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贫道专治各种不服 第106节

  见着这一幕,洪玄机和赵夫人,心情当真是一言难尽。

  目的到达后,李道成就无心久留了。闲话两句后,提出告辞,说要回去给弟子传法。

  在古代来说,正式的师徒关系,和父母也没什么区别。

  庶子既然和玄道人确定师徒关系了,那一切自然由人家安排。洪玄机没理由反对,将李道成和庶子送出门。

  强颜欢笑的赵夫人,还要捏着鼻子给洪易准备一份拜师礼,另外,洪易既然拜师,未来继承玄门道统,那就相当于分家立户了,还得给洪易奉上一笔分家的钱财。

  出了侯府,洪易心里有一种解脱的感觉。

  赵夫人打发走左右,担心的道:“侯爷,这小畜生如今攀上了高枝,未来极有可能是玄门宗主。若是他得势之后,知道了那贱婢的死因,定然要和侯爷反目成仇,和侯府为难,该如何是好?”

  “你担心什么?”

  洪玄机面沉如水,冷哼道:“什么高枝?不过一劫鬼仙而已。为夫不久便可成就人仙,这逆子日后就算修成了雷劫鬼仙,也照样翻不了天。”

  赵夫人顿时心安,看着自信满满,一起尽在掌握之中的洪玄机,眼中满是爱慕和钦佩。

  李道成出了武温候府后,随便找了辆马车,把洪易带回宗门驻地。

  他发现洪易言行举止间,还是有些谨小慎微,知道这位新鲜出炉的徒弟,是在侯府时所养成的习惯。

  便吩咐道:“在为师面前,不必拘束。少年人嘛,就应该意气风发才对。修道人,一身伟力归于自己,不看重儒家那些繁文缛节。你心里认我这个师父就好了。”

  随后取出武典和道典,递给洪易,告之此二典是力量之源。朝廷在通传天下的版本中,隐去关窍,暗中埋雷。

  为师这里的两本,却是初始的完整版本。让他花时间把两部经典全都通读一次。

第98章 章七:教天才,就要有教天才的教育方式!

  “为师给你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先将武道二经通读一次。等你对武、道两途各级境界,关窍等相关内容,有个大概了解之后,为师再正式传法。”

  “是!弟子谨遵师命!”,洪易恭声应是。

  给新鲜出炉的嫡传弟子布置任务后,李道成将草台班子的主要基层骨干人员,内门大弟子景雨行,左右护法,云大和黄秀才。

  还有十个凑数的外门弟子,以及管事、仆妇头子之流,俱叫到主厅,把洪易介绍给他们。

  “大家都认识一下,他叫洪易,来自武温候府,是本座刚收的亲传弟子,同时也是宗门未来的继承人。大家以少宗主视之。”

  云大、黄秀才,已及几位佣仆管事,他们都无所谓的。他们只是下人,宗主如何行事,还轮不到他们来发表意见。

  几人俱恭敬的对着洪易行礼:“吾等见过少宗主!”

  洪易在侯府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庶子,往常行事也是小心翼翼。现在却一步登天,成为雷劫高人的亲传弟子,玄门少主,他心里也颇为激动,不过他颇具城府,表面上丝毫不露异状,应对得体。

  倒让云大等人高看了他一眼,此子宠辱不惊,心性淡然。难怪得宗主看重,收为嫡传弟子。

  李道成随手点的十个外门弟子,都是大乾伯爵子爵之类的中小贵族子弟,家中的功法传承,止步于大宗师。全是家中的次子三子或庶子,也不够资格袭爵。

  所谓穷文富武败家的道人。学文最简单,准备好经史子集和笔墨纸砚就可以了。实在是穷得连书都买不起,还可以找富裕的同窗或者欣赏自己的师长借书来抄。

  连笔墨纸砚也买不起的,也能读书识字,还可以在沙盘里练字。

  相对来说,习文花费最少,家境贫寒也能学。

  练武就复杂多了。

  想练出一身好武艺,征战沙场,博得军功,封侯拜将。弓马你得要学吧?

