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第300节

  “差不多死了。”

  “行,呆会儿就弄了吃。”李龙说道,“现在回去吧,看看能不能弄点鱼,到时一起做着吃。”

  “再走走呗?说不定还能弄个兔子哩!”陶大强和杨永强都没挨着兔子,有些不甘心,“这红柳滩里兔子应该不少吧?”

  “行,那就再看看。”李龙觉得时间才过去十几分钟,鱼这一会儿应该是真来不了,不如就再走走。

  他们又往东南走了一会儿,没发现,这边再往东走就到耕地了,就只好往北走,走出两百米还没发现有啥东西。杨永强还有点不甘心,折了一根红柳棒子,碰到一个红柳堆就打几棒子,算打草惊蛇,没想到在快到小海子的时候,一个小红柳棵子里直接把一个兔子给敲了出来!

  几个人嗷嗷叫着追了上去,那兔子往小海子跑,上到堤坝一半的时候被李龙拦住,往回折返的时候摔倒了,然后被杨永强一脚踩住。

  为了不步李俊峰的后辙,杨永强学着李龙,抓起兔子耳朵,不等这家伙反应过来,就把这个灰兔子给摔死了。

  这兔子比先前那个小点儿,三公斤多,也不轻了。

  “行了,走吧,看看有没有鱼!”这一回大家是意气风发,感觉就算没鱼,也值了。

  年轻人嘛,有劲没地方使,这不就发泄出来了嘛。

  提着两个兔子回到冰窟窿那里,水面上已经有了一层薄薄的冰。

  李龙捅破那层冰的时候,甚至能看到下面有鱼在游动。

  “捞,肯定有鱼!”李龙笑着拿着抄网就上手开始捞,陶大强这时候反应快,急忙跑到另外那个冰窟窿里,发现这边也结冰了,他甚至都没有把冰敲破,直接拿抄网捅破冰就往下使劲划了个半圆,捞了上来。

  “有鱼了!”跟着看的杨永强还提着兔子,这时候看着网子里有鱼在扑腾着,大声叫着,“好大……这是一条鲢子,不错啊!”

  鱼扔上冰面,没一会儿就冻硬了,陶大强第二网也捞了出来。这一网上来的是几条巴掌大小的鲫鱼,还有一条筷子长的沟鱼,被陶大强甩在冰面上还顽强的扑腾几下,然后就不动了。

  李龙这边第一网也捞出来几条鱼,都是巴掌大小的鲫鱼,看着挺漂亮。第二网捞上来的是两条小鲫鱼,也不知道其他鱼是被惊散了还是李龙捞的不是地方,第三网同样也只有两三条小鲫鱼。第四网才有了转机,上来一条半公斤左右的五道黑。

  然后就被李俊峰把网给抢过去了:

  “小龙叔,我来试试吧——你先休息一下。”

  “你手好了?”李龙笑着问。

  “好了好了,不流血了。”李俊峰回了一句,抄网就往冰下捅去。

  李龙上来,看李俊山在捡鱼,然后又看了看其他地方。

  那几个冰窟窿那里,其他人也在捡鱼——看来,大家都有不少的收获了。

第376章 话别

  老马号的房间里。

  李俊山和李俊峰两个离开,让屋子里暂时变得有点空。李安国收拾着自己的包,把不用的衣服叠好放好,一些平时不用的小东西也塞了进去,以免走的时候忘记了。

  他们打算在元月初就回去,虽然过年在二月中旬,但回去后肯定还是要准备一些东西的。冬天一些出去干活的乡亲也都回来了,自己这一行也算是回去扬眉吐气一下。

  毕竟谁也不愿意锦衣夜行吧。

  李安国大致算了算,这一趟过来,挣的钱加上李龙私下里给的钱,自己的积蓄几乎要到一千块了!

  这可是一笔巨款!从来没有想到过的巨款啊!

  他已经在努力的想回去后怎么花这笔钱了,但想来想去,最终除掉计划花的钱外,剩下的还有不少。

  真是有点幸福的烦恼——钱不花掉,又不好存着,要是让邻居亲戚知道了,过来借钱咋弄?

  而且不安全啊!

  正想着,就听着陈兴邦在那边问着:

  “二哥,你回去带点啥?”

  “我觉得没啥带的。”李安国老老实实的说,“这有的差不多老家都有,回去买吧,带着赶车也不方便。”

  来的那一趟他是体会到了,一火车的人,走道上都有,每个人带着一个包都已经很不方便了,回去要多带些东西,那麻烦着哩!还好不倒车,不然能把人烦死!

  “我觉得还是要带一些。”陈兴邦这一次明面上赚的钱比李安国多一些,李龙私下里也给了他一些钱,说是给外甥的零花钱。

  陈兴邦对这个小舅子的感观,从最开始不怎么样,到现在还是挺佩服的。

  有本事,有人情味,有自己的目标,现在看着对象也不错,以后应该会很幸福。

  他谁也没说,这次回去打算和媳妇商量一下,如果没事的话,过年再过来,准备把家安在这里!

