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第549节

  “就是,李龙同志也真热情,教了咱们那么细,说实话我感觉到时咱们直接就可以上手了。”

  “对啊。他说这边收割一亩地两块钱,咱们那里任咱们自己定价,我觉得哪怕一块钱也有得赚啊。”

  “师傅,我觉得还是统一价吧。降的话就一块五,也不好降太多。

  他也说了,一天收割百八十亩没问题,咱们那边种麦子的那么多,定便宜了,都有人过来要收割,到时咱们排不过来啊。

  定高点儿,有些人舍不得这个钱,就会有一些人手工割了……”

  张克虎点点头,这的确是有点道理。

  拖拉机开到呼县已经是中午了,他们在这里吃了饭,两个人轮换着开拖拉机赶路。乌伊公路路况还算不错,但拐向米泉阜康的时候就没那么好了。

  到米泉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下来,他们咬咬牙把拖拉机开到了阜康,实在开不动了,在这里住了一晚上,第二天赶早开回了奇台。

  有了收割机,两家人已经开始憧憬着明年美好的生活了。

  又卖出两台收割机,净收入是三百四十元。先前李龙在奎屯花了近两千块钱把这五台原型收割机买了回来,眼下已经出去三台了。

  如果再加上卖黄羊皮的钱,那本钱差不多已经回来了。

  他相信这两台收割机也不会在家里放多久。农民中大多数都是随大流,并不知道从哪里获得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有些人哪怕会看,但也很少能从中提取出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来。

  但极少数还是有这个能力的,而李龙拿回来的收割机本身也就是卖给这极少数的。

  中午饭吃过,李龙便去买了一个铁炉子,回来安装在了玻璃房里。

  这时候铁皮炉子并不算贵,北疆大多数人家家里都有。也有买不起或舍不得买的,那就会用泥巴和拓好的土块糊一个,当然,炉篦子还是得用生铁的。这玩意儿自己没办法搞。

  把炉子固定好后,接下来就是砌那种半地龙半火墙的长条式取暖加热设施。砖制的和土块制的各有好处。

  砖砌的热得快,凉的也快。土块比砖墙厚,热的慢,凉的也慢。

  可惜院子里只有砖没有土块,李龙便只能砌砖的。

  下午没有客人,李龙一趟趟抱来几百红砖,直接在玻璃房里和泥巴,把火墙垒起来。这个火墙技术含量没那么高,只需要中间加几个有缝隙的隔道,不让烟火窜那么快就行了。

  最后再把和炉子一起买的烟筒子砌在火墙最后头上面,顶上去掉一块玻璃,把铁皮炉筒子穿上去,再用木头板子把缝隙给封住。

  因为有三米多长的火墙过滤,最终从烟囱里跑出去的就是热烟,已经点不着那些木头了,所以李龙也不担心。

  把这一切弄好,李龙去弄了一炉子炭,把炉子架着,他要看看烧一炉子炭,能热多久。

  毕竟这玻璃房太大,他在想着等明年夏天是不是隔一隔,隔成几个房间,这样只在一个房间里种菜,热量也能集中一些。

  或者到时把火墙搞长一些,炉子搞大一些也行。

  为了冬天能吃到绿叶子菜,李龙倒不怎么心疼煤。现在煤价不高,更何况山里还有个露天的,只是拉起来麻烦,不然的话李龙在秋天就一拖拉机一拖拉机往回拉煤了。

  架好煤后李龙就出去了。他今年秋天拉了几吨煤在院子里,本身是够用的。但按现在的想法,真要烧起来这个大棚,那煤可能就烧不到明年开春了。

  李龙去烧了开水,架到拖拉机里面,再夹了几个火炭在拖拉机下面烧着油箱。

  折腾了四五十分钟,才把拖拉机发动着,挪了吉普车的位置,他把拖拉机开出了院子,然后去买煤。

  自由市场有卖散煤的,但这煤贵。他直接去乌伊公路边上,靠近县城西面路边上有低矮的平房,那里有大车卸下来的大堆的煤,还有拉煤的车就停在这里。

  这里卖煤的便宜,是按吨走的。眼下冬天煤比夏天贵,一吨三十块钱。

  李龙的拖拉机能装两三吨煤,他买了三吨,一拖拉机拉了回去。

  “我们这是雀儿沟的煤,烧的好的很。”老板很自豪的夸着自己的煤,“拉回去放心烧,要是没劲,你回来我给你换!”