  但一张好弓就抵得过一马车的经史子集。好马更是价值百金,吃得比寻常小地主还好。

  练武者也得补充营养,日常用肉食药材进补。所以练武耗费很大,家里没钱的,学不了这个。

  至于败家的道人嘛,先不说金精银髓之类的珍惜材料,只说最基础的朱砂,品质好的,就有一两朱砂一两金的说法。

  所以修道耗费最大,迷上这玩意儿,家里就是有座金山,不要几年,也能全都给败光了。

  此界的人仙武道,筑基需要用到虎骨酒、豹胎参茸丸之类价格昂贵的秘药辅助。一般的伯子男之类的中下层贵族,别看在寻常百姓看来,那是豪门权贵了。但实际上也供养不起多少子弟学武。

  家里纵有些资源,也得紧着承爵的嫡子用,先保证爵位传承再说。还轮不到次子、三子或庶子。

  所以这十个伯子男家族没有袭爵资格的勋贵子弟,加入雷劫高手草创的门派,主要是为了蹭宗门的功法和修行资源的。

  功法,因为是李道成为了给杨盘的大笔投资一个交待,随手遍的,也不看重这个,已经让他们蹭到了。

  所以现在对于十个外门弟子来说,只要不影响到他们蹭资源,谁当少宗主都无所谓的。

  到底会不会影响嘛,现在还谈之过早,所以这些外门弟子也不会反对。至少,现在不会。

  他们也皆对着洪易施礼:“吾等见过少宗主!”

  景雨行,则有些吃味。他可是理国公的嫡子,还是爵位继承人。国公,在大乾来说,也算是顶级贵族了,家里有武圣传承的。

  景雨行入门之后,也曾将宗主玄道人给的功法,暗中给家里人看过。家里人评价为一部中等大宗师级武功传承。

  这对于寻常的地主土豪来说,固然是足以封妻荫子,光耀门庭的无上秘籍。但景雨行却看不上眼的。

  景雨行又是国公爵位继承人,也不缺修行资源。所以,他是加入玄门,是冲着玄门整个基业来的。

  先前李道成授予景雨行掌管典籍和传法之权。他还心中暗喜,因为一般来说,门派中掌管这个的,基本上就是继承人了。

  理雨行觉得少宗主之位十拿九稳,是以这段时间行事也是勤勤恳恳,将门派事务安排得井井有条。

  现在宗主却突然收了武温候庶子为嫡传弟子,景雨行一番算盘就全然落空了。

  不过,宗主是雷劫高人,放在整个九州来说,也是最为绝顶的人物。整个理国公府都绑起来,也不是人家的对手。

  所以景雨行心中不满归不满,却没有表露出来,只是暗生退意。

  他却又哪里知道,人家雷劫高人这个宗派,都是专门为了洪易这“气运之子”才开的。

  景雨行此番心思,自然瞒不过李道成,但他却也没在意。

  雷劫鬼仙、人仙之下的,看法一点都不重要,完全不用在意。

  当下李道成把东厢的院子,拨给洪易居住,以明确其继承人之位。东宫太子嘛。

  还把乾帝杨盘送的十个美女,调拨了四个给洪易,服伺他生活起居。

  鉴于洪易在侯府之时,虽未曾饿着,但生活质量也谈不上好,体质还是文弱了一些。

  李道成又吩咐特意厨房,每日用些人参、鹿茸、首乌之类的名贵补药,炖上老母鸡汤或大骨汤等,给洪易补充气血。

  还把杨盘送的雷晶米,每天给洪易煮上一些,为他改善体质,夯实根基。

  再说洪易,在候府时就算再不受重视,那也是候爵家的庶子,见识总要比寻常老百姓强出一两条街。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洪易自然知道,自己到了玄门之后,一顿就吃掉了寻常地主一年的收入。

  自记事以来,洪易还是第一次感受到他人的看重和善意。他也是心中感动。

  话说少年人本就本源充沛,只是以往在侯府时,没有受到重点培养而已。到了玄门顿顿肉食,补药,雷晶米进补。不过一月时间,个子就长高了一头。

  加上李道成又吩咐他在看书之余,进行跑步、玩石锁之类的体能锻炼。活动量也够。

  所以经过一月调养之后,洪易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面貌,都与之前判若两人,已然长成了一个英俊健壮的少年,再无半分文弱之气。

  洪易知道雷劫高人是真拿自己当成衣钵传人看待的,不再压抑真性情,自信从容了许多,气质也为之一变。换了不知道底细的,任谁来看,也不相信他是侯府庶子出身,以为是国公王爷家的嫡系公子呢。

  见洪易身体调养得差不多了,李道成就把他唤到书房,问道:“这一月以来,通读道、武二典,可有收获?”

  “弟子略有所获!”