  北疆这边眼看能赚钱的机会太多了,看这村子里,大家的关系也不错。

  自己所在的村子里虽然亲戚也多,但烂事也多。有些陈规陋习真的很烦人,束缚着让人不好发展。

  再说老家的地那么少,想要赚钱就只能往外奔。往沿海东南边去,没有依靠就只能自己打拼。如果到这边来,可能最后无法大富大贵,但努力一下,比在老家过的好还是能保证的。

  他相信一家人搬过来,大舅哥小舅子肯定是会帮衬一把的。只要自己努力肯干,生活肯定会好。

  毕竟现在身上揣着一笔巨款,是在老家根本无法想像的巨款,这才半年不到就赚到了!

  原来听着老丈人说在北疆怎么怎么赚钱,自己也就以为老丈人在吹牛。

  现在呢,实打实的啊!

  “那得问问小龙。”李安国不知道陈兴邦有着自己的小算盘,他说道,“咱在街上看到的东西,感觉就没啥好哩。”

  “是得问问小龙。”陈兴邦在想另外一件事情,回去后是不是得好好劝劝老丈人,让老两口搬到北疆来。有他们两个人在,自己一家和大舅哥小舅子之间的关系才有纽带。

  “那啥时候买票?这两天得给家里打个电报吧。我觉得也就这些天吧,这北疆到冬天,外面是越来越冷了。”李安国想了想说,“明后天和大哥去商量一下,定了时间咱们就回吧。反正后面这些天呆着也没啥事,还是早早回去的好。”

  他其实也想家了,想老婆孩子。

  俗话说老婆孩子热炕头,以前是没钱,所以想方设法出来赚钱,想要过更好的生活。

  现在钱赚到了,那自然就想要回去了——李安国没有太大的抱负,有点闲钱,老婆孩子在身边,就行了。

  他们正商量着,外面传了来人声,李龙他们几个回来了。

  李安国刚站起来,李俊峰他们就推开门走了进来,还带来了一股子寒气。

  “逮着鱼没有?”陈兴邦笑着问,尽管他已经闻到了鱼腥气,但还是想知道具体的结果。

  “逮着了,还不少哩。”李俊峰很兴奋,“不光有鱼,今天我们还追到了两个兔子,一个小个儿的给建国叔那边送去了,小点儿的,咱们这边吃。小龙叔说呆会儿炒兔子,炖鱼,喝点酒!”

  “那敢情好!”陈兴邦喜欢热闹,说起来这年头有谁不喜欢热闹呢?这年头娱乐生活本身就是很匮乏的,许多年轻人聚拢在一起,本身就是挺让人开心的事情了。

  两个人站起来往外走,想看看弄了多少鱼。

  外面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墙边上靠着一口袋鱼,陈兴邦过去看看,发现里面大部分还是鲫鱼,还混杂着一些鲤鱼、五道黑、鲢鱼等。

  陶大强从厨房里取来两个大盆,把那袋子鱼倒了进去,开始分捡。以目前这个温度,如果不及时把鱼分捡开,恐怕要不了一个小时就冻成一整坨冰了。

  李龙说了,明天早上他们可以再去冰窟窿捞一两个小时,那时候鱼应该会多一些。捞完后就可以去县里卖了。这鱼相比较先前那些库存鱼算是新鲜的了,看着品相也好,肯定是受欢迎的。

  李龙和杨永强两个从厨房里拿刀出来,这时候兔子已经冻的有点硬了,他们打算先把鱼弄出来一些开剥了,放锅里炖上,兔子在炉子边上先化一化,软了之后再剥皮。

  有年轻人在,做饭这种事情轮不到陈兴邦和李安国。老罗叔出来看到兔子和鱼,听李龙说晚上喝两杯,也乐着说:

  “好,好!有这么好的东西,是该喝两杯!”

  年轻人聚拢在一起准备大餐,大家都会找适合自己的活。李俊山把兔子送到李建国家里后,就快速的跑了回来,看着李龙杨永强在弄兔子,陶大强在分鱼,李俊峰在开剥鱼,便去了厨房,备料。

  无论是炖鱼还是炒兔子都需要大量的辅助材料,比如辣皮子,这就得提前泡。

  李俊山一边准备材料一边在想,等自己回到老家,是不是会想这边的这些饭菜?

  毕竟老家的做菜方式和这里不一样啊。

  或者回去后也能弄点鱼弄点兔子啥的,给老爹老娘做一顿显摆显摆?