  雀儿沟,这个地名李龙也是后世在信息大爆炸的时候才知道的真正名字,以前都听成了“乔摇沟”,四小队的人都是这么叫的,叫习惯了。

  后来才知道,原来人家叫雀儿沟。

  煤拉回来,李龙直接就卸在了后面玻璃房边上,找了塑料袋子盖上压好,防止风化。

  他把拖拉机水箱的水放掉,往玻璃房里走的时候,就看到了玻璃房顶上的雪已经慢慢在化了。

  这玻璃房和大家寻常看到的房子一样北面高南面低。现在南檐已经在往下滴水了。

  李龙进了玻璃房,感觉里面的温度已经在零上好几度了,虽然不比架了炉子的卧室那里热,但比外面强多了。

  这时候炉子里炭已经烧到通红,已经不见火焰,但温度是最高的时候。

  还不错,看来玻璃房的密封性不错,热量没怎么散失出去,他也没闻到煤烟味儿,只有一股子湿泥土被烘干的味道。

  看来自己随意弄出来的火墙密封性和通火性也挺好。

  那么明天就可以种菜籽了。

  地翻平了,黑水也拌匀了洒在了那地里,李龙打算明天一早去队里,一来拿个耙子,二来问问大哥种啥比较好,同时也从大哥那里弄些种子。

  一夏天自己那边的菜地都是老娘、大嫂和二嫂在打理,留下什么种子也不知道。

  又往炉子里加了些炭,李龙用煤沫子压上,让慢慢阴燃,随后他就把玻璃房的门关上。后面种了菜,这里是要加个棉帘子的。

  眼下棉花还没后世那么容易获得,现在兵团已经在种了,但产量并不多。但在供销社和百货大楼都可以买到新网套。

  想想家里的棉被是不是可以换了?明天收拾一下,看看老房主留没留下旧棉被,可以改改当个棉帘子。

  第二天吃过早饭,李龙开着吉普车去了四小队。

  有了吉普车,李龙跑长途就不想开拖拉机了。冻脸,难受。

  在他看来,县城到四小队这十公里多点路也算长途。当然,后世有汽车的时候,一公里也算是长途了。

  “冬天种菜?”李建国算是在北疆见多识广了,但听李龙这么说,他也有些意外。

  “嗯,想着到时过年的时候,能吃上新鲜的绿叶菜了。大哥,你看是种芹菜、韭菜还是菠菜、小白菜好?”

  “那当然是种点芹菜、韭菜了,当然,能种点绿辣子更好,就是不知道能不能长出来……”李建国自然是想都种点,但想想不太可能。

  现在冬天过年的时候,家里能吃到的“新鲜”蔬菜,除了萝卜白菜外,就是盘子里种的蒜苗,盆里发的豆芽。

  如果能搞点新鲜蔬菜,那肯定好了。

  梁月梅也加入了讨论。

  还没讨论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有人过来找李龙了。

  敲门进来的,是队长许成军。

  PS:今天杀了两头猪,一头一百三十公斤,一头一百四十八公斤,不算已经做成酸白菜炒大肉的槽头肉,也不算内脏,是克郎子猪的重量。

  真好吃。只是我的老背啊,闪了。

  一伙帮忙的平均六十以上……

第585章 四小队优秀民兵集体出动

  许成军其实在院子里是好好的看了看那辆吉普车。

  这玩意儿他在部队里也见过,那是师机关领导坐的,团部也有一台,两位团主官能坐。

  按理说团主官能配两台的,这在后世是正常的。但这时候只有一台,还是旧的。

  有就不错了。

  眼下李家就有一台,看着比他们团领导坐的还要新一些。

  时代变了,还是李家祖坟冒青烟了?

