白花了?

  易高氏站在一旁,原本还想解释,但看着易中海怀疑的眼神,这一刻她什么话也不想说了,给两人倒了热水,没再接两人的话茬。

第183章 会仙居炒肝儿

  医院外。

  秦淮茹压着的笑意再也忍不住了,抿嘴笑了起来:“军哥,你刚才说的那些话是不是为了断了易师傅和贾东旭的干亲关系?”

  “唉!媳妇儿,算是被你说对了!不然高婶儿的念想断不了啊!也不知道易师傅到底是怎么被贾东旭迷住了,那么聪明一人,在这件事上,却这么坚持!”

  “咱奶奶跟我说了一句话,她说,人呐,有时候就爱钻进一条死胡同,不是看不清,也不是听不见,但就是喜欢在这条死胡同打转儿,不愿意从里面儿走出来!”

  秦淮茹坐在自行车后座上,一双大眼睛带着亮晶晶,想着黄老太太对她说过的一些话,继续道:“奶奶说,易师傅就是这样一人,为了找人养老,早就钻进了一条死胡同。”

  “咱奶还真是说对了,易师傅啊!现在宁愿在这条死胡同打转儿,他也不愿意出来!”

  黄建军点点头,蹬着自行车,朝会仙居的方向骑着。

  根据后面剧情,黄建军知道易中海一直看中的养老人都是贾东旭,从没有变过,哪怕是贾东旭死后好几年到剧情开始的65年,他都不愿意把何雨柱当养老人。

  还是聋老太太一直坚持不懈地在易中海耳边劝说,再加上何雨柱后来被聋老太太拐带,易中海这才把养老的视线转移到何雨柱身上。

  易中海他傻吗?他完全不傻,但偏偏就是在养老这件事上,与他聪明的性格形成了完全相反的基调。

  如秦淮茹刚才说的黄老太太讲的那番话一样,易中海为了养老宁愿在一条死胡同里打转,明明知道,却就是不愿意从这条死胡同出来。

  现在的易中海可不就是这样,偏偏就认定了所有人都不看好的贾东旭。

  但,在死胡同打转的何止只一个易中海,高翠兰何尝不是?

  鲜鱼口,会仙居。

  说起会仙居,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但若说另外一个名字,那指定会清楚,就是八大居的天兴居。

  但这会儿的天兴居和会仙居还是两家店,并且斜对门做生意,会仙居斜对面就是天兴居,天兴居斜对面就是会仙居。

  会仙居最开始主要是做小酒馆的营生,经营黄酒和花生米、松花蛋等小菜,后来才增加了白酒、酱肉、白水杂碎和炒肝,并且炒肝一绝,很快在鲜鱼口打开了名声。

  天兴居是33年后来的,就开在会仙居斜对过,并且一上来就打出了炒肝儿的旗号,一副誓要与会仙居打擂台的模样。

  “淮茹,现在这两家店,已经斗了近二十年了,但会仙居的炒肝儿依然压天兴居一头。”

  听着黄建军一路的讲述,秦淮茹坐在自行车后座上听的也是入迷:“军哥,这么说,这两家店还是竞争关系?”

  “说是竞争也成,但这两家店算是亦敌亦友的关系,他们是明着打擂,没有背地里阴人那一套,是正儿八经的生意人,比拼的就是个自家厨师的手艺!”

  “这样啊!怪不得这两家店能一直斗个近二十年!”

  “是啊!不仅会斗近二十年,依我看,这两家店,以后是有机会合成一家店的!”

