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旭啊!干爹没别的意思,你拿了就拿了,也怪我和你干妈给你的钱确实不多,你是不是拿了钱想买辆旧三轮蹬三轮去?这事儿你之前跟我讲过的!”
“干爹!对不起,我……我就是这么想的,我现在有孩子了,再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啊!所以就想买辆旧三轮去大前门儿那一块儿蹬三轮去!”
贾东旭苦笑,他原本可不是这个想法,但现在却只能顺着易中海的话头应承着。
“成,蹬三轮也不是丢人的事儿!好好干,我和你干妈每月照样会给你十五块钱,可不要再去跟人赌了,我听说西城因为这事儿毙了好些人。”
“嗯!干爹,我知道,您放心养伤,等您要出院了,我蹬三轮送你回院儿。”
“成!好儿子!”
易中海躺在板儿车上,嘴角有了弧度,他要的就是掌控贾东旭,而这次贾东旭偷钱,就给了他这样一个很好的能拿捏住贾东旭的把柄,他相信,有了这个把柄,贾东旭以后指定会什么都听他的!
两人身后,何雨柱和易高氏在一块儿走着,两人的视线都在贾东旭的背影上,易高氏已经跟何雨柱说了好些等会儿见了聋老太太要怎么怎么做之类的话。
何雨柱却只是应着,脸色并没有太多的变化,等易高氏话落,何雨柱不由幽幽来了一句:“高婶儿,我看贾东旭不靠谱!你若是有可能,还是要一个自个儿的孩子吧!”
“贾东旭连张婶儿这个亲妈都不乐意照顾,又怎么乐意照顾你们呢?他现在不过是缺钱,而你们又能给他罢了,若是有一天你们拿不出来钱了,怎么办?”
易高氏没想到何雨柱会突然说这个问题,神色凝滞,一时间不由又想到了刚才黄建军的那番话。
“柱子,你还小,你不懂!等会儿见了老太太,柱子你可要好好跟老太太聊聊,老太太之前对你和雨水好可是真心诚意的。”
“我知道了!”
一时间,四人各怀心思,都不再说话了,直奔医院而去
第178章 贾文学真成假文学了
五月中旬的天,昼长夜短。
夜过的很快,不到五点,天就已经大亮,院内各家早起的动静不断从屋内传出。
前院,东厢房。
秦淮茹抱着黄天年正在喂奶,惹得黄建军凑过去却被秦淮茹敲了一下脑袋。
“军哥!这可不能给你吃!我们瓮科长说了,孩子多吃母乳好,我得给咱家天年备着。”
“媳妇儿,昨儿晚你可不是这么说的!”
“哎呀!军哥,你看看,天年他能听懂!”
“他?能听懂就怪了!”
黄建军瞥了一眼黄天年这个小家伙,只见小家伙嘬的可欢实了,眼睛都闭了起来,一副享受美味又眼不见心不烦的模样。
“有那么好喝吗?我昨儿晚尝了,也就那味儿!”
“哎呀!军哥!”秦淮茹娇嗔,又给了黄建军一拳,抱着黄天年轻轻晃悠着。
夏季的天,也不冷,小两口穿的单薄,也没外人,在屋里就主打一个打情骂俏。
“军哥,你说我整理出来的思路用在咱们轧钢厂的扫盲班合适吗?”
秦淮茹在昨天从南锣鼓巷扫盲班回来后,就根据所听所感,借鉴南锣鼓巷的扫盲班经验,整理出来了一份对红星轧钢厂扫盲班的建议。
“军哥,你说我这个三步走,到底怎么样?不会被人笑话我吧?”
“试试呗!你看张婶儿不就是大胆尝试吗?”
黄建军没有给出秦淮茹肯定答复,秦淮茹写的几条建议,他看了,虽然不成熟,但没什么不合适的,毕竟国内扫盲本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头一遭。
“成!那等会儿上班后,我就拿给瓮科长,让她瞧瞧!对了,军哥,你说瓮科长适合唱这首《英雄赞歌》?”
“嗯!她的嗓音很合适,大气,长得也是国泰民安,就是不知道她会不会唱歌。”
“我也不太清楚!”秦淮茹跟瓮慧茹这个科长也才接触过两天,上哪儿清楚,“等会儿上班了,我给问问。”
“成!”
