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成一想,倒也是这个理,再怎么说,鬼仙也沾了一个仙字,再非凡人。
不过,当务之急是先打通周天,他便略过此节,转而挂上系统刚奖励的“天人合一”。
顿时,就察觉识海中凭空生出一缕玄之又玄的气息,与冲关紫府的先天真气合在一起,携着真气自任脉而下,由印堂下重楼、黄庭,复归于丹田。
至此,水火交汇,任督贯通,自成周天。与天地精神常往来。可随时摄取天地元气,补益自身。
一身先天真气,生生不息。从充电宝变成了太阳能发电机。彻底解决了蓝条不足,不能长时间战斗的问题。
感知方面,也水涨船高,从先前的方圆百米,提升到方圆数里。
感知范围才一提升,便心有所感,察觉到十里之外,有多人结对厮杀,应是马匪和过往商队交战。
他玄功才有精进,真正跻身倚天世界绝顶高手之列。
所谓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此刻正是出手之时!
当下就运起身法,如同一缕青烟般,飘下石崖,循声朝着十里之外的交战处纵去。
他如今真气生生不息,速度比之以前,快了不知凡几。两三个起落,便是里许。不过十数息功夫,就看见了交战双方。
只见一里外的一片平地上,二三十辆空马车围成一圈,形成一个车阵。数十名护卫倚着马车,或举盾牌,或弯弓搭箭,与数十米外骑着骏马,呼啸着四处游走的几十个精悍马贼,相互对射。
这些护卫的箭术虽不如马匪精准,但有车阵为防御,抵平了己方的短板,堪堪和这些马贼战了个旗鼓相当。
李道成不由暗自点头,商队里还是有明白人的。以车对骑,这是古代中原在缺乏马匹的劣势下,抵御游牧民族骑射的常用战法。
见商队暂时无碍,李道成不急着上前了,索性站原地先观望一二。
接下来,战局僵持了一儿之后,马贼方一个身形粗壮,满脸络腮胡,首领模样的大汉,见久攻不下,便伸手在嘴里打了个呼哨,发出信号,改变了战法。
随着呼哨声响,游走的马贼群就分出几个身手敏捷的精干马贼,将手中弯刀舞得跟风车一样,硬顶着对手射出的利箭,向车阵中段直冲过来。
剩下的分为两股,攻向车阵左右侧翼。
马贼方这一变,这些商队护卫也只得跟着应变,防御线顿时就被扯成了三段。
李道成旁观者清。
这些马贼未必就读过兵书,但常年的打劫生涯中,出手却是无师自通的暗合兵法。商队若是没有高手把防御线衔接上,车阵迟早要被马贼攻破。
接下来的战局走向,果不出他所料。
护卫方被逼分兵,虽是也射落掉几个马贼,但总有几个身手敏捷的,硬顶着箭支冲到车阵前,举起刀剑就和护卫们近身砍杀起来。
这时,护卫方闪出一个手持龙泉的青衣壮汉。此人身手不凡,明显高出众人一大截,纵身跃上被两个悍勇马贼突破的马车。
手中三尺长剑连闪,格开两柄弯刀,七八招过后,就格杀了这两个马贼。
然后纵身跃上另一辆被突破的马车,一剑格飞左边射来的箭支,拉开中箭同伴后,又是几招砍杀了两个马贼。
若非有这青衣壮汉四处救火,车阵早已攻破。
看了几眼后,李道成不由轻咦了一声,倒不是惊讶此人的身手,而是看出这青衣壮汉使的是武当剑法的路数,显是武当俗家弟子。
既是本派弟子,李道成便不再袖手了。
长啸一声,声震四野。随即发动身法,极速向着战场奔去。
交战双方被啸声惊动,暂停下打斗,转头看去,只见一道模糊的身形,如同鹰隼一般,纵身在半空几个起落之后,就已然越过里许,快要至到眼前。
众人看得目瞪口呆,来人功力之深,身法之快捷,简直匪夷所思,闻所未闻。
下一瞬,就见那身形又是一个闪烁之后,瞬间越过十余丈,落入进攻车阵左翼的二十几个马贼群中。
这些马贼尚未反应过来,李道成就将身一晃,化身为九,同时迎上九个马贼。
下一瞬,九影合一,落到十丈开外站定,众人这才看清李道成的身形相貌。
却是个十余岁左右的青逸少年道人。
下一刻,方才被李道成幻影扫过的九个马匪,同时栽下马来。
却是被他用螺旋九影的绝世身法,瞬间格杀。
这些人何曾见过如此鬼神莫测般的手段?
也就那青衣壮汉稍微强点,毕竟出身武当派,虽然当初学艺时也没见过祖师爷张三丰出手,但毕竟知道自家祖师是天下第一。
除了他心里多少有点底气,不至于太过惊骇之外。
余者,无不惊骇莫名,俱呆在那里,膛目结舌的看着李道成。
数息功夫后,马贼首领率先回过神来,厉喝道:“兄弟们,一起放箭射他。”
众马贼被首领一喝,方才纷纷回神。
这道人方才一招就格杀了己方九个兄弟,是敌非友。
有些胆气凶悍的,便听从号令,纷纷弯弓搭箭,瞄向李道成。
他们心知肚明,以这道人惊世骇俗的身法武功,大家若是分散而逃,会被这道人追上,轻易屠戮殆尽。若是聚在一堆,搭弓齐射,反而还有一线生机。
而那些胆小的,则纷纷打马转头就跑。
马贼首领无暇管逃跑的部众,厉喝一声:“放!”
青衣壮汉连忙高喝一声:“前辈小心。”
李道成纵然内功大精进,却也不会尝试用肉身去硬接弓箭,展开螺旋九影,瞬间化身为九。那些马贼眼花缭乱,不知那道是真,那道是假?
