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户口本上,家庭出身那一栏,都有一个数字,分别对应著家庭出身,一共有42个家庭出身代码。
数字4对用的就是雇农。
“那就好,咱们家是三代雇农,这个可不能变。”
何胜男长出了一口气。
家庭出身,代表的意义可不一定,甚至是天差地别。
“呵呵,你知道数字58是什么出身么?”
想到前世看到的一个相关的有趣事情,王孟德便笑著问道。
“什么出身呀?”
“58,对应著的是‘土司’,也就是末代皇帝的家庭出身。”
第176章 许大茂和外国友人的求医
出了正月十五,这个年就算是过去了。
随著年味的过去,人们又开始了紧衣缩食的日子。
每一家,都在算计著,数著米下锅,不敢多吃一口,生怕这个月撑不到月底发票证的时候。
幸好王孟德有空间,日常吃的倒是不短缺。
也就是为了掩盖,经常和大家一样,多吃几顿粗粮罢了。
营养倒不是很缺。
特别是几个孩子,虽然不胖,也都比同龄人长得高、长得壮实。
至于好东西,都在家里偷偷的吃。
田各庄。
天气依然很寒冷,一间牛屋里,五六个老年人,正围成一圈,中间,是快要燃烧尽的火堆。
每年冬天,村子里没有暖气和火炉子。
年轻人和孩子,身体壮实,还能抵抗冬天的寒冷。
老年人身体弱,只能靠烤火取暖。熬过这几个月寒冷的季节。
王田氏穿著满是补丁的碎花棉袄,往火堆里添了一根粗树根,让快要熄灭的火堆,重新散发出了热量。
旁边,王京徽消瘦的脸庞上,满是悲伤。
村里的一个老伙计,眼看著就要熬过这个冬天了,却没撑住走了。
随著一个个在一个村生活几十年的熟人,都埋进了土,他也不由自主的在心里泛起了伤感。
“老王,你也别想这么多了。
咱们能活这么久,已经是赚了,再说了,儿孙满堂,哪怕是明天走了,也能瞑目。”
王田氏重新坐下后,看到老伴的神色有些不好,便劝慰道。
这两天,她发现王京徽时不时的走神,精神也有些不济,明显是被影响到了。
这种状态,一两天还好,如果时间长了,像他们这么大岁数的人,可就危险了。
想到这里,心里一个劲的往下沉。
“就是,王老三,你都七十多岁的人了,怎么还这么看不开呢。
你家那小儿子——小浩,现在在京城医院当大夫,吃上了商品粮,可谓是吃喝不愁,旱涝保收,还不用劳累。
对了,他家那个大儿子小孟德,听公社的干部说,年纪轻轻的,可了不得了,不仅本领强,连领导,都见过不少。
有这样的儿孙,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我要是有这样优秀的后代,让我早几年埋进土里,我都笑著自己跳进去。”
田腊八坐在他们的对面,出声说道。
至于他为什么叫王京徽为王老三,那是因为王京徽在徽省的老家,排行第三。
在农村,同龄人很少喊名字,大部分都是喊个外号或者姓氏后边跟一个排行。
“哼。”
虽然看田腊八有些不爽,但他说的话很有道理。
王京徽从腰间的布带上抽出烟袋杆,伸进布袋里掏了掏,然后用手压实,放到火堆上点燃。
吧唧了两口旱烟袋,他神色才好转了一些。
自己确实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从一个乞讨的小乞丐,到现在儿孙满堂,甚至连重孙子都有了好几个。
而且不仅人口旺盛,家里还出人才。
其他外人可能不知道,他们自家人清楚,孙子王孟德可是给国家带来了非常大的益处。
它们老王家,要发达了。
就在几个老年人一边烤火,一边闲聊的时候。
王孟德冒著严寒,紧了紧棉衣,揣著手,来到了牛屋外边。
推门进去,先喊了一声爷爷奶奶,又跟其他几个人打了一声招呼。
这些人,可都是看著他长大的。
小时候,因为调皮捣蛋,没少惹他们生气。