  黄建军微微一笑,自行车已经在会仙居的门口停住了,他根据自己对八大居的了解,清楚知道后来在公私合营后,这两家对开门的店就合并成了一家,也就是后来的八大居——天兴居,取销了会仙居这个名字。

  原因嘛!可不就是因为这个“仙”字,带着封建迷信色彩,所以沿用了天兴居的名字,取消了会仙居,但公私合营后做炒肝的师傅,依然是原来会仙居的老师傅。

  不过这些后来事儿,黄建军都没跟秦淮茹说,而是锁了自行车,拉着秦淮茹进了会仙居。

  会仙居,本就是一小酒馆,跟贺家小酒馆一个意思,所以这会儿的人挺多,熙熙攘攘的。

  食客、酒客们扫了一眼黄建军和秦淮茹,都不认识,也没有搭话的,但显然其他人都是附近的熟人,有些隔着几张桌子还在吆喝着对饮。

  秦淮茹则是眼睛一亮,在人堆里看见两个熟人,但还没等她开口,却被黄建军拉着坐在了一桌子旁。

  “掌柜的,要二两黄酒、一碟儿酱肉、一笼包子和两碗炒肝儿!”

  黄建军对着柜台吆喝了一嗓子,周围不少人朝他们小两口看了过来。

  柜台后的掌柜是一中年男,可比贺永强有眼力见多了,笑容可掬地回应了一嗓子,招呼了黄建军和秦淮茹几句。

  也就不一会儿的工夫,黄建军要的四样东西就被端了上来,秦淮茹则是一直观察着周围的动静,这对她来说,还是好奇的,毕竟进小酒馆,她还是头一遭。

  “军哥,这个炒肝儿怎么看着芡厚……”

  秦淮茹跟着黄建军,虽然说她还没怎么动手做过饭,也是第一次吃炒肝,但好坏她也是能看出来七八分的。

  现在桌面上摆的两碗炒肝儿,看得出来的明显勾的芡很厚,粘稠,团在一块儿,不够鲜亮。

  秦淮茹说着,抬头看向黄建军,却见黄建军皱着眉头看向柜台的掌柜,眼底有一股怒火。

  他面前的炒肝,都不用尝,芡厚,颜色深,光闻着都不对味儿,能有好脸儿就怪了!

  “掌柜的,怎么着?瞧着我们小两口是生人,让一厨子都不是的给我们做了两碗炒肝儿?我们小两口可是奔着你家名号儿来的!你这是要砸了会仙居招牌吗?”

  黄建军这一开口,会仙居整个店内顿时安静了下来,所有人几乎同一时间朝他和秦淮茹看了过来,秦淮茹神色还有些拘谨了几分。

  柜台后那掌柜神色一紧,连忙抬手抱拳:“这位小哥儿,我们店做炒肝儿的刘师傅这两天休息,我们在店门口贴了公告。”

  “怪我!怪我!刚才您两位要炒肝儿的时候,我应该多讲一句的。”

  “两位,实在是抱歉!想必您也是位吃家儿,奔着我家炒肝儿这一口来的,今儿实在是抱歉了。”

  “这样,您看要不您两位去对面儿天兴居坐坐?他家炒肝儿也不错!我请您两位,以表歉意,如何?”

  看会仙居这掌柜的办事儿,黄建军就忍不住跟贺永强这个倔头做对比,同是做小酒馆的营生,贺永强是真比不上一点儿这会仙居的掌柜。

  周围这时候也有会仙居的老食客插话帮腔的。

  “这位小兄弟,刘掌柜这是给对面天兴居留着缝儿呢!咱会仙居的刘师傅可是会时不时的休息两天的!”

  “对!我看这位小兄弟也是生面孔,想必是不知道会仙居刘师傅什么时候休息什么时候上灶吧?”

  听着周围这些人的话,黄建军却摇了摇头:“砸招牌就是砸招牌,这么办事儿不是任凭你们怎么说,就是砸招牌!怎么着?难道会仙居就打算靠这些个老主顾活着?”

  黄建军说着,拉着秦淮茹站了起来:“媳妇儿,今儿会仙居炒肝儿没吃着,咱们走!至于去天兴居……我看还是算了,我们小两口可就是奔着你会仙居的炒肝儿来的!”

首节 上一节 111/3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