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网友都言之凿凿的断定,峨眉开派祖师郭襄是张三丰心中的白月光。
围绕此论,还衍生出不少关于郭襄、张三丰的同人作品。
李道成见过最离谱的一本,就是描述张三丰、郭襄、杨过三人之间的狗血虐恋文。什么他爱她,她不爱他,她爱他,他不爱她、他爱她之类的……看得李道成直掉鸡皮疙瘩。
真来到此世后,据李道成观察,就算郭襄不是啥白月光,但张三丰对峨眉,多少还是有些另眼相待的意思。
所谓小心无大错,毕竟,白月光的威力,李道成可是清楚得很。
就算白月光本尊来了,都比不上回忆中的白月光。
帮峨眉一把,于李道成不过顺手之事,又不费力。何乐而不为?
所以他才决定把屠龙刀往天宁寺藏宝上扯,并且,近期就抽时间,找几个在武林中有威望的同道见证,去江宁将宝藏起出来,运回武当。
彻底把屠龙刀引发的动乱打下去。
至于宝藏动人心的问题嘛,简单得很。
谁自认拳头有张三丰和自己大的,到武当来抢就是了。
他随时欢迎!
李道成和六侠一番苦心没有白费,唐文亮等人果然是深信不疑,其中有心思不是那么光明的,就忖道,难怪殷六侠和莫七侠连声阻拦,换了自家,若是知道一个价值连城的宝藏,也舍不得公之于众。
闷声发大财他不香吗?
至于武林安危?天塌下来自有高个子顶着,关我啥事?
众人思忖间。唐文亮率先打破沉默,说道:“屠龙刀之谜若是指一处宝藏的话,那号令武林,莫敢不从的说法,就说得通了。意思可能是指破解秘密的人,起出宝藏后,起兵抗元,恢复汉统。”
孙百草接过话头:“不错,元庭残暴,不得人心,天下人苦元久矣。若有英豪振臂一呼,自然天下景从,如你我这等武林中人也要奋勇相助。谁敢逆势而行,定会遭到天下人唾骂。所以叫号令武林,莫敢不从。”
众人皆深以为然。
静玄师太心中感激,知晓武当定早有预案,便问道:“屠龙刀的箴言解了,那倚天不出,谁与争锋何解?倚天剑在家师手中,我也经过手,除了比寻常兵器锋利些,也无甚奇异。”
宋远桥道:“解开屠龙刀之谜后,经我们师兄弟几人再三推敲,最终认为,倚天不出,谁与争锋?说的是,得了宝藏之人,若是留着自用,不起兵抗元倒也罢了,无非是人各有志罢了,强求不得。”
“可若是仗着宝藏招兵买马,为祸天下,又或是数典忘祖,投靠元庭呢,那得了倚天剑之人,就要出来替天行道,诛除此人了。”
孙百草几人一想,深以为然。
唐文亮忍不住一拍大腿,看了静玄一眼后,附和道:“是极,是极!峨眉派继承祖师郭襄女侠之遗志,历来以抗元为己任。而郭襄女侠乃昔日襄阳殉国的郭大侠之女,如此算来,峨眉也称得上汉家忠烈之后。这天下,还有比峨眉更适合执掌倚天剑的么?”
圆慧看向静玄师太,说道:“如今倚天剑由令师灭绝师太执掌,令师向来嫉恶如仇,若她知晓破解屠龙刀秘密,获得宝藏之人,投了元庭。以令师的脾性,岂会善罢甘休,定会拼着性命和基业……”
说到这里,似乎意识到不妥,改口道:“总之,令师灭绝师太的人品,江湖上都是有口皆碑的。”
在座没有蠢人,都听明白了圆慧的未竟之言,以灭绝师太那宁折不曲的刚直性子,若知道得宝之人当了汉奸,怕是拼着性命和峨眉基业不要,也要铲除此人。
静玄苦笑一声:“圆慧大师不必讳言,诚如大师所言,家师的性子,江湖上是有口皆碑的……”
顿了顿,叹道:“原来倚天不出,谁与争锋?是这个意思。若非倚天剑是祖师传下来的,我宁愿……唉!”
