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小子,不错不错,居然考上了医科大学。”
王孟德高兴的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离开学还有两天,这两天,你就在我们家吃住。”
“王大夫,我今天借住一天,明天就去学校里报到。”
“去这么早呀,你身上粮票应该不多吧,我借给你几张,到时候开学了,发粮票你再还我。”
王孟德想了想,然后说道。
蒋镇从桂省来到京城,身上带著的肯定是全国粮票。
如果用这种全国粮票吃饭,那就太可惜了。
不如自己先借给他几张,等开学后,每个学生,每个月都会发三十二斤的粮票。
“谢谢王大夫了。”
蒋镇听说是暂时借给他,便欣然接受。
如果王孟德说送给他,他肯定不敢要。
毕竟这时候,谁家粮票都不富裕,不是特别亲近的关系,都不愿意无缘无故的要别人的粮票。
饭桌上。
一边吃著晚饭,王孟德一边询问著池塘村的情况。
当听说这几年,大家日子虽然过的艰苦,但血吸虫病已经被彻底的铲除了,生活中再也不用提心吊胆的时候。
他心里非常的高兴,自己来到这个时代,也算是做出了不少有意义的事情。
其中血吸虫病的防治,在桂省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让他印象深刻。
等得知他在那边救下来的小姑娘——乖乖,非常的健康,又聪明伶俐时,更是放下了心。
第二天。
起了个大早。
王孟德骑上自行车,把蒋镇送到了医科大学的门口。
然后,他又交给了他几张粮票,以及一张暖水壶票。
这张暖水瓶票,是他在中医研究院获得的奖励。
家里已经有两个暖水瓶了,老丈人和爷爷奶奶那边也都不缺,又不能买卖,只能赠与。
所以,他便把这张票,送给了蒋镇。
在学校里,特别是冬天,宿舍里多一个暖水壶,可是非常的有用。
推辞了一番后,无奈之下,蒋镇只好接受下来。
接下来十多天。
王孟德都按部就班的上著班,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广安门医院坐诊。
少部分时间,就去疫苗研究小组,指导一下刘树伟他们的研究方向。
一直到和医科大学约定好的日子。
这天。
他没有去中医研究院,而是直接从家里,往医科大学的校区骑去。
幸好医科大学的校区离南锣鼓巷不算远。
很快,他就到了校门口。
而医科大学并没有因为他的年轻而轻视。
特意由一名副校长带队,和好几个校领导一起,在大门口迎接他。
等客套了一番后,一行十来个人,直接去了教室里。
此时,这间医科大学最大的教室里,已经挤满了各个年级的学生。
有的坐不下,就站在过道,甚至是外边的走廊里。
他们都想见识一下,这位比他们也大不了几岁的偶像,到底长得什么样,以及有多大的能耐。
进了教室,手里只端著一个搪瓷缸,站在讲台上。
看著下边数百名学生,王孟德心里叹了一口气。
这些可都是未来医学界的精英,可惜的是,大部分都是学西医的,中医的学生只占很少一部分。
从这一点来看,中医的发展,不仅开始落后了,也任道而重远。
定了定神。
简单的介绍了几句。
然后也不墨迹,直接开始讲了起来。
由于知道这些学生大部分对中医的了解不算多,所以,他讲解的很浅显。
但就是这样,因为他的知识储备足够,浅显的知识,也被他旁征博引,说的非常的精彩。
不仅是中医或者中西医结合的学生时不时听的恍然大悟,就连学习西医的学生,也听的津津有味。
一直讲到了中午。
面前的搪瓷缸里,茶水已经续了好几次。
他才口干舌燥的停了下来。
教室里突然的安静下来,让众多学生和老师怔了一下,然后紧接著,就爆发了热烈的掌声。
所有人在心里都觉得。
王孟德能取得这么多的成就,能获得这么多的荣誉,果然名不虚传。
从医科大学出来,已经是下午了。
到了中医研究院,他马不停蹄的直接来到了鲁院长的办公室。
