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贫道专治各种不服 第28节

  李道成做出决定,要杀鸡儆猴,将汝阳王府的势力,连根拔起。

  对此,俞莲舟深有同感。

  人性畏威而不怀德!

  俞莲舟和张松溪,算是武当七侠中,最坚定最激进的鹰派。

  比如原轨迹中,少林、昆仑、华山几派借张三丰百岁大寿为名,上山找张翠山夫妇逼问谢逊下落时,哪怕对方人多势众,俞莲舟和张松溪也丝毫不惧。

  两人就商量着,准备祭出虎爪绝户手,和少林三空、昆仑何太冲夫妇、西华子,华山二老等人拼了,能拼几个是几个。

  还是张三丰认为虎爪绝户手太过阴毒,有伤天和,制止了他俩。转而和几派定下以赌斗决定谢逊行踪,因俞岱岩瘫痪,真武七截阵少一人,六侠让殷素素替俞岱岩,请教七截阵武功时,被俞岱岩认出殷素素是当初暗算自己之人……导致张翠山夫妇自尽,赌斗之事就此作罢,几派下山。

  虽然最终没有和几派开战,但俞莲舟和张松溪的鹰派风格,可见一斑。

  李道成素来和这俩人走得近些,乃是彼此个性相投,风格类似之故。

  当下和俞莲舟取得一致,都认为,武当可以讲道理,以德服人。但前提是先兵后礼。先将对方彻底打服,打得对方再不敢炸刺之后,再才慢慢和他讲道理。

  当然,师长还在。汝阳王又毕竟是元庭重臣,和汝阳王府开战,非同小可,乃是关乎着全武当上下的大事。

  而眼下能代表武当派态度,决定是否开战的,始终还是张三丰。是以李道成和俞莲舟取得一致后,再不耽搁,立马就回山禀报。

  张三丰获知俞岱岩遇袭,是汝阳王府在暗中作祟之后,也觉得自己近来修身养性,行事渐趋于平和,天下人就似乎忘记了自己的手段,对自己,对武当态度散漫了许多。

  当年自己横扫天下群邪之时,各路牛鬼蛇神,无不闻风丧胆,在自己拳头下瑟瑟发抖。又哪有人会想不开,敢在武当脚下袭击自己的亲传弟子呢?

  想到这里,饶是张三丰素来心境淡泊,此时也动几分火气,嘿了一声,说道:“此獠是代表元庭来试探的,试探我这把老骨头还打不打得动?”

  “看来,为师也该到江湖上走走,活动一下手脚。给他们一个明确的回复了!”

  见张三丰有意亲自跑一趟。俞莲舟只觉热血沸腾,仿佛看到仇寇瑟瑟发抖,望风而逃,继而被师尊追上,尽皆授首的场景。

  大声道:“请师尊务必带上弟子。”

  “二哥此言差矣!所谓师有事,弟子服其劳。”,李道成则是连忙阻拦,你老人家出手了,还有我什么事么?

  逼都让你全装完了,我装什么?

  “此等鬼魅魍魉,不过一帮土鸡瓦狗,冢中枯骨而已,何劳师尊大驾。您出手,那是抬举了他们。”

  “再说了,师尊最近不是在构思一个全新的武学体系么?继往开来,别开生面,推陈出新。这才是大事啊。弟子的武馆不过是小打小闹,师尊的新武学体系,才武当真正的百世之基啊!”

  张三丰一听,也是,小徒进贡的一批秘籍,让自己深受启发。特别是空明拳,让自己大有收获。

  话说杨过生性跳脱不羁,路子和空明拳不合,他凭印象补录的拳谱,精髓几乎流失五成。不过以张三丰如今的境界,在乎的不是具体招法,而是灵感……可以让他触类旁通,碰撞出精神火花的灵感。

  空明拳就正是这样的武功。

  此拳堪称低配版的太极拳,是老顽童被困桃花岛期间,从道德经“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刚强处下,柔弱处上”、“天下之柔莫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的理念中,悟出的一门上乘拳法。