大家也都听懂了她话里的未尽之意。倚天剑并不是什么让人得了之后,就唯吾独尊的宝贝,反而是一种责任和承负。
而这种承负,是极有可能需要执剑者付出热血和生命,以及传人的鲜血去拼命的。
一时间,唐文亮等人皆心有戚戚焉。当然,也不乏人品不是那么光明的,心道侥幸,幸亏倚天剑没掌握在自家门派,自家无需承担这责任。
李道成心中暗赞,这静玄还真不错,头脑很灵光,峨眉派后继有人啊。
说道:“诸位。回去之后,还望将屠龙刀乃元庭抛出搅乱江湖的真相,与相熟同道,附属势力,知会一声。好彻底粉碎元庭的阴谋。”
众人纷纷应是。
“这个自然,武当为了大义,将本可以独占的宝藏线索,告知我等。孙某佩服。我回去之后,就转告相熟同道……”
“小真人放心,石某虽武功浅薄,也会为反元大义尽一份绵薄之力。”
唯独唐文亮唱起反调:“李真人一番良苦用心,我等固然理解。但就怕人心叵测,有人不信,仍然执意争夺屠龙刀。”
“唐兄顾虑得有理。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有心怀公义之辈,也有蝇营狗苟之徒。有人不信也正常。”,李道成说道。
“我是这么考虑的。武林大局,只在五大派,与石兄、于兄、王兄,孙老先生你们这些地方实力派。只要咱们不乱,这江湖就乱不起来。”
“我们控制大局不乱就行了。至于那些蝇营狗苟之徒,真不信邪,执意抢夺屠龙刀,相互残杀。我们还拦得住他们去找死不成?”
大家一想,也确实是这个理,武林大局在于在座诸位。真有不信邪的,就自求多福了!
石知味想到一个问题,说道:“据说屠龙刀已落入金毛狮王谢逊手中。而谢逊此人,丧心病狂,近年来无故四处攻击武林同道。”
“据石某所知,仅江南武林,就有仙霞派谢老拳师,六合门长老铁螳螂童彪,飞虎镖局总镖头八仙剑谢松等十余位名宿惨死他拳下。”
“莫非此人也是朝廷鹰犬不成?”
听到谢逊之名,唐文亮顿时就面沉如水。
也难怪,谢逊打上崆峒派,连败崆峒五老,抢走崆峒镇派绝学七伤拳。崆峒因谢逊蒙受此奇耻大辱,唐文亮脸色能好看就怪了。
李道成考虑了一下之后,还是决定剧透一番,回道:“据我所知,谢逊不是朝廷鹰犬,他四处残杀武林中人,目的为了引出他师父混元霹雳手成昆。大家回去之后,也给那些为亲朋故友找谢逊报仇的同道们说一下,报仇最好限于谢逊,别牵上他背后的明教。不然就中了元庭的奸计。”
静玄问道:“听这意思,莫非混元霹雳手成昆,投靠了元庭不成?”
“师太果然敏锐。不错,成昆已然暗中投靠元庭。”
李道成就将成昆和明教教主阳顶天夫人的关系说了一下。当然,顾忌阳顶天颜面,他没说成昆和他夫人暗中苟合的事。
只说成昆喜欢师妹,而师妹却选择了武功高强,位高权重的阳顶天。
成昆心生嫉恨,暗中投靠朝廷,又命令徒弟谢逊投身明教,随后杀害谢逊一家老小,躲了起来。
谢逊为了寻找成昆,就用混元掌四处袭击武林同道,试图引成昆出来,为家人报仇。
成昆的目的呢,是让谢逊和江湖各派结仇,继而引发各派和明教冲突。最终搞垮明教,报复阳顶天。除去师妹被阳顶天抢走的恶气。
听罢原委,静玄纳闷的道:“李道长是从哪里查出来的?我先声明,不是不相信你啊,而是成昆这个计划也太儿戏了些,容错率太低。我很不理解。”
圆慧也说道:“确实如静玄师太所言,成昆这个计划也太想当然了一些。但凡是脑袋基本正常的,都想不出这么不靠谱的计划。”
孙百药、石知味几人也提出同样的意见,表示不能理解。
李道成腹诽道,不光你们不理解,我也很不理解啊。
成昆的计划岂止是儿戏?
简直就是漏洞百出好不好。
成昆凭什么笃定谢逊一定会牵连无辜,给明教招祸呢?
万一谢逊忍了呢?
万一谢逊不牵连无辜,只死追着成昆不放呢?
又或者谢逊受打击,一蹶不振,心灰意冷,就此出家,了此残生呢?
又或者见家人俱皆惨死,当时就气急攻心,走火入魔,吐血而亡呢?
其中不可控的变数,不要太多。
但谢逊偏偏就如了成昆所愿,选了最不符合逻辑的那条。
李道成无法理解成昆和谢逊的脑回路。但没办法,金大爷就这么写的,天意难违。
对一脸怀疑的静玄几人说道:“这事听起来确实让人难以置信,但确确实实是真的。你们把这师徒俩看成是得了失心疯的病人就好了。”
说罢,转头看向少林五和尚,圆慧心中生出不好的预感,“莫非,成昆现在就躲在本派不成?”
