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贫道专治各种不服 第86节

  “咱已备下薄酒,和先生畅饮一番。”

  朱元璋满脸笑容,状似亲热,似乎三年前在临江楼时,双方那种隐隐的针锋相对之意,只是幻觉一般。

  那位童颜鹤发的老太监,绳趋尺步的紧随朱元璋身后,和他始终保持着两步距离,就宛如两人之间,有着一个无形的度量一般精准。

  那种行动如一的默契程度,不仅让人生出怀疑,是不是在朱元璋如厕,行房之时,这老太监也守在身边。

  老太监表情平静淡漠,眼神幽深如渊,没有流露出半分情绪波动。

  似乎上次被李道成捅了一刀,令净念禅院损失了一大笔钱财的事,没有发生过一般。

  李道成淡淡的瞥了这老太监一眼,就看穿了他的真实水准。临江楼一别后,三年间,此人修为又有所精进,但离红日法王还有段差距……

  李道成就忽略过去,不再关注此人。

  他喜怒于否,心中对自己具体是何看法,都无关紧要。

  反正绝挡不过自己三拳!

  “皇帝客气了!”

  随意冲朱元璋拱拱手,就算是见礼了!

  庄青霜和五个师侄女规规矩矩的给朱元璋见礼。

  虚夜月则甜甜的叫了一声朱伯伯。

  朱元璋摆手示意几女不必多礼,对虚夜月嗔怪的道:“你这丫头,这么久了,也没想着来看看咱。”

  看得出来,老朱是真把虚夜月当成亲厚小辈看待了,很是喜爱这丫头。

  和虚夜月打趣了两句之后,还提到她和小伙伴们组团横扫京都武林圈的事,说伯伯久居深宫里,都听说你们的名气。

  闲谈间,很快来到了乾清宫。

  李道成一看,老朱摆的是两人独席。显是有事和自己商议。

  便吩咐虚夜月、庄青霜,带着五个后辈丫头去四处游览参观一下。

  反正虚夜月对皇宫和自家里一样熟悉,无需向导,走到哪里都可以刷脸通行。

  庄青霜的师叔就在宫里当值,她对皇宫也不算陌生。

  五个丫头都很开心,对皇宫大内也很觉新奇。开心的跟着两位师叔去了。

  老太监如同隐形人一般立在三丈外柱子边上,似乎与阴影融为了一体。

  李道成以大宗师级的超凡感知,察觉到殿内各隐秘处,还潜伏有十余个气息阴柔沉凝,修为境界俱达到了资深黑榜级数的太监。

  看来就是原著特别提到过,净念禅院里,自愿净身来保护朱元璋的那批影子太监了。

  也难怪原轨迹中,老朱自信就算方夜羽一统黑道,也仍然有控场的底气。

  一群影子太监,全是资深黑榜级数,若是同时舍命围攻,就是庞斑对上了,也有阴沟里翻船的可能。

  再加上官方还有同是资深黑榜级数的“亡神手”帅念祖,“幻矛”直破天。鬼王府的铁青衣,碧天雁、于抚云、荆城冷四大家将。

  鬼王虚若无,以及堪比水月大宗的朱老四。还有武功达到宗师级的蓝玉。

  这还没有算天命教一方的钟仲游、白芳华师徒,以及和单玉如合称“玉枭夺魂”的那几个。

  也没算西宁三老。

  所以,朱元璋手中,也掌握着一股非常庞大的顶层战力的。

  所以黄系可不像金系那般,武林高手可以住在皇宫里偷吃几个月。也不像古系那般,可以决战紫禁之巅。

  覆雨世界来说,天下间除了拦江之战前夕,已彻底跃升至天人大宗师之境,就只差破碎虚空的庞浪两人之外,没人可以强闯皇宫之后全身而退。

  就连之前的庞浪两人都不行。

  两人分宾主落座,几个太监和宫女,端着酒菜上了上来。菜肴都还热乎着,看来是专门掐着时间等着自己的。

  可见老朱还是颇有诚意的。

  不过,对于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的老朱来说,菜品就算得有些寒酸了。

  却是不算丰富,不过五菜一汤而已,食材也不算出奇,只是些家常菜式。

  朱元璋介绍说,平时还没这么好,今天招待贵客,才临时加了一个硬菜,涮羊肉。

  李道成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暗自点头。

  老朱因为出身所限,或许存在着经济眼光不足,导致有明一代,财政始终拉胯的问题。但他身为九五至尊,却仍然保持着勤俭朴素的劳动人民底色。

  这点还是很值得肯定的。

  朱元璋白手起家,没有寝不言食不语的规矩,和李道成碰了一杯后,直接开门见山,切入正题。

  “听闻先生似对咱那四子颇为看重。另外,若无兄素来也对他另眼相看。难道,继承人的问题上,是咱选错了吗?”