  讲究一个“空蒙洞松……童庸空虫”,与太极拳以弱胜强,以柔克刚的理念,颇为相似,道理有相通之处。只是老顽童武学积累到底不如张三丰深厚,只差了临门一脚而已。

  不然,老顽童就开启了新的武学体系,轮不到张三丰来了。

  张三丰近期研究空明拳,大受启发,以往一直构思的全新武学体系,也有了头绪,基本想明白了太极拳的框架和理念,只待静思一段时间,将其彻底完善,再整理出来而已。

  而研究武学,最好是一鼓作气的将其完成。张三丰自觉也确实是不大抽得开身。

  而这小徒前番轻松胜过空性,险些弄得空性道心破碎。武功已入当世绝顶之列。张三丰自忖就算是自家,也不过比他功力醇厚些,多出几十年武学经验而已。单以大境界来说,亦未超出这小徒弟。

  以小徒弟一身武功,可谓天下大可去得,汝阳王府纵是龙潭虎穴,他也能全身而退。足以让人放心。

  一念至此,张三丰便说道:“也罢,你便代为师走上一趟,将此獠与其麾下鹰犬爪牙,全都灭了吧。”

  张三丰平常不怎么管事,但只要发话了,那就是一锤定音。俞莲舟虽有些不甘,也只能作罢。

  “是,师尊放心,除恶即是扬善,弟子定将其一体诛绝,不会放过一人。”

  议定此事,李道成便告辞下山,回到武馆,将馆内事务付与几个师侄,歇息一晚后,次日一早,就起程去往大都。

  大都离武当一千多公里。李道成认准方向,逢山过山,遇水过水,走直线。

  他如今先天真气生生不息,挂上“天人合一”,身子轻飘飘的,似乎没有重量一般,随意一个跨步,就是三五丈。虽是长途奔袭,但速度比起汽车来,也慢不了多少。不过半天功夫,就从十堰赶到了大都。

  大都为一国之都,天下财富集中之地,自然有几分繁荣。如今元庭虽日薄西山,到底离灭国还有二十来年。李道成见到大都城里的这些蒙古人,一个个扯高气扬的,似乎还沉浸在昔日铁木真横扫六合的荣光之中,不愿醒来。

  元庭将治下之民分我四等,蒙人位列第一,行事骄横不法。来到大都不过短短时间,就见了几起蒙人欺压平民的事。李道成很是看不惯,思及此来意,就暂按捺打抱不平的心思,先办起了正事。

  汝阳王乃元庭重臣,其府邸很好找,李道成只是在街上溜达一圈,便从路人闲谈中获悉汝阳王府所在之地。

  来到地头一看,这王府占地广阔,简直如同城市公园一般。

  他如今五感敏锐,又阴神有成,开发出精神领域蕴藏的莫大潜力,虽是限于世界法则,不支持道法显圣,达不到黄系绝顶高手那般隔着数百上千里,也可通过精神领域的冥冥感应,来锁定敌踪那般“天听地查”、“千里锁魂”的玄幻效果。但只要他想知道,方圆数里的动静,就俱瞒不过他。

  若是挂上“天人合一”的天赋,感应范围将更加惊人。是以李道成并未靠近王府,只是在周边街道,远远逛了几圈。

  就察觉到王府外松内紧,内里戒备森严,有千余甲士,手持强弓劲弩,在府中各驻守要道,定时巡查。

  感应到这些甲士之时,他心里也生出淡淡的寒意,说明这千余甲士对自己略有些威胁,但危险程度不大。

  再说也摸清了这些甲士的巡查路线,自己摸进去不难。就算不小心被这些甲士围困,虽不能像阿青前辈那样一人成军,将之击溃。却也有全身而退的把握。

  但是,这样一来,想将汝阳王这罪魁祸首和其网罗的江湖败类,全都一网打尽,那就困难了。

  因为人家是长脚的,是会跑路的。再说,这里毕竟元庭国都,扎有重军守卫。若是惊动这些驻军,此行也只能无功而返了。

  一次不成,打草惊蛇,下次再想动手,就不容易了。

  所以最好是一劳永逸,将汝阳王和其门下鹰犬一波带走。

  李道成脑子微微一转,就有了主意,便在街上随意找了间客栈,歇脚一晚。次日一早,就退房来到大街,找了家成衣铺子,买上一身西域人服饰。

  然后随意找了一个僻静的角落,换上衣服,运起九阴真经中的易骨之法,将身高缩低两寸。

  再运起从唐文亮处查探到的七伤拳损肝决行功路线,调动肝部气血,伸手在双眼周围的几个穴位点了一下、鼻子上揉了几把,就摇身一变,伪装成了一个高鼻碧眼的西域人。

  随后走上大街,溜达一圈,找了家卖镜子的店铺照了一下,自觉伪装得颇为到位。便再不耽搁,大摇大摆的朝汝阳王府过了过去,刚到门口,就被看门的两个门子拦了下来。

  “王府重地,闲人免进。阁下身居何职?可有刺贴?”