犹疑中,却被李道成闪到跟前,顿时,他们的手中的弓箭就失去射程,成了摆设。
接下来就是李道成专场了。
展开身法拳脚,随意一招打出,就有两三个马贼落马,简直就是所向披靡,中者立飞。
不过数息功夫,就又格杀了二十来个马贼。余者尽皆胆寒,纷纷打马而逃。
李道成认准马贼首领,两个起落,追上奔马,一掌印向其后心。
这马贼头领委实凶悍,眼见逃不过,回身一刀砍向着李道成胸口,来了个亡命一博。
面对这迅捷威猛的亡命一刀,李道成不闪不避,使了个九阴真经中的移骨之法,深吸一口气,胸口瞬间就内塌三寸,避过刀尖。同时,右臂凭空增长三寸,一掌印在那马贼头子胸前。
马贼头子浑身一震,瞬间七孔流血,扑通一声,落马下地。
却是李道成一掌震得心脏碎裂,死得不能再死了。
击毙这马贼头子后,李道成脚一挑,踢起几根箭支,抓在手中,使了一个甩手箭的手法,扔将出去,击毙了几个凶恶悍勇的精干马贼后,就停下手来。
剩下的也懒得去追了。
李道成为什么不除恶务尽?
在古代西域来讲,只要丝绸古道还有人往来通商,就有马贼。
除非,可以提升到后世的生产力和技术,完全消除这个职业。不然,是永远杀之不尽的。
李道成回身走向车阵,在众护卫敬若天神的目光中,来到那青衣壮汉前边,问道:“你是武当弟子,什么字辈,你师父是谁?”
那青衣壮汉毕恭毕敬的回道:“晚辈刘锋,通字辈。家师元明道人,师爷俞莲舟。敢问前辈名号,可与我武当有旧?”
李道成本欲告知其身份,转念一想,此去金刚寺少不了要动手,不如打打成昆的名号。
反正经过古墓前那番交手,自己也摸清了成昆的手法劲道,以先天真气模拟,保准打出来比成昆还成昆。
反正成昆和金刚寺都暗中投向元庭,不如栽赃成昆一下,让他们狗咬狗。
这就叫寇可往吾亦可往。
所以自家的名号暂时还不宜暴露。
想到这里,就信口回道:“我来历你不必知道,我和武当也没啥交情。不过众所周知,武当张三丰天下第一。所谓不看僧面看佛面,看在你派祖师的面上,所以随手帮你一二。”
第13章 弘扬传统。
李道成并未透露真实身份,只说看在刘峰祖师爷的份上,随手帮上一把。
“多谢前辈出手,保全兄弟们的性命,晚辈没齿难忘。这位是吴掌柜,商队此行的主事。”
刘峰庆幸自己出身武当同时,也莫名其妙的有点小骄傲。感谢之后,指着走过来的那位一脸精明之相的小老头,给李道成介绍。
吴掌柜一番感谢之后,出于商人计较利益的本能,指着那些散落在周边游走的马匹,询问道:
“这些马匹器械,道爷准备怎么处理?”
蒙元时代,马匹虽不如失去幽燕和河套养马地的前宋金贵,但也还是值钱的大牲口。
这些马儿在马匪们的精心侍候之下,匹匹毛滑皮亮,膘肥体壮,皆是质量上等的良马。算起来也是一笔丰厚的资产。
这老头不问,李道成还真没想起这茬。现在既然想起了嘛,自然没有将战利品拱手让人的道理。
便回道:“你叫人把这些马匹刀枪、弓箭皮甲之类,都收拢起来吧,然后折价算给我。”
那老头应下,转身安排伙计收拾战利品。
李道成又想起一事:“对了,顺便把我刚才的出场费,也一起算一下。”
他却是突然想起了孔夫子评价“子贡让金”和“子路受牛”的典故,才察觉自家忘记了收出场费。
就连圣人孔夫子,都认为救了别人之后,收取财物谢礼,是理所当然、符合礼法道义的。
打小,老师家长就教他:维护传统道德,人人有责。
所以,既然想起这茬,他自然不会客气。
弘扬传统美德,从我做起!
“道爷说得是,我这就算。”
老头嘴里应着,心里却有点肉疼,暗道失策,先前该让刘护卫和这大高手交涉,就不该过来多嘴一问。
俗话说无商不奸,这就是商人的本性了,随时随地都在盘算利损。度过危机之后,第一反应还是这个。
不多时,护卫伙计们就把骏马和器械皮甲之类的战利品,收拢回来。至于那些马匪的尸首,倒不用管,狼群会帮着收拾的。
面对着一位轻易就能将自家商队团灭,貌似不太好说话的大高手,那老头不敢耍心眼,拿出算盘,老老实实的给这些战利品估价。
然后征得李道成同意后,按此行货物总价值的五成,算出场费。
战利品和出场费两项加一起,合计一万余两。
这还是李道成修行不够,到底还不够心黑,给了老头一个优惠,算的货物进价,没按卖价算。
一万多两,实物得千多斤呢,所以拿的自然不是现银,而是一叠可在各大城市钱庄兑换的银票。
待李道成收好银票,先前站在一边,没有掺和老板和大高手前辈算账的刘峰,走过来询问前辈走那条道,要不要同行?
这段时间游历,李道成也喜欢上了万里独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感觉,便拒绝了同行提议。
随后,商队也收拾启程,大家各走各的。
李道成运起轻功,去往入陇西地界后的第一个城镇,金城。
一来,才得了一笔巨款,总得去消费一番。
有钱不花,难道留给钱庄的伙计用么?
哦,忘记了,古代的钱庄比后世钱庄有节操些,不像后世的同行那么不要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