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并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与恨!
在庞斑看来,草原民族和汉人千年争斗纠缠,只是因为地缘关系,距离这个邻居最近。恰巧这个邻居又擅长耕种、积蓄罢了。
游牧民族,追逐水草而居,靠天吃饭,遇到旱寒之类的极端天气,草场大片枯死,或者牛羊大批冻死。草原上就会饿死人。
不想饿死的,就只能南下来抢劫邻居了。
在庞斑看来,生存之争无所谓对错!
草原人为了生存,和汉人敌对千余年。只能说天意如此。
但生存之外的利益之争,就没有必要了。
当汉人是大一统王朝之时,以中原的体量来说,无需太多,只要能发挥出总体实力的三成,就足以吊打周边一切游牧民族了。
中原的体量摆在那里的。这是汉人王朝和游牧民族之间,国力民力的差距。
非草原出一二天纵奇才,所能扭转的。
庞斑看得无比明白,如今大明鼎立,至少在百年内,族人们是没有什么机会能够入主中原了。
就算没有玄仙横空出世,也一样。
更何况现在玄仙还开展出海计划,有望一改儒家千年积弊,为汉人开拓出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呢?
此计划若是成功,汉人将更加强大,草原人就更没什么指望了!
庞斑这番心思,以里赤媚和方夜羽的头脑和智慧,自然是看得明白的。
所以说到底,方夜羽的迷茫,不过是心中不甘罢了。
但实力不如人,师尊又不可能全力出手相助,再不甘心,又能怎么样呢?
沉默一会儿,问道:“还请师尊指点,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庞斑沉吟一二后,回道:“玄仙下南洋,你们就东渡扶桑吧。带着一批精英族人过去,也占据一块地盘,然后开国建制吧。”
方夜羽明白,不想带着大家伙灰溜溜的退回草原的话,也只有这个办法了。
再次入中原的计划,已然宣告破产。
玄仙最恐怖的地方,并非只在于那一身强得犯规的武力,更多的,是那比自己还要年轻几岁的年龄。
玄仙才二十多岁,若是不忙着飞升,那至少还可以主宰武林百多年时间。
而师尊已年逾百岁,拦江之战已经是他老人家最后的破虚机会了。
下个时代,已然是玄仙的时代。
若是继续攻略中原,就算成功了,又能怎样呢?
等师尊庞斑走后,玄仙再清算起来,蒙元上下,谁能敌住玄仙呢?
方夜羽心情复杂的退下,和红颜白发,绝天绝地等人一起商议东渡建国事宜。
绝天绝地等,能把武功练到此等境界,脑袋自然是正常的,明白魔师的建议,已然是眼下最好的选择。
于是,方夜羽集团取得共识,开始收缩地盘,收集情报,整合物资实力等,准备东渡扶桑。
方夜羽集团番动作,自然瞒不过有心人。
消息很快就传到李道成这里,倒让他有些好奇,不想庞斑完全没有天人大宗师的架子和包袱,毫无犹豫的,就“借鉴、致敬”了自己的思路。
难道庞斑也是穿越者,也码过字吗?
当然,对于蒙元东迁计划,他并没有打算阻止。
方夜羽集团上下,除了方夜羽,其他都是元朝时代的老人,汉化严重,血脉上是蒙人,但思想上,行为习惯上,早已经是汉人了。
方夜羽,也是接受的汉化教育
就让他们东渡扶桑又怎样,难道还担心会重复原来的历史轨迹吗?
自己现在带领大明走出大陆,开启大航海时代,为民族,为后人打下了这么好的基础条件,如果以后还是干不过扶桑,那只能说明,这个民族、那个时代,是真的有问题了。
方夜羽不折腾了,江湖彻底进入平静期。自家俩徒弟如今又差不多相当于半宗师了,合体就是顶级宗师。
李道成是彻底没啥事做了。
静极思动,想到言静庵和了尽俩人,早早的去整顿沙门风气,到现在也没传出多少动静。
他心里也有点不爽,你们就是这样敷衍甲方爸爸的吗?
便出门来到皇宫,到朱元璋那里去,给沙门上上眼药。
三个月过去,给传鹰盖的护国大天王庙,在座下左右护法小半道人和田桐的主持下,也盖得差不多了。
整个庙宇搞得很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用的全是各色顶级好料,一共花费了十几万两白银。
鉴于花费不是太多,加上知道老朱又穷又抠。李道成就没按当初说好的对半出,索性大手一挥,出了大头。
反正又不用自己真掏钱,无所谓的。
传鹰庙落成之后,老朱举行了盛大仪式,在满朝文武和民间代表的见证下,把鹰刀供奉进庙里。
此举顿时得到了军功贵族的大力拥护和支持,向心力大大增加。明白朱元璋并不是玩“狡兔死、走狗烹”那套,没有清算老兄弟们的意思。
实在是那些犯事的勋贵,残害生民,违法乱纪,触犯到老朱的底线了。
老朱通过和玄仙合作,获得好处,对他自然是大为欢迎。见他来访,连忙亲自将玄仙迎了进来,问起来意。
李道成说道:“千年以降,道佛两门,泥沙俱下,已经违背了老释原意,走向堕落。我有意将之整顿一下。你不是财政不宽裕吗,大可收回这些犯事僧道的度牒,罚银抄产,对于朝廷财政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补充。”
朱元璋一听,明白了玄仙的真正意思。
什么整顿佛道二门风气,听听就得了,这事就是冲沙门去的。
俗话说得好,穷文富武败家的道人,真正立志修行的道士,有几个有钱的?