  李道成二话不说,反手就是一个耳光抽了过去,骂道:“狗东西,瞎了你们的狗眼了,既然敢拦大爷我。也不去打听打听,爷是哪个?”

  他做出这副嚣张跋扈的派头,俩门子反而被拿捏住了。

  左边那个年长一些的,就赔笑道:“大爷息怒,恕小的眼拙,没认出大爷来路。敢问大爷高姓大名,在哪里高干?”

第32章 咱兄弟三人一起升官发财。

  两个门子摸不着李道成底细,不敢发火。赔笑道:“大爷息怒,敢问大爷在哪里高就?来此有何要事?”

  李道成大喇喇的道:“我问你,王府上是不是有个鹿先生和鹤先生?”

  “是有,这两位先生都是王府的一等客卿。请问大爷和两位客卿先生是个什么关系?”

  “你去给他们通报一声,就说他们的师弟到了。叫他们出来接我一下。”

  这俩门子也知道,鹤笔翁和鹿杖客,乃是自家王爷重金网罗的顶尖高手。王爷对两人甚是看重,待遇甚厚,金银珠宝、宅子美人一应俱全,引得府里其他客卿先生眼热不已。

  因此还引发了一番较量,结果鹤鹿二先生联手之下,府里无人能敌。隐隐为众客卿之首。

  俩门子不敢怠慢,挨打那个也没脾气了,心道这耳光多半是白挨了。当下也强颜欢笑,请李道成稍待一二,他们前去通传。

  鹤笔翁和鹿杖客听到通传,也是心中纳闷,死老鬼不是失手落败被张老道给打杀了么?怎么现在不知从哪儿冒出来了一个师弟?

  莫非那死老鬼还未曾身死不成?

  原来当初百损道人说和张三丰切磋,就一去不回,鹤笔翁和鹿杖客心道百损许是败亡了。

  这俩货本就是不甘寂寞之人,先前有百损道人压着,没露出原形,见百损了无音讯,他们心中就蠢蠢欲动,再也按耐不住了。

  两人商议之后,正准备出山去确定一下百损行踪,就获悉汝阳王府四处招揽高手,这俩得知此事,一商量,认为即便师父未死,也奈何不了汝阳王这等朝廷重臣,也懒得去确认百损的行踪了,索性就直接投奔了汝阳王府。

  现在既然有人自称是他哥俩的师弟,找上门来。鹤笔翁和鹿杖客自然是坐不住了,不管真假,总要出来查看一番。

  那挨打的门子心里还是有些怨忿,常言道宰相门前七品官,汝阳王虽还不是宰相,权势也差不了多少了。他身为王府门子,平素里达官贵人来了,对他也客客气气,何时受过这般鸟气?

  是以一见鹤笔翁和鹿杖客出来,这门子立马就知会起来,心里存着点期盼,希望李道成是假货,他好报复回来,“鹤先生,鹿先生,就是这位大爷,自称是你们师弟。”

  俩货一看,来人很是面生,以前从来没见过,鹤笔翁就问道:“你是何时拜师的?”

  鹿杖客则瞪起一双三角眼,锁定李道成,喝道:“哪来的小子,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敢来王府门前招摇撞骗?”

  李道成一看,嚯,原来以前是错怪这俩货了。

  这俩货俱是碧眼高鼻,典型的西域人相貌。这俩货贪慕荣华,为虎作伥不假,但却不是汉奸。

  说来都是影视剧的锅,几版影视,都是找内地演员来演这俩货了,自己被这些影视剧误导了,以前还一直以为这俩货是汉奸呢。

  至于这俩货的武功嘛,也还算可以。观其一身气机,大概和空性差不多的样子,说顶尖高手吧,稍微超出了一丢丢。说绝顶吧,又还没到。

  面对质疑,也不废话,喝道:“是不是招摇撞骗,接我一招不就知道了。”

  提起五成功力,将境界压到空性的水准,想想又略调低了一点,以免引起这俩货的忌惮。运起玄冥神掌,随手一掌朝着鹿杖客拍了过去。

  虽才使来四成七八分功力,毕竟真气质量摆哪里的,也是威势不凡,一出手就是寒气森森,温度顿时一降,两个门子经受不住,慌不迭的退开。

  鹿杖客轻咦一声,也是一掌击出,和李道成对了一掌,两人都退了几步。

  李道成刻意控制下,比鹿杖客多退了一步。

  鹿杖客和鹤笔翁对视一眼后,问道:“你从哪里学来了本派绝学?”

