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不光是你一个人,也是全队的,我这个队长要是还没你有担光,不如辞职算球了。”
这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许成军走后,李龙他们继续商量着种什么,家里的气氛明显要欢快不少。
“就种韭菜、芹菜,能种辣子就种,不能种就多种些叶子菜,像菠菜、小白菜这样的。种子家里就有,”梁月梅最后拍板:
“拿回去就能种,种下去后踩实了,长的快。”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李龙开着吉普车回的时候,车里已经有了一大包里面分了好几包的种子。
都是生长期短,哪怕冷点儿也能长的菜种子,方便种植。
吉普车呼啸而来又呼啸而去,四小队的不少人眼热的有,羡慕的有,立志自己到时也弄一台的也不是没有。
李龙是吃过中午饭回去的,他回去的时候到顾博远的农资店看了看,仍然有人在这里购买种子化肥,他便没打扰老丈人,直接回了大院子。
主要还是着急的种下去。
早上离开的时候他架了一炉子炭,眼下玻璃房里温度还不错,有个十度左右的样子,顶子上的雪已经没了。主要是化了一部份后,下面贴着玻璃的水就直接把上层的雪给带了下去。
因此玻璃棚前面的地上就落了一长排的雪。好在不影响啥,李龙暂时也没清理。
他拿着耙子把地好好的耙了耙之后,便把地分成了四块,一块略大的种韭菜,剩下的分别种了芹菜、小白菜和菠菜。
冬天的时候各家都有咸菜,但绿叶子菜这时候肯定是没有的。过年的时候吃点这样的菜也挺不错。
今年也算是做个实验。如果种的好,明年就可以好好改造一下。
不求赚钱,只是希望到时冬天餐桌上花样能多一些。
李龙的观念也算是有了一些改变。
把三种种子种进去,再弄来一些水洒上。为了种这个地,他专门去买了一个铁喷壶,这玩意儿还不便宜,毕竟是铁制的。
搞好后,李龙又给炉子里加了一炉子炭,用煤沫子压好后便走了。
在厢房里翻出来一床旧褥子,是他没来及得扔的,都不用改,直接钉在了玻璃房的门上,充当棉门帘了。
顾晓霞下班后跟着李龙进玻璃房看了看,感觉有些新奇。
“这样,等过一个月,真能吃上绿叶子菜?”
“应该能吧。原本这里就是老房主的家人改造的准备种大棚的。后来没用上,咱们先前当狍鹿子的圈,其实是有点糟蹋了。
眼下正好算是物尽其用,等着看吧,过段时间苗能长出来,说明就成功一半了。”
“怎么才一半?”顾晓霞有些不解。
“那自然是吃到嘴里之后,才能算是全部成功了。”李龙理所当然的说道。
“好,那我就等着吃了。”顾晓霞已经有点馋了。
当年的韭菜是很细的,长两年才会变粗,但这个时候不用考虑那么多。韭菜种子一般是泡发芽之后再种进去,李龙用了一个搪瓷盘子泡上了种子,再用一层毛巾盖上,等着发芽。
接下来的几天李龙一边关注地里的种子情况一边关注韭菜种子的泡发情况。
第五天韭菜种子九成以上都发了芽,他便把种子种进了地里。
再过两天,先前种的那些种子,也有芽顶出了土,这让李龙很开心,还专门把顾晓霞叫到玻璃房里来看。
没办法,大冬天能做的事情真的不多,李龙倒是有心再去山里一趟,但顾晓霞有孕在身,他进山一趟当天去当天回就干不了啥事。
不如就在院子里呆着。
那就弄点这样的事情吧。
又过了几天,细细地菜苗子长的有手指头高的时候,李建国骑着自行车到了县里大院这儿。
看到大哥过来,李龙还有些意外。
“我来看看你种的菜咋样了。”李建国进了屋子,接过李龙递过来的水,喝着说道:
“再就是队长那边带的民兵考核已经结束了,让我问问你啥时候有时间,可以去打猎了。”
“反正是当天去当天回,啥时候都有时间。”李龙眼下是闲着的,时间多的是。
“那行,那就明天。”李建国当即拍了板,“走,看看你种的菜去。”
李龙就领着李建国去了玻璃房。
早上才架的一炉子炭,压着火,这时候玻璃房的温度还挺高,阳光也能照射进来,虽然不能直接照到菜上,只是照到墙上,但这屋子里光线也不错。
看着那么不大一块地分成四小块,李建国皱皱眉头说道:
“咋不都种上哩?”
