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第313节

  雪苹雪琴是非常担心父亲会把自己的娃娃拿回去给大力的,还好父亲并没有这么做,这让她们感觉非常的温暖。

  两个孩子已经有些懂事了,知道自己是女儿身,不是男孩,在这样的环境里,并不“主贵”。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心里的怨气肯定是有的。

  晚上,两个女儿抱着布娃娃睡着的时候,李安国在被窝里和媳妇说了这件事情。

  “去北疆?那……能行吗?”陈丽蓉没有主见,她就是一个典型的这个时代的传统农村妇女,丈夫的决定就是他的决定了。但北疆真的太遥远了,在村里人眼里那里就是苦寒之地,去了能生活吗?

  “你知道吗?大哥一家今年分了多少地?”

  “多少?三亩?五亩?我听说那边地多。”陈丽蓉猜测着,他家四口人,分了一亩六分地,种了一亩多的麦子,剩下的种了红薯和一些白菜。

  “加上小龙的,一共二十多亩地!”李安国说出了一个让妻子瞠目结舌的数字。

  “咋可能那么多?要么,那是荒地?”

  “咋可能是荒地?我们去的时候他们秋收完了,正种麦,那麦长得可好。”李安国努力想要说服妻子心甘情愿的跟着自己,“大哥家俩孩子,一个闺女一个儿子……”

  “这我知道。”

  “但村子里有好些就一个女儿,或两个闺女,他们根本不会觉得闺女是外人。”李安国着重强调,“闺女和男孩一样,一起上学,不会偏哪一个,我觉得……”

  陈丽蓉的目光有些变了。

  吃苦她不怕,但在现在这样的环境里,她真的害怕自己再生却生不出儿子来。

  唾沫会让她抬不起头。

  现在听说那边不偏见,这让她的眼睛里涣发出光彩来。

  “真哩?”

  “真哩!”李安国确定的说,“我想明天去劝劝老爹老娘,过年前后,搬回北疆去。老爹老娘过去了,那咱们过去就好办了。”

  “咱过去咋落户?”陈丽蓉说出来一个非常关键的信息,“那里不可能随便给人分地吧?”

  “这个……我到时问问大哥。”李安国并不觉得落户有多难,他呆的那几个月里,感受到了大哥在村子里还是挺有权威的。

  至于过去住的地方,老爹老娘住在大哥家里,自己的妻子孩子就住在老马号。到时小龙房子盖起来了,那时候自己的户口事情应该也能解决吧?

  就算解决不了,先住着再想办法也行啊。

  就算是老马号,也比自己家这院子强——那可是砖房!

  不止是李安国在这么想,陈兴邦也在这么想。

  他的行动力比李安国要强的多,第二天陈兴邦就提着东西来看老丈人,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你说,你要去北疆?等稳定后把霞和孩子接过去?”李青侠也吓了一跳,“这边啥都不要了?”

  “有啥可要的?”陈兴邦语气里带着嘲讽,“我成家好些年了,这些年弄了个院子,有几分地,这管啥哩?还不抵在北疆干一秋天挣的多——地给我爹种,院子让他照看着些就行了。去北疆,我还不信努把力,一年攒不下个院子?我觉得就现在我这些钱,在北疆也能买个安稳的房子了。”

  “那你要落户在你大哥他们村?”李青侠又问道。

  “不。”陈兴邦的回答让李青侠有些意外,“我打算弄点小生意做。看看那边,啥东西都缺,我觉得机会多。不像咱们这边人太多,啥都搞竞争,弄出来的东西卖不上钱,东西也少。就说编筐,那边随便搞搞一天能编好几个筐,咱这何哪有那么些条子哩?”

  陈兴邦说的是实话,北疆地广人稀,资源相对丰富,只要勤快点儿,挣钱混个温饱肯定是没问题的。有点头脑的利用现在的政策机会,搞个小富小贵的也不是什么大事。

  但在老家这边就挺难。会相同手艺的太多,竞争太大,再加上资源不丰富,人均太少,导致内卷严重,想富富不起来。

  “行,你想好就行。”想着陈兴邦没打算落户,老大李建国那边就没啥麻烦,李青侠点点头,又问道:

  “那你打算啥时候过去?”

  “开春吧,开春了,啥都好说。”

  “你咋计划的?”