打完招呼,又从兜里掏出一包大前门,给每个人散了一根。
“哟,还是过滤嘴呢。”
看到手里的香烟,田腊八惊喜的说道。
“不错,不错,还是孟德懂事。”
说著小心的把香烟别在自己的耳朵上。
在农村,这种高档的带有过滤嘴的香烟,基本上没人会买,他现在可舍不得抽,准备等以后天暖和了,人多的时候再拿出来显摆。
王京徽和王田氏两个人没有搭理田腊八,而是慢慢的站起身来,埋怨道:“孟德,天气这么冷,前几天不是刚回来过么,咱们现在又来了。”
他们倒不是不想看到孙子,而是心疼,担心天气寒冷,生怕冻坏了他。
“爷爷,奶奶,我在家没啥事,来看看您们。”
王孟德上前搀扶著王田氏,笑著说道。
三个人说说讲讲,出了门,往家中走去。
只留其他几个老年人,流露出羡慕的眼神。
进了家,坐在客厅里,王田氏开始念念叨叨起来:“孟德,等天气暖和了,你再过来,三月底的时候,我偷偷的给你藏点荠菜。
现在过来,家里连热水都没有,野菜都还没发芽呢。”
“奶奶,我不怕冷,穿的厚,里边都是新棉花,这衣服暖和著呢。”
王孟德说著凑到她跟前,让她摸一摸自己身上穿的棉衣。
这些棉花,都是他从空间里买的,缝在旧衣服里,别人也轻易看不出来。
他们家每个人,都有一套里边塞著新棉花的棉衣。
“还真挺暖和的,跟你去年秋天的时候,给我们做的棉衣差不多。”
王田氏伸手摸了摸,便乐呵呵的说道。
去年九月份,王孟德来了一趟,把他们两个人的棉衣个被褥,拿到了城里,等拿回来后,外表看不出来,但里边都被换成了新棉花。
棉被就足足塞进去了八斤的棉花,棉衣棉裤,两个人加起来也是用了好几斤重的棉花。
这个冬天,两个人能顺利度过,也是有这个原因。
“对了,奶奶,家里没有热水,渴了怎么办?晚上你们怎么捂脚呀?”
王孟德有些担心的说道。
“呵呵,不用担心,家里锅灶和碗筷都送去了村里的大食堂,大食堂有专门的的人负责烧热水,渴了就去喝一点。
晚上吃完饭回来的时候,顺便把灌满水的盐水瓶带回来,放到被窝里边,夜里脚暖和多了。”
王田氏乐呵呵的解释道。
自从二十年前,王浩当了大夫,就从医院里,给带回来几个盐水瓶。
在冬天,每天晚上都要灌满热水,用一块毛巾包裹著,放在脚边。
说了会话,看到爷爷奶奶没多大问题。
他丢下一包冰糖,两斤糕点和饼干,便匆忙的坐车回城了。
刚到胡同口,恰巧遇到了从祖宅回来的许大茂两口子。
结婚后,许富贵就带著许婶子和闺女,给小两口腾地方,搬去了离这里不远的祖宅居住。
“孟德哥。”
离得很远,许大茂就大声的喊道。
同时还使劲的挥舞著手臂。
“大茂,找我有什么事情么?”
停下自行车,等走近了,王孟德笑著问道,同时,还冲著娄晓娥点了点头。
看到眼前这位非常俊的男人,娄晓娥面上一红,羞涩的低下头,心中有些泛酸。
可惜呀,她没有早点认识这个男人,不然,哪里还有何胜男什么事情。
“呵呵,孟德哥,我刚从我爸妈那边过来,拿回来一些腊肉和腊肠,中午,您去我家,咱们喝一点。”
许大茂微微弯著腰,一脸讨好的说道。
说著还晃了晃车把上用细绳拴著的腊肉和腊肠,这些都是老许去乡下给老乡们放电影,公社送的土特产。
这时候也没什么娱乐活动,为了让村民能多看一部电影,他们绝对舍得下本钱。
一些自己舍不得吃的好东西,都会拿出来当做礼物送出去。
“大茂,这些你们留著吃吧。”
王孟德拒绝道。
这许大茂无缘无故的献殷勤,肯定是有事找他。
“别呀,孟德哥,平日里,您对我多有照顾,我请您吃一顿,是应该的。
对了,我老丈人,过年去拜年的时候,还送了我两瓶好酒,您可一定要去尝一尝味道。”
许大茂急忙说道。
“是呀,孟德大哥,中午您就去家里,尝一尝大茂的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