这一大早上,院内给孩子喂奶的可不少,前中后院都有。除此之外,就是各家各户上厕所、洗漱、做早饭和刘家必不可少的打孩子的动静了。
黄建军跟秦淮茹聊完,洗漱后就朝后院老黄家走去,他的厨艺一显露,做饭的时候就多了些,尤其是王大花和秦淮茹都有了孩子后,他做饭的时候就更多了。
而他做饭,会考虑到营养搭配等问题,再加上有山溪水辅助,所以,黄秀珍和黄天年这两个孩子明显要比其他几个孩子要长得更胖乎乎的。
走进中院,就看到何雨柱蹲在屋门口带着何雨水在洗漱。
“柱子,雨水!早啊!”
“建军哥哥早!”
“雨水,你快放假了吧?”
“不知道呢!老师没说!”何雨水摇了摇头,养着小脑袋,笑容满脸地看着黄建军,嘴角还残留着洗漱牙膏粉的泡沫残留。
何雨水已经七岁了,去年下半年就已经去学校上课了,比何大清跑之前更乖巧懂事儿了,但这种懂事就让人很心疼,因为她生怕何雨柱有一天也离开她跑了。
“乖!你要是能拿个奖状回来,建军哥哥给你糖吃好不好?”黄建军笑呵呵的,递过去一颗奶糖。
“谢谢建军哥哥,我一定会的!我也要跟张婶儿学,拿奖状!”
刚刚从屋内走出来的张翠花脸上顿时有了笑容:“雨水,你说得对,你得跟婶儿学!可甭学院儿内其他几个老娘们儿,张婶儿我可是光荣的工人阶级!当然了,你大花大娘除外!”
“嘿!翠花,大早上你甭着不自在啊!”在水龙头旁接水的刘氏不乐意了。
“怎么着吧?老刘家的,我月工资三十三!”
“你!”刘氏怒指着张翠花,刷牙的漱口水都差点儿吞进肚子里,“我不跟你计较!我回屋做饭去了!”
“嘁!我月工资三十三,三十三啊三十三!怎么着吧?”张翠花连说带唱的,还带着《夫妻识字》的腔调。
阎杨氏低头洗漱,根本不插话,洗完,端了一盆水立刻扭头就走。
“老阎家的,你跑那么快干什么?甭跟昨儿老易似的摔喽!你现在可还怀着一个呢!注意点儿!”
张翠花这一喊,阎杨氏的脚步都又加快了几分,就听张翠花又自言自语悠哉游哉的念叨着:“三十三啊三十三!三十三嘞三十三!我的工资三十三!”
抑扬顿挫的唱腔,让院内几个老爷们儿也只当作是没听见,接了水,扭头就走,尤其是阎埠贵,因为阎埠贵现在的工资也就比张翠花高出来那么点儿。
黄建军则是不在乎这些,跟张翠花和沈老栓又聊了几句,也问了几句何雨柱昨天去医院的大概情况。
“这么说,聋老太太和易师傅还住一个病房了?这下好,俩人也算是有个伴儿喽!”
说完,黄建军扭头就回了后院。
刚进后院,就听张翠花尖锐的声音骤然传来:“你个死小子,你还知道回来,你怎么不在医院陪着他老易了?啊!”
“你妈我住院好几天,你特么连去看一眼都不去,易中海摔倒,你可倒好,忙前忙后,还陪了一夜!”
“你还知道回来?啊!你回来就找我要饭吃?你吃个P!我不是你妈!老沈,给我家法伺候!”
听到这个动静,黄建军微微摇了摇头,也没有去看,进了老黄家开始做早饭。
早饭过后,院内动静也都消停多了,只剩下中院内刘娟数落贾东旭的声音。
“贾东旭,你昨儿晚为什么不去扫盲班?啊!咱妈说的那些话可是想说给你听的啊!你……”
刘娟休产假,也不着急,抱着贾梗,跟同样休产假的张翠花,一块儿数落着贾东旭,这婆媳俩偶尔还真站在同一个阵营,但也就是偶尔,比如针对贾东旭和易中海的时候。
其他要上班的人可没闲心思听这些,纷纷拿着自己东西走出院门,上班去了。
贾东旭闷着头不说话,等上班的众人都离开后,他拿着自己的笔记本,眼底挂了一抹笑容:等着瞧吧!夫妻识字说不准还真能上青年报!哼!
“妈、媳妇儿,我干爹给我了一些钱,让我去买辆旧三轮蹬三轮,我这就去旧货市场看看去!我也要挣钱不是?”