  天完全黑的时候,老罗叔给马号里养的这些东西添完最后一次料,等它们吃完后,便把两头鹿、两头狍鹿子赶进了暖圈,并把暖圈厚门帘给放了下来。

  至于那些野猪,它们冷了自然知道往暖圈里跑,不需要太多的照顾——野猪这玩意儿,皮糙肉厚,真的很好养活。

  因为用的辣皮子比较多,所以厨房那边门开了一半,整个院子里都弥漫着香味儿——只要舍得用油,有这些荤腥,足以让任何一个这个时代的人流下口水。

  饭桌子摆在了李龙住的房间里,这里足够大,八仙桌四周足够坐下这么多人。兔子和鱼各装两大盘摆在桌子的中间,八个人坐着虽然有点挤,但足够热闹。每人一个碗一个杯子,桌上摆着的是白杨特曲,这是石城的酒,这个年头的酒都是真正的纯粮酿造。

  人坐齐了,其他人都看向了李龙。

  李龙也没推辞,举起倒了酒的杯子说道:

  “今天不是年不是节,但咱们坐一起就是开心,就是高兴。去年以前,谁也不会想到咱们冬天能吃上这么好的,生活能有现在这么好。这第一个酒,咱们喝了,就是想着以后生活越来越好!”

  话很质朴,但是说到了大家的心里,原本不怎么喝酒,想着抿一口、喝半杯的杨永强、陶大强,这回举起杯子的手都是颤抖的。

  李龙说话举杯的时候站了起来,大家都站了起来,陶大强站起来的时候还把凳子给带倒了,没有人笑话他,大家都努力的把杯子举起来,然后碰一下,把里面的酒喝了。

  是啊,放一年以前,不管是口里来的这四个人,还是本身就在村里生活的这四个人,谁能想到这一年变化会这么大,生活会变得这么好?

  这不值得喝一个吗?

  五十克的杯子,五十度的白酒,喝一下去,陶大强、李俊山的脸一下子就红了。

  “先吃点菜。”李龙指了指四大盘说,“今天这菜足够,锅里还有。对咱们来说不是啥新鲜玩意儿,但说实话却都是好东西。吃吃,动筷子吧!”

  他没有让老罗叔发话,今天就做主一回,指挥着大家动了筷子。

  老罗叔一点也没因为李龙年少做主开口就生气,他放下酒杯,看着边上杨永强给自己倒满,笑着抹了一把嘴说道:

  “我这一把老骨头了,还真是没想到日子就这一年能变化这么大,小龙啊,亏了你了啊。”

  “是啊是啊。”杨永强也是这么说。虽然他跟着李龙比较晚,但就今年这最后一两个月,他赚的钱已经想出想像了。

  陶大强没说话,他跟着李龙最早,自认为得益最多,他觉得和李龙之间不需要说什么,李龙让他咋干他就咋干,这种不需要动脑子的最适合他了。

  就连他媳妇在知道这一年的事情后,也是说他碰到了个好人。

  “鱼不错,真鲜……回去后也这么做。”李安国夹着一筷子五道黑边吃边说道,“回去也不知道能不能逮到这么些鱼哩。”

  “那肯定不行。”陈兴邦摆摆手,“逮到了你也不好做,哪有那么些柴火?老家哪能像北疆这边烧火这么随便?那地边的草都让各家弄回去了。”

  他一直在对比着老家和这边的情况。老家村里人多,也热闹,乡里就有集,十天一次,赶集赶会不说人山人海,至少比在这里要热闹的多。

  而且临近腊月,现在老家村里不少人已经开始自己卷炮了,村子里就能时不时听到鞭炮的声音,那个响啊。

  这时候在老家,应该会经常串门,笼着袖子就东家西家去,外面也没那么冷,就算有雪也是薄薄的一层。河里上面一层薄冰,甚至冻不住。

  在这里一到冬天,出行是真不方便,人也少,但说实话,怀里揣着一兜子钱,那安心啊!

  有种总想花出去的冲动。他已经在计划拿着这钱去老家的会上、集上给孩子花钱的那种豪爽了。

  以前赶集花个块儿八毛的,已经是很豪爽了,现在呢?那点钱真看不上了!

  但是,在老家想要挣个块儿八毛的,还真不容易!

  区别吧,区别挺大!

  区别也很多,没办法一一细比较。

  “那是。”李安国愣了一下,想想老家的环境,摇了摇头,感叹着:“还真想着在这边生活算了。老家有些东西真不方便……”

  “得劝老爹老娘过来吧?”陈兴邦趁机说道,“老家冬天可不好养人。”

  “回去问问老爹。”李安国也觉得让老爷子到这边来可能会好一些。明显能感觉到,来一趟北疆后,老爹和老娘两个心情都好很多。

  一边吃一边聊着,作为过来人的李俊峰还时不时的打趣一下刚结婚不久的陶大强。

  倒是李俊山突然问了李龙:

  “小龙叔,你明年结婚吗?”

  “嗯,明年结。你们要是明年开春过来,到时正好帮我盖房子。”李龙半开玩笑的说,“你们是都能当大工用的,我看你们工具都带了,这回用不上,下次就能用了。”

首节 上一节 300/7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