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谁还混社会 第243节

  都能和最佳男主合照了。

  乔振源表示愿意配合。

  能不能成却不敢肯定。

  “再见。”

  “乔市长再见。”

  等到了傍晚快五点,乔振源待了两个多小时后。

  这下才是真的告辞。

  等乔振源上车离开,魏子俊挥手让村干部和各房老大该干嘛干嘛去。

  不过魏英华、魏英鹏等几人,带着几个年轻人跟着他溜达到正在建设的村校和幼儿园附近。

  有点该溜子巡视自己地盘的味道。

  事实上这确实也算他的地盘了。

  用于建设的施工材料,此时都用防水布遮着。

  这年头偷盗情况非常严重,不管是官府还是私人的建设工地。

  要是没人守着,大白天都有人敢开车进来给你搬个干干净净。

  五丰村现在内部搞了个巡逻队,属于是村民治安小组。

  这边晚上有人守着,白天也还有很多人巡逻。

  就这样,时不时还有人过来偷钢筋。

  当然是抓住了,然后揍了一顿。

  再送到镇上派出所,给新鲜上任的副所长张嘉庚加点业绩。

  张嘉庚就是那个被魏子俊弄去特区,培训了几个月,回来以后就被提拔成为镇派出所副所长的民警。

  新学校魏子俊给了三百万的捐款。

  他这个人上辈子吃过没文化的亏,最大的遗憾就是五丰村有钱是有钱了。

  等到他坐牢前,TMD居然一个正经大学生都没有。

  以至于他坐牢前,都迷信到是不是真的风水出了问题。

  以至于文气不振,快五千人的大村子三十年没有一个本科生。

  后面坐牢以后,他倒是想明白了。

  五丰村之所以不出大学生,应该还是他自己的问题。

  很好理解,因为有他这个“特区”大老板。

  五丰村姓魏的中学毕业后,都能去跟着他混个不错的收入。

  就算不涉黑,去他手下的公司打工。

  最差最差,混个前台什么的。

  因为有“叔公”照顾,工资都能比大学生高个两千块。

  那些勤奋的,或者胆子大的,财富自由有点压力。

  但是开好车回老家盖新房,那真的是绝大部分人都能做到。

  来钱比普通牛马打工人真的不要容易太多。

  久而久之,谁还他妈苦兮兮的上大学啊。

  所以重生后,他老早就开始注重这方面。

  年初刚刚发财,就搞了个奖学金。

  现在更是在准备搞合村新势力的同时,对新学校重视无比。

  三百万的投资,这年头盖高中都够了。

  现在只是拿来盖中学加小学,再加个村幼儿园,绝对绰绰有余。

  设计图纸上,教学楼都是三层高的。

  三层高的小楼房当教学楼,在此时的本市,绝对属于最豪华的村校了。

  甚至就算县上和市里,绝大部分学校条件都没有这么好。

  此时建设工地上,新盖的三层教学楼已经完成差不多,正在墙面上贴马赛克。

  只要安装好电风扇、门窗玻璃就行了。

  整体上看就是方方正正的传统学校教学楼。

  墙壁上贴着现在很新颖的马赛克,绝对漂亮。

  旁边新批下来的地并不是基本农田,是这边生产队的自留地。

  有二十几亩连成一片,批了二十亩,教育局那边也已经重新登记。

  等建好了再招生,就不是只有本村小孩了,合村后的适龄儿童都可以过来。

  设计可是照着小学一千人,中学六百人的规模来的。

  在学校这边溜达了一圈,看到教职工宿舍也在盖。

  魏子俊当然清楚,一所学校最重要的其实就是老师和生源。

  生源这个问题不好搞,好学生去哪里都抢手。

  那就只能从老师这边下手,尽量找好老师过来,给老师好的福利条件,创造好的教学环境。

  所以教师宿舍是两层楼,屋顶弄了此时绝对算得上是高大上的太阳能热水器。

  这东西国内甚至要到08年前后才在乡下普及。

  有了这东西,卫浴都很方便。

  教师楼的隐私也很好,室内采光也可以,两间房够老师一个人甚至一家两口或者三口用了。

  别说是本市,就算是放到全国的中小学教师宿舍里,也绝对是顶呱呱的。

  毕竟是乡下,还是名气不大好的海陆安乡下。

  你工资不高,福利条件不好,好的老师怎么会愿意进来呢?

  老话都说栽好了梧桐树,才会有凤凰愿意来嘛。

  不说做到京城那些学校一样,起码也要出点大学生。

  一帮人检查了一遍,看到电表也都装了,六平方的线,用电完全也绰绰有余。

  要是夏天特别热,到时候直接装空调都无妨。

  也就他钱多,这个年代绝大部分人家自己家的电线,一般用的也就1.5个平方到2.5个平方而已。

  主要也是这个年代确实没什么功耗大的家用电器。

  了不起带个电风扇或者电视,空调这个年代那是富贵人家才用得起的。

  他就不信了,这么多钱这么好的条件砸下去。

  本地还能文风不振。

  真要是投了这么多钱,做了这么多事,还能一个大学生都没有的话……

  TMD,那他搞保送也要搞几百个大学生出来!

首节 上一节 243/2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