  “那肯定是我先过去找活干,等落好脚了,再把霞和孩子接过去。”

  陈兴邦的思路还是挺稳妥的,李青侠觉得没啥问题。

  他在想到时要不要和老伴一起跟着女婿一起过去。

  他还在想,陈兴邦已经在劝说了:

  “爸,你和妈到时和我一起过去呗,俺大哥那边一直在说,让你们过去在那边呆着多好。那边说实话,比咱这边适合养老。你们夏天呆过应该清楚。咱这何穷不说,还那么多破事,谁家过好了别家还有红眼病,昨天我才回来,今儿早上就有人跑过来借钱,给我气哩……”

  李青侠顿时就有了同感:

  “谁说不是哩?我回来那几天,就有人跑过来,一边朝我借钱,一边还说北疆是苦寒之地,是发配劳改犯的地方……真不是东西!”

  翁婿两人顿时就有了共同话题。

  一个多小时后,陈兴邦满意的离开了老丈人的家,因为老丈人答应考虑和他一起去北疆的事情。

  第二天李安国来到了父亲这边。

  他提出了和陈兴邦类似的话题,只是他更激进一些。

  “你说,你要带着老婆娃娃一块去你大哥那里?这边不要了?”

  “不要了,要啥?有啥好要哩?我生了两个闺女,在这里光让人看不起了。闺女有啥不好?那有儿子就好吗?老金贵倒是有三个儿子,现在不是还没人管?”

  老金贵是村子里的老头,快七十岁了,按辈分比李安国还要晚一辈,得叫李青侠爷爷的。他有三个儿子,老伴去的早,三个儿子都已经成家另过。老金贵身体好的时候还行,现在身子不利索了,三个儿子谁也不养,轮流让媳妇送饭过去,没人照顾,这冬天就躺在自家的屋子里,吃着冷饭剩菜的,不一定能熬过去。

  李青侠黯然。虽然老金贵其实也不算什么好人,他老伴早死和他的脾气有很大关系,但这人快死了,有些话还真不好说。

  “他还欠我十五块钱哩。”李青侠摇了摇头,“估计还不上了。”

  李安国倒没啥意外。老爷子有点爱炫耀,从北疆回来,有点钱就买买买,其他人自然就会向他借钱,他也不好意思拒绝。以前小龙的脾气和老爷子有点像,现在小龙成熟多了。

  “那你们过去住哪里?”

  “你住大哥家,我住老马号。”李安国早想好了,“小龙不是要盖新房子嘛,到时他搬到新房子,老马号里的房子能空下不少。俺一家住那里先安顿下来再看。能在村里落户最好,不能落户的话,那就再想其他办法。”

  李安国有破釜沉舟的决心,所以他现在很冷静,说的也很认真。其实他已经看出来了,妻子和孩子在村子里生活不是很好。本身妻子身体就不好,因为生了两个闺女经常被人指指点点,索性就不经常出门。现在的天气不经常活动,再加上情绪原因会让身体更不好。

  孩子还略好一些,但也会受其他熊孩子的欺负,她们不太清楚原因,但能感觉到一些恶意。

  换个环境,可能会更好一些。

  当然,换到北疆,李安国相信自己能让妻子和孩子生活的更好一些,至少能吃饱吃好。那边环境陌生,不会有人指指点点,他的脑海里闪过李娟李强,再对比一下自己的两个孩子,感觉自己的两个孩子至少比她们的堂姐堂哥瘦好几公斤!

  明显不在一个健康水平上。

  如果没有比较倒还罢了,如果自己四五十岁了也可能就没这想法了,但现在自己才三十,还有大把的时间去努力奋斗。

  与此同时,李俊峰面对赶过来的堂弟俊山的提议,有点意外。

  “你是说,你打算过段时间再去北疆?我?我想休息一段时间。”回到家的李俊峰这两天过得异常舒服。带回来许多钱,原来的债都还了,大家都夸他手大,媳妇孩子热炕头,虽然吃的喝的没在北疆好,但胜在习惯,而且他一回来第二天就赶集去称了肉,买了面,回来就改善了家里的伙食。

  这边的物价可比北疆好多了,李俊峰感觉自己的钱能花好久!

  他顿时就再没了挣钱的动力。

  花差不多再说呗!