李道成伸出食指对着圆慧一点:“你这和尚,不愧叫圆慧,果然很聪慧,你猜对了。成昆躲避谢逊追缉期间,偶遇一位少林高僧。成昆用假话骗过这位高僧,认为他有悔改之心,将他引渡入佛门。”
几个和尚脸色为之一变,似乎想起了什么,圆慧皱起眉头,问道:“小真人消息从何而来,可有佐证?”
旁观众人察言观色,对李道成说成昆师徒的事,顿时就信来几分。不然,几个少林和尚不会是这个反应。
李道成嘿嘿一笑,“你别管我消息从那里来的,反正我就是知道。看在反元大义,维护武林和平的份上,我再免费赠送你们一个消息。”
“这位高僧是个滥好人,被成昆虚言蒙骗,准备舍身饲虎,割肉喂鹰,自告奋勇的去化解成昆师徒的恩怨。这谢逊家人皆被成昆所害,肯定放不下仇恨,难免就会迁怒此高僧。这谢逊可不是啥省油的灯啊,若是此高僧出了啥意外,你们将来报仇的时候,别光找谢逊,而忽视了成昆这个罪魁祸首啊。”
李道成有上帝视觉,自然知道此刻空见已丧命谢逊之手。后来少林知道此事,把账算到明教头上,联合六大派一起围攻光明顶。他认为明教虽行事不符合中原主流,却是重要反元势力。
中原武林和明教争斗起来,损耗的,都是反元势力的基本盘。最高兴的,就是元庭了。
是以特此提醒少林方面一下。
少林五僧脸色大变,若是真如李道成所说,以空见师伯/师兄,那个修佛修傻了的滥好人性子,还真做得出来舍身消弥成昆师徒仇恨的事来……
想到这里,五个少林和尚就再也坐不住了,立马告辞下山寻找空见去了。
第26章 指点唐文亮。
听到空见可能有危险,这帮少林和尚顿时就坐不住了。
虽然只是李道成一面之辞,没有其他方面的佐证,但所谓小心无大错。
少林空字辈师兄弟里,以空见武功最强,是目前的少林之中,仅次于三位渡字辈师叔的顶尖高手。
眼看武当出了一个玄功通神的李道成,大有继师张三丰之后,再横压天下一甲子的态势。
三位渡字辈师叔也是顶级高手,联手之下有望战平张三丰。少林方面,也对三渡寄予厚望,作为万一哪天和武当撕破脸,双方兵戎相见的紧急情况下,对抗张三丰的底牌来看待的。
三位师叔毕竟年岁已高,潜力已尽。少林高手虽多,但有希望在将来对抗李道成的,唯有空见一人。可谓门派顶梁柱,少林未来几十年里,江湖地位的保证。
不容有失。
所以一听空见可能有危险,他们如何还能坐得住?
五个少林和尚匆忙告辞下山,准备去寻找空见的踪迹,将他召回少林,坐镇宗门。
俞莲舟代表武当派,把空性一行送出山门。
再说孙百草、石知味等人,此行来武当给张三丰祝寿,也是际遇奇特,不虚此行。
先是见证了少林武当互相控诉,到平息争议。此时又从李道成口中获悉了元庭阴谋与屠龙刀之谜。
他们身为一派尊长,也急着将此行所见所闻传回门派,好让门派及时调整战略,做出相关应对。消息快人一步,占了先机,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门派自然会大占便宜。
四人也坐不住了,提出告辞。
李道成没有挽留,说各位都是江南武林中的头面人物,日常事务繁多,武当就不久留各位了。
所谓一事不烦二主,等到本派收集全屠龙刀宝藏相关线索,锁定藏宝的确切地点,起出宝藏的时候,还请各位继续见证一下。
四人一口答应下来,皆道李真人客气了,武当请我等见证,那是看得起我们。起宝的时候知会一声就是,我们一定到位!
随即,四人告辞下山。张松溪代表武当,奉上回礼,将四人送到山门。
静玄和唐文亮留了下来。
静玄情况特殊。武当、峨眉关系不同。她又是掌门大弟子,代表峨眉来的,所以回去之前,于情于理,都该给张三丰知会一声。
静玄心思缜密,见众人走得七七八八了,唐文亮还是安坐如山,没有告辞的意思,猜测他可能是另有什么事务要找武当派帮忙,便说要去给张真人请安。
李道成和宋远桥也猜出唐文亮可能是事找本派,便叫殷梨亭和莫声谷带静玄去见师父。
看着静玄出门,李道成不由暗自感叹,运气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看似虚无缥缈,但实际却是真真切切存在的。
这静玄就是有些气运的,运气还不错。张三丰研究自己从古墓带回那批秘籍,也有些时日了,应该有所收获。看在峨眉祖师郭襄的份上,张三丰或许会给她一些好处。
宋远桥也考虑到这点,就没给峨眉派准备回礼。
如何回礼,都是张三丰的事,他们这些做弟子的,就不越厨代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