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节正是吃荠菜的时候,城里很多有空闲的人都拿个小铲子和竹筐,去城外挖一大筐回家做菜吃,不论是凉拌、炒著吃还是包饺子,味道都非常赞。
想到下午包饺子,王孟德记起了这个月发的面粉购买证,他来到里间的卧室里,从床底下掏出一个小木头箱子,从里边拿出两张面粉购买证来。
“妈,这是我这个月发的面粉证,等下您带回去。”
在55年粮票实行之前,早在1953年12月1日,京城就首次发行了面粉购买证。
“面粉购买证”面额有1、4、8、10市斤和根据购买需要直接填写的“集体购买证”五种。
按正式户口每人每月发一枚8市斤的面粉统一购买证,同时不同工种所在单位还有一些份额,有的4市斤,有的10市斤。
王孟德是公私合营企业的职工,每个月单位发4市斤,加起来有12市斤的量。
每个月发下来后,他基本上不留,全部都送到母亲那里去,反正他也不在家里蒸馒头,偶尔需要一些,面口袋里的两三斤存货就够用好久的了。
“你先放好,我现在忙著呢,别给弄丢了,等晚上我走的时候再给我。”
冉小梅连忙嘱咐道。
这要是丢了可就麻烦了,没有面粉购买证去粮店也买不到白面,一家子就要啃好几天的窝窝头了。
至于去私人粮店或者农村购买,那更是想到别想,53年实行的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早就堵死了这条路。
所以想在这期间存一批白面,完全是不切实际的想法,幸好金手指来了,以后可以从里边购买一些粮食,让他放下了心。
贾家。
秦淮茹一边心疼的给棒梗处理脸上的伤口,一边思考著。
刚才冉小梅说的话,深深的刺疼了她的内心,农村来的这个标签一直贴在她的身上,嫁到院里好几年了都没有甩掉。
“妈,东旭,要不我们去找一大爷问问,看看有没有办法把我和棒梗的户口迁到城里来。”
秦淮茹试探性的说道。
“好好的迁什么户口,农村户口不是挺好的么。”
坐在那里生闷气的贾东旭奇怪的问道。
“就是,你这户口要是迁到城里了,以后易中海就有理由不接济咱们家白面了。”贾张氏也开口说道。
贾家现在就贾东旭是城里户口,连上单位发的面粉购买证,他们一家就只有12市斤的量。
易中海家就两口人,每个月却有20市斤的量,买回来后每次都会匀好几斤给他们家。
“妈,一大妈最近身体不太好,需要补充营养,以后说不定就没办法接济我们家了。”秦淮茹小声的说道。
她知道自己男人性子比较拗,所以准备先从婆婆这块入手。
“以后不接济咱们了?那怎么行,这以后让我们家几口人怎么过日子,易中海要是敢这样,我就去他家门口骂。
再说了,身体不好就更要多吃粗粮,粗粮好消化更健康。”
贾张氏怪眼一翻,理直气壮的道。
“就是,他是我师父,接济咱们家不是应该的么。”贾东旭也理所当然的说道。
看到婆婆和自家男人都反对,秦淮茹也不好再坚持,她打算过阵子找个机会在床上好好的劝一劝东旭,只要东旭支持自己,这事儿就好办了。
中午,简单的吃了一顿饭后,王援朝和王卫国躺在床上开始睡午觉,冉小梅开始给他拆洗被罩和棉服。
王孟德则溜达到郭胖子家的猪肉铺,花了八毛钱(后续统一用第二套人民币),割了一斤多点的上好五花肉回来。
第15章 若无德,即使有术,害人更深
下午。
王孟德坐在客厅里,拿著一本《金匮要略》看得入神。
自从穿越到这个时代以后,他发现自己记忆力和理解能力都变得非常好,书本上的内容,看上两三遍就记住了,不仅理解了上边的内容,甚至还能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的举一反三。
一个多小时后,卧室里传来了动静,王孟德合上书本,放到长条桌上,然后进了卧室。
王援朝和王卫国两个人已经坐了起来,两个小家伙正揉著双眼。
“援朝、卫国,睡醒了。”王孟德笑著说道。
“哥哥。”王援朝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嘴里念叨了一声,然后翻身下床穿好鞋子。
王卫国也有样学样。
来到客厅,帮他们洗了把脸,就看著他们在客厅里骑在板凳上玩“骑马”打仗游戏。
这时,院外传来一阵吆喝:“修理——雨伞。”
这声吆喝,前两个字声音高且洪亮,中间拉了一个长音,后两个字是从喉咙发出来的,逐渐的低沉下去。
王孟德忽然想到自家的油纸伞的伞面破了一个洞,便连忙从柜子上把雨伞拿下来,跟母亲说了一声后,就匆忙出了门。
来到院外,就见一个四十岁出头的修伞匠,挑著一个挑子,边走边吆喝。
“师傅,修伞。”
王孟德招呼一声,看到修伞匠回头,又扬了扬手中的油纸伞。
“好嘞,您稍等。”
修伞匠看到生意上门,高兴的笑著说道。
他到了近前,放下肩上的挑子,接过王孟德手里的油纸伞一边询问一边撑开查看起来。
“这伞哪里有问题?”