即便有,也是那些玩子孙庙的,多是正一龙虎山一系。全真一系的清修派,有钱的还真不多。
老朱曾经做过几年和尚,深知宗教积弊,之前就对佛道二家的规模,严格控制。
如今玄仙既然有意加大力度再整顿一下,所得还一分不拿,全送给朝廷,何乐不为呢?
是以老朱欣然同意,发了圣旨给礼部和刑部,要他们派出精干大员主持,协同僧录司,道录司,对全国各地僧道违法的,严加惩罚。
并对各大庙丛林,严格考核其僧众的经义和德行。
凡有行事不端,不通经义者。轻则罚钱,重则追回度牒,送司法入罪,并剥夺庙产。
圣旨所到之处,地方官吏们,都为之欢欣踊跃,情绪很高啊。各地那些富裕的僧道们,则苦不堪言。
言静庵和了尽,自然知道,这是玄仙对他们的工作进度,表示不满了。
两位沙门精神领袖其实也蛮无奈的,这三月他们还真没偷懒,都在奔赴各地,和各宗宿老谈心,做思想工作。
但俗话说得好,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和尚又是出了名的死爱钱。
在不涉及利益的情况下,人家还认言静庵和了尽是精神领袖,但现在两人想动人家的钱袋子,那人家自然就当他们是仇人了。
迫于静斋和禅院那沙门第一的武力,各宗没人敢明面反对两人,但暗地里却各种阳奉阴违,各种阴阳怪气。
这三月里,言静庵和了尽也没少受气。
饶是他们修为深厚,但对于内部各派那些死要钱、不知好歹、分不清大小王的蠢货。也有些恼了。
现在玄仙发力了。言静庵和了尽索性就团结各宗内部一批不满现状、真心修行的僧众,到官府发告,提供证据之内。
所谓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在这些真.僧人们的配合下,官方的清查进度陡然加快。
大批行为不端,不通经义的出家人,都被清查出来,计有万余被官方抓住了痛脚的僧人,以及几百个道人。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不守清规的道人,多出自于正一系。
当然,其中难免冤假错案,不过也不算冤枉,就当是为他们历代的那些前辈造下的孽买单吧。
宗教整风运动靠以段落后,朱元璋派人通知李道成,并向他询问具体的处置意见。
李道成暂时没心思处置他们,就先扔大明的牢狱里待着,磨磨性子,等到拦江之战后,再一并打包赶出中原,也不迟。
黑白两道准备出海,魔师系准备东渡扶桑,魔门坐不住了。
单玉如和一干同门,展开磋商。
并派出白芳华,委婉的试探玄仙对魔门的态度。
这次李道成却没打算管了,开什么玩笑?
你们和怒蛟帮,和浪翻云、上官鹰有大仇的好不好?
派出卧底,暗中害死了浪翻云的爱妻,害死了上官鹰的老豆。
浪翻云不出了这个气,怎么心无牵挂的和庞斑决战?
俗话说得好,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道爷我才懒得理会单玉如的死活呢,便假装听不懂白芳华在说什么。
第90章 章49:拦江之战前夕。
对于天命教,李道成真没有那个心思去管的,那是浪翻云的事,他就不越厨代庖了。
讲真,李道成真心无法理解单玉如的脑回路。
你丫准备借鸡生蛋,通过外孙子朱允文来窃取大明皇权,那就是和朱元璋不对付咯。
怒蛟帮和浪翻云一贯和朱元璋政见不合,是朱元璋的眼中钉,肉中刺,直欲除之而后快。那不该是你潜在的队友吗?
一个魔道,一个黑道,瞧瞧,多特么般配啊。
你不该团结人家吗?
你咋帮起朝廷,帮起老朱,算计起怒蛟帮,算计起浪翻云了呢,这踏马不是脑子有坑吗?
有句话咋说来着,好人不会死,坏人也不会死,但是蠢人…会死。
又坏又蠢,那就更无可救药了,耶稣来了都没辙。
单玉如就是典型的又坏又蠢!
李道成一贯认为,应该离蠢货远一点,不然怕被传染了。
所以他没打算掺和,任由白芳华怎么暗示试探,都置之不理,一副老子不管,莫来挨老子的架势。
白芳华不是蠢人,自然理会得到这层意思,只得失望而去。
等她回去给等着消息的师尊,把玄仙的态度一说,单玉如麻了。
天命教近期收到情报,打入怒蛟帮的卧底瞿神医,已经被怒蛟帮揪出来处死了。
用脚趾头想,都会知道,接下来浪翻云必然会来找自己算账。
单玉如自己都搞不明白,当初怎么会手贱去对付浪翻云,难道是因为嫉妒浪翻云的天份吗?
指使卧底害死纪惜惜,浪翻云非但没有一蹶不振,反而把对纪惜惜的思念,转移到了剑道之上,功力突飞猛进,成为了可以和庞斑、玄仙相提并论的大宗师。
自己这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自己给自己造就了一个大宗师级数的生死仇家出来。
单玉如知道自己顶不住,只得硬着头皮去找师叔钟仲游。
钟仲游一听,也麻了。
顿时眼中凶光四射,恶狠狠的瞪着单玉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