  李道成考校一二,洪易对答如流,显然对于武、道二法的各阶境界、练法、标准,全都心中有数了。

  李道成知道洪易一贯会读书,自学能力非常强,遂决定正式传法。在怀里套摸一下,拿出三本书,两本手抄本,一本原装功法典籍,一起放在桌上。

  指着两个手抄本,介绍道:“这两本是为师以毕生所学,参照武经上的通用武学,精心改良出来锻练皮肉、筋骨的武功心法。名字,为师懒得想,你自己随便取一个吧。”

  这是取用武侠世界的金钟罩、铁布衫,十三太保横等练体功夫中的精华内容,结合此界人仙武道体系,而创立的两门功法。

  讲真说,金钟罩等练体功法,也是倚天和覆雨界历代武人几千年所积淀的智慧所在。加上李道成改造时,也很是废了一番心神的,品阶可比随手捣鼓出来,扔给景雨行的那套,高海里去了。

  改完之后,李道成还让系统鉴定了一下,鉴定结果为上品。

  系统认为,虽然比九州最好的锻炼皮肉筋骨的功法,大禅寺的《牛魔练皮拳》和《虎魔炼骨拳》,还差了一点。却也不比天罡门,玄天馆、精元神庙的同类功法差哪儿了,甚至,稍微还要胜出一些。

  已经算是很能拿得出手了。

  随后李道成指着那本原装典籍,说道:“这一本,也来历不凡。是上古顶级道统,造化道的《周天呼吸法》,上品的炼脏呼吸法。这三本功法,足够你从入门一直修到先天武师了。你拿着自个琢磨去吧。”

  洪易逐一拿起一看,发现两个手抄本的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照着秘籍,按图索骥即可。另一本原装的,师尊也写上了各种注解。

  洪易一贯就会读书,善于从文章内容里来揣摩作者的性格、习惯。

  一看之下,就知道这师尊喜欢主动性强,善于自学的学生,不是那种把饭嚼碎了喂弟子嘴里的耐心人。

  将三本功法收起,恭声道:“弟子多谢师尊赐法,弟子会细细揣摩的。”

  当然,李道成经历了三个两个武侠世界,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让洪易自学,不过因材施教而已。也并非完全放手。

  等洪易收好秘籍,吩咐道:“随为师来,为师还给你准备了两个好东西。”

  李道成带着洪易来到一间守卫森严,八个身形健壮,披甲持弩的武生把守着密室外面。

  洪易一看这架势,知道此处属于宗门重地,里面必有重宝。

  八个守卫冲师徒二人躬身行礼:“小的见过老爷,见过少主!”

  此八人来自杨盘送的那批奴隶武士。李道成除了提拔了一下武功最高的云大之外,余者皆没有纳入宗门体系,而是最为私人的家仆使用,这样更方便于管理。

  李道成挥手示意。

  这八个武生拉开沉重的铁门,请老爷和少主入内之后,又关上门,目不斜视,一丝不苟的守在门外。

  洪易进来一看,估摸着密室约莫有三丈方圆。里面很是整洁干净,地上铺有干燥的河沙,还放有木炭。

  洪易以前很读了些杂书的,知道河沙和木炭的作用,是为了防潮。

  密室的中间靠后的位置,有一块厚厚的帘布遮着,洪易心中好奇,同时也有些期待。估计着帘布后面许是什么神兵利器,又或是什么宗门秘传增长修为的灵丹妙药。

  李道成脸上露出神秘的笑意,上去拉开帘布,入眼所见的一幕,让洪易吃了一惊。

  原来后面既非兵器也非丹药,而是一块大红木桌子,上面放着两具尸体。

  尸体一男一女,俱用专门的防腐方法处理过,看着栩栩如生,只是睡着了一般。

  男尸赤裸着,肌肉健壮,骨架粗大,一身筋络如同竹节一般腾起,可见其身前必然武功不俗。

  女尸则用两条白布遮住三点,身材纤细一些,但观其肌肉骨骼,俱是流畅紧凑,有着很明显的锻炼过的痕迹,显然身前也是一个武功高手。

  目前为止,洪易的三观,还是儒家塑的形。儒家一贯提倡人死为大,入土为安。师尊却利用高手遗体,做为教学用具。这让他心理颇受冲击。

  这是李道成为弟子上的第一课。

  淡淡的问道:“你似乎觉得,为师亵渎死者,对同类的遗体,不够尊重?”

  洪易一惊,连忙恭声回道:“弟子不敢!”

  “不敢,那就是有了。”

  见洪易试图辩解,李道成挥挥手:“你虽然聪慧机敏,但毕竟年幼,阅历不够。又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为师不怪你。”

  “儒家一贯言义不言利,长于喊口号,而拙于实务。儒生种田不如农夫,赚钱不如商贩,上阵杀敌不如军汉。论起明断刑狱,也不如积年老吏。”

  “儒生明明一无是处,偏偏还自视甚高,成天叫嚣着为天下厘定规则,教化世人。”

  “对于儒生,为师一贯是看不顺眼的。但是,历代帝王明知儒生的尿性,却仍然选择用他们。”

首节 上一节 106/1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