“伞骨都是好的,就是伞面儿破了一个洞。”王孟德指著破损的地方说道。
“好,我这就开始修。”
修伞匠把破损的伞面旁边都擦干净,然后从挑子一头的圆笼里拿出桐油和刷子,先在破洞周围都刷上一层桐油。
接著从另一头的圆笼里拿出伞纸,剪出一块差不多大小下来,贴在破损的地方,再刷上一层桐油,纸就牢牢地粘在上边了。
前后没用一会儿,一把伞就修好了。
“您看看有没有问题。”
“谢谢师傅。”王孟德仔细的检查之后,道了一声谢,然后付了钱。
他拿著伞刚要转身进院,正好看到胡同里有来卖木柴的,想到家里已经快用完了,就顺便又花了三毛钱买了十斤木柴,家里的煤球炉,每次笼火的时候,都离不开它。
到了家中,冉小梅已经开始和面了,看到他后,便吩咐道:“小猪,你洗洗手,然后去把猪肉剁成馅儿。”
“好的,妈。”
王孟德把木柴和雨伞放好,仔细的洗了洗手,然后把那块猪肉给放在砧板上,他先用刀给分成几块,再切成片,接著切成丝,最后切丁。
很快,客厅里就传来了一阵密集的剁肉馅声音,王援朝和王卫国好奇的围过来看,也被他赶走了。
肉馅剁好后,冉小梅把早就准备好的荠菜、姜末以及其他调味品都放到了一起,然后又打了两个生鸡蛋进去搅拌均匀。
接下来,冉小梅负责擀皮,王孟德负责包,不一会儿,一个个“元宝”状的饺子就出现在高粱亭子做成的盖帘儿上。
由于馅儿不是很多,为了让一家人都能吃饱,饺子皮特意擀的稍微厚了一点点。
快包好的时候,王孟德把炉门打开,锅里也添足了水,看天色,他父亲该回来了。
果然,就在锅里水刚烧开,王浩就踩著点进了屋。
因为是职业的原因,他平日里不苟言笑,一副严肃的样子。
可能是常年习武,加上善于保养的原因,他今年已经四十二岁了,面上看起来却像是三十七八岁左右的年龄,再加上长的又标致,妥妥的是真有样儿。
看到丈夫回来了,冉小梅忙著开始下饺子,煮开后又用凉水激了三次,然后开始装盘上桌。
她还特意装了十来个,让王孟德给何雨水送去,今天下午,多亏了何雨水护著,两个小家伙才免受一顿耳光。
王援朝和王卫国年龄小,每人都只装了八个,俩人还特意的数了数自己面前和对方盘子里饺子的数量,发现一样多,个头也差不多大,才满意的消停下来。
王浩坐在上首,他拿起筷子没有立刻吃,而是不著痕迹的看了王孟德一眼。
王孟德心思玲珑,瞬间秒懂。
连忙起身从橱柜里掏出一瓶红星二锅头来。
1949年,京城十余家老烧锅被收编,组建了京城酿酒实验室,工艺采用取第二锅流出的中段酒,称之为“掐头去尾截取中段”,所以俗称“二锅头”。
这也就是京城以后的“当家酒”了。
冉小梅看到儿子拿出酒来,她只是白了这父子俩一眼,嘴上淡淡的说道:“每人最多三两。”
得了“圣旨”,王浩心中大喜,一直悬著的心也放到了肚子里,他笑著说道:“是是是,就三两,绝不多喝。”
说著把桌子上的两个瓷杯放到了旁边,方便王孟德倒酒。
酒足饭饱之后,冉小梅收拾碗筷,王浩和王孟德两个人坐在那里喝著茶水。
“孟德,你现在在轧钢厂医院里,工作上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爸,带我的张大夫对我不错,一直给我上手的机会。”王孟德首先讲了一下在厂里的情况,然后趁机请教道:“就是在给病人诊治的时候,有一些疑惑。”
于是他就把平时积累的疑惑和拿不准的地方讲了出来。
王浩不愧是行医了二十多年的老中医,各种问题的答案那是信手拈来,很多知识都是在书本上学不到的,让王孟德听的是受益匪浅。
这些要是靠他自己琢磨,要走很多弯路才能想明白。
父子俩聊了快一个多小时,天色已经黑了,他们也该回去了。
王浩通过刚才的聊天,对儿子的进步非常满意,再积累两年,就可以独立坐诊了。
“孟德,你现在缺乏的就是实践,中医没有捷径,全靠多学多练。”
顿了顿,他又不放心的嘱咐道:“对了,作为一个大夫,一定要有医德,有一句话,你要时时刻刻的记在心里。”
“无德不可行医,若无德,即使有术,害人更深。”
第16章 傻柱和许大茂相亲相爱(求推荐票)
周一,下午五点。
收拾好东西,一天的工作终于结束了。
饶是王孟德身体素质好,也感觉到很累,更别说人到中年的张汉华了,他更是坐在椅子上歇了好一会儿才起身。
等回到院里,已经是五点半左右了。
中午吃得饭菜早就消化掉了,肚子又开始咕咕的叫。
早上煮的小米粥,还剩一半,王孟德直接添了一点暖水瓶的热水进去,扒开炉门,然后把蒸片放好,接著拿了四个二和面馒头放了进去。
很快,饭就好了,他也没炒菜,直接装了满满一大粗瓷碗的小米粥,馒头掰开,夹进去一些小咸菜,然后一手端著碗,一手拿著馒头出了家门。
中院,水池旁,有几个妇女正在一边洗涮东西一边闲聊著。
“齐婶子、李大妈、汪二嫂。。。,您们吃了么?”王孟德打了一声招呼道。
“我们还没吃呢,当家的还没回来。”
“哟,孟德,晚上就吃这个呀,怎么不炒点菜。”汪二嫂抬起头来,用胳膊擦了擦脸上的水珠,笑著问道。
“呵呵,我这一个人,随便吃点就成,中午在厂里的食堂吃了菜,晚上随便对付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