第208章 办学的想法和献礼
院长办公室。
见到王梦德进来了,鲁院长高兴的冲着他招招手,又吩咐秘书给他泡了一杯热茶。
“王梦德同志,今天上午,你在医科大学的临时授课,可是让他们学校的大部分师生都大为震撼。
你是不知道,中午的时候,医科大学的校长给我打了电话,一直聊了十几分钟,中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夸你,剩下的就是羡慕我们中医研究院出了一个天才。”
鲁院长笑眯眯的看著他说道。
他和医科大学的校长,是老相识了,因为分属中西医两个不同的阵营,相互之间可是一直较著劲呢。
这一次,“老对头”那泛酸的语气顺著电话线那端传来,让他犹如夏天吃了冰西瓜一样舒坦。
这可是那位头一次在他面前露出羡慕的语气。
“对了,医科大学那边,想让你以后长期给他们讲课,一周时间有空了就去上个一两节就行,没空就不去,来去自由。
当然,这不是强制的任务,而是征求你的意见,一切以你的意见为主。”
鲁院长又接著说道。
其实他是不愿意让王梦德去的,不仅是耽误时间的问题,也是因为生怕“资敌”。
但这事儿他也不想直接做主,索性就把情况大概的说了一遍。
“院长,我还是到医科大学上几节就行了,长期的就算了。”
王梦德直接拒绝道。
他现在时间宝贵,而且,今天过来找鲁院长,也是有其他想法的。
“院长,我今天到医科大学,看到他们学校里大量的学生,深有感触。
觉得咱们中医研究院,也要有自己的中医院校,用来大量的培养中医人才。”
“孟德,国家不是前几年刚成立了几个中医院校么?
再说了,咱们中医研究院,每个中医名家和知名的大夫,都带著好几个徒弟。
而且这几年国家非常的困难,不论是资金还是物资上,都极度缺乏,没必要再另外兴办院校了吧。”
等秘书出去了之后,鲁院长便变了一个称呼,好奇的问道。
早在1956年,国家就发文正式成立了京城中医学院等四所中医院校,国内高等中医药教育由此起步。
去年,1960年,京城中医学院又被上级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
对于鲁院长来说,国家这几年对中医教育上的投入,已经是非常的多了。
现在王孟德又建议新建一个中医院校,让他觉得非常的奇怪。
“院长,医科大学现在有数百名学生,未来,将会有上千,甚至是数千名学生。
这些学生,大部分上的都是长学制,再加上雄厚的师资力量,他们是在培养一大批精英。
等到以后每年上千名毕业生毕业,这些人,都将会进入各个医院或者相关的卫计单位工作。
几十年后,这些精英就会成为各个医院以及单位的中流砥柱,到时候,中医可就竞争不过他们了。”
王孟德一本正经的说道。
他这可不是危言耸听。
之前,医科大学的前身,协和医学院也是跟中医研究院一样,追求的就是“小、精、尖”的育人体制。
第一届的毕业生,只有三个人。
在随后的二十年间,协和医学院只毕业了311人,数量不多,但质量很高。
等到1957年,协和医学院与医学科学院合并后。
就开始设置八年制医学教育和护理本科教育的长学制。
同时,也进行了大量的招生。
虽然京城中医学院(未来的京城中医药大学)等几所中医院校已经成立,但在培育人才上,远远比不上医科大学。
除了中医学起来更难以外,师资力量也是很大的一方面。
随著王孟德的解释,鲁院长的脸色越来越严肃。
“孟德,你说的非常有道理,但是,要想办好一所中医院校,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而且,上级能不能答应,也是未知数,毕竟牵扯到太多的东西了。”
现在还在困难时期,又是计划经济时代。
想让上级部门同意,没有充分的理由,可谓是难如上青天。
“院长,这个问题我也想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