“先实验一下嘛,如果今年能种的好,后面就都种上。我想着等明年夏天从山里多弄一些黑土过来,这样土能肥一些。”
“也行。”李建国点点头,然后蹲下来看那些苗子。
叶子菜的苗子已经展开,但不高,也不壮。
“肥力差点儿,主要还是温度不够高。”李建国点出来主要的原因,“你这房子面积太大,一个炉子没办法把温度升起来,晚上温度降下去,那菜就长的慢。”
李龙也知道这个道理,但这个没办法。眼下是冬天,不好把这个玻璃房子隔开,能隔开的话,热量就能集中一些。
“用塑料布咋样?”李建国突然说道,“扯点宽塑料布,把两边封起来,就算封不严,也比现在这样敞开口强。”
“这个……倒是可以。”李龙想着供销社倒的确有宽塑料布,虽然没这么高,但两米左右已经可以了,多扯几米把这块地两边,或者说炉子两边围起来,热量散的面积就不会那么大。
暂时先这样凑和一下,明年如果准备多种的话,火墙就可以打长一些,炉子也可以搞大一些,或者弄两个炉子。
一冬天烧不了两吨煤,但产出以冬天的价格,肯定是超出的。
嗯,就这样。
说干就干,兄弟两个当即就去了供销社,花了十几块钱买了大卷的塑料布,回来后把塑料布在两边墙上一钉。下面垂到地面,四个角上卷上砖头压上。
这样虽然顶上还有一些距离是可以透风的,但热量还是聚拢起来,明显能感觉到,种菜的这一片空间,热起来了。
挺好。
这里每天浇水,加上屋子本身密封性好,水气蒸发出来最后又落下来,空气里湿度还是挺大的。
李建国在大院子里吃了中午饭,和顾博远两个聊了聊,饭后就骑着自行车回去了。
饭后李龙就开始准备明天需要用的东西。拖拉机要加满油,车斗子里要放袋子。枪要保养一下,眼下越发冷了,穿的棉大衣、护膝都要备好。
因为当天去当天回,还有一车民兵跟着,顾晓霞也不担心,只是让他别冻着,打不打着黄羊都可以。
李龙应了下来。
第二天吃过早饭,李龙发动着拖拉机在院子里等着,没多一会儿院子外面就传来了拖拉机的声音。
打开大门,看到李建国已经把拖拉机停在了院外。拖拉机上坐着七八个民兵,都是穿着棉大衣,戴着棉帽子,没看到枪。
许成军坐在页子板上,冲李龙摆摆手,然后又冲拖拉机后面的民兵摆摆手。
立刻就有四个民兵抄地放在拖拉机车斗子里的枪下了拖拉机,来到大院子里,和李龙打了招呼后,爬上了他的拖拉机车斗子。
李龙在车斗子里垫了不少的袋子,这些人干脆就坐了下来。
拖拉机开出院子,杨大姐把门关上,两台拖拉机一前一后,往西而去。
两台拖拉机一起跑,这在县里也算是少见的,路过的人看着这场景也纷纷注目。
李龙的拖拉机在前,李建国在后。两辆拖拉机距离不过二十米,车上的民兵还挺兴奋。
人李龙都是认识的,熟悉的有许成军,梁双成,谢运东。
让李龙有些意外的是陶大强也在。
他是率先跑到李龙的拖拉机车斗子上过来的,页子板上没坐人。
不太熟悉的有许飞虎,以前跟着李龙编过抬把子的林河等人。
民兵里的射击高手经常变,打靶这玩意儿有天赋,有些时候也有运气,有玄学。
拖拉机开过石城老街并没有在这里停留,李龙能听到后面车斗子里的民兵们大声的讨论着呆会儿碰到黄羊群怎么去打。
这时候他们已经在商量每个人站的位置,打中黄羊后怎么分配了。
李龙听出来个大概。许成军把这些人带出来的时候就已经说好了,能明确是谁打的黄羊,那就归谁。如果不能明确,那小组平分。
打的时候就分成好几个组,如果黄羊群大,几个组一起打,如果群小,那就按黄羊的个头来分组排着打。
一群黄羊有七只,那就先来七个,排着按顺序打,哪个打倒了就归哪个,如果打完乱了,没记清,那就归大家。
当然,最后还是要均出来一些,一个是分给开拖拉机的,一个是队里要留一份。
队里留出来的这一份,一部分算队部的,毕竟队部里出了子弹和枪,还有柴油。另外一部分是要分给队里五保户的,这个没的说。
挺公平。
拖拉机开过沙湾,渐渐就到了无人区,只不过这里一时还看不到有黄羊,拖拉机速度也不慢,没驾驶楼子,视野开阔,也好看。
这时候民兵们已经不再说话,纷纷站起来往两边看,努力寻找着黄羊的踪迹。
李龙和李建国两个就是全神贯注的开车,有这么多人盯着,他们也不需要费神再去看。
很快,拖拉机彻底开到了无人区域,这里路边有不少的粪蛋子,应该是黄羊这一类的野生动物留下来的。
第一批被发现的黄羊群,在北面距离大路有一百多米,那些黄羊原本打算往南面走,但两辆拖拉机开过来,把它们吓住了,驻足不前,打算等拖拉机离开后再走。
一百多米的距离,黄羊们不怕,民兵们倒是跃跃欲试。
许成军也觉得可以试一试,便让停了拖拉机,然后指挥着民兵下了车斗子。
那群黄羊有十几只,眼下的民兵加上李建国李龙一起才不过十二个人,黄羊还有富余。
只不过黄羊比较集中,许成军便叮嘱着,让射击成绩最好的几个,包括李龙一起,集中打目标比较明显的几头黄羊。
不求聚歼,只求第一次打,就有收获。
这是稳妥的打法,李龙赞成。
第586章 能再次打着这个,一辈子也就这么两回吧?
“我瞄那个右边眉心有块白毛的黄羊,能看清吧?”李龙举枪,看了看自己的位置,再看看其他人的位置,然后数着黄羊说道。
“哟,小龙你眼睛不错啊,还能看到那黄羊头上有白毛?”一个民兵笑着说道。
“那我给你们说,从左面数,第一头黄羊是个母羊,没角,第二头是公羊,黑头黄身子,这是最大的头羊……”
“那是我瞄的!”梁双成嚷着,“我瞄第二头。”
“第三头就是我看到的两个眼睛是白毛的,第四头挤的看不着脑袋了,第五头是个母羊,个头还不小,第六头是个小公羊,角刚长出来,黄头身上有一半白毛……”
李龙把那一头头显露着或者半隐藏着的黄羊特征都说了出来,这些人心里也有数了。
当然,有人觉得李龙是胡说的。
“都瞄好了,我说开枪就一起打!”许成军提着枪并没有瞄准,他要看看民兵们的实力。
打靶和打猎是不一样的,打靶打的是死物,打猎打的是活东西,能打着活东西,才算是有战斗力。
这是许成军的看法。
“都有,预备——放!”
许成军像是在靶场一样,大声喊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