  到了李道成如今的境界,已无需虚言矫饰,凡事直说即可:

  “朱老四的唯一问题,就是出身不高,不是马后嫡子。但却是你几个儿子中,最像你的。”

  朱元璋为之默然,确实如此。

  沉默稍许后,也直言吐露心扉:

  “标儿逝去后,咱也在继承人的问题上,犹豫不决。考虑过要不要从已成年的几个儿子中,选一个出来承继大统。”

  “但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咱最终还是决定立太孙。”

  “一来,长幼有序,咱要给后辈儿孙打个样,不能坏了规矩。再者来说,历来都是武皇帝打天下,文皇帝治天下。”

  说到此处,略做沉吟,“至于老四……”

  “确如先生所说,老四类咱。但问题是太像咱了。性子太过刚强。咱料定他若上位之后,必会四起征伐,累及天下无辜黎民。”

  “所以,咱就没考虑他。”

  李道成方才了然。

  所谓知子莫如父,老朱确实把朱老四看得明白。

  朱元璋续道:“历来权力交替,第二代,尤为至关重要。”

  “咱每观史书,见历朝第二代新老交替时,各种起伏波折,让咱直觉得心惊胆战,如履薄冰!”

  李道成为之默然,确实!

  秦二世而亡。自不消说。

  汉,二代有吕后专权,外戚之祸,诸吕之乱。

  随后又有七王之乱。平定之后,皇权传递方才算得稳固。

  东汉,吸取教训,立下外戚和内宦两根支柱,宗室都有继承权。优点是皇权稳固,不管皇帝怎么换,天下始终还是老刘家的。

  缺点就是容易死皇帝。

  曹魏,第二代时,曹丕忌惮诸弟,兄弟阋墙,使宗室的实力严重受损。以致兵权最终落入外臣之手,江山被司马氏篡夺。

  当然,曹魏本是篡贼,篡汉自立,篡夺而来的江山复被司马氏篡夺,可谓报应不爽。

  晋朝第二代,皇帝暗弱,有妖后专权,出现八王之乱。以致晋室衰弱,五胡乱华。最终衣冠南渡,汉胡南北对峙数百年。

  隋朝出了个超级败家子杨广,二世而亡。

  唐有玄武门之变。

  宋有烛光斧影。

  朱元璋道:“每看到这些,咱常常夜不能寐,生怕大明重蹈覆辙……不知先生可有良策教咱,能够让咱把大统顺利传承下去……”

  李道成回道:“我擅长的是武功道法,于历史政治,并不是很精通。你来问我,可谓是问道于盲!”

  “先生过谦了,上次和先生交流之后,深有所得。还请不吝指点。”

  李道成道:“历史自有选择,历史往往由多种偶然所造成的,偶然中又有必然。”

  “皇权传承,若能够贯彻你的意志,为后世打个样,固然为好。就算祸起萧墙,同室操戈,以如今大明的体量,也绝对没有魏晋那么惨。最终胜出者,必然是你子孙中最优秀,运气最好的那位。”

  “最终还是你朱家天下,你又忧虑什么呢?”

  朱元璋神情复杂,有失望,也有些许释然。

  “难道如先生这般通神近仙的人物,也无能为力,没有良法吗?”

  李道成道:“释迦坐看家国被灭,而无能为力。老子见周室衰微,天下将乱,却无力阻止,只得西出函关,到秦国避祸。”

  “文王被囚羑里。孔子困于陈蔡,七日无火食。”

  “圣贤都有无能为力的事情,何况吾辈。”

  朱元璋谓然一叹:“也只能如此了!”

  叹罢,端起酒杯,“咱敬先生一杯。”

  “干!”

  李道成举杯相合,一饮而尽。

  喝了几杯后朱元璋借着酒意,倾述起他的烦恼。对淮西勋贵,堕落的震怒和失望。马后朱标、朱雄英先后离去的悲伤。

  次子朱樉的残暴不仁。

  就好像一个普通的老人一般,絮絮叨叨的,说了很多。

  李道成知道,此时无需发表意见,只需要静静的听着老朱倾诉就可以了,相当于给他做个心灵理疗按摩。

  说了半响后,老朱歉意的道:“咱失态了。让先生见笑了!”

  随即又恢复了精明强干,变成唯我独尊的大明天子。

  李道成淡淡的道:“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你功绩必将著史册,名垂千古。已经胜过世上九成九的人了。又何需奢求太多,凡事无愧于心即可。”

  朱元璋双眼一亮。正要发话。

  李道成突然神色一动,脸上浮现出一丝怒音。

  朱元璋连忙询问。

  李道成回道:“居然还有人敢纠缠我两个徒弟,看来我以往还是太过和善了。”

  朱元璋浮现震怒之色。

  李道成却不想多说了。随着境界日高,他行事却是越来越简单粗暴了。

  自己早有言在先,谁敢再来纠缠自家俩徒弟,就三条腿一起打断。

  如今既然有人不在意,自己又何须顾忌太多,管他是谁?

  就算是勋贵子弟,甚或龙子龙孙又如何?

  打断腿也就打断了,杀了也就杀了。

  一念至此,便放出飞剑欲惩处一二。

  一道白光自袖口飞出,迅疾如电,在大殿里飞了一圈后,复又落回袖中。

  却是又感应到远处的虚夜月、庄青霜七女组团,将肇事者几下撂到在地,噼里啪啦的暴揍了一顿。

  既然俩徒弟给力,已然惩处过了,当师尊的就不以大欺小了。

首节 上一节 86/1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