“呦!终于想到挣钱了?”刘娟的狐媚眼终于亮了亮。
“他,老易?能给你钱买三轮?嘁!等你买回来三轮再跟我说吧!”张翠花不屑地轻哼一声,然后抱着沈东明扭头回了西厢房。
贾东旭对刘娟不自然的笑了笑,拿着自己的笔记本扭头就走了。
这边,黄建军推着自行车,和秦淮茹、何雨柱一块儿出了胡同,在南锣鼓巷主街走着,跟迎面的邻里街坊时不时的回应两句。
“军哥,贾东旭昨天在医院跟易师傅说,要把你这首《夫妻识字》投到青年报社去!被我听到了。”
“哈哈!他投青年报社?书没看过几本,想法倒是挺多!”
“怎么?军哥,你难道已经投到什么报社了?”
黄建军对秦淮茹和何雨柱摇了摇头:“哪儿啊!实际上,这首夫妻识字,早在44年就被一位叫马可的同志写了出来,并在49年刊登在了《国人民文艺丛书》中,早就出版了!”
“我也不过是把这首歌以一种秧歌舞的形式,让咱们大家伙儿知道罢了!是为了加强大家伙儿的学习兴趣的!”
“我就说人呐!还是得多看书,他想的倒是美!哪儿轮得到他发表!”
一听黄建军说完,秦淮茹不由抿嘴笑了起来,何雨柱更是神色一怔,脚步都慢了半拍,随后脸上也有了笑意。
“军哥!那《说事儿》和《英雄赞歌》呢?”
“这两个现在倒是没有!你放心拿给瓮科长用!”
三人说着,出了主街,黄建军就蹬上了自行车,带着秦淮茹先一步离开了。
……
青年报社,大门口。
“马六成,我告诉你,你再拦我,我这次可是为了国家扫盲大事儿写出来的一首诗歌!”
马六成看着想要冲进报社内的贾东旭,根本不在意他在说些什么,不屑地瞥了一眼贾东旭张开的笔记本上写的歪歪扭扭的字体。
“你说这《夫妻识字》是你写出来的?”
“那是!是黄建军他抄了我的拿去用!你给我让开,我要见廖主编!”
“嘁!贾东旭,你编谎话都不会编,你去图书馆翻《国人民文艺丛书》好好看看吧!这是一位叫马可的同志早在44年写出来的,49年就出版了,建军也就是拿来提高大家识字的学习兴趣的,你可倒好,照搬过来还说是你写的!你脸呢?”
贾东旭脸色顿时僵住了,不可置信地看着马六成:“马六成,你一个看大门儿的,你知道什么你?”
但随即神色也变了变,继续问了一句:“马六成,你说的是真的?”
“我还能骗你不成?去去!懒得跟你多讲,你个贾文学,你还真是假文学,书没看过几本,每天想的倒是挺美!谁都想糊弄!你自个儿去图书馆翻翻看。我看翠花婶儿说得对,你还不如去前门蹬三轮去,那还是个活计!”
贾东旭在青年报社大门口拉着几个人问了问之后,他那张脸越拉越长,然后愤恨地怒吼:“黄建军!特酿的,他又摆我一道!”
“你可拉倒吧,赶紧走人!甭在我们报社大门口乱喊乱叫!”马六成怒斥,就差拿个扫把赶人了:“什么玩意儿!假文学也想在我们报社刊登?笑话!”
第179章 宣传科的秦淮茹
红星轧钢厂,宣传科。
秦淮茹到的时候,瓮慧茹这个科长就已经在办公室内了,正拿着扫把打扫卫生。
“瓮科长,我来吧!”
“哎呀!淮茹同志,你歇着,我来,咱们都是革命同志,谁扫地不是扫?你刚生了孩子,你坐那儿歇着!”
瓮慧茹声音自带大气,那张国泰民安的脸更是带着几分慈祥感,把秦淮茹按在板凳上,拿着扫把继续扫。
秦淮茹也知道瓮慧茹性格,没再多说,但拿起一旁的抹布开始擦着办公室内的桌面等地方。
“瓮科长,我昨天去了我们南锣鼓巷的扫盲班,总结了几点经验,您等会儿给瞧瞧,看能不能用在咱们厂扫盲班。”
“成啊!淮茹你真是位好同志,回家了还在为了革命工作努力,你们南锣鼓巷扫盲班我可是知道的嘞!有位老太太还登了报纸呢!可是让我们片儿区的一众小脚老太太都加入了扫盲班嘞!”
秦淮茹羞涩地笑了笑:“瓮科长,那位老太太就是我奶奶!”
“啊?是你奶奶?我说的是昨儿人民日报……”瓮慧茹扫地的动作顿时停住了,不可置信地看着秦淮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