  只是没想到李俊山这么快就打算再次去北疆了。

  “那我去问问安国叔。”李俊山对自己这个堂哥的决定并不意见。

  “那你为啥想着再去哩?这趟你挣的钱不少了啊,比我还多!”李俊峰有点不解。

  “我算了算,盖个房子,再打套家具,买辆自行车,我的钱就差不多了。”李俊山这两天在家里除了应付过来打听北疆事情的人,剩下的就在计算着自己的这些钱能干什么。

  算了算,他有点悲哀的发现,钱很多,但要成个家,勉强点儿。

  他不想勉强,想再多挣一些。他还年轻,哪怕再去挣一趟钱,也希望今后自己的生活过得好一些。

  且不说大富大贵吧,至少得比村子里平均水平要好一些。

  在老马号里的生活对他有了潜移默化的改变,他觉得,那样的生活其实不错。

  他想过。

第387章 风波略起

  李龙没想到二哥和姐夫打算过来定居。

  他再次改变了一些人的人生轨迹。

  不过李龙他此刻正发愁着外面,因为大雪整整下了一天一夜。

  天刚亮,雪停,李龙就出了老马号的屋子,开始铲雪。昨天白天雪下一半的时候铲过一次,天黑前又铲了一次,所以现在外面雪虽然厚,但院子里的雪不过一拃厚,挺好铲的。

  老罗叔正在厨房里做饭,听着动静,推看门看了一眼,笑了笑,继续忙自己的。

  要自己住在这里,这雪搞不好一天都弄不完。

  李龙挺怀念二哥姐夫他们四个人在的时候,那雪铲的叫一个快啊。

  他用的是大推雪板,秋天的时候钉的,老马号院子地面相对平整,推起来比较利落,即使如此,在老罗叔叫他的时候,也只是推完了三分之一。

  好在昨天清雪的时候雪都推到了外面。老马号的地势比较高,比四周高出不少,雪推到外面,堆在两边的荒地里就可以,不需要再进行二次清理。

  吃过早饭,老罗叔去喂圈养的那些家伙,李龙把剩下的雪推完,然后去往大哥家里。

  李建国一家都在铲雪。李建国和梁月梅用推板子,李娟用铁锨,李强劲小,用木锨。

  有了李龙的加入,院子里的雪很快就清干净,门口也扫出路来。路上的雪各家门口自推一段,陆英明、铁头他们也走了出来,把两家并排的雪一起清了,推到了路边的渠沟里。

  等把这些活干完,已经快到十二点了。

  每年冬天,清雪是一件大事,不光是农村,城市也是一样。

  李龙在想,现在顾晓霞应该是没时间清大院子里的雪,等自己带着陶大强他们去卖鱼,转回来的时候再清吧。

  杨秀兰大姐那边是不是也在清雪?

  思绪发散着又收了回来,李龙听到大哥李建国正和陆英明聊着天:

  “这雪下的大啊,明年麦子应该不错。”

  “应该是。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这雪倒是能让明年地里整个好熵情。”

  “小龙,你们这鱼一时半会儿弄不成了吧,这下一天的雪,冰窟窿得重砸了吧?”陆英明又看向李龙。

  队里有点啥事,传的很快,毕竟大冬天也没啥其他的娱乐活动,有点风吹草动,很快就会传遍全村。所以李龙他们逮鱼收鱼的事情,大家都清楚。

  “不碍事,一天冻不了多少,等下午我们就过去看看。这下大雪了,苇子盖住了,水下的鱼反倒更缺氧了。不过这大雪天,撬兔子才是最合适滴。”

  “小龙叔,你去撵兔子吗?能带上我吗?”陆家铁头顿时满怀希冀的问着。

  “不撵,太累了,我打算下午去下几个套子,这个比较省事。”

  先前下的套子肯定被雪盖掉了,李龙打算重新下些套子。大雪天,兔子能吃的东西大都被盖住了,它们需要重新寻找食物,这时候留下来的新印子是下套子的最好时候。

  中午李龙是在大哥家吃的饭。李建国他们在推路上雪的时候,梁月梅已经在家里准备做饭了。冬天寻常人家主要的事情就是在家里窝着,串门也行,但目前的家庭状况,每家的屋子都不算多,串门也是需要看家里的环境。

  李家的情况特殊一些,还喂着猪和马,这就需要每天至少还要给牲口多弄三次餐。

  好在这些东西都是财富的象征,虽然“家财万贯,出气的不算”,但一匹马、一辆马车,一头猪,所代表的财富可不是后世能比拟的。

  李龙在大哥家吃过饭,回老马号那里准备铁丝套子的时候,陶大强和杨永强两个一起赶了过来。

  “赵家人已经去小海子,继续砸冰窟窿了。”杨永强就像个包打听一样,进门就说。

  “队里有些人出去往东面去了,据说是撬兔子了。”陶大强也说出了自己得来的“情报”。

  “不急,多弄些兔子套,咱们先去下套子,然后到小海子把雪清出来。”

首节 上一节 313/7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