  李家祖坟在老家,他看不到。但眼下,他得求一求李家人。

  听到里面李家人在说话,许成军就敲了敲窗户。

  这年头敲门的很少,熟悉不熟悉的基本都是推门就进了。敲窗户其实也是告诉主家来人了,提醒一下。

  “哟,队长来了。”李龙率先打着招呼。他作为家里最小的,这么称呼最好。因为剩下的这些,都是需要许成军先来打招呼的。

  “小龙回来了啊。”许成军先应了一声,然后和屋子里的李青侠、李建国、梁月梅都打招呼。

  杜春芳在看了李龙回来后,坐了一会儿,就回自己那边屋子了。这段时间她有点神秘,也不知道在干嘛。

  李龙招呼着许成军坐下来,梁月梅给倒了茶。

  “队长,你最近不是组织民兵训练嘛?”李建国问道,“咋有空过来了?”

  “嘿,那不是有点事情找小龙嘛。”许成军笑着说道,“我把民兵交给老谢了,他带着练,我办正事。”

  “队长,有啥事你说。”李龙说道。队长办事仗义,公平,李龙要做的事情,他出过不少力。能求到这里来,只要不是很难,李龙觉得都可以办。

  “小龙,前几天你打过几只黄羊是不是?听说西面的无人区里有黄羊群?”

  “有啊。”李龙点头,“还不少哩。这些天估计北面的沙窝里吃的不好找,黄羊都往南跑了。”

  “我打算民兵训练考核结束后,把考的好的民兵带着去无人区打打黄羊,让大家过年前有点黄羊肉吃。你看能不能带带大家?”

  “咋去?”李建国问出了最根本的问题。

  枪、子弹啥的他根本就不问,这时候民兵连长对于枪支弹药的管理有着极大的自由度,不需要问。

  “我想让你们家里出拖拉机,队里出柴油,咋样?”许成军说道,“民兵到时穿厚些,坐拖拉机过去。

  如果小龙没事,老李哥没事,你们两台拖拉机都去。柴油,队里按双倍的出,咋样?”

  李龙看看李建国。

  他自然是没问题的,主要还是看大哥。

  李建国看李龙望向自己,笑了笑。他知道李龙是尊重自己,心里还挺高兴的。

  许成军是过来问李龙的,其实李龙自己就做得了主。但李龙把决定权交给了他,当着队长的面交给了他,李建国知道这是弟弟给自己面子。

  “行。”李建国点点头,“分了地之后,队里难得组织集体活动,那我们肯定要参加啊。”

  “行,那就这样说定了。”许成军很高兴,“可能还要一段时间,十来天吧。”

  “没问题,提前两天说一下就好。”李建国说道。

  李龙突然想起来一件事情,他急忙说道:

  “队长,我想把队里的小海子承包了,你看……”

  “承包小海子?”许成军有些意外,“你打算养鱼吗?”

  “不不不,我担心乡里有人会盯上小海子。这小海子怎么说也是咱们队的,我先承包了,到时乡里如果有什么想法,你就可以拒绝了。”

  “那你承包了后,是自己逮鱼?”许成军又问道。

  “不,就现在这样,大家逮也行。不过那承包价就低一些吧。”李龙笑着开玩笑。

  “嘿,那还承包个屁啊。”许成军笑着摆摆手,“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我也看出来了,你对小海子很上心,不过既然你不打算自己圈起来打鱼,那这事这么办。”

  他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说道:

  “小海子还按现在的,你也别承包,或者说不要现在承包。

  乡里啥时候说要把小海子承包给其他人,到时我给乡里说,这小海子已经承包给你了。你和队里签个合同,钱先不出。

  你挣了些钱我知道,但这钱呢,谁的也不是大风刮来的。队里眼下也不缺这个钱。

  所以呢,啥时候你需要圈起来养了,或者啥时候乡里有这个想法了,那时候你再承包怎么样?”

  李龙笑了:“那当然好了,我求之不得嘛。”

  “哈哈哈哈,行了,小海子是四小队的,你上心,其实我们也上心。这两年小海子给咱们四小队不少人家带来了活钱。

  咱们队里今年又多开出来些地,乡里拨下来的水不够,都靠着小海子呢。真要让外人承包出去,大家都不好受。

首节 上一节 549/7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