  李道成瞄一眼俩门子,“你确定要在这里说么?”

  鹿杖客道一想,这小子功力比自己略低一筹,就算隐瞒了些实力。但自己师兄弟两人联手之下,自问就算是对上张三丰,也丝毫不虚。若这这小子来意不善,师兄弟两人联手也能轻易制住他。

  便回道:“也罢,跟我们进来说吧。”

  李道成跟着鹤笔翁和鹿杖客,来到他们里俩的房间一看。发现汝阳王很是看重这俩货,房间宽敞,布置雅致,墙上挂着几副名家字画,看其题跋落款,都是些前宋李唐、马远,本朝黄赵之类的大手真迹。

  名家字画外,房里还布置有各种葫芦镇纸之类的金玉把件,各色官窑花瓶之类的玩意。总之,这屋里的东西,随便一件,拿到外面去,都可以让普通家庭提升阶层,从小康一跃为殷实富户。

  李道成心中颇有些惋惜,这系统没个储物功能,不然,将汝阳王及其一干羽翼灭杀之后,随意找间屋子,打包带走十来件古玩字画,就够自家武馆支撑个百八十年的。

  叮!的一声识海中响起信息提示音:这个可以有。

  鉴于宿主近来领悟到混江湖的精髓,可以在诸天万界混得更远。特发下奖励,储物空间一个。望宿主再接再厉,早登仙途,纵横诸天。

  随着信息提示音结束,李道成就感觉到了意识连接到了一个处于冥冥未知之处,有一个方圆十米的空间。

  这系统也忒人性化了一点,李道成大喜过往,顺势装出一副财迷之相,对着这些财物左看看右瞧瞧,“两位师兄,王爷对你们是真看重啊,看来我此行来投奔你们,还真是来着了。”

  在自己的地盘上,鹤笔翁和鹿杖客神情放松了些,说道:“坐吧。我们还不知道你姓甚名谁,何方人士呢?”

  “你还没说,到底是从哪儿学来的本门绝学,玄冥神掌?”

  李道成和百损相处了一段时间,自然知道百损对这俩徒弟的真实看法。有自己承接衣钵,百损对这俩货也无所谓了。了无牵挂,彻底不问江湖世事,和自己分别之后,百损九成九是找了个山明水秀的地方,隐居终老了。

  回去找这俩货的几率微乎其微。

  所以李道成就放心编起了瞎话,随口回道,“小弟李大,金城人士,行商为生,平时贩些马匹布料啥的,赚些钱财花销。两年前将一批货物运往长安之时,偶然在路边遇到一个受伤昏迷的老道,我看这老道气度不凡,非是常人。便将其救起,并为之寻医问药。”

  “那老道醒来之后,态度也颇为冷淡,我知道世间高人素来性格怪异,不以为意,仍请来名医为其调养,过了几天,老道见我始终恭敬殷勤,才将来路告知于我。”

  “他自称百损道人,是一代武学宗师,此行本是自感天年将至,为不虚此生,便去中原找一个厉害人物切磋,一比高低。不料那人武功已入通神之境,激斗三百招后,他一时不慎,被打中一掌,受了重伤。他断了念想,便想着落叶归根,走到此地时,因伤势发作,不支倒地。”

  “知晓他来路后,小弟大喜过往,服侍愈发殷勤,并承诺为其送终。半月后,老道自感坐化在即,为酬谢我救命之恩,便收我为徒,并将一身苦修一甲子的修为,灌顶传功给我。并告知我二位师兄的名号,嘱托我来投奔师兄,兄弟三人相互扶持,将本门绝学发扬光大。随后老道便盘坐而终。”

  “我处理完师尊后事,便四处打探两位师兄的踪迹,一直没探访到。后来从一位行商同道口中,得知两位师兄已被汝阳王府招揽进京,我大喜过望,便停掉生意,入京找到两位师兄。”

  如此这般路遇受伤高手,相救后得其传功的奇遇狗血故事,在李道成穿越之际,还往前数二十年,就已经不流行了。他当初码字之时,若是敢把这样的老套桥段码进书里,定会被见多识广、眼光高绝的读者义父们喷得狗血淋头。

首节 上一节 28/1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